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
搜索文档
打造新型消费目的地!“青新消费”品牌创建活动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5-30 07:33
青新消费品牌创建 - 青岛市启动"青新消费"品牌创建活动 旨在培育新型消费应用场景和领先企业 推动青岛成为新型消费目的地 [1][3] - 活动由市发改委 人社局 市北区政府联合主办 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出席 [1] - 根据《青岛市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部署 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加速新模式新业态聚集 [3] 市北区消费发展现状 - 市北区培育6大核心商圈 引进京东MALL 小米汽车等50余家区域首店 新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份额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5] - 打造7家市级新消费场景 包括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 青啤博物馆等 其中大鲍岛街区入选山东省创业街区建设试点 [5] - 创新"老建筑+新消费"特色创业场景 成为青年创新创业和消费打卡热门地 [5] 2024年消费提振计划 - 实施2025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举办"3C数码毕业季""青春消费节"等活动制造消费热点 [7] - 培育山姆会员商店 华为"方舟壹号"等新消费场景 打造网络微短剧基地和"邮轮+"主题游产品 [7] -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 形成体验互通 流量共享的新消费体系 [7] 企业参与情况 - 青啤集团 荷田水铺 京东MALL 青岛嘉年华等企业参与场景打造和产品创新推介 [7] - 环海湾集团推介大鲍岛省级创业街区创业服务生态建设 [7] - 活动正式启动创业街区消费赋能计划 [7]
福建:支持福州、泉州、三明等申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快讯· 2025-05-28 20:00
新型消费发展 - 实施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 支持健康体检和中医康养等新业态发展 [1] - 规范有序发展医疗美容消费行业 [1] 电商产业培育 - 加大品质电商培育力度 计划举办2025年中国电商主播大赛 [1] - 推广"直播+产业带"模式促进电商与产业带融合 [1] - 鼓励通过跨境电商进口优质商品 2025年将举办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和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 [1] 低空经济推进 - 支持福州 泉州 三明等地申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1] - 推动发展低空旅游观光 空中摄影 无人机表演 海岛旅游等新兴业态 [1]
江苏: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升级 扩大重点领域服务消费 加快新型消费发展
快讯· 2025-05-28 10:44
消费升级政策 - 江苏省强调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升级 扩大重点领域服务消费 加快新型消费发展 [1] - 政策提出拓展消费新场景 推动新型消费发展 [1]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1] 区域经济布局优化 - 深入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 不断优化省域生产力布局 [1] - 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保护 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 全过程公正监管 全周期优化服务 [1] - 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 对外开放战略 - 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1]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持续巩固传统市场 挖掘新兴市场潜力 [1] - 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1]
八大行动26条措施!看河南如何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河南日报· 2025-05-27 14:10
消费能力提升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不低于5% [2] - 落实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以减轻居民负担 [2] - 2025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65万人以上,建立技能人才起点工资制度 [4] 消费环境优化 - 推动用人单位合理制定带薪年休假计划,鼓励领导干部带头休假 [4] -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适时发放餐饮、零售、文旅、体育等省级消费券 [4] - 创新停车资源共享模式,加强景区商圈公共厕所建设以解决"停车难""如厕排队"问题 [4]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 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2025年每县建成1家以上普惠性托育机构,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5] - 2025年完成6.4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5000张家庭养老床位 [7] - 新增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床位2.4万张,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 [7] 农村消费促进 - 2025年培育10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重点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物流设施 [7] - 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推进乡村产业与休闲文旅等深度融合 [7] 新型消费培育 - 打造"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演出经济"等文旅新业态,丰富夜间文旅项目 [9] - 2025年建设不少于150个多功能运动场,推动129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9] - 开发"直升机短途体验+低空深度游览"产品,推动5G+AR/VR技术在文旅场景应用 [13] 品牌与载体建设 - 对国际国内品牌在豫开设首店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13] - 新培育一批河南老字号、中华老字号,鼓励品牌在豫举办首发首秀活动 [13]
老字号“不老”,守匠心也要谋创新(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6 09:12
老字号定义与政策支持 - 中华老字号需满足创立50年以上、具备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并在多个维度具备创新能力[6] - 2024年2月商务部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总数达1455个,新认定382个,覆盖32个行业,平均"年龄"近140岁[6] -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老字号振兴,包括专项保护资金、博物馆建设等,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2023年首次移出55个经营不善品牌[6] 老字号创新案例 - 北京工美推出"盖碗茶咖啡",通过传统茶器与咖啡结合吸引年轻消费者打卡[8] - 同仁堂在拿铁中融入枸杞、菊花等食材,引领"朋克养生"潮流[9] - 北京稻香村推出青铜器盲盒糕点和"京城名胜"系列糕点,将建筑微缩成点心造型[4][9] - 正阳河被移出老字号名录后完成资产重组,2023年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邀请老技师指导口味复原[7] 场景与传播创新 - 老字号通过体验课程(如掐丝珐琅、糕点制作)将消费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9] - 稻香村零号寻宝馆设置互动装置("盉"喷水模型、"爵"音乐盒)增强文化体验[9] - 用户在小红书自发创作"稻香村隐藏吃法"内容,如枣花酥酸奶碗、绿豆糕豆乳拿铁等,提升品牌时尚度[10] - 部分老字号通过私域流量运营(如店长微信)提供一对一服务,增强消费体验[11]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 - 行业担忧简单嫁接潮流(如盲盒、新茶饮)可能导致文化空心化和产品同质化[12] - 北京老舍茶馆以"茶、餐、戏、礼"深度融合为核心,保留四合院风格并加入曲艺表演,成为京味文化载体[12] - 健康化、体验化、智能化成为创新方向:稻香村推出糖醇窗口和粗粮生肖饼,都一处开放烧麦亲子体验课,方家铺子研发AI中医终端[13]
商务部:4月商品消费增速加快
中国证券报· 2025-05-24 05:14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4月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系列促消费活动有序开展 [1] - 4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 [2] - 1至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4个百分点 [2] 商品消费细分领域 - 1至4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4% 增速位列16大类消费品第一 [1]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 [2] - 手机补贴政策带动中高端消费跃迁:6000元以下手机销量/销售额同比增4.8%/14.8% 2000-4000元/4000-6000元手机销量同比增13%/43% [1] - 新型消费亮点突出: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9% 渗透率达51.5% 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增30%以上 [2] 电子商务发展 - 1至4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5.8% 占社零总额24.3% [2] - 产业电商助力外贸:平台吸纳超3100家次外贸企业入驻 外贸专区销售额超11亿元 直接采购约100亿元 [3] - 电商平台开展超200场产业带对接活动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3] 政策实施效果 - 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政策落地成效显著:4884.8万名消费者购买5148.3万件产品 带动销售1432.6亿元 [1]
商务部:1-4月相关平台入境游人数和消费额同比分别增长54.8%和66.8%
快讯· 2025-05-23 16:21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2万亿元 同比增长5 1% [1]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6 18万亿元 同比增长4 7% [1] 商品消费 - 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热销 推动商品消费增速加快 [1] 服务消费 - 文娱旅游消费热度不减 服务消费持续扩大 [1] - 1-4月入境游人数和消费额同比分别增长54 8%和66 8% [1] 新型消费 - 绿色智能健康产品销售实现较快增长 [1] 线上消费与实体零售 - 线上消费稳步增长 实体零售继续回升向好 [1]
上海政策“组合拳”释放消费潜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2:21
消费讲述新故事。 在这一套促消费组合拳中,培育新型消费被寄予厚望,包括培育前沿数字消费、扩大银发消费供给、丰 富悦己消费、挖掘邮轮消费潜力、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作为人均GDP突破两万美元的超大型城市,传统消费市场已趋近饱和,需要构建更具弹性的消费 分层体系。"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三里河表示。 其中,"丰富悦己消费"引人关注。 中国经济第一城出手了。 5月21日,《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祭出32项硬核举措。 上海提振消费有其紧迫性。 今年一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4月下降0.3%,降幅收窄。尽快推动消费增速 转正,对稳增长意义重大。 近年来火爆的"谷子经济",正是悦己消费兴起的生动注脚。《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 成受访年轻人会因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消费,足见这一领域庞大的市场潜力。 为培育悦己消费市场,上海在方案中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支持开发原创IP,推动数字娱乐等领域 IP与生产制造联动。支持经营主体结合古典园林、特色街区等,联动国潮动漫、文化非遗等特色IP,开 发主题文旅秀演项目。支持健康养生、兴趣课程、 ...
“消费第一城”再发力,上海锚定提振消费新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5-22 21:35
上海消费市场现状 - 2024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服务消费占比不足50%,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1][7] - 2023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和增速全国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1年居首 [2] - 上海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首选地,首店经济领跑全国,2024年1-4月新增首店301家,高能级首店占比16% [2][10] 提振消费政策框架 - 上海推出六大行动: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 [1] - 政策强调收入与消费联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4] - 强化生育养育保障,加快出台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政策,增加托幼服务供给 [4] 服务消费升级方向 - 上海服务消费7项举措聚焦提质升级,包括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建设旅游城市、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7][8] - 推动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引入国际乐园IP(如乐高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预计乐高乐园年客流240万人次 [8] - 首次提出"丰富悦己消费",支持健康养生、兴趣课程、解压疗愈等新业态 [9] 新型消费培育重点 - 发展数字娱乐IP联动生产制造,开发主题文旅秀演项目 [9] - 扩大银发消费供给,优化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上门助浴等新业态 [5][9] - 促进首发经济升级,2024年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构建五维生态系统 [10] 大宗消费更新措施 - 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及数码产品,4月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12] - 汽车消费以置换更新为主,占比超30%,燃油车更新达50% [13] - 房地产政策侧重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旧房改造,配合城市更新需求 [13]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政策链接新兴产业生态,如数字消费、银发消费,促进供需对接 [10] - 需提升消费国际化水平,深化AI时代全球消费网络中心地位 [14]
上海市“六大行动”提振消费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20:49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六大行动 [1][2] - 方案旨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通过加强金融支持等方式完善支持政策 [1][2] - 业内人士认为方案提出了系统全面的消费支持政策 预计将对当地消费带来明显提振 [1][3] 新型消费培育 - 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深化应用 [2] - 方案提出扩大银发消费供给 丰富悦己消费 挖掘邮轮消费潜力 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新型消费培育行动在培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型消费的创新方面下了功夫 [2] 大宗消费以旧换新 - 方案实施大宗消费更新行动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4] - 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上海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4] - 政策落实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加力支持绿色家电家居家装消费 [4]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消费刺激效果显著 刺激了超过680万辆汽车以旧换新 [4]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更早明确 政策有效时长明显高于2024年 对汽车销量的拉动效果强于2024年 预计今年汽车销量在3200万辆左右 其中国内市场约2600万辆 [4] - 2024年上海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发放补贴金额超18亿元 带动实现相关产品消费额约120亿元 资金撬动比超6倍 [5]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增换购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主导 中国汽车的消费性质、消费群体和品牌偏好都在发生变化 [4] - 2025年对家电家居内销仍偏乐观 家电领域继续推荐以旧换新主线机会 [5] - 上海市有望继续发挥中国消费前沿城市的示范效应 建议企业配合好相关政策进行产品服务创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