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货币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全球供应链重塑等新格局若深化 黄金和比特币市值或均有扩张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9:09
核心观点 - 黄金和比特币作为代货币资产,在金融秩序重构的避险情境下具有配置价值,两者市值均有扩张空间 [1] - 比特币作为成长性黄金,在避险情境深化或风险偏好逆转时交易属性强于黄金,价格波动幅度更大 [1][15] - 全球供应链重塑和二元化发展新格局若深化,将推动黄金和比特币市值扩张 [1][14] 历史周期分析 比特币 - 2009-2018年为极客探索时期,经历两轮牛熊,参与者主要为区块链从业者 [3] - 2019年至今进入全民炒币时代,知名企业接受比特币支付,有小国将其作为法币,期间经历两次牛市和一次熊市 [3] - 当前处于第四轮牛市阶段 [3] 黄金 - 2009-2011年:金融危机后流动性驱动牛市,金价从900美元/盎司升至1900美元/盎司 [4] - 2012-2015年:复苏回调熊市,金价从1895美元/盎司跌至1049.4美元/盎司,跌幅44.6% [4] - 2016-2021年:地缘政治和再通胀预期推动牛市,2018年后加速上涨 [4] - 2022年至今:央行需求抬升,定价逻辑转向"主权信用对冲型",金价中枢上移 [4] 共性与差异 共性 - 供给稀缺:黄金年供给增长稳定在2%,比特币总量受限且每四年减半 [6] - 代货币属性:均为无国界货币,黄金被全球81%央行纳入储备,比特币去中心化且支付场景丰富 [6] - 定价逻辑:均对流动性敏感,且能对冲主权货币不稳定 [7] 差异 - 成长性:比特币货币属性不断拓展,成长性显著高于黄金 [8] - 支付便利度:比特币支付更便捷,黄金主要作为投资性资产 [8] - 监管强度:比特币受监管更强,如中国禁止挖矿和交易 [8] - 风险补偿:比特币波动更大,收益和风险均高于黄金 [9] 未来发展趋势 - 金融秩序重构情境下,黄金和比特币均有相对收益表现 [12] - 比特币因成长性特征短期波动剧烈,黄金风险收益特征更稳定 [13] - 贸易战深化可能推动黄金和比特币作为国际货币替代品的需求 [14] - 比特币价格上方空间理论高于黄金,但下行压力也更显著 [15]
美元困境与大宗商品“滞胀”的再定价
对冲研投· 2025-05-27 18:32
以下文章来源于CFC商品策略研究 ,作者CFC商品策略研究 CFC商品策略研究 . 好的研报应该提供打破经验,观念,陈规或惯例的视角,提供自我逻辑审查的意识自觉。阅读体验应该是一次历险,也许是一次漂流,它并不 把你带到任何一个安全的港湾去,但更像是提供一种类似在悬崖边临渊回眸,另做选择的逻辑启发,或自我反讽的邀请。 文 | 田亚雄 来源 | CFC商品策略研究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引言 最近不绝于耳的讨论是,达成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形成抄底的安全边际?是价格优先(比如文华商品指数2019年3月的156左右的位置、 2020年9月146的位置)还是时间优先(比如美国遭遇CPI现实压力的2025年Q3末),但至少2025年4月解放日的低点并不牢靠的共 识正在形成。商品定价继续关注边际的力量,在5月12日后难觅新增的多头驱动,而在库存周期底部甚至进一步形成主动去库存的卖 压。 5月16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等级从最高级的3A(Aaa)下调至2A(Aa1)。从1917年穆 迪给予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起,108年以来,这是其首次将美国的信用等级从最高级下调。 信用评级的下调直接 ...
穆迪评级下调后,美国金融 “纸牌屋” 摇摇欲坠
凤凰网财经· 2025-05-26 22:16
美日债务危机与MMT理论困境 -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遇冷 日本同期国债标售创2012年以来最差表现 穆迪百年来首次下调美国Aaa信用评级 [1] - 日本国债与GDP之比高达260% 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约40% 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 利息支出吞噬财政收入25% [2]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8000亿飙升至7.7万亿美元 日本央行持有过半国债仍无法压制收益率曲线 [3] 历史教训与理论变异 - 2008年后现代货币理论(MMT)盛行 财政赤字无害论成为新信仰 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与政府举债成政策标配 [1]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站上3% 期限溢价回归宣告免费午餐时代终结 [2] - 黄金价格创新高与美债收益率背离 美元兑黄金贬值98% 揭穿主权货币永不违约谎言 [4] 日本警示案例 - 日本商业银行持有国债规模超过GDP60% 货币政策沦为财政赤字提线木偶 [5] - 日本央行缩减购债后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3.1% 类似1971年黄金窗口关闭历史重演 [5] - 日本三大寿险公司开始大规模减持海外债券 显示MMT信徒集体叛逃 [6] 系统性风险积聚 - 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比例从2015年34%降至2025年24% 重演1971年货币信任危机 [6] - 美国财政部每月2万亿美元短债滚动操作 类似庞氏骗局最后阶段 [6] - 达里奥测算若美政府印钞偿债 投资者实际购买力损失可能达30%-40% [6]
从思想价值链看经济思想史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5:47
思想市场理论 - 凯恩斯强调经济学家思想对现实世界的统治力 当下经济政策如制造业回流 AI替代劳动力等问题均可追溯至早期经济思想 [2] - 传统经济思想史采用"伟人—文本—范式"模式 存在机械罗列观点 忽视社会需求侧的问题 [3] - 思想市场理论将思想视为商品 供需双方博弈决定均衡产出 技术革命 政治变革等外部冲击会改变需求结构 [4] 思想价值链模型 - 思想生产分为原材料采集 概念构造 理论构建 价值转化 传播吸收五个环节 需完整链条支撑才能产生社会影响力 [8] - 马克思主义成功案例显示其完成从原材料采集到传播吸收的全链条衔接 空想社会主义因缺乏理论构建和传播机制而失败 [9][10] - 价值链各环节运作逻辑不同 原材料采集依赖社会经济基础 概念构造和理论构建形成专业内循环市场 价值转化和传播吸收侧重营销包装 [12][16][18] 价值链重组机制 - 外部冲击导致价值链重组经历失衡 断裂 重构三阶段 可能以渐进或革命方式实现 [22] - 上游断裂模式如19世纪垄断资本主义兴起动摇自由放任理论 催生凯恩斯主义 [23] - 中游重组模式如边际革命由学术共同体主导 但对现实问题解释力弱于古典经济学 [24][25] - 下游反哺模式如滞涨现象促使货币主义兴起 传播革命模式如MMT理论借助政治人物和社交媒体逆袭 [25][26] - 多链竞争模式体现为学派并存 例如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最终融合为古典经济学 [27]
有色金属:美国财政纪律松散,风险偏好回摆金价上行驱动有望回归
天风证券· 2025-05-26 1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财政纪律松散,前期因双边关税下调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金价承受的压力逐渐消散,当市场关注财政、债务持续性风险与美元价值长期稀释后,黄金保值增值效用凸显,金价有望持续上行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后,全球风险偏好出现修复 - 5月12日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后,全球风险偏好修复,5月12日至5月2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5% [3][10] - 除美股外美元资产未获显著资金青睐,5月12日至5月23日美元指数跌2.6%,再次跌破100关口;2Y美债收益率上行至4%,10Y美债收益率上行至4.51%,市场对美债提出更高风险补偿要求 [3][12] 三大事件对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产生了扰动 - 5月15日,Moody's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1,美国被三大评级机构全部降级 [4][14] - 5月20日,新发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投标倍数仅2.5倍,尾差飙升至1.14;21日,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不佳,长端利率上行,10年期收益率接近4.6%,30年期再次突破5% [4][15] - 5月22日,美众议院通过“大而美”减税法案,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预计使联邦政府债务在36.2万亿美元基础上再增加约3.8万亿美元,还埋下“财政悬崖”隐患 [5][15] - 美国松散的财政纪律增加市场担忧,风险偏好回摆,财政支出形成恶性循环 [17] 无法避免的MMT老路,硬数据还能支撑多久 - 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组合下,对私营部门的挤出效应或使美国“硬数据”恶化,市场对MMT持续性担忧加重或进一步弱化美元 [6][18] - 特朗普政府财政支出缩减成效甚微,更大规模财政刺激在即,市场避险需求提升,黄金与美债收益率趋同,黄金作为美债替代的共识在构筑 [6][19]
美国财政纪律松散,风险偏好回摆金价上行驱动有望回归
天风证券· 2025-05-26 12:15
有色金属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05 月 26 日 | 投资评级 | | | --- | --- | | 行业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 | 上次评级 | 强于大市 |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全球风险偏好开始修复 行业报告 | 行业点评 自 5 月 12 日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后,全球风险偏好出现修复,以美股为 代表的风险资产阶段性走强,5 月 12 日至 5 月 23 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涨 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4.5%。然而,除美股外的美元资产似乎并未体现出 显著的资金青睐,美元指数在 5 月 12 日当日上行后持续走弱,5 月 12 日至 5 月 23 日跌 2.6%,再次跌破 100 关口;美债收益率上行,2Y 美债收益率上 行至 4%,10Y 美债收益率上行至 4.51%,反映出市场即使在美国经济衰退预 期出现好转时仍对美债提出了更高的风险补偿要求。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通过大规模财政支出法案+日美国债拍卖遇冷,松散的 财政纪律增加了市场的担忧 ① 美国信用评级再下调:5 月 15 日,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率支付比例 增加,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 Moody's 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
债务危机加信用下降 美国迫近“财政悬崖” 专家分析→
央视新闻· 2025-05-23 10:03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主要基于美国财政状况恶化的判断 [1]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 其中约25%债务将在年内到期 加剧债务风险 [1] 美国财政与债务危机结构性问题 - 长期财政赤字导致国债供需失衡 国债收益率面临上升压力 [1] - 美国陷入美元信用与债务危机的结构性困境 面临经济萧条与恶性通胀双重威胁 [1] - 美元发行以美债为基石 但当前美国国债供给持续大于需求 反映财政危机深化 [1] 美元信用消耗机制 - 美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消耗美元信用 分为两个阶段:危机救助阶段和债务驱动经济空转阶段 [2] - 现代货币理论的应用导致经济空转 通过发债支撑资本市场和企业股票回购 形成虚假繁荣 [2] - 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使美元的虚弱性逐步显现并蔓延 [2] 美债市场动态与潜在风险 - 市场对美国国家信用信心动摇 已引发主动抛售美债行为 近期出现明显抛压 [2] - 债务上限问题形成两难困境:不提高上限将导致经济萧条 提高上限则可能通过印钞购债引发恶性通胀 [2] - 穆迪对相关风险评估不足 后续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债务风险扩大问题 [2]
ETO MARKETS:鲍威尔七年劝言未被采纳,穆迪降级或仅为开端!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51
美联储对财政失衡的持续预警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自2018年以来在公开场合累计提及财政"结构性失衡"超30次 凸显其对美国财政健康度的深度关切 [1] - 鲍威尔指出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成本攀升正在侵蚀税基 联邦债务占GDP比重已突破78%临界值 [3] - 当前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支出占联邦预算48% 较2017年税改前显著扩大 [3] 美国财政状况恶化趋势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未来十年基准赤字率将维持5 8%高位 公共债务规模2035年将突破GDP的134% 较2019年水平近乎翻倍 [3] - 法定支出占比以每年0 7个百分点持续攀升 显示制度性失衡特征 [3] - 2017年税改法案使未来十年财政缺口扩大3 2万亿美元 [3]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影响 - 穆迪5月下调美国主权评级至Aa1 为2011年后首例 警告特朗普减税政策永久化将再扩财政缺口4万亿美元 [4] - 美国财政弹性正以每年1 2%速度衰减 已抵消其制度优势 [4] - IMF测算显示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将从当前15%升至2030年23% 即便实现3%经济增速 [4] 两党财政政策分歧 - 民主党主张通过企业税改和富人税筹集3 6万亿美元 共和党则推动将2017年减税政策永久化 [5] - 鲍威尔强调当前债务动态不可持续 但保持政策中立立场 [5] - 政策僵局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若上升50个基点 未来五年GDP增速将被拖累0 8个百分点 [5] 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 - 美国国债流动性指标降至2020年3月危机以来最差水平 做市商持仓集中度创十年新高 [5] - 美联储量化紧缩每月缩表950亿美元 但财政部债券发行规模达其3 2倍 [6] - 准备金余额以每月1200亿美元速度下降 迫使纽约联储临时增加1500亿美元回购操作 [6][7]
40天后,美国就要还6万亿美元的国债,特朗普已经找好了替罪羊
搜狐财经· 2025-04-29 11:37
美国国债偿还真相 - 6月份有约6万亿美元国债到期需要展期,并非实际偿还本金,而是通过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5] - 真正需要支付的只是期间利息,2023财年预计利息支出将达6400亿美元,已超过军费开支 [5] - 美国国债总额达31.4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9.4万美元 [7] 债务利息压力 - 当前每天需要偿还的债务利息高达20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烧掉140万美元 [7] - 新发国债利率从2019年的1.5%飙升至现在的5%,每发行1万亿新债每年多付350亿美元利息 [11] - 2023年预计利息支出将达1万亿美元,超过军费和医保支出之和 [12] 美联储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通胀、就业、债务三重压力,决策难度加大 [14] - 大选年美联储政策转向概率高达80%,当前市场预期降息概率从35%飙升至65% [16]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约4%,意味着每年新增利息支出约1.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33亿美元 [20] 美债市场风险 - 2023年二季度美国财政部计划发行7260亿美元新债,其中94%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20] - 各国央行持续减持美债,中国持有量从2013年峰值1.32万亿降至2023年的8488亿美元 [23] -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72%跌至58% [30] 全球影响 - 利率互换合约规模高达465万亿美元,美债收益率波动1%可能引发数万亿美元损失 [33] - 金砖国家构建新支付体系,东南亚开始本币结算,沙特接受人民币石油交易 [30] - 美国国债/GDP比率达123%,超过1946年二战时期峰值的106% [36]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黄金储备连续7个月增加,总量达2092吨,加速推进本币结算 [3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35] - 华为Mate60 Pro搭载国产7nm芯片突破技术封锁 [35] 政治博弈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以营造经济繁荣假象并稀释债务 [14][27] - 美联储独立性受侵蚀,政治力量逐渐蚕食其决策独立性 [27] - 特朗普通过渲染债务危机转移媒体焦点并攻击拜登政府 [29]
李迅雷专栏 | 为何我一直看好黄金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4-23 14:06
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 各国央行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MMT)应对经济下行,导致货币超发,黄金作为天然货币属性资产配置需求上升[6][9][15] -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贬值90%以上,美元对黄金贬值90%以上,凸显黄金保值功能[11] - 1990年以来仅瑞士法郎和新加坡元对美元升值,全球货币普遍贬值强化黄金避险地位[15] - 2024年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伦敦金仍上涨25%,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2025年3月单月增持9万盎司[23][25] 黄金与比特币的比较 - 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2016年11月742美元→2021年11月6.9万美元→2024年超10万美元→2025年回落至8.5万美元[17] - 比特币缺乏法定货币稳定性,各国央行无法调控其币值,商业合同采用比特币结算比例极低[17] - 加密货币可被任意创设(如特朗普币),稀缺性不足,本质是虚拟资产而非货币[17] - 黄金与比特币过去十年同涨,不存在替代关系,黄金货币属性历经三千年验证[18][19] 全球经济趋势支撑黄金需求 - 全球进入低增长高动荡模式:疫情、贸易摩擦(特朗普2025年对等关税)加剧经济震荡[22] - 中国房地产下行拖累全球经济,2021年以来艺术品价格指数跌40%,黄金逆势上涨[29] - 1971年后黄金三轮大周期:1972-1979涨1781%,2016-2025涨2.12倍,当前涨幅仍低于历史牛市[32] - 美国债务问题引发美元信用担忧,2025年COMEX黄金前4个月涨幅近30%[32]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中国黄金储备2025年3月达2292.33吨,较2024年底增12.76吨,2024全年累计增44.17吨[25] - 中国黄金储备占GDP比重仍偏低,与经济体量不匹配[26] - 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超总资产60%,日本央行更高,中国央行仅4%暗示增持空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