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

搜索文档
盘和林:链博会“六链一展区”透露三大投资新风向
搜狐财经· 2025-06-20 09:03
第三届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将于7月16日至7月20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2] - 链博会设置"六链一展区"包括先进制造 智能汽车 绿色农业 清洁能源 数字科技 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 [3] 投资新风向 - 技术融合驱动产业升级:先进制造与数字科技结合催生万亿级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工厂需求 数字科技与智能汽车结合推动自动驾驶落地 [4] - 绿色经济重构价值链:绿色农业和清洁能源供应链绿色化符合双碳目标 中国在绿色产业供应链具备优势 [4] - 民生需求催生新赛道:精准医疗 银发经济 数字科技赋能的智能家电等新兴民生消费场景成为投资机遇 [4] 智能汽车与清洁能源协同创新 - 动力电池回收技术 换电模式标准化 V2G技术需要整车企业 能源公司 材料供应商跨链协作 [5] - 宇树科技 强脑科技等组成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参展 湖北18家具身智能企业亮相 英伟达首次参展 [5] 区域创新与国际合作 - 浙江"智能体+人机交互"产业矩阵与湖北"光谷智造"集群形成长三角-长江中游人工智能创新走廊 [6] - 英伟达参展显示国际巨头愿在中国开展"应用创新+供应链共建" 中国企业成为其创新生态关键参与者 [6] AI技术应用场景 - AI加速向医疗康复 智能制造 智慧农业等垂直场景渗透 转变为"AI+"赋能传统行业 [7][8] 链博首发站功能 - 技术验证与市场教育:通过元宇宙工厂 手术机器人远程操作等沉浸式展区降低新技术认知门槛 [8] - 全球采购对接:为新能源车电动化智能化提供一站式供应商筛选平台 [8] - 标准制定协同: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制定团体标准提升产品通用性和国际话语权 [8] - 投融资对接:配套首发项目路演厅链接科创板 纳斯达克等资本市场缩短技术商业化周期 [9]
展前商务推介交流活动如火如荼,2025年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进入角色”
北京商报· 2025-06-18 21:13
作为澳大利亚国家馆代表,澳新银行中国企业部总经理王喆,阿德莱德大学理学、工程与技术学部国际合作副院长谢宗翰,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代表处首席 代表孟文静分别从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商务服务等角度,分享了澳方在各领域的优势及与中方合作的期待。中国银行作为服贸会全球合作伙伴代表发言。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海淀企业代表,就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作发言,展现了海淀企业的创新实力。 作为2025年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兼副大使费致远(James Fisher)介绍了2025年服贸会澳大利亚国家馆的最新情况:近60家澳大利亚机 构和企业已确认参加2025年服贸会,将全面展示澳大利亚在绿色经济、教育、旅游、食品、消费品和健康等众多领域的领先实力,探索和深化与中国企业的 商业机遇。同时,标志性的城市景观、澳大利亚国宝袋鼠考拉、互动屏幕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空间……服贸会澳大利亚国家馆也将成为全方位展现充满活力 与创新精神的澳大利亚形象的平台。此外,澳大利亚国家展团还将举办多场以金融服务、旅游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主题的活动,并将在服贸会期间通过直播平 台,线上展示来自澳大利亚的优质食品和消费品。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
中国资环集团成立8个月设9家子公司,引领资源循环利用新浪潮
华夏时报· 2025-06-18 17:05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国资环集团成立8个月内已设立9家子公司,涵盖设备资产管理、塑料再生利用、动力电池回收、机动车循环经济及绿色科技研发等领域[3] - 子公司布局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形成"资源回收—加工利用—高值产品—技术服务"全产业链闭环[4] - 集团战略定位包括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废钢回收、电子产品回收、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等[4] - 计划打造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建立重要战略物资循环利用及储备体系[5] 业务发展 - 已与100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及行业机构洽谈合作[7] - 构建再生钢铁、废旧纺织品、新能源器件、动力电池、有色金属、电子电器循环利用等基石业务[7] - 创建全国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链条,形成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利用网络[7] - 举办首届科技创新大会,突破核心技术,构建多层次资源循环回收体系[7] 行业前景 -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目标达到5万亿元[8] - 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目标达到4.5亿吨[8] - 2023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36亿辆,主要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更新换代创造万亿规模市场[8] - 国家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建设,以及各类废弃物循环利用[8] 管理规划 - 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形成"1+2+6+N"战略规划体系[7] - 计划打造资源循环领域国家智库[7] - 深化绿色科技研究院建设,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孵化[5] - 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相融汇的贯通路径[5]
擘画中国中亚经贸发展新蓝图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0
经贸合作发展历程与成效 -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总额从1992年的4.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948亿美元,30多年增长超200倍 [2] - 贸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2-2000年破冰期(2000年贸易额15亿美元)、2001-2012年上合组织支撑期(2012年460亿美元)、2013年至今"一带一路"推动期(逐步接近1000亿美元) [3] - 合作领域从一般贸易扩展到贸易投资结合、货物服务贸易协同,模式从功能性合作升级为机制化制度化合作 [4] 经贸制度安排与互补优势 - 建立双边元首会晤、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及多边上合组织经贸高官委员会等机制,配套投融资保障体系(上合银联体、亚投行、丝路基金等) [5] - 中国旱地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温室种植)提升中亚农业生产效率,助其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6] - 绿色能源合作加速,中资在哈建成超1000兆瓦清洁能源项目(阿拉木图光伏、札纳塔斯风电等),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220兆瓦光伏项目满足26.4万户供电 [16]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果 - 能源管网形成"一油三气两规划"格局:中哈石油管线累计输油1.7亿吨,中亚天然气管线累计输气5000亿立方米 [7] - 铁路网络包括两条跨境铁路(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在建中吉乌铁路(2031年完工)和中哈第三条铁路(2027年投用) [7] - 中欧班列从2014年308列增至2024年1.9万列,海铁联运形成连云港、阿克套、西安三大支点(哈西安码头累计转运货物15万吨) [8][10] 绿色转型与现代农业合作 - 中亚国家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哈萨克斯坦计划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50%,乌兹别克斯坦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5%以上 [14] - 中国在乌推广滴灌技术覆盖2000公顷农田,实现棉花增产50%、节水50%、成本降40% [17] - 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基地在中亚建成8个科技示范园,中乌论坛签约9个现代农业项目(总金额4000万元) [17] 数字与新基建合作 - 中国参与中吉乌跨境光缆、智慧城市等数字基建,成立中国—上合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 [9] - 签证便利化措施落地(中哈中乌互免签证),2024年赴哈中国游客同比增长78% [10]
贵州贵安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7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速 大数据助力 产业群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39
贵安新区经济发展 - 2024年贵安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连续7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速 [1] - 2024年"三大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36亿元,增速82%,工业增加值19.29亿元,增速78% [3] - 外贸进出口额从2022年86.71亿元增至2024年146.37亿元,年均增长29.99%,实际利用外资从1.46亿元增至3.59亿元,年均增长56.7% [5] 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 - 贵州云上鲲鹏科技3年内实现个人计算机年产能20万台,累计工业产值超14亿元,聚合上下游企业30多家,生态伙伴400多家 [1] - 公司产品涵盖台式机、服务器、AI产品等几十款自主品牌智能计算产品,参与建设贵州省首个100%国产化超算中心(贵州气象高性能算力中心) [2] - 贵安新区累计引进大型数据(智算)中心26个,一季度数据中心集群用电量同比增长54.25% [2] 对外开放与交通体系 - 晶泰科光电科技实现液晶显示屏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年产值超1亿元,90%产品出口海外,通过黔粤物流通道公路卡班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4] - 新区构建黔粤物流通道、连接越南的进出口通道,以及贵港直飞等立体交通体系,外贸伙伴从115个增至142个 [4][5] - 综合保税区建设五大中心(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等)强化开放功能 [6] 生态文明建设 - 中粮可口可乐贵州工厂单位水耗下降44.3%,单位能耗下降13%,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7] - 2024年新区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拥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贵州首家"零碳工厂"(宁德时代贵州基地) [7] - 车田村通过生态治理发展农旅融合,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7]
顶压前行的中国经济持续释放活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6-17 16:44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5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表现为增长稳定、运行平稳、持续改善、动能积聚、韧性彰显 [1]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特点明显 [7] - 二季度以来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 经济顶住压力实现稳定增长 1-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9%、5% 均比一季度加快 [7] 工业生产与消费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 [2]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2]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信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 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2] - 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成熟 银发经济、首发经济、低空经济等快速发展 [2] 外贸与民营企业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 同比增长27% 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3] - 1-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7% 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71% 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3] 就业市场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青年失业率连续3个月下降 [4] - 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84%、62% 增速比上月明显加快 [4] - 1-5月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4% [8] 创新动能与新兴产业 - 1-5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8]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 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8]
中亚本领过硬的“鲁班弟子”越来越多(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06:13
鲁班工坊在中亚的发展与影响 核心观点 - 鲁班工坊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先进设备、前沿技术和扎实技能培训,助力当地青年成长和经济发展 [1][2][3] - 鲁班工坊紧密结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开设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技术、智能建筑等课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 [3][5][6] - 鲁班工坊通过联合培养、技能竞赛、证书认证等方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两届毕业生就业率达70%,部分学生进入政府机构工作 [3][7] - 鲁班工坊推动中国与中亚在绿色经济、数字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为中亚国家可持续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6][8][9] 具体项目与成果 - **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 - 由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合作建设,开设大地测量与制图学等专业,学生人数较建立之初增长近3倍至1500多名 [2][3] - 学生在中塔联合认证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并取得"1+X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证书 [2] - 与中资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实践,参与当地公路修复项目的测绘工作 [7] - **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 - 由天津职业大学与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共建,首期开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开发7门标准课程,包括纯电动汽车运行理论、无人驾驶车辆组装技术等 [4][5] - 成为当地交通运输类教育的重要基地,计划与古米廖夫国立欧亚大学合作建立第二家工坊,聚焦人工智能专业 [5] - **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 - 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与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共建,开设现代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实习深入了解中国电商物流行业 [5][6] 合作模式与扩展 - 采用"2+2"联合培养计划,招收塔吉克斯坦学生赴华留学,并举办中塔职业教育论坛、师资培训等活动 [7] - 与在哈投资的中国车企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开展教育与产业合作 [5] - 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通过鲁班工坊项目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培训 [8][9]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鲁班工坊被中亚国家视为培养关键领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如建筑、水利工程、能源和机械工程等 [8] - 未来将强化本土化、可持续性和技术适配性,推动职业教育成为中亚区域合作的"软基建" [8] - 中国职业教育模式以实践为导向,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成为中亚国家技术人才培养的示范 [9]
5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权威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6-17 06:12
工业生产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保持较快增长 [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54.3%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9.1%,均快于工业整体增速 [5] - 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6%、12.8%、11.8% [7] 服务业表现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1][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9% [1]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50.2%) [8] - 1-5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较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5]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1][4] - 家用电器、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商品合计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产量分别增长31.7%、30.9%、20.5% [7]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增长6.4%,入境免签政策带动外国人入境人次增长超70% [8] 外贸与投资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6] - 1-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其中出口增长8% [6] -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8.9%,成为出口重要增长点 [6] - 前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3.6% [7] 新动能发展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9.5% [10]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5%,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增长1倍 [10] - 1-5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 [10] - 1-4月专精特新"小巨人"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4% [10] 企业效益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其中4月增长3% [8] - 5月制造业PMI回升0.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进入扩张区间 [8]
5月多项经济指标继续改善 消费增速大幅回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02:27
消费市场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创2024年以来新高 [3]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3%、33%、30.5%和25.6% [3] -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分别较上月加快1.6和0.9个百分点 [3] - 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成熟,银发经济、首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增长点涌现 [3] 服务业与制造业动能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和8.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和2.8个百分点 [4] - 1至5月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6%,增速较1至4月加快0.3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4.2% [4] 经济政策与就业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5] - 核心CPI涨幅较上月扩大,显示市场供求关系基本稳定 [5]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建立直达快享机制,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加速推出 [5]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