Workflow
转换
icon
搜索文档
滴!体验卡
Datayes· 2025-07-09 18:57
市场表现 - 沪指冲高回落收盘跌0.13%未能站稳3500点,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16% [11] - 全市场成交额15276亿元较上日放量528亿元,超3300只个股下跌 [11] - 银行板块维持涨势,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盘中创历史新高 [11] - 机器人板块反弹受智元机器人收购事件影响,影视院线、短剧游戏活跃 [11][12] - 电力板块局部活跃,华银电力、桂冠电力等多股涨停 [12]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6.87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达104.39亿元 [23][25] - 北向资金总成交1818.91亿元,招商银行成交10.04亿元居首 [26][28] - 传媒行业获主力净买入33.86亿元居首,中文在线为最大净买入个股 [23]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净流出87.4亿元,紫金矿业净流出规模最大 [23][25] - 龙虎榜显示大东南获机构净买入5182.47万元,王子新材遭净卖出1.62亿元 [31] 行业估值 - 传媒、农林牧渔、商贸零售板块PE处于历史百分位低位 [34][36] - 国防军工、农林牧渔、电子板块交易热度提升显著 [34] - 通信行业拥挤度变动最大达1.5,食品饮料行业拥挤度下降0.2 [35] - 电子行业PB为3.14处于历史45.84%分位,银行PB为0.7处于低位 [38] 宏观经济 - 6月CPI同比上涨0.7%超预期,核心CPI创14个月新高 [3] - PPI同比下降3.6%为2023年7月以来最低,汽车PPI跌幅收窄至-2.2% [6] - 饰品价格同比上涨39.2%影响CPI约0.21个百分点 [3] - 供给侧改革2.0候选行业表现分化,建筑业相关品类跌幅扩大 [6] 国际动态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将与中国讨论超越贸易的议题 [13][14] - 特朗普推迟对等关税截止日期至8月1日,新税率25%-40% [14] - 4-6月美国关税收入超600亿美元,全年或达2000-3000亿美元 [15] - 半导体、药品等关键行业关税下调概率较小 [15]
中辰股份: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17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5月31日发行570.537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57,053.70万元 [1] - 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2年6月21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代码为"123147",债券简称"中辰转债" [1] 转股价格调整机制 - 当公司发生送红股、转增股本、增发新股、配股以及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况时,将按顺序对转股价格进行调整 [2] - 送红股或转增股本调整公式:P1=P0/(1+n) [2] - 增发新股或配股调整公式:P1=(P0+A×k)/(1+k) [2] - 派发现金股利调整公式:P1=P0-D [2] 转股价格历次调整情况 - 2024年5月14日,转股价格由7.78元/股向下修正为6.50元/股 [3] - 2024年7月17日,转股价格调整为6.46元/股 [3] 本次转股价格调整原因及结果 - 公司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 [5] - 根据派发现金股利调整公式,转股价格由6.46元/股调整为6.43元/股 [5] - 调整后的转股价格自2025年7月16日起生效 [5]
银邦股份: 关于银邦转债开始转股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7:15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7,850,0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7.8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7.752亿元,募集资金已于2025年1月13日到账[1]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已设立,并与江苏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等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与工商银行签订四方监管协议[2] - 可转债于2025年1月24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债券简称"银邦转债",代码123252[2] 可转债基本条款 - 债券存续期限为6年,自2025年1月7日至2031年1月6日[3] -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0.80%,第四年1.50%,第五年1.90%,第六年2.30%[3] - 初始转股价格为12.52元/股,经2024年度分红调整后降至12.51元/股(每股派现0.01元)[8][10] 转股机制 - 转股期自2025年7月14日起至2031年1月6日止,转股申报次日起成为公司股东[3][5] - 转股数量计算公式为Q=V/P,不足1股部分以现金兑付[5][12] - 转股新增股份享有与原股份同等权益,次一交易日即可上市流通[6] 特殊条款 - 向下修正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时,可启动转股价下调程序[11] - 赎回条款:期满按面值113%赎回;转股期内若股价连续30日中有15日高于转股价130%,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公司有权赎回[13] - 回售条款:最后两个计息年度若股价连续30日低于转股价70%,持有人可回售;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时触发附加回售权[13][14] 其他事项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0.10元,合计分配821.92万元[10] - 转股价格调整机制涵盖派息、送股、增发等情形,计算公式明确[8][9] - 利息计算方式为I=B×i,每年付息一次,付息债权登记日前转股则不再支付当年及后续利息[6][7]
复旦微电: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批复到期失效
快讯· 2025-07-09 16:50
复旦微电可转债发行批复失效 - 公司于2024年7月20日披露了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 [1] - 由于在批复有效期届满前,公司未能通过类别股东大会审议有效期续期事项,也未能实施发行,导致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 [1] - 公司表示本次可转债发行批复到期失效不会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
亿田转债盘中上涨2.05%报206.747元/张,成交额2.42亿元,转股溢价率1.09%
金融界· 2025-07-09 14:05
亿田转债市场表现 - 7月9日盘中上涨2.05%报206.747元/张,成交额2.42亿元,转股溢价率1.09%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30%至第六年2.50%)[1] - 对应正股为亿田智能,转股价21.31元,转股开始日为2024年6月27日 [1] 公司基本面 - 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浙江嵊州,股票代码300911 [2] - 主营高端厨电及集成厨房全场景解决方案,集成灶行业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2] - 2025年Q1营业收入5758.18万元同比下跌54.59%,归属净利润-0.426亿元同比下跌1042.01% [2] - 股东人数1.08万户,人均流通股1.202万股,人均持股金额45.62万元 [2] 行业地位与发展战略 - 嵊州厨具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 [2] - 企业使命为"为亿万家庭构建健康、开放、智能的集成厨房" [2] - 品牌核心理念聚焦"亿田集成科技,更懂中国厨房",推动"无烟"、"无害"、"无人"厨房技术升级 [2] - 战略目标从厨电领域扩展至厨房全场景整体解决方案 [2]
叙事变了!新旧动能转换四阶段框架
国投证券· 2025-07-09 11:03
报告核心观点 - 类比2019年是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最值得探讨的路径,当前A股大盘指数强于预期,源于对新旧动能转换信心增强,A股处于“新胜于旧”阶段,“新”包括港股成新核心资产、出海成A股大盘成长胜负手、新科技与新模式等 [1][2][9] - 中国正处类似2012年日本“旧力退潮、新势崛起”关键窗口期,未来政策、产业与资本市场有望围绕“新动能”形成正反馈 [3] A股当前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关键阶段 大盘指数走强原因 - 中长期悲观问题乐观改善,核心是对新旧动能转换信心增强,如AI、军工、创新药、新消费、出口、房地产等因素使市场意识到新旧动能转换定价思路 [1][2][9] 新旧动能转换四阶段框架及当前阶段 - 提出四阶段框架,当前A股处于“新胜于旧”阶段,“新”指港股成新核心资产、出海成A股大盘成长胜负手、新科技(A股硬件+港股软件)、新模式(新消费50组合为核心的消费投资) [4][9] 类比2019年情况 相似点 - 经济无失速风险,结构上新经济亮点多,基于消费和科技的新旧动能转换信心增强,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改善,宏观经济低位企稳,结构上科技和消费板块趋势明显 [15][18] 不同点 - 2019年通胀上行,利率3%,未经历楼市低迷和疫情冲击,内生动力强,长债利率3%附近震荡,产业主线清晰,市场对经济企稳回升乐观,高股息策略欠佳,有结构性通胀 [25] 结构层面对比 - 2019年呈现消费(消费升级)+科技(5G+消费电子)“跷跷板”式双轮驱动,2018年底至2019年震荡上行中,经济总量无明显改善,但消费升级带动消费和科技板块走出结构性行情,消费和科技交织轮动 [28] 基于2012年前后日股新旧动能转换定价经验 日本经济改革情况 - 1995年房价下行速率趋缓,日经225止跌回暖;2003年房价低位企稳,日经225回暖;2012年安倍经济学登台,地产+建筑占GDP比重企稳,制造业占比回升,GDP平稳波动,日经225反转定价 [35] - 宏观层面靠安倍三支箭营造宽松环境;结构层面多点布局扶持新兴动能;推动地方创生特区等改革措施,激活区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35] 中日宏观环境对比 |比较领域|中国(2024 - 2025年)|日本(2012年前后)|对比情况| | ---- | ---- | ---- | ---- | |GDP增速|当前增速中枢稳定在5%左右|2012年前后曾陷增长停滞,2011年负增长1.6%,2012年小幅增长0.6%|均进入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环境,但中国增长中枢远高于日本停滞水平| |产业结构|服务业占比57%,工业占比36%,消费比重逐步提升|2012年前后服务业占GDP~70%,制造业下滑,出口依赖度高|中国制造业占比高,服务业渗透加速;日本进入高端服务主导阶段| |通胀/物价|CPI长期低迷,PPI下行压力大,低通胀环境持续|多年低通胀甚至负通胀、核心通缩压力显著|均有低通胀压制,但日本程度更深、持续更久| |债务杠杆|企业债务高企,地方隐性债务待化解,居民杠杆高且楼市低迷|资产泡沫破裂后信贷紧缩,杠杆率快速下降,爆发“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经历主动去杠杆和银行信用风险集中爆发,中国杠杆持续高位,债务风险未明确出清| |出口|出口占GDP比重下降至19%,仍为重要驱动因素|泡沫前出口驱动显著,危机后持续疲软|两国历史依赖出口,但结构变化,中国从出口转向消费,日本向服务出海和资本出海倾斜| |企业盈利能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弱,利润率历史底部,PMI微弱改善但内外需求偏弱|2012年前企业利润疲软,投资缩减,2012年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后盈利修复路径清晰|日本企业在宏观政策和全球化浪潮下找到增长路径,中国内需和出海市场待打开| |居民预期/消费|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意愿偏弱,消费占GDP比重约40%|民众消费谨慎、储蓄率高、消费缺乏动力,通缩预期普遍存在,2012年后居民收入筑底回升|两者均有“高储蓄+低消费”问题,中国面临转型节点,日本依赖财政和货币双宽扭转居民悲观预期| |宏观政策|货币多次降准降息,受汇率掣肘宽松幅度小;财政准备扩表,受制于化债压力,以结构性消费刺激为主|采行“安倍三支箭”:超宽松货币、财政刺激、结构改革|货币+财政政策方向相似,中国结构改革力度温和,政策边际空间大;日本结构改革“第三箭”效果有限,但财政货币政策对需求侧作用明显| |人口结构|劳动人口稳定但老龄化加速、人口增长放缓,疫情冲击后失业率逐步企稳|高度老龄化、出生率低,多年人口负增长|中日均面临人口结构问题,中国在缓冲期,日本全面承压| [36] 日本新旧动能转换基础及表现 外需基础 - 2012年日本传统制造业增长停滞,海外需求成产业结构重塑外部推力,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性跃升,投资存量占GDP比例从1985年3%左右增至2023年51%,海外扩张助日企规避风险、重构供应链、获新增长 [43] - 制造业以汽车和电子为代表借海外需求转型,服务业大规模出海,商业模式与服务逻辑升级,从出口制造向高附加值服务输出转变;产业转型上,传统行业有周期性波动,新兴行业如半导体、电子设备2012年后加速增长 [46] 内需基础 - 企业盈利、居民收入和债务出清:企业盈利能力止跌回升,为产业升级和海外扩张提供现金流;企业与居民去杠杆基本完成,宏观风险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触底回升,改善消费预期,奠定内需复苏基础 [53] - 房地产市场企稳:首都圈房价2012年前后止跌回升,非核心城市滞后;核心城市写字楼空置率持续下行 [64] 股市表现及对A股参考 - 科技驱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推动市场估值系统性提升,日经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高度相关,2012年前后TFP回升伴随股市估值修复,反映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优化预期 [73] - 基于新旧产业角度总结四阶段定价:2005 - 2008年“新旧交织”,杠铃策略有效性不强;2009 - 2012年“新胜于旧”,新旧分化加剧,形成新产业胜于旧产业格局和高股息 - 信息科技杠铃策略;2012 - 2013年“旧的绝唱”,房地产股价对利空脱敏,旧经济触底平稳估值修复,杠铃策略失效;2014 - 2018年“新的时代”,新动能形成压制性定价趋势,旧动能丧失投资价值 [77]
上声电子: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9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7月8日在苏州市相城区元和科技园公司会议室召开,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的方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出席普通股股东50人,合计持有表决权数量119,840,154股,占公司总表决权比例未披露 [1] - 董事长周建明主持会议,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列席 [1] 议案审议结果 - **全部议案均获通过**,普通股股东平均赞成率达99.87%,反对票占比0.13%-0.15% [2][3][4] - 关键议案包括: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议案(64.03%赞成)[8][9] - 募集资金用途可行性分析报告(64.00%赞成)[5] - 股东会议事规则修订(60.74%赞成)[9] - 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60.74%赞成)[9] 特别表决事项 - 涉及5%以下股东表决的议案中,发行可转债相关条款(如转股价格、募集资金用途等)获得64.0%-64.03%支持,反对票集中在35.97% [8][9] - 《防范大股东资金占用制度》议案获99.85%高票通过 [6][7] 法律意见 - 律师陈理明、徐安昌确认会议程序及表决结果合法有效,符合《公司章程》及法律法规要求 [10]
科沃斯: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第三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5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08
科沃转债基本信息 - 债券全称为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科沃转债",代码113633 [3] - 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4亿元,共发行104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 [3][4] - 债券期限为6年,自2021年11月30日至2027年11月29日 [4] -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三年10%、第四年15%、第五年18%、第六年20% [4] - 信用评级为AA级,由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评定 [12] 转股条款 - 初始转股价格为17844元/股 [5] - 转股期自2022年6月6日起至2027年11月29日止 [5] - 转股价格调整机制包含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配股及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况 [6][13] - 转股数量计算公式为Q=V/P,其中V为可转债票面总金额,P为转股价格 [8] - 不足转换为一股的余额将在转股后五个交易日内以现金兑付 [9] 特殊条款 - 赎回条款: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按面值110%赎回,转股期内满足特定条件也可赎回 [9][10] - 回售条款: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或最后两年股价低于转股价70%时可回售 [10][11] -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时可触发 [7][8] 最新调整事项 - 因回购注销489300股限制性股票,转股价格由17472元/股调整为17485元/股 [15][16] - 调整公式为P1=(P0+A×k)/(1+k),其中P0=17472元/股,A=1975元/股,k=-00851% [15] - 调整后转股价格自2025年7月8日起生效,7月7日停止转股一天 [16]
神马股份: 神马股份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9:18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公告 证券停复牌情况 - 因实施权益分派 可转债于2025年7月8日至2025年7月16日期间停止转股 2025年7月17日起恢复转股 [1] 转股价格调整规定 - 当公司因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或配股、派送现金股利等情况使股份发生变化时 将按公式调整转股价格 [1] - 派送现金股利的调整公式为P1=P0-D 其中P0为调整前转股价 D为每股派送现金股利 [1] - 若发生股份回购、合并、分立等情形 公司将视具体情况按照公平原则调整转股价格 [2] 本次转股价格调整情况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总股本1,015,108,086股扣除回购账户40,427,106股后 派发现金红利48,734,049元(含税) [2] - 实际参与分配的股本数为974,680,980股 差异化分红虚拟分派的现金红利为0.048元/股 [3][4] - 调整后转股价格P1=8.16-0.048=8.11元/股 自2025年7月17日起生效 [4]
泉峰汽车: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9:15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7月8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8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与会董事同意豁免提前通知期限 [1] - 会议由董事长潘龙泉主持,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关于提前赎回"泉峰转债"的议案》,因公司股票收盘价在2025年6月12日至7月8日期间有15个交易日高于当期转股价130%(10.2570元/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1] - 公司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价格赎回登记在册的全部"泉峰转债" [2] - 授权管理层办理赎回相关事宜,授权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至赎回工作完成 [2] -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或弃权 [2] 信息披露与保荐机构 - 赎回事项公告同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2] - 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出具核查意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