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改革
搜索文档
“胖改先锋”永辉超市,黎明之前弹尽粮绝?
观察者网· 2025-08-26 18: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0.73%至299.48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2.41亿元,转型阵痛持续显现 [3][5][8] - 公司启动"胖改"门店改造计划,效仿胖东来模式,但短期财务压力加剧,资产负债率逼近89%,现金储备紧张 [5][7][11] - 供应链改革和线上业务转型尚未成功,服务业收入因取消中间费大幅下降40%,线上业务仍处亏损状态 [12][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同比下降58.9%,总资产339.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0.5% [4] - 四年半累计亏损超95亿元,2021年至2024年净利润连续为负:-39.44亿元、-27.6亿元、-13.3亿元、-14.6亿元 [7] 门店改造进展 - 截至8月21日完成162家门店调改,占开业门店总数552家的29.3%,目标9月底完成200家调改 [11] - 单店调改投入500-800万元,部分小型门店投入300万元,总募资计划39.92亿元,其中32.13亿元用于门店升级 [10][11] - 调改门店收入同比增长但未能弥补关店导致的收入下降,公司未在财报中披露具体调改成果 [8][11] 股东与资本变动 - 名创优品以63亿元收购公司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叶国富代行CEO职责并主导改革 [8] - 第一大股东广东骏才国际质押18.68亿股,占其持股70%,公司总股本的20.58%处于质押状态 [11] - 公司总市值485.51亿元,名创优品持股账面浮盈超68亿元 [15] 业务结构调整 - 零售业营收285.09亿元,同比下降19.38%,服务业营收14.40亿元,同比下降40.40% [12][14]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比18.33%,同比减亏3475万元但仍未盈利 [12] - 供应链改革取消中间费,供应商数量精简50%,导致高毛利(90.74%)的服务业收入大幅下滑 [12][14] 战略转型挑战 - 公司称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且无ST风险,但市场对调改店业绩可持续性存疑,初期客流增长后可能回落 [4][12] - 分析师认为大型商超模式与新生代消费需求不匹配,胖东来模式在上市公司中复制难度较高 [9][12]
永辉超市(601933):存量门店调改加速,静待盈利拐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2 23:0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PS估值法给予永辉超市2025年0.82xPS估值 对应上行空间10% [6]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正处于战略转型期 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供应链改革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拐点 [6] - 2025年H1营收同比下降20.73%至299.48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主要因关闭227家门店及商品结构优化 [6] - 门店调改进入规模化阶段 截至8月20日已完成161家门店改造 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75% [6] - 供应链改革成效显著 供应商数量从2300家缩减至800家 通过直采模式降低15%采购成本 [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299.48亿元(同比-20.73%)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187.38%) [6] - 2025年Q2营收124.69亿元(同比-22.62%) 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15.82%) [6]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2025年H1为20.8%(同比-0.77pct) [6] - 期间费用率上升 2025年Q2达到27.51%(同比+2.92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22.88%(同比+3.42pct) [6] 业务转型进展 - 门店数量优化 2025年H1新开4家门店 总门店数552家 较2024年底减少223家 [6] - 线上业务发展迅速 2025年H1线上营收54.9亿元 占比18.33% 其中自营到家业务销售额31.4亿元 [6] - 自有品牌建设启动 截至8月20日已上架2支自有品牌单品 [6] - 商品结构优化 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20% [6] 盈利预测 - 2025年预计营收600.10亿元(同比-11.2%) 归母净利润-5.42亿元 [5][6] - 2026年预计营收739.60亿元(同比+23.2%) 归母净利润5.82亿元 [5][6] - 2027年预计营收825.87亿元(同比+11.7%) 归母净利润10.44亿元(同比+79.3%) [5][6] - 估值方面 2025-2027年PS分别为0.75x/0.61x/0.55x [6]
银座股份: 银座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5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9.72亿元,同比下降0.87%,主要受市场竞争影响 [2][3] - 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8.33%,因经营竞争及市场因素导致利润减少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1亿元,同比下降21.62%,因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2][3] - 总资产112.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2%;净资产27.39亿元,增长3.48% [2][3] 业务运营与战略 - 拥有120家门店(含托管门店53家),建筑面积298.80万平方米,覆盖山东省11个地市及河北、黑龙江 [3] - 新开2家门店同时关闭2家门店,坚持"去枝强干"策略 [3] - 采用经销、联营、代销、租赁多元化合作机制,百货购物中心以联营租赁为主,超市以经销代销为主 [3] - 推动供应链改革,强化源头直采,完成生鲜产地仓建设,增加直签和统配品牌 [3] 行业环境与竞争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24.9% [3] - 限额以上零售业态中超市增长5.4%,便利店增长7.5%,百货店增长1.2% [3] - 消费分级加剧,消费者偏好高性价比及情感价值产品,宠物经济和银发经济成为增长领域 [3] - 面临电商分流及线下同质化竞争压力,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催生区域性竞争对手 [11]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升级"鲁商生活"平台,搭建场景化营销模式 [6] - 优化新媒体矩阵和直播策略,加快大私域体系建设,推动会员互通和精准营销 [6] - 通过ERP系统升级和统一移动终端IDS建设,提升全域运营能力 [6] - 探索"直播+门店"新模式,通过社群裂变和异业联盟沉淀私域流量 [8] 营销与品牌建设 - 策划"潮越五千年"29周年庆活动,首创山东"文化消费节",联动25城百店实现文化商业融合 [7] - 开展剧场式情景化营销,打造超级品牌月、好品发布会等重点项目 [7] - 荣获第三方平台"卓越品牌"奖及CCFA金百合奖等多项荣誉 [3] - 依托近三十年品牌沉淀,坚守"货真价实"底线,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 [10] 未来战略规划 - 聚焦"五个创新",以"减除加乘"措施重构人货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8] - 通过供应链瘦身、动态汰换机制和数字化赋能优化运营效率 [8] - 加速爆品打造和自有品牌开发,强化差异化优势 [8] - 深化与头部流量平台合作,推进剧场式百货和首秀首展资源引入 [9]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现0.1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780.10万元,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1] - 控股股东商业集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通过委托管理协议托管银座商城非上市门店53家 [12][16] - 截至报告期末,商业集团及山东银座商城为公司提供担保总额24.27亿元 [17]
永辉超市(601933):改革处于阵痛期,等待拐点到来
国金证券· 2025-08-21 16: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的2026E/2027E PE分别为35x/25x [1][4] 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299.5亿元 同比-20.73% 归母净利润-2.4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5.16亿元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8.02亿元 综合毛利率20.80%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1][2] - 持有的Advantage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4亿元 [2] 经营调整 - 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产生租赁赔偿/人员安置等关店损失 [2] - 新开4家门店 调改店开业93家 截至2025年6月末调改店总数达124家 占比22% [3] - 预计Q3再关店70+家 年底总门店降至480家左右 调改店占比将超50% [3] 供应链改革 - 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裸采合同签订 精简供应商数量约50% [2] - 生鲜源头采购比例提升至60%以上 熟食加工板块自营销售额占比从40.2%升至78.1%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69.39/979.96/1111.98亿元 同比-15.74%/+72.11%/+13.47% [4] - 归母净利润预测-4.26/12.91/18.05亿元 2026年扭亏为盈 [4] - 2026E ROE(摊薄)24.35% 2027E提升至25.39% [8]
蔚来盈利,还得靠低价爆款?
新浪财经· 2025-07-18 21:21
蔚来汽车现状与挑战 - 公司上半年累计交付11.4万辆,距离全年44万辆目标差距显著,乐道L60未能实现预期"爆单" [1][4]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蔚来销量在新势力中落后,月销量徘徊在1-2万辆,而小米、理想等对手月销达2.5-4万辆 [4][12] - 公司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0.2%,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 [13][14] 乐道L90的战略定位 - 乐道L90定位大型家庭SUV,整车预售价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版19.39万元起,低于市场预期30-35万元区间 [1][11] - 产品聚焦家庭出行痛点,强调三排座空间体验,新增前备箱、静音电吸门等实用配置 [7][11] - 定价较理想L8便宜3万元,较预期理想i8便宜约7万元,但部分用户认为溢价空间仍存 [11][12] 销售与交付体系改革 - 乐道L90实现"发布即交付",供应链和产能准备充分,打破蔚来"期货交付"传统 [8] - 乐道销售体系融入蔚来主品牌架构,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统一管理,中后台资源复用 [8] - 公司推进"基本经营单元CBU"组织变革,CEO李斌亲自参与供应链谈判以优化成本 [7][14] 市场竞争与盈利目标 - 低价策略成为行业主流,零跑和小鹏通过成本定价或智驾平权实现销量突破 [12] - 蔚来计划四季度盈利,目标乐道L90月销2.5万辆,整体月销5万辆,毛利率提升至15% [14][16] - 若乐道L90成功,可能冲击理想的市场地位,并推动行业格局洗牌 [16] 品牌与渠道问题 - 乐道L60因交付瓶颈和渠道建设滞后导致订单流失,三四线城市覆盖不足 [3][4] - 蔚来与乐道品牌协同性导致乐道独立定位模糊,曝光度低于竞争对手 [3][4] - 资本市场对乐道L90反应积极,港股股价累计涨幅一度超27% [3]
叶国富督战,400亿永辉高调反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4:15
供应链改革 - 公司向供应商公开宣战腐败和潜规则,推动供应链廉洁合作、供应商入驻透明化和财务结算高效化[1][7] - 改革聚焦核心供应商,采用裸价直采模式,首批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并砍掉大量中小供应商[12][14] - 准入端禁止员工私自推荐供应商,要求所有合作申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以杜绝"走后门"[10] 组织架构调整 - 董事会中"名创系"占据三席,原有团队仅保留创始人兄弟二人[16] - 供应链系统至少5-6名管理层被替换,引入名创优品团队及大润发/山姆背景高管[17][18] - 四级管理体系压缩为三级(总部-中心-大区),省区从15个裂变为28个大区[27] 商品策略转型 - SKU大幅精简,自有品牌从1000多个减至87个,销售占比达5%-15%[20][23] - 计划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2024年推出60款自有品牌商品并打造10个爆款[19][23] - 目标3-5年内自有品牌贡献总销售额40%[24] 门店运营优化 - 学习胖东来模式已调整128家门店,预计三个月内达200家(占总门店超40%)[2] - 41家调改店前三月累计利润7472万元,100家调改店带动整体GMV三年首现同比正增长[30][31] - 2024年计划关闭250-350家低效门店,9月底前完成200家调改目标[28][31] 财务表现 - 2024年亏损14.65亿元,2024年1-3月收入174.79亿元(同比减少近20%)[32] - 叶国富以62.7亿元入股公司并主导改革[33]
叶国富督战,400亿永辉高调反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0:25
供应链改革 - 公司公开向供应商喊话"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聚焦廉洁合作、供应商入驻、财务结算三方面改革[2][5] - 要求供应商通过官网或指定二维码提交合作申请,禁止员工私自推荐供应商,从准入端杜绝行业积弊[6] - 砍掉大量中小供应商,首批锁定200家核心大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由CEO亲自筛选并承诺每年见面[9] - 推行"裸价直采"模式,去除中间商和KA渠道费用,目标与供应商建立共生关系而非博弈关系[8][9] 组织架构调整 - 董事会中"名创系"占据三席,原有团队仅剩创始人张氏兄弟[10] - 供应链系统至少5-6个主要管理层被替换,引入名创优品团队及大润发/山姆背景人才[11][12] - 将四级管理体系压缩为三级(总部-中心-大区),原15个省区裂变为28个大区[18] 商品策略转型 - 自有品牌SKU从1000多个精简至87个,调改门店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5%-15%[14][15] - 计划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2024年推出60款自有品牌商品并打造10个爆款[14][15] - 目标3-5年内自有品牌贡献整体销售额40%,已培育出栗栗家板栗仁等爆款产品[15][16] 门店运营优化 - 学习胖东来模式已调整128家门店,计划三个月内达200家(占总数超40%)[2][21] - 2024年计划关闭250-350家低效门店,聚焦"减亏"目标[19] - 调改店效益显著:41家满3个月门店累计利润7472万元,100家调改店带动GMV三年来首次正增长[21] 财务与战略 - 2024年亏损14.65亿元,2024年1-3月收入174.79亿元(同比减少20%)[22] - 实施"433"改革规划,重点推进组织、运营和供应链三大方向变革[17] - CEO叶国富个人投资62.7亿元入股,预计2025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改[21][22]
永辉大动作,前山姆高管接手了
36氪· 2025-06-10 21:34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进行重大组织架构调整 设立首席采购官职位 引入具有山姆 盒马 大润发多重背景的佘咸平 旨在推动供应链垂直管理改革 [5][7][14] - 公司采取"裸价策略+直采模式" 计划3-5年内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40% 对标山姆会员店的商品结构 [24][26][29] - 改革涉及供应链集中化管理 门店调改与供应商关系重塑 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转型成本尚未收回 [17][19][34][47] 人事任命与组织变革 - 佘咸平历任山姆全国生鲜采购总监 盒马供应链搭建者 大润发M会员店商品负责人 具备外资 新零售 传统商超三重经验 [9][12][13] - 永辉打破实行二十多年的区域采购总监负责制 将标品采购总部迁至广州 通过首席采购官实现供应链垂直管理 [14][15][18] - 新团队已更换70%-80%供应链人员 开发60个自有品牌单品 目标复制山姆"40%自有品牌+30%定制商品"模式 [29] 供应链改革措施 - 推行源头直采策略 参考山姆红旗坡苹果案例 砍掉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同时锁定核心产区保障品质 [24][25] - 筛选200家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采用类似胖东来的"联营代销"模式 取代传统价格博弈 [31][32] - 供应链能力向利润中心转型 通过买手制缩短产销链条 采购人员需兼具市场洞察与选品能力 [40][41] 门店运营与行业趋势 - 全国93家调改门店初见成效 郑州信万广场店首月销售额达5600万元 后稳定在月均2800万元 员工收入增长30% [34] - 聚焦500-800个核心单品打造极致性价比 定位"中国家庭品质生活解决方案" 减少SKU数量提升消费体验 [37][38] - 增加餐饮体验区 烘焙工坊等场景 提供"15天极速上架"服务 向生活方式服务商转型 [44][45] 财务表现与挑战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9 32%至174 79亿元 净利润下滑79 96%至1 48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71 15% [47] - 需平衡山姆的全球供应链效率与胖东来本地化运营优势 在商品力提升与短期财务承压间取得突破 [48][49] - 消费分级背景下 公司尝试融合会员制 区域精品与国民超市特点 探索差异化转型路径 [51][52]
永辉大动作,前山姆高管接手了
36氪· 2025-06-06 12:07
人事任命与组织架构调整 - 永辉超市新设首席采购官职位,聘请具有山姆、盒马、大润发经验的佘咸平担任CMO [1][3] - 佘咸平职业履历涵盖外资超市、本土新零售、传统商超转型三种模式,与永辉"传统超市+品质零售+会员模式"转型方向契合 [3][6] - 公司打破实行二十多年的区域采购总监负责制,改为供应链垂直管理,将标品采购总部迁至广州并裁撤冗余区域采购部门 [4] 供应链改革核心措施 - 推行"裸价策略+直采模式",砍掉中间环节锁定核心产区(如新疆红旗坡苹果),降低采购成本 [8] - 计划3-5年内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40%,对标山姆会员店模式,已开发60个自有品牌单品并更换70%-80%供应链人员 [9][11] - 筛选200家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采用"联营代销"模式替代传统价格博弈 [11] 门店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全国93家调改门店初见成效,郑州信万广场店首月销售额达5600万元(员工收入增长30%),后续稳定在月均2800万元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9 32%至174 79亿元,净利润下滑79 96%至1 48亿元,反映改革成本尚未收回 [18][19] 行业趋势与战略定位 - 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通过买手制缩短链条提升毛利,符合"内外贸一体化"政策导向 [14] - 门店功能升级为生活方式服务商,增加餐饮体验区及外贸企业极速上架服务 [15][16] - 聚焦500-800个核心单品打造极致性价比,差异化定位"中国家庭品质生活解决方案" [13][22]
永辉超市及其董事长,被限制高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8:11
公司经营风险 - 永辉超市及其法定代表人张轩松因未履行给付义务被限制高消费 执行标的为390898元 [1][3] - 涉及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申请人为郑州市唐科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7574亿元 同比减少1407% [5][6]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65亿元 亏损同比增加136亿元 [5][6] - 生鲜及加工业务收入28825亿元 同比减少1282% 毛利率1279% 减少037个百分点 [7] - 华东地区营收降幅最大达1858% 西南地区降幅最小为119% [7] - 2024年关闭232家尾部门店导致整体收入下滑 [7] 门店调整策略 - 2024年完成31家门店调改 调改门店客流和销售额大幅提升但对整体收入影响有限 [7] - 截至3月底拥有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 累计实现1470万元净利润 [7] - 郑州信万广场店为营收前十名中唯一对标胖东来调改的门店 [7][10] - 计划至2025年6月底完成124家门店调改 2026年春节前目标300家 [11] 供应链改革 - 将全国省区部门整合为5个区域采购中心 标品采购总部迁往广州 [14] - 计划锁定200家核心大供应商 取消中间商转为裸价直采 [13] - 目标3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门店面积将缩减为2000-3200平方米三种模式 [13] 行业竞争环境 - 面临山姆、盒马等大商超的份额挤压 以及美团、京东、朴朴等线上即时零售竞争 [14] - 部分调改门店出现客流回落现象 胖东来模式长期效果存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