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紫金矿业20250416
2025-04-16 23: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紫金矿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01.67亿元,同比增长62%,主要因金铜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矿山产金毛利率从51%提至60.86%,矿山产铜毛利率从51%提至61%,资产负债率降至54.89%[2][7] - 2025年一季度矿产铜28.7万吨,同比增长9%;矿产金19吨,同比增长13%;矿产锌8.8万吨;矿产银104吨。矿产铜成本与2024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同比2024年一季度略升;矿产金成本环比和同比均上升,因金价上涨致权益金增加[3] 2. **业务结构** - 黄金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毛利占比21%,2024年提至30%,2025年一季度达36%,预计未来与铜业务持平[2][8] - 2025年计划生产85吨黄金,同比增长17%,增量主要来自加纳金矿(5 - 6吨)、波格拉金矿(权益产量3 - 4吨)、新疆赛雅尔顿金矿(3 - 4吨)等[2][9][11] 3. **主要项目进展** - 卡莫阿铜矿2025年产量目标60万吨,基于近期产量表现及管理层优化[2][13] - 巨龙项目二期预计2025年底投产,完全达产后一、二期合计铜产能30 - 35万吨,三期规划年产25万吨,目标年产60万吨铜[2][14][15] - 塞尔维亚Timok矿区采用崩落法采矿技术,预计2026年底投产,新发现马格铜金矿助力当地铜产量提升,中长期规划年产能40万吨铜[2][17] 4. **勘探成果** - 2024年勘探成果显著,多宝山增储至2400多万吨,乌里蒂卡发现约70吨高品位金资源,满都努东北部有超大型锂资源[4][18] - 公司重视勘探机制,激励地质人员,确保未来供应增长[4][20] 5. **盐湖与锂矿项目** - 拉果错盐湖项目具备投产条件,待技改批复,2025年规划产量约1.8万吨,全年指引4万吨,综合成本预计控制在每吨5万元以下[4][23][25] - 阿根廷3Q盐湖项目预计2025年三季度投产,目标成本每吨六七万元左右[4][27] - 马诺诺项目初步核实资源量约600多万吨,有勘探潜力,初步规划年产10万吨碳酸锂[4][31] - 沙坪沟钼矿已拿到采矿证,预计公示结束后推进交割,2025 - 2026年暂无产量指引[4][32] 6. **套期保值** - 2025年冶炼类企业铜和锌长口比例25%,金银50%;矿山类企业套期保值比例从5%提至8%,公司对价格相对乐观[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成本披露变化**:2024年和前年公司仅披露具体产品成本,未披露综合成本,因不同产品结构对综合成本影响大,应关注具体产品成本变化[5] 2. **销售单价与毛利率**:电积铜销售单价环比和同比均大幅上升,因穆索诺伊销量增加,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6] 3. **金矿产量增量细节**:罗斯贝尔金矿预计有不到1吨小幅提升,山西紫金一季度产1.5吨,全年预计表现好,秘鲁La Renta铜金矿上层黄金预计贡献1 - 2吨,万国黄金按权益计入总量[11] 4. **波格拉金矿情况**:全面复产后全口径年产量可达20吨,是全球前十大金矿之一,复产由巴里克主导,紫金权益占比24.5%[11] 5.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成本**: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品位低且选冶难度大,一季度成本或略高于集团平均水平[13] 6. **巨龙项目三期投产时间**:原计划2028年底投产较紧张,若二期2025年底投产,三期预计2027 - 2028年间完成[16] 7. **拉果错盐湖项目二期**:二期建设准备中,无明确投产节奏,需观察一期运行情况调整[24] 8. **藏格玛尼措与拉果错协同效应**:目前不清楚建设进度,无法确定两者是否有协同效应,完成后可能有协同作用[26] 9. **阿根廷项目和湘源锂矿**:建设按计划进行,湘源锂矿综合成本预计6万元左右,有望小幅盈利,预计2025年下半年建成,湖南地区副产品收入抵减后成本降低[29] 10. **公司未来产能规划**:到2028年目标产量25 - 30万吨,成为全球头部锂矿生产商之一,马诺诺项目值得长期关注[30]
立讯精密(002475) - 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10 08:14
关税影响及应对 - 美国对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加征关税,公司国内制造出口美国的成品占比少,略有影响,会观察关税落地情况,客户或要求将产品移至关税低的地区 [2] - 企业和客户与当地政府沟通,传递产业链健康声音并做沙盘推演 [2] - 消费电子在越南产能转移可能性小,因越南在物理边界、物流、产业链和人才累积等方面有优势,政策也成熟;东南亚其他国家产业链不成熟,转移可能性不大 [3] - 消费电子海外扩充计划优先考虑东南亚 [3] - 硬件制造厂商不承担关税等成本,客户会协同供应商提升竞争力,过往未出现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 [3] - 认为供应链格局不会因关税改变,长期来看终端客户进口美国产品增量产能可能分散布局,供应链格局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力 [3] - 现在是不确定性关税政策,波动多,应以观望为主 [4] - 消费电子产业链长,越南作为生产制造基地大环境变化不大 [5] - 美国制造业回流有考量,自动化程度高的半导体、集成模组等可能回流,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回流难;汽车和通信产业受关税影响较小,部分客户希望公司在美国对自动化程度高的产品提供服务,公司会考虑商业保障和长远发展 [6] - 供应链环境下,消费电子模组零组件在中国保留多,越南能满足大部分出美国量需求,若关税差异大,转移压力平均传导 [6] - 若客户需在其他低关税地建产能且公司已有厂,最快1年到1年半完成产线并投产 [6] - 制度上不存在对大客户和韩系客户身份差别对待 [7] - 未测算在美国生产对比亚洲生产的成本差异,消费电子产业链复杂,难以量化;在美国本土制造硬件、精密零组件模组跟系统集成业务不太合适,半导体、模组集成业务未来可能有机会 [8] - 有销美国业务的企业和品牌会提前出货二季度或四月份需求再观望,立讯作为头部优质厂商受影响小,关键还是竞争力,全球化产能布局有挑战也有机遇 [8] - 市场有销美国业务的企业和品牌会提前准备,但产能提升需全产业链提升,品牌客户不会有双倍产能等待,也难提前太多出货 [9] - 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在产地认定方面加强准备,有一定规模和系统的企业可处理;汽车业务在墨西哥供应进美国情况相同,公司约3%的通讯零组件出口美国,已转移至墨西哥和越南,全球其他地区产品不销美国不受影响 [10][11] - 目前按出口单价算加税,以前有产地豁免政策,未来有按产地国生产级别累加关税计算的可能,但存在挑战 [11] 产能布局规划 - 若未来按产地关税税率认定部分产品减免税标准,且新加坡关税明显低,不排除在新加坡制造一部分模组,但会谨慎行动 [11] - 对越南取得宽松条件有信心,公司全球生产基地布局优秀,即便极端情况也可克服,成本会传导,关键看竞争力 [11] 参会人员信息 - 参会人员来自众多机构,包括Acuity Knowledge Partners (Hong Kong) Limited、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等数百家机构 [12][14][16][18][20][22][24][26][28][3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