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淮安:智能制造领衔 技术创新绘就高质量发展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7:22
中新网淮安10月28日电(刘林 唐娟)科技创新如何为产业赋智?绿色发展怎样为经济提效?10月27日至28 日,第二批"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走进淮安,深入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现场,解码当地 以"双引擎"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 (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淮安:智能制造领衔 技术创新绘就高质量发展图景 编辑:郭晋嘉 在淮安区的地下千米深处,废弃盐穴正被赋予新的能源使命。江苏国信苏盐储能发电有限公司的盐穴压 气储能项目现场,副总经理杨素中揭开了这项创新技术的面纱:"我们利用蒋南矿区约98万立方米的地 下盐矿空穴,首创高温熔融盐+热水储热方式,实现了储能规模、储气参数、转化效率三项国内第 一。"项目全部建成后,总储能容量将达2400兆瓦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1%,年发电量7.92亿千瓦 时,可满足6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标杆。 刘林 摄 作为淮安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0人的研发团队专注于色谱技术的突破。 这家1998年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5个研发平台,主持15项省级 以上科 ...
深耕PCB技术二十载,红板科技铸就独特行业竞争优势
财富在线· 2025-10-28 17:16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具备规模化生产高层数任意互连HDI板能力,最高层数达到26层 [1] - 公司研发高精细线路、X型孔加工、层间精准对位等一系列领先于行业的核心技术 [1] - 公司在柔性及刚柔结合板产品上实现保护油阻胶应用、填胶工艺等关键技术环节突破 [2] 主要产品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为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提供1.54亿件手机HDI主板,供货量约占其总出货量的13% [2] - 公司是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7家品牌的主要电池板供应商 [2] - 2024年公司柔性电池板和刚柔结合电池板供货量为2.28亿件,约占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出货量的20% [2] 前瞻性技术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成功突破IC载板生产技术壁垒,实现IC载板、类载板的量产能力 [3] - 公司IC载板产品已进入卓胜微等多家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3]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IC载板市场份额仅为8.3%,公司量产对推动产业国产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3]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公司通过二十年技术深耕,在PCB行业内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1][3] - 公司的技术领先格局支撑起产品的高品质与稳定供应,赢得众多知名客户信任 [2] - 公司的技术发展为行业技术进步与高端产品国产化增添了动力 [3]
纳睿雷达(688522):技术驱动与订单放量双轮并进的高速成长期
东吴证券· 2025-10-28 16:2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纳睿雷达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技术驱动与订单放量双轮并进的高速成长期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高增,盈利质量显著提升,现金流表现强劲 [7] - 合同负债同比激增71.98%,预示未来订单饱满、收入能见度高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55/4.8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7/34/25倍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营业总收入2025E为613.42百万元(同比+77.66%),2026E为958.94百万元(同比+56.33%),2027E为1,323.45百万元(同比+38.01%) [1] - 预计归母净利润2025E为212.47百万元(同比+177.33%),2026E为354.80百万元(同比+66.99%),2027E为481.02百万元(同比+35.57%) [1] - 预计每股收益(最新摊薄)2025E为0.70元/股,2026E为1.17元/股,2027E为1.59元/股 [1]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2025E为57.33倍,2026E为34.33倍,2027E为25.32倍 [1]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86.50%;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1.28% [1][7] - 销售毛利率为70.06%,销售净利率由19.10%提升至28.80% [7] - 研发费用为0.70亿元,显示公司持续加码技术创新投入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0.77亿元,同比大增470.44%,“利润现金含量”高达105.48% [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93亿元,是营业收入的154.79% [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率为13.57%,处于极低杠杆区间,公司无有息负债 [7] - 应收账款为1.96亿元,同比下降27.80%,回款能力增强 [7] - 存货余额2.80亿元,同比增长16.19%,结合营收高增长看处于合理备货区间 [7] - 合同负债达2.06亿元,同比激增71.98%,预示未来订单饱满 [7] 市场与基础数据 - 当前收盘价为40.2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37.77/75.48元 [5] - 总市值为12,180.42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为4,864.60百万元 [5] - 每股净资产(LF)为7.50元,市净率(倍)为5.36 [5][6] - 总股本为303.00百万股,流通A股为121.01百万股 [6]
【会议预告】TCL华星 陈麟:发挥技术创新优势,赋能MLED价值提升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28 15:51
研讨会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2025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由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LEDinside及集邦Display联合主办 [2] - 会议将于2025年10月30日周四8:30-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金茂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举行 [10] 核心演讲议题 - TCL华星LED显示研发总监陈麟将发表主题演讲,题为“发挥技术创新优势,赋能MLED价值提升” [3][6] - 演讲嘉宾陈麟为LED显示技术专家,拥有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学位,自2007年进入行业,2017年起专注于Mini LED直显显示画质技术与可靠性技术研究 [6] 行业参与方 - 研讨会支持单位包括艾比森、晶能光电、BOE、雷曼光电、TCL华星等多家行业重要企业 [11]
东航离港控制员仇雪晴:用代码为航班运行注入"智慧动能"
中国民航网· 2025-10-28 13:09
核心观点 - 公司员工通过跨界融合编程技能与民航专业知识 开发自动化工具以优化航班保障流程 提升运行效率与准确性 [1][4][5] 员工技能与创新 - 员工具备离港控制与代码编写双重技能 将编程能力应用于解决实际运行难题 [1] - 员工通过自学编程 开发出可自动弹出操作指令的小程序 将航班截载时间表格与中航信Eterm系统连接 [3][4] - 针对系统初始化需间隔执行的难题 员工开发程序实现航班以40秒间隔自动初始化 90个航班可在2小时内完成 替代手动操作 [5] 工作流程优化 - 传统离港控制工作依赖多组闹钟提醒 高峰时段易因铃声此起彼伏导致操作遗漏 [4] - 自动化程序实现了在指定时间自动弹出操作指令 控制员仅需确认 确保操作准确性并减轻工作压力 [4] - 自动化工具使航班初始化等任务实现排队自动处理 系统警告灯熄灭 运行平稳性提升 [5] 企业文化与影响 - 员工所在班组学习氛围浓厚 鼓励成员在各自领域持续精进 突破专业边界 [5] - 员工将专业能力与编程技能深度融合 在关键岗位上持续创新 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赋能 [6]
毛利增长1073.4%!海辰储能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行家说储能· 2025-10-28 12:46
公司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自2019年成立便专注储能赛道,成功避开动力电池的红海竞争 [1] - 公司通过在美国投资建厂实现本土化运营,早期卡位美国储能市场,布局全球生态 [1] - 公司正推进山东一体化零碳储能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3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30GWh储能电池及20GWh储能系统的智能制造工厂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71亿元,同比增长超224%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从2024年同期的0.78亿元大幅提升至9.17亿元,同比增长1073.4% [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6.82亿元扭亏为盈 [6]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3.1%,较2024年同期的3.6%有明显改善,但略低于2024年全年的17.9% [6] - 储能电池业务收入为54.49亿元,占总营收的78.2%;储能系统业务收入为12.79亿元,占比18.3% [6] - 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保持在29.7%,表现相对稳定 [6] 产能与出货量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0.0GWh,较2024年同期的8.5GWh增长252.9% [7]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销售22.9GWh、储能系统销售1.7GWh [7] - 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已接近2024年全年38GWh的水平,且2025年8月累计出货量正式突破100GWh [7] - 年产能从2022年的5.4GWh提升至2024年的49.7GWh,截至2025年上半年总年产能达到64.4GWh [8] - 美国德克萨斯工厂全面投产后为公司新增10GWh电池模组及系统的年产能 [8] 市场订单与合作 - 2025年9月单月于北欧、东欧、澳洲、北美四大市场所获订单规模合计超过5.7GWh [7] - 与BOS Power达成协议,2027年前在丹麦、瑞典等国部署3GWh储能系统 [8] - 与Solarpro签约,为东欧项目供应储能系统,合作规模2GWh [8] - 与FRV合作,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项目提供500MWh系统 [8] - 与MGN公司签约10个项目,规模为55MW/290MWh,进入北美纽约市场 [8] 技术与研发投入 - 公司产品涵盖280Ah、314Ah、587Ah、1175Ah等多种规格电芯,储能系统以5MWh及6.25MWh系统为主推方向 [4] - 2022年、2023年、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97亿元、4.85亿元、5.3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71亿元 [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累计投入约15亿元,全球范围内提交4336项专利申请,已获2118项专利授权 [10] 法律诉讼与风险应对 - 公司招股书中重点回应了与宁德时代的纠纷,涉及竞业限制及员工离职等问题 [10] - 基于律师事务所分析,认为宁德时代在诉讼中胜诉可能性较低,赔偿金额可能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且该诉讼不太可能导致公司产生现金流出 [10]
睿创微纳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0.8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6.21%
巨潮资讯· 2025-10-28 12:2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42亿元,同比增长36.7% [3][4]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3.52亿元,同比增长75.44% [3][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37.33% [3][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43.51% [3][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长29.72% [3][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利润总额7.3亿元,同比增长83.44% [3][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46.21% [3][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非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增长50.31% [3][4]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78元/股,同比增长31.55% [3][4] - 2025年第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77元/股,同比增长34.94% [3][4] - 2025年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4%,同比增加0.93个百分点 [3][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1.54元/股,同比增长41.45% [3][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稀释每股收益1.53元/股,同比增长44.15% [3][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99%,同比增加2.23个百分点 [3][4] 研发投入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3.04亿元,同比增长48.88%,占营业收入比例19.74% [4]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8.12亿元,同比增长41.19%,占营业收入比例19.88%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上年同期均增加1.62个百分点 [4]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资产99.2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67% [4][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2.2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1% [4][5] - 2025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7亿元,同比增长76.31% [4][5]
福瑞达前三季度盈利1.42亿元 化妆品主力品牌保持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2:07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97亿元,同比减少7.34%,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减少17.19%,业绩呈现短期压力 [1] - 化妆品业务板块调整初见成效,主力品牌颐莲实现销售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19.50%,瑷尔博士第三季度降幅收窄 [1] - 珂谧品牌实现销售收入7,719万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82%,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38% [1] - 医药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5亿元,医药级原料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07.75% [1]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聚焦医药、化妆品两大主业,持续剥离非主业资产,如拟以8840.28万元转让银座商管100%股权,以优化资源配置 [2] - 医疗器械注册取得进展,透明质酸钠修护液获得产品注册证,前三季度累计取得3个Ⅱ类医疗器械证,支撑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领域拓展 [1] - 大力拓展国内原料品牌客户及国际原料市场 [1] - 在研发端持续投入,发布行业首个理想皮肤数据平台,并牵头制定相关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1] 行业环境与趋势 - 中国美妆行业呈现总量承压、结构优化的双重特征,行业整体面临增速换挡压力,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 [2] - 头部企业呈现明显分化,原料、研发与营销成本持续上升,销售费用率居高不下挤压利润空间,同时监管趋严与环保压力增强 [2] - 消费升级驱动下,化妆品行业结构性机会凸显,高端市场持续扩容,消费者对高品质、高品牌价值产品支付意愿增强 [3] -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优化线上渠道运营、传递契合消费者价值观的品牌文化实现突围 [3]
智能“自研”拖拉机受市场追捧
科技日报· 2025-10-28 11:04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推出BD1204-5F智能拖拉机,其特点为全产业链自主研发,涵盖高热效率发动机、ATS智能热管理系统、EHS农装液压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1] - ATS智能热管理系统通过四组电控风扇实现发动机作业温度的精准控制,据称可降低油耗15%,提高扭矩24%,并延长发动机寿命 [2] - 液压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农机具的精准力位综合调节,可应对石块等障碍物,确保提升、下降及位置保持的精确无误 [2] - 公司自主研发了核心零部件高速响应电磁阀,其开启关闭响应时间从3.2毫秒优化至2毫秒,性能远超业界平均水平 [3] - 公司拥有277项发明专利和27项国际专利,并牵头制定了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与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构建了产学研融合的技术生态 [4] 市场竞争与价格策略 - BD1204-5F智能拖拉机配套功率120马力,终端价格约为12万元,而同等配置的国外品牌售价为27-28万元,国内品牌售价为15-16万元 [4] - 在大马力拖拉机细分市场,价格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的价格策略有望迅速打开市场局面 [4] - 公司通过核心零部件自主加工、技术自主掌控以及完整的生产质保体系,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 [4] 行业趋势与市场反响 - 智能“自研”拖拉机在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上成为市场新风向,受到市场追捧 [1] - 用户选择产品的原因包括对融合多项前沿技术的认可,以及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带来的可靠性 [1]
橡胶行业分析现状展望未来
中国化工报· 2025-10-28 10:30
行业发展现状与成就 - 2024年中国轮胎产量达到8.47亿条,子午化率为96.1% [1] - 与2020年相比,橡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6.7%,利润增长14.4%,出口交货值增长41.2% [1] - 行业已形成完整、强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1] 当前经济环境与行业挑战 - 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及上半年“抢出口”影响,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略低于上半年 [1] - 高科技制造业继续增长,传统制造业压力较大,行业竞争加剧 [1] - 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 [1] 未来发展趋势与预测 - 预计2026年行业产值增速保持3%左右,利润增速有望由负转正 [2] - 预计产品子午化率将突破97%,绿色橡胶制品占比提升至30%,海外产能占比增加至15% [2] - 建议行业坚持技术创新、绿色循环、国际协同三大发展路径 [2] 企业战略与新兴机遇 - 中国轮胎企业正加快国际化、本土化进程,品牌形象和高端配套率日益提升 [2] - 低空经济崛起为轮胎企业带来万亿级赛道的新增长机遇 [2] - 轮胎性能升级推动橡胶差异化发展,中国橡胶轮胎全球规模优势持续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