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策略:聚焦科技新催化与反内卷政策加码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2 17:43
主题交易热度与结构轮动 - 上周热点主题日均成交额平均11.18亿元 日均换手率4.24% 环比小幅回升但大类主题整体转跌 [1] - 主题结构轮动加剧 光刻机/半导体设备等国产半导体主题大涨 光模块主题反弹 游戏/机器人相关汽车及配件主题走强 有色/贵金属/金融类主题跌幅居前 [1] - 9月以来主题行情呈现震荡轮动特征 结构上从算力向港股互联网与非AI主题扩散 电新/机器人/游戏/半导体设备等主题轮动表现 [1] 国产算力主题 - 国产AI芯片公司摩尔线程IPO进入上会审议阶段 拟募资80亿元用于自主可控AI芯片相关投资 [2] - 华为召开全联接大会并给出昇腾系列芯片上市时间表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新阶段 [2] - 应用端加速落地和规模化拉动算力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加速国产算力生态构建 [2] 商业航天主题 - 商业航天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关键领域 低轨卫星频轨资源稀缺全球竞争加剧 [3] - 我国多个星座进入大规模组网阶段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大型液体火箭技术突破 海南商发二期工程加速推进 [3] - 需求爆发/技术创新/场景突破共振 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机遇 [3] 反内卷主题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指出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 [4] - 工信部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推动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4] - 光伏产业链产能释放和装机量大增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大增 发电量占比近四成 [4] 具身智能主题 - 科技部部长指出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5] - 特斯拉将召开Optimus机器人相关会议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智元拟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 资本运作和股权融资进程提速 [5] - 我国具备多种形态机器人规模化生产的产业链配套与应用场景优势 [5]
国泰海通|电子:华为发布全新超节点,国产算力再加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2 17:43
昇腾芯片迭代升级 - 昇腾芯片在2026-2028年基本保持每年迭代一代的速度 具体包括2026Q1推出昇腾950PR 2026Q4推出昇腾950DT 2027Q4推出昇腾960和昇腾970 [2] - 与910C相比 昇腾950及以后系列新增支持SIMT微架构 编程模式较SIMD更灵活 对开发者更加友好 [2] - 昇腾950系列芯片支持FP8/MXFP8/HiF8/MXFP4等数据格式 960及970系列新增支持HiF4格式 [2] 超节点产品与集群规模 - Atlas 900 A3目前已累计部署300多套 服务于互联网 金融 运营商 电力 制造等行业的20多个客户 [3] - 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分别支持8192与15488张昇腾卡 基于此建立的算力集群规模可分别超过50万卡和100万卡 [3] - 网络架构采用UB-Mesh支持混合拓扑 Rack内采用2D-FullMesh组网 Rack间采用一层UB Switch互连 支持从64卡线性扩展到8192卡 [3] 互联技术与硬件环节受益 - Atlas 950通过正交架构实现零线缆电互联 Atlas 950与Atlas 960支持跨柜全光互联 [3] - 伴随华为超节点演进 光通信 PCB 液冷 电源等环节价值量将受益 [3] 行业催化剂 - 国产半导体设备取得技术突破 [4] - 国产超节点拓展至训练场景 [4]
新力量New Force总第4864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22 16:47
网龙公司分析 - 网龙2025年上半年营收2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毛利17亿元,同比减少24.7%,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至69.5%[5] - 游戏业务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18%,但经营利润率环比回升至28.8%,MAU同比增长11%[6] - 教育业务收入6.4亿元,受客户预算收紧影响,公司正开拓新兴市场应对挑战[7]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账面净现金23亿元人民币,持有12,000枚以太币,承诺一年内向股东提供不低于6亿港元回报[5] - 目标价调整至20.2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71%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8][12] - 2025年预测EPS下调25%至1.004港元,2026年预测EPS下调22%至1.175港元[2] 多邻国公司分析 - 多邻国股价回调48%,因AI叙事反噬与竞争门槛下移,Q2 MAU环比下滑1%,美国8月预订量下滑8.1%[14] - MAU天花板测算为1.6亿,当前1.28亿已过快速发展阶段,年付费用户占比90%但跨年续费率仅30%[18][34] - AI策略引发用户反弹,CEO激进表述导致Reddit负面评论如潮,课程质量受质疑[14][51] - 苹果AirPods实时翻译功能支持多语言,直接冲击多邻国"学会外语以便交流"的基本逻辑[18][19] - 估值EV/EBITDA去化区间40-65%,当前处于40.2x但仍有向下空间[16][64] 科技行业趋势 - 推理应用驱动算力投资,国产算力产能瓶颈突破,2026年预计放量,华为发布昇腾芯片路线图[72][73][82] - 光模块需求攀升,2026年1.6T光模块预期出货超1,000万只,800G超4,000万只[75] - 端侧AI硬件发展,Meta发布AI智能眼镜,OpenAI计划推出AI硬件如音箱和眼镜[77][82] - NAND存储涨价,SanDisk调涨报价10%,长江存储预计跟进,消费SSD需求疲弱但产能排挤导致价格上涨[79] - 模拟芯片国产替代加速,商务部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终端价格小幅上涨10-20%[79] 宏观经济与策略 - 联储议息会议分歧巨大,鸽鹰之比9:8,点阵图26年置信度下降,市场短期乐观但长期不确定[86][88] - 核电组合一周涨幅显著,上游Cameco涨12%,中游Centrus Energy涨40%,下游Oklo涨72%,产业政策支持趋势不改[86] - 量子计算板块普涨,Qbts涨60%,IonQ涨31%,Rigetti涨59%,技术成熟预期约20年但事件驱动股价[90] - 以太坊质押收益率从3.5%降至2.5%,质押比率提升至31%,但缺乏催化剂,溢价率升至56.9%[91][92]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国产算力行情再爆发!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盘中大涨超5%
搜狐财经· 2025-09-22 15:20
中美关系与算力博弈背景 - 中美关系近期出现新进展 包括西班牙会谈和中美元首通话 算力成为双方博弈重点[1] - 美方将23家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企业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3] - 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公司违反反垄断法行为实施进一步调查[3] 国产算力发展与市场表现 - 国产算力概念集体走强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盘中大涨超5% 芯片ETF(512760)涨近5%[1] - 主要ETF产品表现突出:科创芯片ETF国泰涨5.61% 信创ETF涨5.30% 芯片ETF涨4.90% 集成电路ETF涨4.77%[2] - 华为发布昇腾系列芯片 昇腾950超节点将成为全球最强超节点 超越英伟达2027年推出的NVL576系统[3] - 昇腾960超节点将在2027年四季度上市 提供充沛算力[3] 国产算力产业支撑因素 - 供给侧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算力芯片持续迭代 性能稳步提升[3] - 需求侧国内互联网大厂逐步适配国产芯片 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长[3] - 国产GPU市场规模达千亿元量级 国产GPU逐步放量成为半导体产业链重要成长引擎[4] AI产业发展与算力需求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约五年时间内采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计算资源[4] - 该合同将于2027年正式启动 支撑OpenAI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星际之门"[4] - AI发展必须以GPU作为基石 国产算力确定性较强[4] 科创芯片ETF投资价值 -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00068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5] - 指数聚焦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与电子行业企业 覆盖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领域[5]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海米信息(11.79%)、寒武纪(9.97%)、中芯国际(9.47%)、澜起科技(8.84%)等[7] - 美联储降息落地为科技产业带来流动性支持 AI产业趋势全球形成[5]
国泰海通晨报-20250922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2 13:26
根据提供的晨报内容,以下是关于公司和行业研究的核心观点及关键要点总结: 核心观点 - 报告整体对中国股市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调整为机会,A/H股有望走出新高,并强调新兴科技为主线,同时建议增配周期金融和港股红利资产 [2][3][5] - 中国经济预期正从"L型"一竖迈向一横,确定性上升,上市公司营收和库存增长企稳,新兴行业资本开支转正 [3][4] - 债市在2025年四季度面临更多变数,利率下行空间受限,与历史季节性模式"先弱后强"可能不同 [11][13][14] 宏观研究 - 消费整体改善,商品消费中汽车零售批发量、高端白酒价格受旺季及基数效应回升,服务消费如城市内人口流动、电影票房改善,但城市间迁徙指数同比转负 [2][20] - 投资方面基建专项债发行快、项目合同额跌幅收窄,地产销售旺季回暖,但土地市场转冷,开工建设数据仍低位 [2][20] - 生产各行业多数回落,发电、钢铁等行业受需求或利润影响调整,库存以补库为主,物价呈工业品涨价、CPI分化态势 [2][20] - 进出口受关税政策扰动,国内主要港口运价下跌,流动性方面美元指数小幅上行,人民币温和升值 [2][20] 策略研究 - 无风险收益下沉推动"找资产"需求井喷,资本市场改革提高投资者回报,中国转型加快与经济"L型"企稳能见度提高,支撑估值重估 [2][21] - 中美元首通话表明短期风险展望稳定,弱美元与海外降息有利于中国宽松与央行重启国债交易,科创板成长层推出和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在即 [2][21] - 风格不切换,新兴科技依然是主线,推荐港股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创新药/机器人/传媒等,金融板块调整后股息回报潜在提高,建议增配券商/保险/银行 [3][5][23] - 反内卷背后是经济治理思路转变,看好有色/化工/地产/新能源等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品,四季度逐步战略增配消费,推荐国潮品牌及传统品类 [5][23] 海外策略研究 - 港股红利资产现金分红比例均值44%高于A股的36%,恒生综合指数股息率2.9%高于万得全A的1.9%,估值更低(PE 7.2倍 vs A股7.9倍,PB 0.6倍 vs A股0.8倍),且行业分布更多元 [7][40] - 两地红利资产在弱市具防御性、牛市跟涨,利率低时相对收益占优、利率上行绝对收益更优,但港股红利税更高(港股通投资H股按20%,红筹股加10%出境税),且对美债更敏感 [8][41] - 短期港股红利资产性价比更高,四季度险资配置需求提升,海外流动性转松下有望迎资金增配,中长期政策强化分红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港股红利资产具配置价值 [9][10][42] 固定收益研究 - 历史上四季度债市往往"先弱后强",10月利率中枢多数上行主因会议谨慎情绪与政府债券供给压力,11-12月多下行因政策预期落地、宽货币博弈升温、供给冲击减弱、机构年底抢配 [13] - 2025年四季度债市变数更多,有利因素是稳增长政策加码预期谨慎情绪边际减弱,但不利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下权益资产强势、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限、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持平2024年 [14] - 机构配置力量可能减弱,银行面临存贷双重压力,保险注重绝对点位而非时间,理财和基金因费率改革对信用债支撑减弱 [15] 行业与主题推荐 - 国产算力:看好算力基建投资加码与国产链渗透率提升,华为发布昇腾芯片时间表,摩尔线程IPO募资80亿元 [6][29][51] - 商业航天: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发放,看好液体火箭/卫星载荷/发射场等领域投资,我国多个星座进入大规模组网阶段 [6][30] - 反内卷:看好锂电/储能/养殖/造纸等格局优化与价格预期改善,光伏等领域依法治理低价竞争 [6][31] - 具身智能:股权融资加速与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落地,看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 [6][31] 其他行业要点 - 计算机: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微软投资73亿美元打造AI数据中心,华为发布昇腾950PR(2026Q1)等多颗芯片 [49][51][52] - 建筑工程:央企资产总额从68.8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9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到2.6万亿元,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22万亿较"十三五"末增近50% [53] - 汽车:国内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放缓,8月主销车系平均降价幅度-20.2%,燃油/纯电动/插混车平均售价同比回升1.6%/8.3%/13.7% [59][60] - 机械:叉车8月销量118087台同比增长19.4%,其中国内增19.3%、出口增19.6%,1-8月累计销976026台增12.9% [63]
当前位置,如何看国产算力
2025-09-22 09: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国产算力市场 涉及AI芯片、超算中心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1] * 主要公司包括华为、中科系(寒武纪、海光)、中科讯、双网(推测为中兴或中科系相关)以及互联网大厂(阿里云、字节跳动、腾讯)[1][5][7][8] * 其他参与者包括拼多多、昆仑芯、沐曦、燧原等芯片厂商[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市场规模与增长**:中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00亿美元 未来几年增速超50% 2027/2028年或超1000亿美元 若国产化率提升 整体市场或超万亿规模[1][4] * **国产化率趋势**: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国产化率判断约30% 若英伟达角色模糊化 国产化率可能上调至80%以上[4] 政策支持及AI芯片自主可控需求推动大厂倾向采购国产芯片[8] * **技术演进与竞争门槛**:华为发布超级点引领行业向超节点机柜集群发展 提升竞争门槛[1][5] 超级点方案通过扩大scale up域解决大模型训练中数据并行(DP)和专家模型并行(EP)的通信瓶颈 内部互联速率比节点间高10倍以上[2][11] 推理端采用超级点可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12] * **供给与产能**:2026年算力供应端整体不缺产能 但头部玩家(华为、中科讯)凭借先发优势、配额优势及国家战略地位仍保持显著竞争优势[1][6][7][9] 中科系公司(寒武纪、海光)具有优先产能分配权[9] * **资本支出(CAPEX)**:2026年互联网大厂CAPEX提升超预期 国产化率可能高于预期[8] * **厂商进展**:华为公布8000多个节点 走训推一体化路线[13] 海光千卡超级点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推出[14] 寒武纪自研交换芯片方案较早[14] 三家头部玩家(华为、海光、寒武纪)保持领先[12][14] 双网等厂商预计2026年上半年补齐相关能力[1][5] **其他重要内容** * **英伟达中国市场不确定性**:英伟达中国区收入占比约17% 但其财务部门已不再将中国区收入作为盈利预测的一部分 显示其在该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3] * **竞争格局**:行业前三家头部玩家格局稳固 不太会有大的竞争压力[15] 新玩家需要至少半年至一年以上时间适应先进制程[9] * **应用扩展**:相信汽车等领域未来也会更加显著发展[15]
华为引领算力创新 国产算力迎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8:45
华为昇腾算力芯片路线图 - 华为公布昇腾未来算力芯片及集群发展路线图 显示未来单卡性能迭代数据和集群扩展方向 [1] - 华为2026年将推出新品进步显著 后续每年将推出算力翻倍的新产品 展示快速迭代能力 [1] 国产算力芯片行业竞争力 - 除华为外 其他国产算力头部芯片厂商也维持较快迭代节奏 产品竞争力普遍提升迅速 [1] - 国产算力芯片产品力快速提升 结合政策端持续扶持 2026年将是国产算力大年 [1] - 国产算力有望接力全球算力成为市场主线 模型和互联网厂商对国产芯片支持力度提升 [1] 算力与模型协同发展 - 国产大模型持续升级迭代 如DeepSeek V3.1模型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2] - 算力芯片能力快速提升与模型迭代相向而行 共同推动国内AI产业发展进步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相关公司AI业务收入占比呈现逐季度上升趋势 下游应用发展在云计算等收入环节逐步体现 [2] - 建议关注国产算力芯片行业 服务器领域和OCS光学器件供应环节相关公司 [2]
【格林财经早报0922】
搜狐财经· 2025-09-22 08:08
全球及国内主要股指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最新交易日上涨1.16%,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1.55% [1] - 上证综指最新交易日下跌0.30%,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3.97% [1] - 深证成指最新交易日下跌0.04%,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5.51% [1] - 创业板指最新交易日下跌0.16%,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4.33% [1] - 沪深300指数最新交易日上涨0.08%,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4.41% [1] 宏观政策与重要事件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本次为一次"风险管理式"降息,暗示内部存在分歧,未来降息路径存在变数 [2] -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中美关系稳定发展进行建设性沟通 [2] - 国新办将于2025年9月22日举行发布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负责人将介绍"十四五"金融业发展成就 [2] 农业与食品行业 - 秋粮占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目前各地正进入收获期 [3] - 黑龙江省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2亿亩以上,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1亿亩 [3] - 湖南省2200万亩中稻收割进度过半,重庆市水稻收获已超九成 [3] - 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召开,涉及能繁母猪产能控制及限制"二次育肥"等内容,旨在调控明年生猪供给 [4] 科技与半导体行业 - 华为公布一系列即将上市和规划中的芯片,包括昇腾算力芯片和鲲鹏CPU芯片 [6] - 中芯国际正在测试首款国产DUV光刻机,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6] - 随着设计和制造水平提升,前期相对落后的国产算力产业有望迎来发展 [6]
国泰海通 · 晨报0922|宏观、策略、海外策略、固收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1 21:55
宏观高频数据 - 消费整体改善,商品消费中汽车零售批发量、高端白酒价格因旺季及基数效应回升,服务消费中城市内人口流动、电影票房改善,但城市间迁徙指数同比转负[4] - 投资方面基建专项债发行快、项目合同额跌幅收窄,地产销售因假期错位同比回升,但土地市场转冷,开工建设数据仍处低位[4] - 进出口受关税政策扰动,国内主要港口运价下跌,生产方面各行业多数回落,发电、钢铁等行业受需求或利润影响调整[4] - 库存以补库为主,物价呈工业品涨价、CPI分化态势,流动性方面美元指数小幅上行,人民币温和升值[4] 大势研判 - 市场调整是机会,中国股市不会止步于此,核心动力源于无风险收益下沉推动的“找资产”需求井喷,以及资本市场改革提高投资者回报[7] - 中国经济预期正从“L型”一竖迈向一横,上市公司营收和库存增长已连续两个季度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上升,资产回报率预期企稳改善[8][9] - 中美元首通话表明短期风险展望稳定,弱美元与海外降息有利于中国宽松政策,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如科创板成长层推出在即,后续A/H股指有望走出新高[7] 行业比较 - 科技行情未走完,主因中国AI创新与新技术趋势明朗,国产化和全球出海融合进展快速,新兴产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推荐港股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创新药、机器人、传媒等[9] - 金融板块经历调整后已基本回吐年中以来涨幅,股息回报潜在提高,对配置类投资人具有重要价值,建议逐步增配券商、保险、银行[9] - 反内卷背后是经济治理思路转变,有助打破通缩预期,看好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品如有色、化工、地产、新能源,并建议四季度逐步战略增配消费如零售、化妆品、社服、农林牧渔、食品饮料[9] 主题推荐 - 国产算力:看好算力基建投资加码与国产链渗透率提升[10] - 商业航天: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发放,看好液体火箭、卫星载荷、发射场等领域投资[10] - 反内卷:看好受益格局优化与价格预期改善的锂电、储能、养殖、造纸等[10] - 具身智能:股权融资加速与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落地,看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10] 港股红利资产 - 港股红利资产具备更高股息率,恒生综合指数股息率为2.9%,高于万得全A指数的1.9%,且现金分红比例均值44%高于A股的36%,估值水平更低,行业分布更多样[15] - 港股红利资产在弱市中具防御性,牛市跟涨,利率低时相对占优,但红利税更复杂,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通常按20%征税,且对美债利率更敏感[16] - 四季度港股红利资产性价比更高,险资配置需求提升,海外流动性转松下有望迎资金增配,中长期政策强化分红监管及低利率环境下长期资金入市,港股红利资产具备配置价值[17] 债券市场 - 债市近期回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5bp到1.76%,国债期货T合约连续6日阳线,日均波幅0.27%,部分资金因四季度利率下行预期或年末刚性配债需求入场[19] - 历史四季度债市呈先弱后强特点,10月利率中枢多数上行,11-12月多数下行,但2025年四季度利率下行空间受限,因美联储降息下权益资产强势,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限,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仍在[20] - 四季度债市下行关键 historically 在于机构年底抢配,但2025年配置力量可能减弱,银行面临存贷双重压力,保险更注重绝对点位,理财和基金因费率改革对信用债支撑减弱[21]
通信行业周报(20250915-20250921):华为全联接大会落幕,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正式发射,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卫星板块-20250921
华创证券· 2025-09-21 20:58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华为全联接大会发布超节点与自研HBM技术路线 国产算力集群效率有望提升[1][15][16] - 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商业航天产业链趋于完善[1][20] - 通信行业年内涨幅64.09% 领跑所有一级行业[8][9] 行业表现数据 - 通信行业总市值49,248.97亿元 流通市值23,006.93亿元 占A股总市值4.66%[3] - 本周通信行业上涨0.52% 跑赢沪深300指数0.96个百分点[8] - 年内通信行业累计上涨64.09% 跑赢沪深300指数49.68个百分点[8] - 行业PE-TTM为47.16 高于沪深300的13.96和创业板的43.40[6] - 周涨幅前五个股:德科立(+59.09%) 均胜电子(+44.25%) 长飞光纤(+35.07%) 永新光学(+33.04%) 科博达(+32.17%)[12][14] 华为全联接大会技术细节 - 当前基线910C芯片算力800 TFLOPS(FP16) 互联带宽784GB/s HBM容量128GB 片内带宽3.2TB/s[15] - 2026Q1推出950PR芯片 FP8/FP4算力达1/2 PFLOPS 互联带宽2TB/s 主攻Prefill[15] - 2026Q4推出950DT芯片 片内容量144GB 带宽4TB/s 侧重decode与训练[15] - 2027Q4迭代960芯片 算力/容量/带宽相对950成倍提升 配套自研HBM"HiBL 1.0"[15] - Atlas 950超节点相较英伟达NVL144:规模56.8倍 算力6.7倍 内存1152TB(15倍) 互联带宽16.3PB/s(62倍)[16] - 华为已构建384个超节点 计划推出8192卡(2026Q4)和15488卡(2027Q4)SuperPoD[16] 卫星互联网进展 - 9月16日长征二号丙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 使用Ka等频段载荷[20] - 商业航天产业链形成闭环:火箭发射→发射场建设→卫星制造→卫星运营[20] - 星网整星承做单位数量逐步增多[20] 重点推荐标的 - 运营商: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2][21] - 光模块/光芯片:新易盛 天孚通信 中际旭创 源杰科技 仕佳光子[7][21] - 军工/卫星通信:海格通信 上海瀚讯 七一二 臻镭科技 震有科技[7][21] - 国产算力配套:华丰科技 华工科技 光迅科技 烽火通信[6][17] - 卫星产业链:臻镭科技(载荷芯片) 铖昌科技(T/R组件) 上海瀚讯(通信载荷) 陕西华达(连接器) 超捷股份(火箭结构件) 灿勤科技(星上滤波器) 天银机电(星敏感器) 通宇通讯(地面终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