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面对荷方晶圆断供,安世中国回应:库存充足
财联社· 2025-11-02 08:55
安世中国周日凌晨发布致客户公告函称,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晶 圆。 目前公司库存充足能够满足客户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 公司微信公众号上刊登的致客户公告函称,荷兰安世半导体提出的所谓"当地管理层近期未能遵守约定的合同付款条件"的断供理由,完全是 无中生有,恶意抹黑安世中国管理层。 公告函指出, 安世中国不存在违约行为;恰恰相反,荷兰安世半导体目前欠付ATGD的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荷兰安世半导体相关管理 层在决策过程中严重失职失责,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整体利益之上,严重违背职业操守和公司治理要求,由此给公司、广大员工造成的损 失,应依法承担责任。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停止供货的行为,完全置客户利益于不顾, 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和商业合作原则,严重破坏了 客户信任,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公告函称,目前,安世中国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稳定、持续地满足广大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供应链安 全可靠。为确保供应的长期性与韧性, 我们已积极启动多套预案,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 公司对在短期内完成验证、并自明年起无 ...
安世中国,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02 08:54
事件背景 - 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供应晶圆 [1] - 荷兰方声称此举系当地管理层未能遵守合同付款条件所致 安世中国对此表示极为震惊并强烈反对 认为该言论混淆视听且极具误导性 [1] - 荷兰政府与法院对安世半导体实施资产冻结 并暂停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的董事职务 同时任命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 [8] 安世中国声明与立场 - 安世中国指责荷兰安世半导体相关管理层在决策中严重失职失责 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整体利益之上 违反职业操守和公司治理要求 应依法承担责任 [2] - 荷兰方单方面停止供货的行为完全置客户利益于不顾 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和商业合作原则 破坏客户信任 [3][4] - 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先生销售市场部副总裁职务的行为无效 张秋明职务身份保持不变 其职权范围内的行为代表安世中国 [8][15] 供应链与运营状况 - 安世中国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 能够稳定持续满足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 供应链安全可靠 [1][4] - 为确保长期供应韧性 公司已启动多套预案 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 并对在短期内完成验证 自明年起无缝衔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充满信心 [1][4][5] - 安世中国所有业务活动、生产运营及对外合作均在法律与管理制度框架下有序正常开展 完全有能力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9] 产品质量与客户承诺 - 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要求 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符合客户合同约定并通过严格质量检验 [10] - 公司承诺后续关于产品供应、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如有变更或调整 将按照正常流程与客户提前沟通 [10] - 安世中国珍惜客户信任 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 荷兰方行为不会改变公司对产品品质和履行客户承诺的坚持 [6] 外部环境与政府表态 - 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全球产供链混乱 [10] - 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 充分考虑产供链安全稳定 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联系商务部门 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10]
中国供应链何处去?|暗涌看世界
36氪· 2025-10-31 02:08
文|施嘉翔 编辑|陈之琰 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春晖律师告诉「暗涌Waves」,他所服务的大型的制造业客户中,大多数企业 都在加速原有的出海进程。即使在中美日内瓦会晤结束、有90天缓冲期后,生产的多元化与本地化仍是 大多数企业未来战略的关键。 总而言之,对仍以美国为出口目的国的企业而言,在适用美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 产品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地点,合理规划产品的原产地,才能实现供应链的腾挪,有效地避免美国多变的 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而这可能决定企业出海的成败。 在中国学界,林雪萍是少有的同时拥有供应链和全球化两大议题著作的学者。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 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他观察、记录全球供应链的时间已有20余年。 在林雪萍出版于2023年的《供应链攻防战》和出版于2025年的《大出海》中,对于中国供应链有许多脍 炙人口的表达——比如,"供应链就像是奔腾的洪流,四下散开去寻找最稳妥的巨大洼地"、"自由市场 化的供应链,在国家权力的围堵下,已经变成透明的鱼缸"、"供应链竞争力不仅是所有供应链节点的合 力,更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总和"。 据他观察,供应链的企业竞争属性已经开始叠加国家属性,而"供应 ...
卫星化学(002648):乙烷技改结束 高研发投入有望构建长期技术壁垒
新浪财经· 2025-10-30 08:37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7.71 亿元,同比+7.73%;实现归母净 利润37.55 亿元,同比+1.69%。其中,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11 亿元,同比-12.15%,环比 +1.6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11 亿元,同比-38.21%,环比-13.95%。 点评:公司报告期内对连云港石化的2 套乙烯装置以及一台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进行例行检修及技 改,导致相应产品产销下滑,影响业绩。当前检修技改任务已完成,未来长期高质量生产可期。三季度 乙烷价格略有下行带动乙烯-乙烷价差环比走扩,但因装置技改,该部分盈利能力并未在当季体现。C3 部分景气略有下行,据我们测算季度内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平均价差环比分别-499/-2819/-74 元/ 吨,影响C3 部分业绩。未来PDH 资本开支进入周期尾声,产能投放趋缓,C3 景气度有望逐渐修复。 强化供应链安全,构建长期技术壁垒。当前公司已锁定14 艘乙烷运输船的长期运力,有望为未来新增 乙烯产能构筑自有运输的"原料生命线"。 同时公司启动未来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主要集中在催化剂、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新材料以及 ...
日本“双面豪赌”——稀土靠美国 能源靠俄罗斯
金投网· 2025-10-29 15:20
声明中还表示,美日本双方将考虑建立互补性储备安排,并与其他国际伙伴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 此外,日本看似"讨好"特朗普的行为,其实依旧延续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亚洲之行前夕,美国曾呼 吁包括日本在内的俄罗斯能源买家停止进口。 纵观全球,中国一直都主导着全球稀土开采市场,但美国和缅甸分别占据12%和8%的份额,马来西亚 和越南则分别占加工环节的4%和1%。 很明显,美日两国试图通过在关键供应链上的合作,构建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小圈子",降低对华稀 土依赖,增强自身供应链的韧性。 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会见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两国公布了一份项目清单,涵盖能源、人 工智能和关键矿产领域,日本企业正在考虑高达4000亿美元的投资。 然而,这一战略愿景在短期内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首先,中国不仅在稀土开采上占据主导地位,更掌 控着全球近90%的精炼和分离产能。美日即便能够获得稀土原矿,也难以绕过中国进行大规模低成本的 精加工。其次,建立独立的稀土供应链意味着巨大的环境和时间成本。美国本土的扩产过程缓慢,而日 本过去尝试在其他国家投资稀土项目的努力也大多因技术问题收效甚微。 今年早些时候,作为一项协议的一部分 ...
日本“双面豪赌”——稀土靠美国,能源靠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10-29 07:50
声明中还表示,美日本双方将考虑建立互补性储备安排,并与其他国际伙伴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 纵观全球,中国一直都主导着全球稀土开采市场,但美国和缅甸分别占据12%和8%的份额,马来西亚 和越南则分别占加工环节的4%和1%。 很明显,美日两国试图通过在关键供应链上的合作,构建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小圈子",降低对华稀 土依赖,增强自身供应链的韧性。 然而,这一战略愿景在短期内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首先,中国不仅在稀土开采上占据主导地位,更掌 控着全球近90%的精炼和分离产能。美日即便能够获得稀土原矿,也难以绕过中国进行大规模低成本的 精加工。其次,建立独立的稀土供应链意味着巨大的环境和时间成本。美国本土的扩产过程缓慢,而日 本过去尝试在其他国家投资稀土项目的努力也大多因技术问题收效甚微。 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会见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两国公布了一份项目清单,涵盖能源、人 工智能和关键矿产领域,日本企业正在考虑高达4000亿美元的投资。 今年早些时候,作为一项协议的一部分,日本承诺向美国提供550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贷款和担保,以 争取免除特朗普的惩罚性进口关税。现在,日本首相高市还承诺加快推进将国防开支提 ...
高市政府警惕外国光伏板?英媒:日本将对大型光伏电站开发采取监管
环球时报· 2025-10-29 06:39
据报道,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的联合执政协议明确提出,将在2026年的例行国会上针对百万瓦级光伏电 站"实施从法律上进行监管的措施"。目前,日本尚无直接针对这一规模项目的专门监管法律。 "坚决反对用外国制造的光伏面板进一步铺满我们的国土。"高市早苗在9月宣布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 记者会上,就对百万瓦级光伏电站的快速扩大提出了批评。高市的担忧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第二点是对海外制造光伏板占领日本市场的忧虑。日本太阳能发电协会统计显示,2025年4 月至6月日本市场海外生产的光伏板占比达95%,较十年前上升29%。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曾统 计称,2024年日本国内使用的太阳能面板中,海外产品占比达94.9%,其中约80%为中国制造。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军】"在能源政策方面,刚成立不久的高市政府计划对大型光伏电站开发 采取监管。"英国《金融时报》紧盯日本政局,称日本的环境与能源政策逐渐显示出"高市色彩"。 在高市早苗提出改革方针后,日本政府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在记者会上表 示:"政府认为,在与地区共生、推动技术自主化的基础上推进可再生能源引入同样重要。"他强调必须 ...
美日首脑会晤:为“美国核电超级大单”买单,高市成功取悦特朗普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20:18
美日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美日签署两份协议,分别聚焦贸易投资和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1] - 双方将推动日本对美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实施,聚焦能源、人工智能和关键矿产等领域[1] - 美方向日本征收的关税税率定为15%,低于此前威胁的25%[1] - 第二份协议旨在通过稀土及其他关键矿产的开采与加工合作,保障供应链安全,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1] 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细节 -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潜在投资项目清单,参与企业包括软银集团、东芝、三菱重工、日立GE等[2] - 投资项目涵盖能源、人工智能、关键矿产等关键领域,单项规模从3.5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不等[2] - 丰田汽车公司将在美国各地建厂,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4] 能源领域重点项目 - 西屋公司计划与日本企业合作建设AP1000核电机组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总额预计可达1000亿美元,三菱重工、东芝集团、石川岛播磨重工等公司可能参与[3] - 另一项由通用电气GE Vernova和日立参与的小型反应堆计划,规模同样可达1000亿美元[4] - 美方将最终决定哪些项目入选,日本保留一定话语权,若投资未按美方指定推进,特朗普可重新提高关税[4] 合作背景与潜在影响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承诺将国防支出提升至GDP的2%,并提前一年实现目标,赢得白宫肯定[5] - 分析认为真正的考验在于5500亿美元投资清单能否落地,以及日本企业是否愿意承担其中的政治与商业风险[5]
狠话说尽后,欧盟:中方代表团水平很高,周四在布鲁塞尔不见不散
观察者网· 2025-10-28 12:14
中欧贸易紧张局势 - 欧盟成员国如德国、法国和波兰支持在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讨论中方对欧日益严格的贸易措施 [7] - 法国希望欧盟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支持对华贸易强硬并愿意讨论使用"反胁迫"机制 [7] - 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一份贸易措施清单,预计本月底发布,以增加谈判筹码和影响力 [7] 稀土供应问题 - 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将于10月30日访问布鲁塞尔,就稀土问题与欧盟进行会谈 [1] - 中欧首轮稀土问题视频会议已于10月27日举行,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1] - 美国和欧盟正致力于缓和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希望中方暂缓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2] - 中方表示近期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并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 [8] 安世半导体事件影响 - 荷兰政府自9月30日起强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冻结其资产、知识产权等一年 [4]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计划实施"上四休三" [4] - 德国汽车行业严重依赖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每辆汽车搭载的该类芯片最多可达五百枚 [5] - 德国经济部担忧潜在供应链困难,并与中国合作促进德国经济利益 [5] 欧盟应对措施与内部立场 - 欧盟正制定应急计划,包括提升矿产本地生产、多样化供应商网络、再利用材料、建立联合采购和战略储备中心 [5] - 欧盟正考虑出台新规,要求在欧投资的中国企业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进入当地关键市场,包括强制转让技术、使用欧盟商品或劳动力等 [7] - 《反胁迫工具法案》于2023年底生效,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和服务、削减知识产权等,但被视为"核选项"且从未启用 [7] - 欧盟成员国在如何应对对华贸易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担心中欧关系升级可能对欧洲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8] 中欧官方沟通 - 10月21日,王文涛部长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举行视频会谈,就出口管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交换意见 [8] - 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方发挥建设性作用,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8]
还不悔改?荷兰继续甩锅,“中方想掏空我们”
观察者网· 2025-10-28 11:27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自9月30日起强制接管中企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禁止其在一年内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 [3] - 荷兰政府及媒体声称其行动是因担忧中方团队计划裁减安世半导体40%员工、关闭德国慕尼黑研发设施,并将英国曼彻斯特工厂的芯片设计和机器设置等机密转移至中国,但未提供证据 [1] - 荷兰政府期望通过谈判将安世半导体管理层改组为统一的“荷兰-中国结构” [1] 公司背景与影响 - 安世半导体总部位于荷兰,是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2024年收入规模约147亿元,约占闻泰科技总营收的六分之一 [3] - 荷兰政府的指令被闻泰科技认为范围过广、限制过严,已远超常规风险管控,是对正常经营企业的严重不合理外部接管 [3] - 受事件影响,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在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计划实施“上四休三”,公司正申请管制豁免,但恢复供货尚无明确时间表 [7] 地缘政治背景 - 荷兰政府的行动紧随美国于9月29日发布针对闻泰科技子公司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之后,凸显对敏感行业中资企业的审查日益严苛 [4][5] - 法庭文件显示,早在今年6月,美国官员已向荷兰表明立场,若安世半导体想从美国“实体清单”中获得豁免,其中国籍CEO必须被替换 [5] 行业与供应链影响 -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对全球汽车工业至关重要,事件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出现“大地震” [1][7] - 德国汽车行业严重依赖安世半导体芯片,每辆汽车搭载的该类芯片最多可达五百枚 [7] - 事件暴露出欧洲在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的两难境地,并对欧洲汽车工业造成严重影响 [7][8] 后续进展 -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中欧已于10月27日举行首轮视频会议,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将于10月30日访问布鲁塞尔与欧盟进行会谈 [9] - 德国、法国和欧盟委员会此前曾宣称将对华采取报复措施,但欧洲汽车工业面临的大规模停产危机使欧盟态度有所变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