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欲望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级催婚:“单身税”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虎嗅APP· 2025-06-30 18:22
日本人口危机与生育政策 政策内容 - 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 向所有缴纳医疗保险者征收年费2400日元至12000日元(约120元至600元) 采用累进税率 年收入200万日元者2026年缴纳2400日元 2028年增至4200日元 年收入1000万日元者2026年缴纳12000日元 2028年增至19800日元 [3][4] - 该政策被民间称为"单身税" 但官方否认 强调其全民性质 资金用于补贴育儿家庭 与医疗保险深度捆绑 无论是否有子女均需缴纳 [5] 历史背景 - 历史上存在类似"单身税"政策 古希腊罗马对超龄未婚男性征税 苏联曾征收"无孩税"至1992年 韩国近年有21%民众支持类似政策 [6][7] - 日本当前面临"国难级"人口危机 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 2023年出生人口跌破70万 国民人数萎缩至1.2亿 年减少近90万人 [9][10][11] 人口现状 - 日本生育率全球垫底 老龄化率全球第一 单身家庭占比达38% 东京独居家庭比例高达52% 预测2035年15岁以上人口半数单身 [13][17] - 2023年结婚登记数不足50万对 创1945年以来新低 研究显示未来1/3男性和1/5女性可能终身不婚 [16][17] 既有政策效果 - 日本1994年起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 当前年投入约3万亿日元(1500亿人民币) [19] - 现有福利包括:一次性生育补贴50万日元(2.5万元) 0-3岁儿童年补贴12-18万日元 幼儿园至大学教育免费 三孩家庭公立大学全免学费 [20][21][22] - 政策未能扭转生育颓势 主因包括经济停滞30年 阶层固化 社会"内卷"严重 以及全球性生育成本高企问题 [24][25] 政策困境 - 生育下滑具有代际惯性 补贴仅能减缓下降速度 需系统性解决方案 但政策干预仍优于不作为 [26] - 核心矛盾在于"超单身社会"与"低欲望社会"现象 年轻人普遍奉行"不结婚 不生育 不买房"的三不主义 [15][18]
后疫情时代,口罩重塑了日本人
虎嗅· 2025-05-28 11:08
口罩依赖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 日本年轻人在疫情后持续佩戴口罩的现象已从健康防护演变为心理依赖 口罩成为安全感象征和社交缓冲工具 [2][3] - 女性群体因外貌焦虑依赖口罩 男性则更多出于公共自我意识驱动 东京未来大学研究显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2] - 矢岛里纱等案例表明口罩被用作情绪管理工具 可隐藏面部表情但长期使用会削弱非语言沟通能力 [3] 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 日本社会特有的集体规范意识强化口罩依赖 服务行业/学校等公共场所仍保持高佩戴率形成隐性压力 [5][6] - 疫情前已有季节性佩戴口罩传统 疫情将口罩行为从礼节性选择转变为社会责任感象征 [4][6] - "察言观色"文化使年轻人主动遵循群体行为 2022年政府放宽指引后仍因惧怕评判而持续佩戴 [6] 教育系统与心理健康影响 - 2020-2022年间度过关键成长阶段的"口罩一代"面临独特挑战 中小学生自杀率同比激增25% [7] - 东海学园大学等机构尝试通过无口罩照片展示/课堂讨论等教育干预手段缓解学生依赖 [8] - 外貌焦虑患者缺乏求助意识 铃木公啓教授指出需加强学校心理支持系统建设 [8] 行业与社会应对措施 - 化妆品行业或受益于优里香等案例显示的美妆需求增长 成为摆脱口罩依赖的过渡方案 [10] - 心理健康服务存在市场缺口 政府需加大心理咨询投入以应对潜在精神健康危机 [11] - 媒体应避免二元化宣传 需通过公共教育活动建立"安全摘口罩"的社会共识 [11]
当性萧条来临
新浪财经· 2025-05-21 05:18
消费趋势变化 - 520节日期间女性消费显著下滑,花店、酒店、电影院、药店等传统消费场景萧条[4][6] - 与情侣相关的高档餐厅、商场人流、爱情电影票房均进入冰点[13] - 安全套行业受冲击明显,市场份额最大的杰士邦三易其主且上市失败[19] 娱乐方式转型 - 户外活动增长显著:逛公园(226%)、City Walk(218%)、瑜伽(200%)、骑行(140%)成为新主流[16] - 传统娱乐暴跌:KTV(-87%)、密室逃脱(-87%)、夜店(-77%)、酒吧(-65%)、电影(-61%)[16] - 居家休闲上升:追剧(130%)、阅读(66%)等低成本活动增长[16] 行业数据表现 - 蓝色小药丸类产品因专利到期价格平民化后出现滞销,药厂销售额利润持续下滑[17] - 聚餐(-43%)、旅游(-50%)、逛街(-57%)等社交型消费大幅萎缩[16] - 运动类消费分化:徒步(111%)增长但球类(-13%)、游泳(-12%)、滑雪(-7%)下滑[16] 社会结构影响 - 企业加班文化严重,周平均工作时间达48.8小时,远超日韩水平[35] - 比亚迪体系数据显示仅10%部门能准点下班,工程院(22%)、国际合作(27%)相对较高[40] - 低欲望社会特征显现,休闲活动转向零成本项目如压马路、逛公园[38][41] 宏观经济关联 - 性萧条直接导致安全套、壮阳药等产业萎缩,并间接影响旅游、餐饮等关联行业[43] - 消费降级现象普遍,消费者优先选择"不用掏钱"的娱乐方式替代传统消费[38][41] - 工作时间过长被认为是抑制消费欲望的核心因素,超过两性关系变化的影响[35][36]
日本年轻人最爱逛的宝藏街区,不欢迎品牌连锁店
创业家· 2025-05-01 17:45
内卷现象分析 - 中国多个知名风情街高度同质化,商品和建筑风格雷同,缺乏本地特色 [2] - 国内四大购物中心布局相似,品牌和商品重复率高,消费体验趋同 [3][4] - 同质化竞争导致消费场景失去吸引力,形成“换个地方买同样东西”的内卷模式 [4][12] 日本破卷案例研究 - 东京下北泽通过拒绝连锁店、引入特色小店(如有机蔬菜店、独家唱片店)恢复街区活力 [13][14][15] - Tommy旗舰店采用“限店限量”策略,独家销售特定商品以保持独特性 [16][17][19] - 日本企业通过差异化定位(如优衣库的高质价比、GROOVE X的情感陪伴机器人)应对低增长环境 [31][49] 低增长时代商业趋势 - 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消费转向平价、品质、实用主义,企业需重构产品意义网络 [25][28] - 孤独经济催生细分需求,如DHC的健康美肤、7-11的“附近性”零售、萨莉亚的低价聚餐场景 [31][32][33] - 企业需融合商业逻辑与情感需求,例如GROOVE X的LOVOT机器人出货量超1.5万台,填补孤独鸿沟 [49][50] 日本标杆企业研究 - 优衣库通过高质价比产品抵御周期,逆势增长 [31] - 7-11以数字化管理和“经商之心”哲学实现全球扩张 [47][48] - 明治食品以健康功能性产品占据日本乳制品第一,爆品开发手法成熟 [42][43] - 无印良品从刚需满足升级为意义创造,全球化进程由前社长松崎晓操盘 [40] 游学行程核心内容 - 三浦展带队解析孤独社会商业案例,包括高圆寺复古街区、SETAGAYA Qs-GARDEN社区 [39][40] - 参访明治工厂、7&i集团研修中心、GROOVE X,学习SPA模式、零售哲学及AI陪伴技术 [42][47][49] - 导师阵容涵盖弘章投资翁怡诺、三浦展、优衣库顾问田中信彦等,聚焦消费变迁与全球化 [35][38][39]
结婚人数再次下降,国家出手了
虎嗅APP· 2025-04-27 21:10
婚姻登记数据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 较去年同期减少15 9万对 相比10年前高峰时期减少近一半 [4]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610 6万对 创1980年以来最低纪录 文化因素影响微弱 结婚意愿下降是核心问题 [4] 政策调整与改革 - 新《婚姻登记条例》2025年5月10日施行 实现结婚全国通办+取消户口本限制 仅需身份证即可登记 [5] - 政策取消地域户籍限制 解决流动人口登记难题 大数据联网消除重婚骗婚隐患 [5] - 离婚冷静期仍保留 依据《民法典》三十日规定 政策导向为抑制冲动离婚 [5] 地方激励措施 - 浙江绍兴上虞区提供1000元消费券+体检文旅优惠 衢州常山县发放1000元现金 要求25岁以下初婚且本地户籍 [11] - 山西吕梁对35岁以下初婚夫妇直接奖励1500元 [13] - 广州白云区南岭村对户籍股东初婚夫妇奖励2万至4万元 但覆盖范围有限 [15] 经济与社会影响 - 结婚与生育强关联 上一年结婚数影响次年出生人口 国内生育仍以婚姻为前提 但多地试点生育登记与婚姻脱钩 [19][21] - 家庭结构促进消费循环 从婚庆购房到教育支出拉动内需 单身社会可能导致消费低迷 参考日本三十年经济停滞案例 [24][25] - 韩国"三抛世代"现象警示长期人口危机 政策需平衡个人选择与社会稳定需求 [26][27]
中美关税战的祸首在美国,但答案可能就在日本
创业家· 2025-04-26 17:27
贸易战与产业升级 -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必然面临贸易战挑战,2018年后已进入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叠加阶段[4][5] - 贸易战持续将倒逼科技升级与内需升级,中国需消化庞大产能于国内或出海[6][7] - 日本80-90年代经历类似贸易战后分化出"两个日本"模式:全球化出海(如丰田)与内需驱动(服务老龄化社会)[8][9][10][11] 日本低增长时代商业样本 - 日本在债务危机、老龄化、低欲望社会背景下催生新服务业态,如优衣库(服装性价比)、7-11(零售便利)、DHC(健康美肤)、GROOVE X(科技陪伴)[15][28] - 孤独经济催生低价、品质、共享、极简主义需求,企业需缝合商业逻辑与情感需求(如售价3万日元的LOVOT机器人出货量超1.5万台)[20][24][44] - 行业领军企业共性:从满足刚需转向创造意义(无印良品)、多品类矩阵运营(DHC)、低成本高质价比(萨莉亚)[26][28][40] 消费市场变革与创新机会 - 消费底层逻辑重构:从"狂飙时代"转向"低欲望社会",需精准洞察人性与群体需求(如明治功能性食品研发)[20][40] - 日本第五消费时代特征:孤独社会催生街区经济(高圆寺复古街区)、健康社区(SETAGAYA Qs-GARDEN)、情感连接产品(GROOVE X)[36][44] - 零售业对抗虚无感的核心策略:7-11以"附近性"构建万店数字化网络,优衣库通过高质价比抵御周期[28][42] 企业参访与专家洞察 - 关键企业深度剖析:优衣库竞争力构建(田中信彦)、无印良品全球化进程(松崎晓)、7-11零售哲学(铃木敏文体系)[37][38][43] - 投资视角:弘章资本翁怡诺提出新全球化主张,三浦展揭示孤独社会消费变迁规律[29][36] - 工厂与研发实地考察:明治食品爆品开发手法(38年经验开发者角直树)、DHC多元化布局(欧力士健康负责人)[40][41] 行程与学习框架 - 7天6晚行程覆盖消费变迁理论(三浦展)、企业参访(明治工厂、7&i集团)、街区经济案例(高圆寺)[33][36][42] - 学习目标:拆解日本低增长环境下企业逆势增长方法论(如萨莉亚SPA模式),预判中国消费市场20年创新机会[15][16][40]
去过日本才明白:内卷的尽头,不是拼低价,而是……
创业家· 2025-04-24 17:56
内卷现象分析 - 中国多个知名风情街高度同质化 臭豆腐 玻璃珠 砖瓦墙等商品和装饰雷同 [2] - 四大著名购物中心业态重复 一楼奢侈品 楼上服装品牌 地下超市日用品等布局相似 [3] - 同质化导致消费体验下降 演变为"换个地方买同样东西"的无聊游戏 [4] 日本破卷案例研究 - 东京下北泽社区通过拒绝连锁店 引入有机蔬菜店 独家唱片店等特色小店恢复繁荣 [13][14][15] - Tommy旗舰店采用"限店限量"策略 特定款式仅单店销售以保持独特性 [16][17] - 独特性被视为最稀缺资源 米其林三星差异化案例佐证该观点 [19] 日本消费趋势洞察 - 低增长时代催生"日本模式" 优衣库 711 DHC GROOVE X等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20] - 孤独经济兴起 低价 品质 共享 极简与实用主义成为新商机 [25] - 第五消费时代特征显现 需通过人性洞察重构消费意义网络 [25][28] 标杆企业深度解析 - 优衣库通过高质价比构建长期竞争力 逆周期增长 [30] - 711以"附近性"对抗虚无感 数字化管理支撑全球扩张 [31] - GROOVE X公司LOVOT机器人出货超1.5万台 填补情感陪伴市场空白 [49] 研学行程核心内容 - 三浦展带队考察高圆寺 Os-GARDEN等孤独社会衍生的商业街区 [28][40] - 参访明治食品工厂 学习健康功能性食品开发手法 [41][42] - 7&i集团研修中心揭秘铃木敏文零售哲学 [46][47]
去过日本才明白:内卷的尽头,不是拼低价,而是……
创业家· 2025-04-21 17:45
内卷现象分析 - 中国多个知名风情街高度同质化 臭豆腐、玻璃珠、砖瓦墙等元素重复出现 失去本地特色 [2] - 国内四大购物中心布局雷同 一楼奢侈品、楼上服装品牌、地下超市等结构高度相似 [3] - 同质化导致消费体验下降 演变为"换个地方买同样东西"的无聊游戏 [4] 日本破卷案例研究 - 东京下北泽社区通过拒绝连锁店 引入有机蔬菜店、独家唱片店等特色小店恢复繁荣 [13][14][15] - Tommy旗舰店采用"限店限量"策略 特定款式仅在该店销售 打造独特性 [16][17] - 日本企业解题思路强调"独自花开" 通过独特性对抗内卷 [20] 日本消费市场特征 - 进入"低欲望社会"阶段 消费底层意义网络重构 需精准洞察人性和商业规律 [25] - 老龄化、少子化催生孤独经济 低价、品质、共享、极简主义成为新商机 [25] - 孤独经济本质是"人性洞察革命" 需缝合商业逻辑与情感需求 [25] 标杆企业研究 - 优衣库:通过高质价比策略抵御周期 持续打造长期竞争力 [30] - 7-11:以"附近性"对抗虚无感 数字化连锁管理支撑万店规模 [31] - GROOVE X:情感陪伴AI机器人出货量超1.5万台 填补人类孤独鸿沟 [49][50] 研学课程设置 - 三浦展分享《孤独消费论》 解析第五消费时代特征 [28][39] - 优衣库创始人高参田中分享企业竞争力构建方法 [40] - 明治食品38年开发专家揭秘爆品三环开发手法 [42]
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泽平宏观· 2024-12-16 21:22
中国人口现状与挑战 - 中国总人口14.1亿,开始持续负增长 [4] - 老龄化加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4%,占全球老年人口约1/4 [6] -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15-64岁人口占比预计从2023年68%降至2050年59% [6] - 少子化严重,总和生育率不足1.1,全球倒数第二,出生人口连续7年下降 [7] - 不婚化趋势明显,结婚登记对数从2013年1347万对降至2022年683万对 [6] 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 - 人口向深圳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和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集聚 [10] - 东部地区人才净流入率从2018年5.7%增至2022年14.0%,中西部持续净流出 [10] - 东北、西北人口持续流出,人地错配问题突出 [10] 人口结构变动中的机遇 - 消费向健康化、品质化、情感化转型 [11] - 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11] - 产品和服务向适老化转型,医养结合紧密,养老金融前景广阔 [11] - 住房价值分化,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更高 [11] 全球人口演变与应对经验 - 美国总人口3.4亿,老龄化加剧但移民政策支撑人口增长 [12] - 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9%,老龄化程度全球最高 [14] - 韩国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抚养孩子成本与人均GDP比重最高 [14] - 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4%,高福利政策带来财政负担 [14] - 印度人口超14.2亿,劳动人口数量与中国相近但教育水平分化严重 [15] 人口政策建议 - 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现金补贴,覆盖怀孕至孩子18岁 [18] - 提升0-3岁孩子入托率至40%以上,对隔代照料发放补贴 [18] - 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实行企业生育税收优惠 [18] - 按孩子数量发放补贴,一孩家庭1000元/月,三孩家庭6000元/月 [18] - 加快社保全国统筹,发挥第二、第三养老支柱作用 [20] -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年长劳动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