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优势
搜索文档
中国刚恢复稀土供应,对美国出口激增7倍,紧接着打破一重要惯例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46
中国稀土出口动态 - 中国对美国稀土出口量激增7倍,从去年同期的几百吨跃升至今年几千吨 [1][5] - 稀土出口价格显著上涨,例如部分产品从每公斤100美元上涨至150美元起步 [6] - 稀土供应模式发生转变,从长期合同转向短期订单和现货交易为主 [6][8] 全球市场格局与地位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6%,但产量占比超过60%,主导全球供应链 [4] - 2024年1-9月中国稀土出口数据显示,日本是最大目的地,出口金额10.78亿元,占比40.85% [9] - 美国是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金额5.52亿元,占比20.93%,但出口数量达10670.93吨,超过日本 [9] 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稀土产业拥有完整产业链,从开采、提炼到加工应用,成本控制力强 [4] - 产业技术升级、环保标准提高以及内需市场壮大(如新能源车、风电)增强了行业议价能力 [8][9] - 内需市场增长降低了对出口的依赖,使企业在定价和交易条款上掌握更大主动权 [9][10] 国际竞争背景 - 美国曾试图通过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替代供应商以及重启本土开采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面临成本高、产量不足和质量问题等挑战 [3]
海大集团(002311):饲料市占率持续提升 海内外有望共同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01 0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88.31亿元,同比增长12.50% [1] - 归母净利润26.39亿元,同比增长24.16% [1] - 农产品销售毛利率达到20.26%,同比提升 [3] 饲料业务 - 上半年饲料销售1470万吨(含内部养殖耗用量105万吨),同比增长25% [2] - 外销增量接近全年目标,禽料/猪料/水产料分别外销730/340/280万吨,同比增长24%/43%/16% [2] - 海外饲料销售同比增长40%,境外毛利率15.08%,同比提升2.54个百分点 [2] - 2030年战略目标为5150万吨 [2] 动保种苗业务 - 种苗业务营收7.7亿元,持续投入对虾苗和罗非鱼品种 [3] - 越南、印尼等地投建水产和禽种苗场,开启国际化布局 [3] - 动保业务营收4.6亿元,推出创新产品助力饲料结构优化 [3] 养殖业务 - 生猪养殖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实现可观盈利 [3] - 工业化养虾成本明显下降 [3] 未来展望 - 国内市场提升产能利用率,海外市场积极拓展 [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0.73、57.86和65.81亿元 [3] - EPS为3.05、3.48和3.96元,PE为18、16和14倍 [3]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7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9 23:48
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31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39亿元,同比增长24.16% [2] - 饲料销量约1470万吨(含内部养殖耗用量约105万吨),同比增长约25%,海外地区上半年饲料外销量同比增长约40% [2] - 生猪养殖业务推行“外购仔猪、公司 + 家庭农场、锁定利润、对冲风险”模式,总体养殖风险可控、盈利可观 [2] - 水产养殖主要养殖对虾等特种水产品,适当控制生鱼养殖规模 [2] - 禽养殖、屠宰相关业务因上半年禽肉价格低迷录得亏损 [2] 战略目标 - 2030年达到5150万吨饲料销售总量 [3] 海外业务 - 凭借研发创新驱动的产品力、产业链优势和服务体系优势在海外市场具有竞争力 [3] - 已在越南、印尼等国家投建水产和禽的种苗场,未来将根据当地养殖品种特点针对性布局 [3] 行业情况 - 目前普水鱼行情向好,盈利可观;虾蟹养殖产量平稳、管理趋精细化;特水鱼养殖部分品种如加州鲈盈利可观 [3] 业务规划 - 种苗、动保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持续投入资源提升技术水平 [4] 养殖成本 - 生猪养殖成本因聚焦团队能力建设和轻资产模式创新持续进步 [4] 对虾养殖 - 工厂化对虾养殖通过技术迭代、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作,建设成本和养殖成本明显下降 [4] 参会机构 - 共有157家机构参与业绩说明会,包括贝莱德资产管理北亚有限公司、中国守正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 [5][6][7]
外资企业在佛山|封面话题
搜狐财经· 2025-07-28 21:30
外资企业在佛山的投资动态 - 德国SEW集团在佛山顺德投资超百亿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20万平方米厂房已封顶,年底试生产 [3][4] - 赛威工业减速机华南基地项目以2.159亿元竞得240亩地块,预计年底试生产 [7][9] - 东丽株式会社在佛山布局4家子公司,涵盖无纺布、水处理膜、碳纤维等新材料领域 [9][17] 外资对佛山产业的影响 - 外资企业推动佛山纺织、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本田、丰田合成等日资企业带动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 [5][6] - 群创光电填补佛山显示器制造产业空白,形成完整产业链 [9] - 安德里茨近10次加码投资佛山,设立智能制造中心,2020-2024年连续新增项目 [14][15][16] 外资数据增长与产业优势 - 2024年上半年佛山实际使用外资29.2亿元,同比增长69.9%,新设外资企业915家,同比增长88.7% [4][9]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56%,同比增长590.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外资增长132.2% [18] - 佛山拥有33个工业大类完整产业链,外资企业可快速获取配套资源 [12][13] 外资投资方向转变 - 外资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如尼得科电梯华南总部项目预计2030年达20亿元产值 [20] - 捷威家居引入自动化涂搪技术,填补国内空白,预计年销售额超2亿元 [24] - 2022-2024年新设外企数量年均增长26.1%,超8500家外资企业参与"再造新佛山" [2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SEW集团带动供应商埃斯维机床落户顺德,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集群 [25] - 百威啤酒引领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吸引红牛、可口可乐等企业 [26] - "链主"企业如SEW、美的库卡等推动本地产业联动 [25] 外资持续加码的原因 - 佛山"益晒你"服务体系实现"拿地即开工",嘉士伯项目创全球啤酒行业建设速度纪录 [27][28] - 安德里茨通过"完工即投产"政策提前安装设备 [30] - 佛山出台"稳外资30条",强化项目落地服务与税务支持 [30][31]
进出口波动之中保持高位,关税战下中国外贸如何应变|“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7-17 17:35
全球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以上,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预计2030年工业产值占全球45% [1] - 中美直接依赖程度下降但间接依赖提高,中国产业链与第三方国家合作日益紧密 [2]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提升反映生产力优势,参与全球分工形成趋势性共识 [1] 外贸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1年外贸总值39.1万亿元(同比+21.4%),美元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增量达1.4万亿美元 [3] - 2022年突破40万亿元(42.07万亿,+7.7%),2023年41.76万亿(+0.2%),2024年43.85万亿(+5%) [3] - 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21.79万亿(+2.9%),出口+7.2%,进口+2.3%,呈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特征 [4] 产品结构与竞争力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从2021年59%提升至2025年60%,其中汽车出口2021年增长104.6% [3][7] - 2025年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增长12.7%,锂电池/风电设备出口增速超20%,工业机器人出口+61.5% [7] - 高技术产品出口连续9个月增长,高端机床/船舶出口增速超20%,自主品牌占比达32.4% [7] 贸易模式与主体变化 -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从2021年48.6%提升至2025年近60%,外贸企业总数达62.8万家 [8] - 一般贸易占比从2021年基础提升至2025年64.2%,反映供应链价值提升 [8] - 跨境电商占比从2015年<1%增至2024年6.2%,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1.32万亿(+5.7%) [9] 市场多元化布局 - 东盟/欧盟稳居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达51.8% [11] - 中欧汽车技术互补,医疗保健品/箱包等进口占比超60%,纺织服装/家电出口快速增长 [11] - 对美贸易2025年上半年下降9.3%,但6月单月从3000亿回升至3500亿,降幅收窄 [6] 未来发展方向 - 产业链完整性/集聚度优势显著,综合竞争力至少维持10年 [12] - 需加强服务贸易(教育/医疗/旅游)和数字贸易领域发展 [12] - 企业需提升技术含量/附加值,通过对外投资绕开关税壁垒 [13]
轰轰烈烈的去产能,又要开始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7-05 12:50
政策解读 - 中Y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核心要点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以及防止无序竞争和整顿内卷 [2] - 当前政策目的是刺激内需而非简单去产能,与10年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不同 [6][7][8] - 政策强调产能升级而非全面去产能,避免重蹈美国产业转移导致金融化的覆辙 [17][21][25] 产能过剩争议 - 当前不存在绝对产能过剩,仅为结构性过剩,潜在需求未被充分激发 [9][10][14] - 新能源产业(如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全球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需求尚未释放 [11][12][13] - 国内消费不足主因是收入问题而非产能过剩,需通过增加收入和提升供给质量解决 [15][16] 国际竞争与产业链 - 西方国家指责产能过剩实为忌惮完整产业链优势,意图通过舆论施压限制发展 [29][30][32] - 应对策略是避免内卷恶性竞争,向外拓展市场而非内部削减产能 [35][36] - 淘汰落后产能规模有限,需平衡产业升级与就业稳定 [33] 历史经验与路径选择 - 美国通过产业转移解决过剩导致产业空心化和金融化,引发社会问题 [25][26] - 德国、日本选择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更可持续 [21] - 优化供给与刺激需求结合是解决产能问题的关键路径 [27] 行业影响 - 新能源行业长期需求明确,政策支持产能升级而非削减 [11][12][17] - 电动车行业已通过行政手段禁止恶性降价,规范市场竞争 [33] - 产业链完整性是核心竞争优势,需保留高低端产业协同 [31][32]
美国断药危机?中方掌握80%原料供应,医药王牌比稀土更狠
搜狐财经· 2025-06-06 18:47
稀土行业 - 中国控制全球92%精炼稀土产能,美国70%稀土化合物及金属进口依赖中国 [6] - 美国缺乏重稀土分离能力,国防部投入4.39亿美元建设的加工设施最早2027年量产,产能远低于中国 [7] - 中国对重稀土的出口管控可能直接导致美国国防供应链中断,影响F-35战斗机等先进武器生产 [10] 药品产业链 - 美国80%阿莫西林原材料依赖中国,仅一家本土制造商 [13] - 美国90%以上氢化可的松和布洛芬原料来自中国,印度仿制药产业也依赖中国关键起始材料 [15] - 特朗普政府计划通过关税和简化审批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但预计需5-10年且面临成本和技术障碍 [26][28] 电池材料 - 中国占据全球锂电池产量70%以上,电池零部件市场份额超80% [17] - 中国企业控制刚果14大钴矿中的8家,占全球钴产量50%以上,掌握77%全球钴精炼产能 [19] - 美国70%钴化合物进口依赖中国,中国对关键矿产的控制可能使全球新能源产业停摆 [19] 光伏产业 - 中国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占全球80%以上,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444GW中中国产品市占率超80% [21] - 美国难以摆脱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依赖,清洁能源发展受制于中国供应 [21] 技术壁垒与产业困境 - 通用电气在墨西哥建稀土加工厂遭遇工人技术差距和环保合规难题,技术代差需长期弥补 [34] - 美国药品供应链本土化面临供应短缺风险和成本效益失衡,劳工成本上涨可能抵消安全收益 [30][32] - 中美经济互补性强,但美国将经贸议题工具化导致僵局,全球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压力 [39][41]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8 20:4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券商策略会,时间是2025年5月,地点在宁波、上海 [2] - 参与单位有国盛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共35位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部经理李坦航 [2] 饲料业务情况 - 今年一季度饲料外销量约595万吨,同比增长约25%,截至目前累计外销量增量超200万吨 [2] - 凭借研发创新、产业链和服务体系优势,海外饲料销量增速较好 [3] - 计划2030年海外饲料销量达到720万吨,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拓展市场 [5] 水产品养殖情况 - 特种鱼大部分品种同比价格上涨,个别品种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普水鱼自去年走出亏损周期,目前盈利稳定 [4] 行业竞争状态 - 国内饲料行业竞争剧烈,已从单维竞争转向多维竞争,行业整合加速 [7] 种苗业务情况 - 2024年种苗收入14亿元,主要为南美白对虾苗,罗非鱼品种取得突破,在草鱼等传统品种上推陈出新,已在越南、印尼等国投建水产种苗场 [5] 工厂化养虾业务 - 看好工厂化对虾养殖业务,稳步推进,提高团队专业能力,夯实业务基础,控制投资规模 [6][7] 生猪养殖业务 - 聚焦自有种猪体系建设,叠加饲料端优势,综合养殖成本进步明显,推行“外购仔猪、公司 + 家庭农场、锁定利润、对冲风险”运营模式 [7] - 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市场是趋势,公司主动调整客户结构 [7]
中国玩具“杀疯了”!高关税下逆袭全球,揭秘不惧美国大棒的三大硬核实力
搜狐财经· 2025-05-04 10:16
供应链优势 - 全球80%玩具由中国制造 美国进口玩具的75%来自中国 圣诞装饰品 毛绒玩具等品类占比高达90% [3] - 中国玩具产业链经过40年积累 形成从原材料到组装 物流的完整闭环 美国企业曾因缺乏配套产业链被迫放弃本土生产计划 [6] - 义乌商户从设计到出货仅需45天 远超其他国家3个月以上的周期 成为节日季备货的"救命稻草" [6] 创新设计能力 - 泡泡玛特一季度海外市场暴涨480% 美国售价从22美元涨至28美元仍被疯抢 其"盲盒"模式成为跨文化消费符号 [6] - 南京可特玩具将产值5%-10%投入研发 推出多功能毛绒包等爆品 在亚马逊售价达同类产品3倍 [6] - 充气玩具巨头百适乐与新能源车企合作开发车载充气床垫 开辟国内市场新赛道 [6] 全球化布局策略 - 百适乐在越南扩建工厂 泰宇博洋通过GCC认证打入中东市场 降低对美依赖 [6] - 中亚五国 南美等地订单激增 广交会上印度 韩国采购商询盘量同比翻倍 [6] - 跨境电商形成"曲线出海"新模式 美国消费者通过中国潮玩App直接下单 绕过关税壁垒 [6] 美国市场影响 - 2 3米高的圣诞树价格从1000美元飙升至2000美元 儿童拼图关税成本超过货值50% [6] - 美国玩具协会警告若中国订单停滞 2025年节日季将面临"玩具荒" [6] - 美国制造业回流尝试失败 缺乏熟练工人和配套产业链 企业10年本土化尝试均告失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