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

搜索文档
政策高频|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7 11:23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治理模式四个方面推进改革 [3] - 广东将通过支持深圳建设高水平高校、深化数据交易规则探索、支持前海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措施支持深圳改革 [3] 民生保障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等措施 [4] - 具体包括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等 [5] 科技成果转化 - 李强总理强调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要统筹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对接渠道 [6] - 需要完善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7]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就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达成原则一致 [8] - 中方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应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美方表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将共同落实共识 [9] 高新技术产业化 - 工信部部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分为产业化实施类、第三方服务类、金融服务类三类试点单位 [10] - 金融服务类试点单位需向推介成果或其他试点单位予以投资倾斜,设计针对性金融产品,整合金融资源赋能企业 [11]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 国家发改委召开科技型民营企业座谈会,企业建议"十五五"规划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强化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 [12]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研究吸纳企业建议,支持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13]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包括结对攻关、场景应用验证、完善标准体系三方面内容 [14] - 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社区和机构类需完成不少于20个社区或机构应用验证 [15] 以旧换新政策 - 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力度和补贴范围提升,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该领域规模增至3000亿元,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 [21] - 截至5月底中央财政补贴已下达1620亿元,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达1.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22] - 前4月中西部地区政策效果更好,辽宁、甘肃家电销量累计同比分别达97%、88% [23]
20块街头烤鸭,鸭圈的工业奇迹
36氪· 2025-06-17 08:10
街头烤鸭行业分析 - 街头烤鸭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大街小巷出现大量烤鸭小摊档,价格低廉至18-25元/只 [7][5] - 烤鸭价格低廉的核心原因是使用成本仅10元出头的"白条鸭",鸭毛、内脏等高价值部位已在宰杀环节被分离出售 [23][24] - 鸭子养殖具有极高的零整比特性,可开发部位远超鸡肉,包括鸭脖、鸭翅等鸭货及鸭绒等工业原料 [11][15][16] 鸭子养殖产业特点 - 樱桃谷鸭养殖效率极高,45天体重可达6斤以上,饲料转化率为1.6:1,远超白羽肉鸡 [28][29][30] - 针对街头烤鸭的特化养殖标准仅需25天即可出栏3斤级鸭子,年周转次数可达十余次 [30][31][32] - 速成鸭肌肉含水量高不适合炖汤,鸭绒质量较差,但低价和高周转率弥补了这些缺陷 [34][35][37] 烤鸭产业链价值分布 - 整鸭在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经过腌制预调味的"下脚料"通过简单烤制即可出售 [25][26] - 鸭附件(毛、内脏等)价值远超毛鸭收购价,单只鸭毛就能卖2-3元 [24] - 快餐领域出现"大烤鸭品类"创新,如冒烤鸭和烤鸭卷通过外卖渠道快速扩张 [38]
有文化特色,更有情感共鸣(艺海观澜)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舞剧《咏春》的市场表现与影响力 - 舞剧《咏春》在俄罗斯巡演一票难求,谢幕时观众掌声长达20分钟 [1] - 已在全球49座城市演出超200场,实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1] - 作品融合广东非遗"咏春拳"和"香云纱",通过戏中戏叙事展现叶问传奇 [1] 非遗与舞剧的跨媒介创新 - 近年舞剧探索将非遗转化为舞台语言,如《唯我青白》模拟制瓷拉坯,《一扇百年》呼应扇骨构图,《永和九年》寓意书法笔势 [1] - 创作核心是挖掘非遗在节奏、空间、力度等要素与舞蹈的契合点,脱离实体形态重构审美特征 [1] - 跨媒介难点在于非遗与舞剧立意有机融合,并突破地域性实现普遍共情 [1] 《咏春》的叙事结构与艺术表现 - 通过三组关系丰满剧情:叶问与其他拳法比拼(舞武结合)、百姓与黑恶势力抗争(平凡英雄主题)、叶问内心"拳与人"对照(宗师形象塑造) [2] - 香云纱舞段以空间流动、节奏变化隐喻人物情感,如永成离世后纱幔象征思念,与叶问刚硬独舞形成反差 [4] - 主创通过演员调度、灯光舞美将非遗技艺转化为人类共通情感表达 [4] 非遗题材舞剧的创作启示 - 成功案例显示非遗需深入精神意蕴而非形式噱头,艺术本质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 [5] - 跨媒介创新需结合非遗特质与情感表达,如《咏春》用香云纱柔韧特性隐喻角色性格 [4][5]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再易通”再生资源交易开市
搜狐财经· 2025-06-17 06:04
全国首个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再易通"正式开市 - 全国首个由国家备案交易场所搭建的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再易通"正式开市 上线首笔成交废塑料22.965吨 成交金额86519.75元 经测算可减少CO2排放29.85吨 [1] - 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支撑 构建"5+2+1"服务体系 引领再生资源行业进入"数字化流通+绿色价值转化"新时代 [1] - 2024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4.01亿吨 回收总额达1.34万亿元 [4] 平台创新特点 - 首创再生资源与企业碳账户联动模式 解决传统交易"信息孤岛、非标定价、信任缺失"三大痛点 [4] - 建立"5+5"全流程管控体系 实现交易全流程线上留痕 确保透明与规范 [5] - 推出"双冻结"安全交易机制 最快可实现"T+0"交收 大幅缩短交易周期 [5] - 采用"蜀信链"区块链技术 实现全链路溯源 提升行业信誉度 [5] 平台服务模式 - 推行"零门槛"政策 用户可免费注册账户和发布供需信息 仅按交易额收取服务费 [6] - 整合5大核心功能、2项配套服务和1套交易系统 形成西部首个再生资源一站式交易枢纽 [5] - 叠加供应链金融服务 直接降低中小企业交易成本 [6] 行业影响与发展规划 - 平台促进再生资源高效流通与利用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减少原生资源开采 降低碳排放 [4] - 未来将持续优化升级 拓展业务领域 加强与产业链各方合作 [6] - 致力于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再生资源交易平台 引领行业绿色变革 [6]
全球生物医药版图有了“慧湖坐标”
苏州日报· 2025-06-17 05:47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概况 - 区域内聚集1388家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总营收达373.69亿元 [1] - 诞生多款全球/全国首创产品:泽布替尼(首个美国获批的中国抗癌新药)、智舒嘉®(国内首个rhTSH)、全球首款可标测肾神经的射频消融产品 [1] - 完成19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达成多笔超10亿美元海外授权交易 [1] 头部企业动态与产业韧性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2025Q1全球销售额7.92亿美元(同比+62%),推动公司跨过盈亏平衡点 [2] - 信达生物2025Q1四款新药总收入超24亿元,肿瘤领域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2] - 亚盛医药成为首例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的港股18A赴美双重主要上市药企 [2] - 产业韧性源于20年积累的三大集群(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前瞻布局基因/细胞治疗、核酸药物等新领域 [2] 创新药出海与全球化合作 - 2024年罗氏与宜联生物达成超10亿美元授权协议,创当年中国创新药出海首单 [3] - 亚盛医药与日本武田签订93.6亿元奥雷巴替尼全球授权协议,刷新国内小分子肿瘤药纪录 [3] - 企业通过海外权益转让引入国际资本,形成"中国创新药超市"模式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体系 -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2025-2027产业腾飞计划,聚焦企业规模化、创新产品上市等8大方向 [4] - 建立分层培育机制:初创企业获"研发-临床-生产"全周期支持,成长期企业加速技术转化,龙头企业推动收并购整合 [4] - 实施"重点产品管线"动态遴选,政府前置介入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等环节 [4] 金融与平台建设创新 - 探索"股债联动"模式,国资基金通过基石投资/长期持股支持研发,创新"管线贷"风险补偿机制 [5] - 建成覆盖临床前研究至销售流通的全产业链平台,包括核酸药物创新平台、类器官药物筛选平台等 [5] - 落地全球最大ClassA级共享实验室苏州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构建多元化孵化器集群 [5] 源头创新与成果转化 - 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生物医药分中心落户) [6] - 推行"技术经理人+概念验证"模式,对实验室成果进行商业化预评估 [6] - 推出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综合险"园研保",覆盖转化失败、专利侵权等风险 [7] - 建立"五无忧"生态(转化、创业、应用、财务、安居),目标打造长三角原始创新策源地 [7]
生物制造步入产业化深水区:万亿赛道亟待跨越“中试转化”瓶颈
中国证券报· 2025-06-17 04:58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1] - 政策端与产业端协同推动生物制造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化加速迈进 [1]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缩短审批时间至30个工作日 [8] - 北京、江苏、上海、广东、苏州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 [8]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等核心技术突破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 [1] - 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实现DNA精准切割 为合成生物产业爆发奠定技术基石 [2] - 凯赛生物开发的高性能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单位碳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50%或以上 [3] - 富邦科技"天生旦"系列禾本科固氮产品和"前锋线"系列微生物制剂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 [4] - 华东医药通过合成生物技术优化菌种代谢路径 实现维生素K2高效生产 [3] 企业布局与产能 - 华熙生物在天津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 与20余所科研院校合作 [5] - 弈柯莱建成台州与重庆双生产基地 高附加值产品产能达数千吨级 双基地规划产值近20亿元 [6] - 凯赛生物现有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产能 在建产能90万吨 [6] - 凯赛生物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 与多方合作推进商业化应用 [6] AI赋能与研发效率 - AI加速合成生物学DBTL循环 推动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 [7] - 弈柯莱通过AI辅助酶筛选与改造 使多个产品研发效率实现量级提升 [7] - AI使新酶发现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 代谢路径设计效率提升40%-60% [7] - AI虚拟筛选淘汰90%无效化合物 研发成本降低超50% [7] 行业发展趋势 - 合成生物学有望替代传统化工中部分长流程、高能耗的生产路径 [9] - 未来两三年行业将进入"去芜存菁"阶段 概念型企业调整定位 实力企业形成竞争壁垒 [9] - 生物制造未来有望成为制造产业重要支柱 七大突破领域包括生物高分子材料替代、生物燃料等 [10] - 多家公司布局非粮原料开发 如凯赛生物开发农作物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 [10][11] - 弈柯莱攻关以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 破解"与民争粮"矛盾 [11]
消化系统肿瘤高发,国内领军专家共探破解之道
新京报· 2025-06-16 21:29
消化系统肿瘤现状与挑战 - 亚洲消化系统肿瘤高发与人种遗传背景、饮食习惯(如腌制食物)、家族聚集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1] - 全球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50%集中在中国 中国三大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近年呈下降趋势 [1] - 中国消化系统肿瘤确诊时普遍较晚 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仅约30% 胃癌约40% 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2] 诊疗与筛查问题 - 中国消化道肿瘤早诊率虽有提升但仍不足 主要因全民筛查接受度低 建议通过内窥镜检查提升早诊率 [2] - 上消化道肿瘤治疗手段匮乏 需针对HER2、EGFR和CLDN18.2等靶点探索新方案 提出"BtoB"双向转化研究模式 [2] 治疗领域进展与方向 - 细胞治疗在实体瘤领域取得突破 免疫治疗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拓宽上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获益人群 [3] - 需多维度研究肿瘤异质性 精准筛选靶向治疗受益人群 强化疗效监控 提升CAR-T疗法在实体瘤中的疗效 [3] - 构建临床-转化-基础全链条双向研究体系 推动上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的临床转化与应用 [3] 行业协作与目标 - 需多学科融合与创新驱动 激发新合作以推动诊疗进步 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3] - 会议聚焦消化系统肿瘤精准诊疗与转化研究 汇集临床难点与热点 推进创新诊疗模式与新药研发 [1][3]
多部门加力部署,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6-16 19:56
政策部署与高层表态 - 国务院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进行专题学习 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转化瓶颈 [1] - 工信部 国资委等部门密集部署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旨在统筹创新资源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畅通供需对接渠道 [1] - 李强总理指出科技成果转化需经历技术研发 工程验证和产业化商业化等环节 需聚焦关键着力打通堵点断点 [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 - 转化源头需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契合度 [2] - 转化对接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 引导产学研合作 [2] - 转化应用需用好首台套政策 推动自主技术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 [2] - 国资委提出优化科技成果披露 评价 交易机制 畅通企业内部转化通道 实施应用拓展工程 [2] 中试平台建设与布局 - 工信部公示首批242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涵盖原材料工业(79家) 消费品工业(62家) 装备制造(60家)等六大领域 [3] - 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关键环节 计划到2027年培育省部级平台 认定国家级平台 推动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 [3] - 加快建设中试验证平台 强化技术熟化 工程化放大功能 为高校院所 中小企业提供验证服务 [3] 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措施 - 工信部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 聚焦先进制造 新材料领域 通过中试熟化等途径加快转化 [4] - 发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将孵化器分为标准级和卓越级两类 推动从量增向质提转变 [5] - 全国现有孵化机构1.6万家 培育大量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 管理办法旨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5]
宏观专题报告:地方国补,缘何_暂停”?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17:49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变化 - 2025年资金支持力度和补贴范围提升,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该政策规模增至3000亿元,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燃油乘用车、多种家电及数码产品[4][23] - 资金分配向2024年成效好的地区倾斜,部分省份会调剂增加需求大、进度快地区的额度[4][28] 政策效果 - 4月政策受益商品消费分化,汽车、通讯器材增速回调,家电消费提速,中西部地区效果更好[5][35][39][41] - 5月“以旧换新”提速,家电、电动自行车补贴量同比分别达41.6%、29.5%,或因电商大促提前和产品降价[6][47] 地方国补情况 - 各地在国家政策基础上扩围,部分地区补贴额度告急,出现暂停线上补贴等现象[6][53][61] - 全国仍有1380亿元待下达,后续用完不排除补充增量资金,相关部门将完善机制防骗补[7][65][75] 其他政策动态 - 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从四方面推进改革,广东全力支持[78] -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社保公平性、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和普惠性[85] - 国务院专题学习科技成果转化,强调统筹资源、完善机制[93]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达成原则一致,取得新进展[98] - 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产业化试点,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104][110]
报名倒计时!2025上海交大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思宇MedTech· 2025-06-16 17:06
课程核心内容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附属医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打造「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聚焦医疗器械创新、医工结合和技术转化 [1] - 采用Biodesign医工创新方法论,全球前沿医工创新模式助力高效转化 [5] - 课程包含需求挖掘、创意生成、跨学科合作等环节,帮助学员掌握从概念到市场的完整路径 [4][5] 课程亮点 - 顶级医工专家亲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权威师资 [5] - 需求挖掘与创意生成:从临床实际出发转化医学需求为创新解决方案 [5] - 跨学科高端人脉圈:医生、工程师、投资人共创共享资源 [5] - 瑞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参访:近距离接触医疗器械创新最前沿 [5] 课程安排 第一天内容 -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思考:解析医疗创新从概念到落地的关键路径 [10] -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深入解析最新趋势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10] - Biodesign医工创新方法概论:学习全球领先的创新方法论 [10] - 知识产权布局:医疗科技创新如何进行专利保护 [10] 第二天内容 - 医工创新产业关键点及资金来源:解析从技术创新到市场落地的关键环节 [15] - 参观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接触转化医学最新科研成果 [15] - 技术解决方案对接会:跨学科专家深度交流促成技术与市场需求匹配 [12] 适合人群 - 各科室医生、医技人员 [5] - 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 [5] - 产业界/投资界从业者 [5] - 对医疗器械创新有兴趣的创业者 [5] 师资力量 - 顾志恒:上海交大医学院成果转化处主任 [13] - 钱大宏: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正教授,有丰富的高科技公司投资经验 [13] - 古宏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核心技术助力4家公司上市 [13] - 张小农: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项 [13] - 程思:医睿星资本创始合伙人,10+年医疗产业及投资经验 [16] 培训信息 - 时间:2025年6月21日、22日(周末2天) [5] -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5] - 费用:8999元/人(含课程、教材、茶点等,食宿自理) [9]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