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长鸿高科跌2.00%,成交额2975.0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6.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2: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4.67元/股 成交金额2975.00万元 换手率0.31% 总市值94.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16.72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7.56%金额225.02万元 卖出占比14.85%金额441.7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2.86% 近5日下跌8.03% 近20日上涨2.95% 近60日下跌5.96%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43亿元 同比增长16.25% [2] - 归母净利润167.66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8.2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9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979户 较上期微减0.04% [2] - 人均流通股71542股 较上期增加0.0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成立于2012年6月15日 2020年8月2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 概念板块包括光伏胶膜、节能环保、可降解等 [2]
英洛华涨2.05%,成交额1.5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35.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12.43元/股 成交额1.50亿元 换手率1.07% 总市值140.9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35.68万元 特大单买入525.62万元(占比3.51%)/卖出1163.45万元(占比7.78%) 大单买入3715.15万元(占比24.83%)/卖出2741.64万元(占比18.3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34% 近5/20/60日分别上涨4.28%/12.18%/20.56%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9日净买入1.69亿元 买入总额2.34亿元(占比14.32%) 卖出总额6494.39万元(占比3.97%)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稀土永磁材料与制品(占比50.86%)及电机系列产品(占比25.10%) 其他包括电动轮椅(12.88%)和音响扬声器(7.69%) [1] - 属于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稀土永磁、新能源、风能、小金属及新材料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3.78万户 较上期增加5.81% 人均流通股8225股 较上期减少5.4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643.18万股(增持249.28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628.12万股(增持118.34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370.49万股(增持88.33万股) [3] -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股346.33万股(增持62.70万股) 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298.05万股(增持65.59万股) 稀土ETF新进持股159.92万股 [3] 财务表现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4亿元 同比减少10.55%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减少1.1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56亿元 [3]
华昌化工2025年中期报告:积极应对周期影响,新项目储备未来增长点
全景网· 2025-08-28 09:52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但战略转型坚定 营收32.17亿元 净利润1092.43万元[1] 主业产品价格下行及周期性检修导致利润下滑[2] 但通过新能源布局和重大项目推进储备未来增长点[3][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2.17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92.43万元[1] - 联碱产品毛利减少约1.61亿元 肥料产品减少约0.84亿元 精细化工产品毛利减少约3.47亿元[2] - 总资产76.60亿元 资产负债率维持较低水平 在建工程金额较期初增长66.87%至15.15亿元[2] 业务运营 - 三大主业板块联碱 化学肥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价格普遍下滑[2] - 完成较大工作量周期性检修 为后续新项目投产准备条件[2] - 尿素装置节能改造 异辛酸等项目拓展新材料产业链[3] 战略布局 - 氢能产业依托子公司华昌能源科技推进燃料电池电堆 发动机及测试系统自主研发与示范应用[3] - 年产30万吨多元醇及配套设施项目进度达85% 预计投产后年增收益约2.5亿元[4] - 氨合成装置智能化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投入显示积极扩产和技术升级[2] 行业地位 - 2023年再度被评为纯碱行业和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3] - 通过技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成本控制和绿色生产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3] - 化工行业面临环保 能源与产能调整背景 公司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和复苏潜力[4] 未来展望 - 下半年检修结束和新项目投产将提升产能利用率[4] - 氢能业务符合国家双碳政策方向 为公司未来能源转型埋下伏笔[3] - 新项目投产进度及氢能业务实质进展将成为公司未来价值重估的关键[4]
南山智尚(300918) - 2025年0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08:52
财务与分红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分配股利20,030,613.08元,占半年度净利润的26.66% [1][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营业收入8,806.19万元,同比增长2.61%,毛利率27.15%,同比增长12.98% [8] - 产品覆盖100D-2400D、26cN/dtex-43cN/dtex全品类规格,腱绳产品为直径0.5mm-3mm圆绳及4mm扁绳,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医疗器械 [2] - 一等品率持续提高,800D产品强力大幅提升,高强产品占比稳步增长 [2] - 出口业务增长显著,因产品性能提升和国际市场认可度提高 [9][10] 锦纶纤维业务 - 锦纶纤维具有高强度、耐热、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于纺织服装(风衣、冲锋衣、运动服等)和新兴领域(机器人外壳、电子皮肤等) [5] - 重点开展阻燃、抗紫外线、凉感、抗菌、超细旦等高性能差别化研究方向,并进行专利布局 [7] 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战略为“传统毛精纺服装为基,新材料纤维为翼”,实现产业链价值重构 [8] - 国内外市场均配备专业销售团队,国内提供定制服务和客户回访,海外借鉴传统业务经验布局渠道 [7][8] - 新材料采购模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优化成本效率,强化供应链管理和绿色采购 [6] 行业前景与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军用和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扩大,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新增长极,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元年 [3][4] - 毛纺织业务为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从羊毛供应到面料生产及服装研发营销 [7] - 公司通过研发适配机器人领域新产品(如高性能腱绳)提升核心竞争力 [8]
利安隆(300596):业绩符合预期 润滑油添加剂毛利率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42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长6.21%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9.6% 每股盈利1.05元[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润滑油添加剂新增产能投产及利润率改善 子公司锦州康泰净利润同比提升0.28亿元至0.45亿元[1] - 扣非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11.6% 抗氧化助剂营收增长3.06%至23.6亿元 润滑油添加剂营收增长18.49%至6.2亿元[1] - 2Q25营收15.1亿元同环比增长3.3%/2.2%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环比增长18.0%/23.6% 毛利率同环比提升0.2/0.1ppt至21.6%[1] 产品毛利率变化 - 1H25抗氧化助剂毛利率同比下降0.66ppt至23.66% 润滑油添加剂毛利率同比上升5.53ppt至13.48%[1] 润滑油添加剂业务进展 - 锦州康泰二期产能2024年投产后稼动率持续提升 1H25润滑油添加剂出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18.27%[2] - 公司参与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创新联盟 与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公司及国内复合剂企业合作取得进展[2] 新业务布局与国际化 - 生命科学事业部以生物砌块和合成生物为核心产业 2023年通过并购韩国IPI公司布局高端电子级PI材料[2] - 宜兴新建PI材料产能车间已封顶 预计2026年试生产 2025年2月拟投资不超过3亿美元在马来西亚建设海外研发生产基地[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维持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 当前股价对应2025/26年14.0/11.9x市盈率[3] - 目标价上调20%至38元 对应2025/26年15.8/13.4x市盈率 上涨空间13%[3]
传统和新兴业务双轮驱动 彤程新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07%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0: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5亿元 同比增长4.9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亿元 同比增长12.0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26亿元 同比增长43.07% [1] 业务板块战略 - 公司形成汽车轮胎用橡胶化学品 电子化学品 生物可降解材料三大业务板块 [1] - 在巩固传统汽车轮胎用橡胶化学品优势的同时 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升级 重点培育电子化学品新兴业务板块 [1] - 传统业务稳健发展和新兴业务快速成长形成双轮驱动 [1] 半导体光刻胶业务 - 半导体光刻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近2亿元 同比增长超50% 连续两年增速超50% [2] - KrF光刻胶同比增长近50% ICA光刻胶保持167%高速增长 G/I线光刻胶稳健增长26% [2] - 推进研发项目近50项 其中近半数为重点项目 [2] - 成功构建"高端分级酚醛树脂设计—树脂量产—光刻胶配方优化—光刻胶量产—客户验证通过"的完整全国产化路径 [2] 产品验证与客户拓展 - ArF光刻胶 KrF光刻胶 抗反射涂层 EBR等新产品系列陆续通过国内多家客户验证并开始逐步实现切线上量 [2] - I线化学放大厚膜胶在多家12英寸客户实现稳定快速应用扩展 销量持续攀升 [2] - 40—80um超厚膜负性抗电镀光刻胶成功通过国内头部封装厂验证 [2] 显示光刻胶业务 - 显示光刻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 同比增长13.6% [3] - 销量同比增幅达12.5% 国内市占率约29% 稳居国内第二大供应商地位 [3] 新产品进展 - CMP抛光垫项目完成产线建设和产品生产验证 开始在国内龙头芯片企业逐步开展验证 [3] - 已分别收到8英寸及12英寸重要客户的首次正式CMP抛光垫订单 实现量产出货 [3] 传统业务表现 - 汽车轮胎用橡胶化学品销量同比增加超1000吨 同比增长1.5% [3] - 生物可降解材料业务在农用材料 快递包装 卫材包装 食品及工业包装等领域实现深度渗透 [3]
东华能源(002221):Q2业绩承压下滑,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有序推进
光大证券· 2025-08-27 18: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162.8亿元同比+13.3% 但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39.8% 其中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74.7%环比-73.8% [4] - PDH行业处于景气底部 Q2丙烷价格4833元/吨同比-9% PDH价差435元/吨同比+265元/吨 聚丙烯价差660元/吨同比-144元/吨 [5] - 公司作为国内PDH龙头企业 拥有张家港/宁波/茂名三大生产基地 宁波基地2025H1生产丙烯52.44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46.6%) 聚丙烯57.49万吨(48.4%) 张家港基地生产丙烯32.24万吨(56.76%) 聚丙烯21.27万吨(57.8%) [6] - 茂名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总投资37亿元 分两期建设4条生产线 一期年产4800吨高性能碳纤维预计2025年底投产 二期建成后总产能达8000吨/年 [7]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下调40%)/3.46亿元(下调54%)/4.99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11/0.22/0.32元 [8][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62.8亿元同比+13.3%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39.8%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6.16亿元/376.88亿元/403.19亿元 同比增长率5.42%/15.55%/6.98% [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7%/3.5%/4.1% ROE(摊薄)分别为1.56%/2.98%/4.12% [12] - 当前总市值140.28亿元 对应2025年PE为80倍 PB为1.2倍 [1][9][13] 业务运营 - 公司三大生产基地稳定运营 PDH产能及PP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产品应用于家电/汽车/日用品/包装/医疗等领域 [6] - 成功研发生产超高抗冲高流动性汽车部件专用料PPBMP15/M28和高透高流动性聚丙烯牌号PPR-MT60CL [6] - 茂名高性能碳纤维一期项目上半年完成土建工程施工 设备陆续进场 [6] - 碳纤维项目采用水相沉淀聚合干喷湿纺两步法技术 配套建设全国最长520米连续生产线 形成"丙烯-聚丙烯/碳纤维-高端复合材料"产业闭环 [7] 发展前景 - 静待PDH行业景气复苏 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5] - 碳纤维项目投产后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兴能源装备/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 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7] - 公司持续巩固PDH龙头地位 同时积极布局氢能等新能源领域 [8]
家联科技跌6.87%,成交额1.69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7 17: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股价下跌6.87% 成交额1.69亿元 换手率6.07% 总市值38.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45.03万元 占成交额0.09% 行业排名59/74 [4] - 主力持仓未控盘 成交额5920.94万元占总成交9.84% 筹码分布分散 [5] 业务构成与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植物纤维制品研发生产销售 塑料制品占比74.96% 生物全降解制品12.82% [2][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06亿元 同比增长1.29% 归母净利润亏损2495.75万元 同比减少157.54% [7][8] - 海外营收占比55.43% 受益人民币贬值 2021年外销占比达70.47% [2][3] 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 - 专注PLA材料研发应用 在消费级FDM材料及制品领域实现产业化 [2] - 3D打印耗材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领域 具备潮流玩具制作应用前景 [2] -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境外推广销售 客户包括海外知名大型商超及连锁餐饮企业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股东户数5694户 较上期增加13.93% 人均流通股16903股 减少12.21%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84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40万元 [9] 技术面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9.25元 存在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6] - 股价运行于压力位20.80元与支撑位18.75元之间 适合区间波段操作 [6]
惠柏新材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8.18% 卡位风电迭代与新材料机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5: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增长98.1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0.47万元,扣非净利润3097.83万元 [1] - 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售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超124% [1] - 新型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逾41% [1] 主营业务 - 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持续贡献核心增量,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 配套大功率海上风电叶片的高性能树脂系统销量显著提升 [2] - 新型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家电、交通汽车等行业 [2] 产品研发 - 开发适配超长叶片、漂浮式风电的轻量化高强度环氧树脂新品 [2] - 多款新型号产品完成认证并进入小批量供应阶段 [2] - 重点布局电子级树脂、高端胶粘剂等新产品线 [2] 产能建设 - 珠海工厂2024年9月完成封顶,总投资约4亿元 [2] - 设计年产8.2万吨新型电子专用材料 [2] - 产能释放将提升订单承接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2] 战略发展 - 产品线与下游高景气赛道深度绑定 [2] - 产能释放节奏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 [2] - 未来三年有望实现从风电龙头到复合材料平台型企业的战略跃迁 [2]
英洛华涨2.04%,成交额8.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22.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2.48元/股,成交金额8.22亿元,换手率5.88%,总市值141.4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22.77万元,特大单买入5408.53万元(占比6.58%)卖出5353.64万元(占比6.51%),大单买入1.94亿元(占比23.61%)卖出1.78亿元(占比21.7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9.86%,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0%/9.76%/21.76% [2] 龙虎榜与市场关注度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6月9日龙虎榜净买入1.69亿元,买入总额2.34亿元(占总成交额14.32%),卖出总额6494.39万元(占总成交额3.97%) [2] - 股东户数达13.78万户,较上期增加5.81%,人均流通股8225股,较上期减少5.49% [2]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钕铁硼50.86%、电机系列25.10%、电动轮椅及代步车12.88%、音响扬声器类7.69%、其他3.47% [2] - 属于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行业,概念板块涵盖稀土永磁、新能源、风能、新材料及基金重仓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34亿元,同比减少10.55%,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减少1.1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6亿元 [3] 机构持仓动态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43.18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增持249.28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628.12万股(第五大股东),较上期增持118.34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370.49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增持88.33万股 [3] -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股346.33万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增持62.70万股 [3] - 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298.05万股(第八大股东),较上期增持65.59万股 [3] - 稀土ETF新进持股159.92万股(第十大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