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丰田,快不行了?
盐财经· 2025-09-02 17:3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36.9%至8413亿日元(约人民币410亿元)[4] - 下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 同比下降44%[4] - 2024财年净利润达4.8万亿日元(约人民币2470亿元) 同比下滑3.6%[14] 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554.5万辆 同比增长7.4% 蝉联全球销冠[6][8] - 北美市场贡献2024年全球销量23%[15] - 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辆 为全球唯一达成该规模的车企[18] - 上调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至1000万辆 2026年及2027年分别上调至1020万辆和1050万辆[18]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混合动力车型占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43%[24] - 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占比达48% 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交付38万辆(同比增长36%) 广汽丰田电动化车型占比48%[24] - 新一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推出插混和混动版本[28] - 坚持"混动优先、电动加注"战略 同步推进氢能技术研发[9][31] 成本与盈利优势 - 2024财年净利润相当于同期十余家中国上市车企利润总和的1.94倍[15] - 单车利润达2.3万元 为中国自主品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1] - 全球化研发体系摊薄单车型研发、制造及管理成本[24] - 高保值率与成熟二手车市场支撑品牌议价能力[26][34] 区域市场策略 - 针对油价较低地区(如美国、中东)主推燃油车及混动车型[27] - 中东市场依赖兰德酷路泽等燃油SUV车型[27] - 北美市场保留纯燃油版本车型 适应本地政策与需求[28] - 美国纯电汽车渗透率仅7.3% 政策目标下调至35%[2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汽车市场预计2030年形成40%纯电、30%混动、30%燃油的格局[31] - 丰田凭借存量燃油车保有量及配套服务体系维持长期竞争力[32] - 中国汽车产业年销3000万辆利润不及丰田40%[21]
潍柴动力(000338):分红比例提高至57%,海外产业势头强劲
西南证券· 2025-09-02 17: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未提供,当前股价为14.81元 [1] 核心观点 - 公司分红比例提升至57%,海外业务增长强劲,新能源转型加速 [1][7] - 25H1营业收入1131.5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4.4%) [7] - 25Q2营业收入556.9亿元(同比-0.8%,环比-3.1%),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11.2%,环比+8.2%) [7] -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25H1毛利率22.2%(同比+0.4pp),净利率5.8%(同比-0.8pp) [7] - 海外业务表现突出:发动机直接出口收入41.4亿元(同比+54%),美国PSI业务净利润0.7亿美元(同比+145%)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6.13亿元(+25.93%)、3010.11亿元(+10.82%)、3344.05亿元(+11.09%) [2][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5亿元(+11.50%)、150.78亿元(+18.59%)、169.56亿元(+12.46%) [2][8]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0倍(2025E)、9倍(2026E)、8倍(2027E) [2][8]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逐步提升:9.80%(2025E)→10.56%(2026E)→10.79%(2027E) [2][8] 业务板块表现 - **发动机业务**:25H1母公司营收193.4亿元(同比-13.2%),净利润40.7亿元(同比+0.7%) [7] 其中数据中心发动机销售近600台(同比+491%),收入25.2亿元(同比+73%) [7] 大缸径发动机销售超5000台(同比+41%) [7] - **重卡业务**:陕重汽销量7.3万辆(同比+14.6%),市占率提升1.0pp至13.5% [7] 出口重卡2.7万辆,推动陕重汽净利润达3.6亿元(同比+13.4%) [7] - **新能源业务**:重卡销量突破1万辆(同比+255%),收入12.1亿元(同比+37%) [7] 烟台新能源产业园投产加速市场化进程 [7] - **子公司表现**:雷沃营收98.6亿元(同比+0.6%),净利润5.7亿元(同比+2.3%) [7] 凯傲新增订单62.1亿欧元(同比+22.2%),但净利润2.9亿元(同比-79.9%)因计提支出15.1亿元 [7] 财务数据摘要 - 总资产3653.19亿元,每股净资产10.27元,总市值1290.79亿元 [5] - 25H1期间费用率15.1%(同比+1.3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1%/4.8%/3.8%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持续增长:239.12亿元(2025E)→301.78亿元(2027E) [8] - 毛利率预计稳定在22.4%-22.7%(2025E-2027E),资产负债率逐步降至61.89%(2027E) [8]
中国海油(600938):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油价下行拖累业绩,增储上产筑牢资源护城河
华鑫证券· 2025-09-02 16:5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油价下行拖累短期业绩但公司通过增储上产和成本控制展现经营韧性 油气净产量同比增长6.1% 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12.0% [5][8] - 公司资源护城河持续巩固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1/1393/1463亿元 对应PE估值8.9/8.8/8.3倍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45%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2.79% [4]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943.53亿元同比下降15.35% 归母净利润316.48亿元同比下降15.80% [4] - 油气销售业务收入1717.45亿元同比下降7.22% 毛利率同比下降2.19个百分点 [5] - 石油液体实现价格从80.32美元/桶下降至69.15美元/桶 [5] - 期间费用率整体稳中有降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1.82亿元同比下降7.9% [6] 运营状况 - 油气净产量达3.85亿桶油当量 同比增长6.1% [5] - 贸易业务收入310.58亿元同比下降15.21% [5] - 在中国海域取得5个新发现 成功评价多个大中型构造 [8] - 海外布局扩展至圭亚那深水及哈萨克斯坦新区块 [8] 战略进展 - 突破地球物理勘探和油藏精细灌水等关键技术 推进"AI+"场景应用 [8] - 实践海上CCUS、火炬气回收等清洁生产措施 [8] - 海上浮式风电项目稳定发电 新能源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8]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1/1393/1463亿元 [9] - 对应每股收益2.88/2.93/3.08元 [11] - 预测ROE分别为17.0%/16.2%/15.9% [11]
“十四五”我国能源上市公司总净利润增幅73%
中国电力报· 2025-09-02 13:28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 能源行业总净利润从2021年4476.91亿元跃升至2024年7755.28亿元 增幅73% 年均复合增长率20.02% [2] - 盈利增长模式从政策扶持和估值扩张转向成本控制、规模扩张及新能源转型 [6] 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 -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油气行业2024年净利润3536.15亿元较2021年翻番 电力行业2024年净利润2363.82亿元较2021年增长1765.63亿元 [5] - 单位油气操作成本降至9.76美元/桶同比下降6.0% 储能业务收入激增314%(锦浪科技) [6] - 新能源发电企业三年复合增长率14.60%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达23.5%较2020年提升0.7个百分点 [5][11] 能源转型与投资 - 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总额8180亿美元 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之和 [9] - 传统能源企业布局新能源:中国石油2025年一季度风光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同比增94.6% 中国华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7.5%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 [1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隆基绿能2024年研发投入50.14亿元较2020年增长93.5% 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 [11] - 氢能企业重塑能源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41.8% 海外收入激增360.3% 亏损同比收窄28.7% [11] 盈利质量与现金流 - 电力企业分红金额和分红比例创历史新高 现金流强劲增长印证利润质量提升 [10] - 多能互补电源结构(如甘肃能源收购调峰火电业务)提升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 [10]
第一上海|中国石油股份(857,买入):业绩微降,业务优化与高分红彰显转型韧性
新浪财经· 2025-09-02 12:3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万亿元同比下降6.7% 毛利润1175亿元 归母净利润840.1亿元同比下降5.4% [1] - 中期派现402.65亿元 每股0.22元 分红率达47.94%维持历史高位 [1] 业务运营 - 原油产量4.76亿桶同比增长0.3%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68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3.8% [1] - 单位油气操作成本下降8.1% 炼油单位现金加工成本降2.2% [1] - 天然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增长 [1] 战略转型 - 采用减油增化策略 油气和新能源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新能源业务表现突出 [1] - 依托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推进提质增效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变化主要源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相较去年下行 [1] - 天然气弹性释放抵消油价波动 [2]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8732亿元/28800亿元/29366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1亿元/1700+亿元(注:原文未完整显示2026-2027年具体数值) [2]
长城汽车(601633):Q2毛利率回升 密集新车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9-02 12:28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923.3亿元同比增1% 单车收入16.2万元同比降2% 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降10% [1] - Q2营收523.2亿元同环比增8%/31% 单车收入16.7万元同比降2%环比增7% 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环比增19%/162% [1] - Q2毛利率18.8%同比降2.6个百分点环比升1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2%/1.8%/4.5%/-1.3% [2] 销量与新能源转型 - Q2总销量31.3万辆同比增10%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8万辆同环比增34%/65% 新能源渗透率从24Q2的26%升至25Q2的31% [2] - 坦克300PHEV等新车推动新能源转型加速 [2] 产品与品牌战略 - 25H2预计超10款新品上市 坦克500 Hi4-T/Hi4-Z指导价33.5-37.5万元 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1.1万台 [3] - 魏牌高山9月预售 新豪华SUV车长超5.3米搭载800V混连架构 [3] - 公司推进超豪车品牌布局超跑及混动高端车型 [3] 海外市场 - 25H1海外销量19.8万辆同比降2% 7月销量4.1万辆同比增8% [4] - 俄罗斯市场销量同比降28% 巴西市场销量1.6万辆同比增20% [4] - 巴西工厂年产能5万辆 计划对泰国追加超百亿泰铢投资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31/159/181亿元 [5] - A股给予25年22倍PE目标价33.66元 H股给予25年14倍PE目标价23.28港币 [5]
中金:维持永达汽车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11:30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永达汽车跑赢行业评级及3.00港元目标价 对应40.9%上行空间 [1] - 公司1H25收入270.72亿元符合预期 新能源业务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1][2] - 战略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布局创新业务培育长期增长点 [3] 财务表现与估值 - 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 当前股价对应0.3倍市净率 [1] - 目标价3.00港元对应0.5倍2025年及2026年市净率 [1] - 1H25总收入270.72亿元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1] 业务结构分析 - 豪华品牌新车销量48,959台 收入156.68亿元 [2] - 中高端品牌新车销量13,230台 收入18.90亿元 [2] - 维保业务营收46.6亿元 同比持平 [2] - 新能源品牌销量同比增49.0%至10,312台 [2] - 新能源车平均售价26.73万元 推动收入同比增11.82%至12.19亿元 [2] 战略转型举措 - 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 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含13家鸿蒙智行) [3] - 关停12家传统品牌门店 加速向新能源赛道转型 [3] - 布局电池循环与智能机器人领域 探索AI技术应用 [3] 增长前景 - 鸿蒙智行、智己等高端车型放量将提升新能源业务占比 [2] - 下半年规模交付留存订单 驱动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 - 前瞻性战略布局逐步释放价值 [3]
中金:维持永达汽车(03669)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1:12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永达汽车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3 00港元目标价 对应0 5倍2025年市净率和0 5倍2026年市净率 较当前股价有40 9%上行空间 [1] - 公司1H25实现收入270 72亿元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逆势增长 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量同比+49 0%至10,312台 平均售价达26 73万元 推动收入同比+11 82%至12 19亿元 [2] - 公司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 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 其中13家为鸿蒙智行 同时关停12家传统品牌门店 向新能源赛道加速转型 [3] - 公司布局电池循环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 为长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3] 收入结构 - 1H25营收中豪华品牌新车销量48,959台 收入156 68亿元 [2] - 中高端品牌新车销量13,230台 收入18 90亿元 [2] - 维保业务营收46 6亿元 同比持平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驱动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 新能源业务表现 - 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量同比+49 0%至10,312台 [2] - 得益于国产品牌高端化突破 平均售价达26 73万元 [2]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11 82%至12 19亿元 [2] - 随着鸿蒙智行 智己等高端车型放量及留存订单下半年规模交付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 战略转型与布局 - 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 [3] - 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 其中13家为鸿蒙智行 [3] - 关停12家传统品牌门店 [3] - 布局电池循环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3] - 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 [3] - 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将逐步释放价值 [3]
“三桶油”上半年分红合计超825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02 11:09
业绩表现 - 三桶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中国石油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下滑6.74% 归母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42% 中国石化营业收入1.41万亿元同比下滑10.60%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3% 中国海油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滑8.45%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2.79% [2] - 业绩下滑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87美元/桶同比下跌14.5% 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均价67.60美元/桶同比下跌14.4% [2] - 国内成品油价格同步下调 汽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下调330元/吨 柴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下调315元/吨 [3] 分红政策 - 三桶油合计派息超825亿元 中国石油拟派发现金红利402.65亿元 派息率47.9% A股年化股息收益率5.1% H股年化股息收益率7.1% [5] - 中国石化拟派发现金股利106.70亿元 同时计划进行股份回购 [6] - 中国海油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 母公司口径未分配利润达2113.51亿元 [6] 业务转型 -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达去年同期1.7倍 非油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5% [4]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7.0% 其中充电业务服务费5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4] - 中国海油明确绿色转型战略 计划增加研发投入并跟踪参与全球新能源发展 [4] 经营策略 - 中国石油通过统筹生产经营实现油气产量稳中有增 成品油和天然气市场份额提升 [3] - 中国海油采取增储上产策略 通过科技创新和提质增效应对市场波动 [3] - 行业面临下游成品油销量下降和化工市场毛利低迷等挑战 [2]
潍柴动力(000338) - 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2 09: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31.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 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下降4.4% [2] - 毛利率22.2%,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2] - 凯傲增效计划计提支出15.10亿元,影响归母净利润4.86亿元 [5][6] 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57% [2] - 2021年以来现金分红总额超190亿元 [2][10] - 公司开展A股股份回购并保持积极稳健分红政策 [10] 动力系统业务 - 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售超5000台,同比增长41% [3] - 数据中心市场销售近600台,同比增长近5倍 [3] - 新能源动力电池销售2.3GWh,同比增长91% [3] - 新能源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7% [3] - 发动机后市场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13% [3] - 发动机直接出口3.7万台,同比增长14% [3] 海外业务 - 凯傲集团新增订单62.1亿欧元,同比增长22% [3] - 美国PSI营业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 [3] - 美国PSI净利润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3] 整车与装备业务 - 陕重汽销售重卡7.3万辆,同比增长15% [4] - 重卡市占率13.5% [4] - 新能源重卡销量约1万辆,同比增长255% [4] - 雷沃收入98.6亿元,净利润5.7亿元 [4] 战略业务展望 - 凯傲增效计划预计2026年起年节约成本1.4亿至1.6亿欧元 [6] - 大缸径发动机将加速开拓数据中心等高端市场 [7] - 天然气重卡短期受政策拉动,长期渗透率保持高位 [8] - 新能源动力业务全年收入预计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9] - 已完成电池、电机、电控全产品布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