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下一代“新三样”来袭!中国智造加速价值链攀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9:4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 - 651家企业和机构携500多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参展,覆盖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等七大展区 [2] - 先进制造链展区汇聚11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展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最新成果 [2] 先进制造发展趋势 - 国际合作成为发展先进制造的关键路径,中国高价值产品推动价值链上游迁移 [1][3] - 出口结构从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转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未来或过渡至能源转型、半导体、高端制造领域 [3] - 制造业呈现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国际化五大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重构生产模式 [3][7] 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 - 英伟达、宇树科技等AI企业展台受超高关注,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吸引大量观众 [4][5] -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全球供应链数智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供应链创新水平 [6] - 英伟达CEO黄仁勋出席活动引发媒体热潮,体现AI领域市场热度 [4][9]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 制造业价值重心从产品转向"产品+服务"体系,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兴起 [3][7] - 工业互联网平台打破行业边界,数据成为比设备更关键的生产要素 [7] - 企业需求从成本效率转向安全绿色,供应链数字化、合规化服务需求激增 [7][8] 政策与产业建议 - 支持产业创新,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国际分工合作 [8] - 推动科技赋能制造业,加快AI在制造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10] - 加强绿色制造国际合作,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完善绿色供应链 [10]
“果链”现身第三届链博会,苹果最想强调的仍是智能制造
新浪财经· 2025-07-17 09:34
苹果供应链参展链博会 - 苹果携三家核心供应商欣旺达、山东创新和杰士德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展示智能制造、再生能源等技术主题 [1][4][6] - 参展供应商均为苹果长期合作伙伴,合作年限从2008年至2012年不等,业务覆盖iPhone、iPad、Mac等多条产品线 [1][4][6] 欣旺达技术创新 - 欣旺达展示自主研发的磁悬浮输送产线,采用电磁力推动实现无接触运行,相比传统系统提高输送速度和定位精度,已实现100%国产化 [1][4] - 公司在生产运营中引入AI及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工厂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诊断,将故障反应速度提升约20% [4] 杰士德自动化解决方案 - 杰士德展示微型O型圈自动组装设备,与苹果共同开发"云上料系统"解决静电粘连问题,实现高精度全自动安装 [6] - 公司自主研发APE机械手实现进口替代,4轴、6轴机械手臂在点胶等工序保持高精密度同时具备价格优势 [6] 山东创新环保技术 - 山东创新集团重点展示回收铝技术,包括铝塑清洗与分离设备,对含塑料铝屑回收纯度达95%以上 [6][8] - 公司采用高压电极技术分离铝塑废料,利用导电性差异实现高效回收 [6][8] 苹果供应链战略 - 苹果2024年出货产品中24%材料来自回收或可再生来源,计划年底实现电池100%使用回收钴 [8] - 过去5年苹果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投资达200亿美元,将继续推动供应链升级 [12] - 苹果对供应商要求聚焦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技术创新,而非极致低成本,强调技术共享 [10] 供应链演变趋势 - 苹果参展供应商从2023年三家增至2024年四家,展示内容从自动化装备转向高精度生产设备 [10] - 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被苹果高管评价为全球领先,产品迭代推动供应商自动化、数字化升级 [11]
对抗非唯一!美中制造业合作被这位会长看好
搜狐财经· 2025-07-16 21:53
中美制造业合作前景 - 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滕绍骏主张中美应加强制造业合作 共同引领全球工业发展 [1] - 中国"十五五"规划将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 数字化 高端化转型 预示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转变 [2] - 中美作为两大制造强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决定全球供应链 世界经济及科技未来走向 [3] 中国制造业发展规划 - "十五五"规划预计聚焦新质生产力 包括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 绿色能源体系及工业互联网平台 [3] - 目标构建更智能 整合全球资源的工业基地 [3] 美国制造业振兴举措 - 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等立法推动半导体 电池等高科技产业"回流" [4] - 加大本土半导体和电池行业投资力度 [4] 潜在合作领域 - 绿色制造领域存在共同利益 如电动汽车 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合作可促进创新并提升全球标准 [5]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协同机遇 中国产业规模优势与美国软件实力可互补 [5] - 联合研究中心 跨境产业园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可作为增进信任的有效途径 [5] 供应链协作现状 - 中美企业已在产品设计 原型开发到物流组装的复杂供应链中开展深度合作 [5] - 当前供应链已实现全球化 数字化及深度协作特征 [5] 合作的经济意义 - 制造业合作有助于确保地缘政治稳定 促进人才交流与相互理解 [6] - 合作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成本合理 可靠性高的制造业支持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就业创造 [8] 产业互补优势 - 中国在产业规模方面具有优势 美国在软件技术领域实力突出 [5] - 双方共同引领新时代工业发展 重点在于为世界创造价值而非零和博弈 [8]
武钢在“一米七”原址建绿色超级工厂
长江日报· 2025-07-16 15:03
工厂投产与历史意义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分厂正式投产运营 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新里程碑 [1] - 新工厂重建于武钢二炼钢厂原址 取代老厂成为高端绿色硅钢超级工厂 [1] - 工厂总投资近40亿元 采用全球首创十余项核心技术 构建"5G+智慧管控平台" [2] 技术优势与生产效率 - 热处理产线轧制速度达每分钟200米 整体效率较老硅钢厂提升50%以上 [2] - 磁感、铁损等关键物理性能达国际顶级水准 具备与日韩钢企竞争能力 [2] - 采用40余台智能小车实现"钢卷不落地"现代物流模式 完全自主研发 [2][5] 产能与应用领域 - 设计年产能55万吨无取向硅钢 可满足440万辆新能源汽车核心材料需求(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 [5]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压缩机 并延伸至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智能传感器等前沿领域 [5] - 邻近建设中的高端取向硅钢项目 预计年产22万吨 服务于风电、光伏、核电新能源领域 [6] 绿色制造与生态转型 - 全流程绿色化生产 年减少碳排放400万吨 相当于36万公顷森林年吸碳量 [6] - 工厂外立面采用白色环保材料和黑色防尘玻璃 从污染源头转变为城市绿色屏障 [2][6] - 工厂定位为高端化、绿色化钢铁新地标 延续武钢从传统炼钢到现代化转型的历程 [6]
研判2025!中国液压马达行业产业链、进出口情况及重点企业分析:进口高端化凸显产业升级需求,出口量价齐升折射技术突破与市场多元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19
行业概述 - 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关键执行元件,功能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冶金等领域 [2] - 按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液压马达两大类 [2] - 工程机械是液压马达最大下游应用领域,用于挖掘机行走/回转装置等 [7] 行业发展历程 - 1952-1978萌芽阶段:从仿制苏联产品起步,技术落后国际20年 [4] - 1979-2000快速发展阶段:引进力士乐等国外技术,合资企业推动技术升级 [4] - 2000至今成熟转型阶段:恒立液压等通过自主研发突破高压液压阀等核心技术 [5]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进口量10.44万台(+2.09%),金额6.29亿元(+11.84%),反映高端产品需求增长 [11] - 同期出口量92.99万台(+12.76%),金额8.10亿元(+9.20%),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拉动 [11] - 日本占进口额36.62%(+42.61%),德国占8.91%(-27.86%),显示高端进口依赖 [13] - 俄罗斯占出口额14.60%(-7.57%),美国占13.18%(-3.79%),传统市场面临挑战 [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钢材、铸件、密封件等原材料 [7] - 中游:液压马达制造 [7] - 下游:工程机械(挖掘机产量14.06万台+13.44%)等工业领域 [9] 重点企业经营 - 恒立液压:2025Q1营收24.22亿元(+2.56%),净利润6.18亿元(+2.61%) [17] - 艾迪精密:2024年液压泵/马达产量20.42万台(+21.17%),销量19.93万台(+33.70%) [19] - 国际巨头垄断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在中端市场突破 [15] 发展趋势 - 高端化智能化:新材料减重20%+,智能液压马达响应速度提升40% [21] - 绿色制造:能效标准推动系统能效提升30%,生物基液压油减碳40% [22] - 全球化布局:一带一路国家本地化配套率超60% [24]
研判2025!中国半导体电镀铜‌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本土技术加速替代,百亿赛道绿智共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14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半导体电镀铜行业市场规模达52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9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6.8% [1][12] - 电镀液细分市场占据65%主导份额 先进封装领域年复合增长率达18.92% [1][14]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从2020年351.3亿元增长至2025年超11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5.6% [10]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展 - 本土企业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南通赛可特沉积速率反转专利实现TSV无空隙填充 艾森股份完成28nm电镀液认证 北方华创推出首台国产12英寸TSV设备 [1][16][18] - 产学研协同创新显著:南航协同电铸工艺降低纳米孪晶铜厚度不均性40% 中科院毫米级单晶铜电镀技术缺陷密度下降90% [16][22] - 国产化率不足30% 高端光刻胶及靶材仍依赖进口 但14nm及以上制程电镀液已实现国产替代 [8][18] 产业链结构与应用领域 - 产业链上游为高纯铜盐/添加剂/设备 中游为电镀材料与技术 下游覆盖晶圆制造与先进封装 [8]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铜互连/TSV/RDL/铜柱凸块 其中先进封装与晶圆制造成为增长双引擎 [14] - 国际巨头垄断5nm以下高端市场75%份额 本土企业聚焦成熟制程与先进封装差异化突破 [18] 工艺控制与技术创新 - 电镀工艺需精确控制电流密度(0.1-1.0A/dm²)/温度(40-80℃)/pH值(5.0-7.0)/金浓度(8-20g/L)等参数 [7] - 氰化物镀金工艺通过多变量耦合控制实现粗糙度≤100nm 硬度均匀性±5% 满足5G芯片与GPU高端需求 [6] - 绿色制造成为重点:无氰工艺研发取得进展 AI监控提升良率稳定性 盛美推出电镀-CMP-清洗一体化设备 [20][22]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围绕技术自主化/绿色制造/产业链协同三大方向发力 重点攻关5nm工艺与无氰技术研发 [1][20] - TSV电镀液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5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8.92% HBM存储与3D封装驱动需求增长 [14][23] - 材料-设备企业深度协同 光伏领域推动铜电镀"去银化" 氢能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23]
用工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辽宁日报· 2025-07-15 09:08
工业绿色转型成效 - 华能大连电厂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实现供电煤耗较十年前下降12克/千瓦时 年减排二氧化碳超40万吨[1] - 辽宁省"十四五"期间实施工业节能监察企业722家次 为402家企业次提供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1] - 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9% "十四五"以来累计下降13.6%[1]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辽宁省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04家 省级绿色制造单位697家[2] - 大连中国移动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2] - 在丹东 营口 阜新 铁岭 朝阳等地开展绿色制造政策标准解读 组织697家单位参加动态管理培训[2] 资源综合利用进展 - 鞍山冶金渣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本溪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99%[2] -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国家"无废园区"名单[2] - 推动重点行业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提质增效[2] 绿色技术创新成果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600kA级超大容量铝电解槽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2] - 沈阳世杰电器高电压大功率成套固体电蓄热炉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2] - 沈阳宏程世纪制冷设备冷热水机组入选工信部"能效之星"装备产品[2] 企业能效标杆示范 - 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能效"领跑者"企业[1] - 制定钢铁 石化 有色金属 建材4个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1] - 加快鞍山 本溪 营口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2]
“国之大材”是如何锻造的——走进中国建材集团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2:29
中国建材集团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多家成员企业在各自赛道上进行全产业链创新革命,覆盖玻纤、风电叶片、发电玻璃、电瓷绝缘子等多个领域 [4] - 集团近五年研发投入均超百亿元,荣获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和2项中国工业大奖 [8] 巨石集团零碳智能玻纤基地 - 巨石集团淮安公司建成全球首个零碳玻纤生产基地,实现玻纤生产与应用的绿色"微循环" [5] - 已建成233兆瓦风电场,安装47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6亿度,相当于15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5] - 启动500兆瓦风电二期项目,持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5] 凯盛玻璃控股碲化镉发电玻璃 - 邯郸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实现工业级全智能化设计,每55秒生产一片发电玻璃 [7] - 年产100万平方米,单片功率超300瓦,技术已达世界同步水平,部分性能国际领先 [7] - 正在推动采用碲化镉光伏岩瓦代替传统瓦屋面系统,将建筑变为发电厂 [7]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技术 - 风电叶片长度从56米发展到108米,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9] - 开发高效自动化拉挤主梁组装成型设备,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9] - 通过厂房改造、工艺技术提升及工装设备升级把握市场机遇 [9] 中材电气电瓷绝缘子 - 攻克旋压成型难题,填补国内圆柱头瓷绝缘子技术空白 [10] - 半导体釉产业化完成四项攻关,产品畅销海外 [10] - 2025年以来在欧洲市场新签合同已超8000万元 [9] 北新建材产品创新 - 年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4%以上,实现逆势增长 [11] - 龙牌国潮新品10个月内月销量从20万平方米跃升至超100万平方米 [11] - 最新研发的采暖万能板实现装饰采暖一体化,2至3分钟快速加热 [12] 江西中材新材料发泡陶瓷 - 在发泡陶瓷应用市场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新中式外墙改造、主题公园应用等 [12] - 朝着百亿元级新消费市场的目标前进 [12] 江西上高南方水泥环保措施 - 建成矿山数控中心,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 [13] - 2025年SCR脱硝系统投运后预计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83% [13]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负值 主要受发动机产品平均销售单价下调影响 导致营业收入和单台发动机毛利率同比下滑 经营利润未能覆盖期间费用 整体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 [1]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未经注册会计师预审计 但与会计师事务所无分歧 [1] 经营策略调整 - 优化与主要客户的产品结算模式和结算周期 导致短期财务承压 [1] - 市场端加大终端拓展 加速柴油机、混动及燃气机技术创新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2] - 管理端实施精益化运营 通过人力资源优化和弹性预算管理实现期间费用同比下降 [2] 新兴业务布局 - 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取得进展 无人智能配送车及智能农机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 - 国际化方面设立海外配件服务中心和贸易平台 扩大出口规模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2] 监管事项 - 2025年7月8日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公司股票自7月1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云内动力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积极落实整改推进规范治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20
监管处罚与整改 - 公司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正在组织财务、年审会计师等部门进行梳理和整改,有序开展财务会计报告的更正和追溯调整工作,计划一年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1] - 公司表示此次处罚对形象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看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内控规范和管理水平,未来将以此为契机改进内部治理体系,强化规范运作 [3] 生产经营与业务发展 - 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除传统业务外,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业务,无人智能配送车及智能农机业务相关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1]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持续经营能力,改善经营被动局面 [1] 传统内燃机业务 - 车用柴油机领域持续细化"一厂一策"营销策略及品牌差异化推广方案 [2] - 非道路柴油机方面提高存量市场装机比例,向大马力大厂转变,加快农业机械、固定动力板块、国际出口等新市场拓展 [2] - 加强技术协同推进车用柴油机国七、四阶段油耗和非道路第五阶段技术预研 [2] - 车用汽油机聚焦二三四线城市物流市场 [2] - 燃气机产品优化结构,拓展开发D45燃气车型 [2] 新兴业务布局 - 工业级电子产品方面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巩固现有市场份额 [2] - 加快汽油机增程式、天然气增程式、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开发,构建插电混合动力产品布局 [2] - 持续推进L4级智能配送车、智能割胶机等新兴业务 [2] 国际市场拓展 - 以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及中东为基础,加大产品随整车或贸易公司批量出口力度 [3] - 积极开拓"直通国际市场",助推车用、非道路国际市场业务开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