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黄仁勋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21 08:22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后黄仁勋中国行核心观点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后,创始人黄仁勋首次参加中国链博会并发表演讲,身着唐装并用中文开场[1] - 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独一无二,拥有全球最多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终端消费者群体规模庞大,是不可忽视的战略市场[3] - 中国AI创新步伐不可阻挡,英伟达希望在其中做出贡献,但即使没有英伟达,中国AI市场仍会进步[3] - 全球供应链不可能彻底脱钩,中国供应链体系是世界级奇迹,正将制造技术推广到全球[4] - 黄仁勋与小米雷军长期合作,共同开发AI、自动驾驶等项目,与华为保持竞争但尊重的关系[5] 中国市场战略价值 - 中国市场具有独特活力、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速度,拥有全球最多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仅美国可与之比肩[3] - 中国终端消费者群体规模极其庞大,不是普通市场而是非常独特的市场[3] - 不参与中国市场的意外后果和长期影响难以预测,但结果不会乐观[3] - 英伟达在中国已有30年历史,早于大多数高科技公司进入中国市场[3] AI产业生态观点 - AI是极其复杂的多层系统,包括芯片、系统、网络技术、基础设施、软件、算法和应用服务[3] - 即使某一层进展不够快,工程师可通过上下层创新弥补,推动整个系统前进[3] - 深度求索公司基于H20架构研发的R1模型是真正创新,重新设计了AI模型运行方式[3][4] - H20虽非英伟达最顶尖产品,但能力依然出色,定义了当前AI革命[4] 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 中国供应链体系规模、复杂性、多样性堪称世界级奇迹,为全球供应链提供设备和技术[4] - 全球供应链日益多元化和冗余,这给中国带来推广供应链制造技术的巨大机会[4] - 与小米雷军合作从手机扩展到AI、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5] - 华为是规模实力非凡的公司,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值得尊重的对象[5] 公司动态 - 黄仁勋依据10b5-1规则减持7.5万股股票价值1294万美元,是3月披露的600万股减持计划的一部分[5] - 上周已出售22.5万股股票总计约3700万美元[5]
共享中国高水平开放机遇——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成果丰硕
经济日报· 2025-07-21 05:55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层次更高、人气更旺、交流更广、成果更实,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协作与创新的关键平台 [1] - 链博会创办仅两年多已成为国际经贸盛会,"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链博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2] 展会数据与成果 - 参展中外企业和机构达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超21万人次(同比+5%),组织精准匹配2.4万次(上届4倍) [2] - 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同比+67%),链博首发站发布55项,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 [2] - 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意向超6000项 [2] 全球供应链指数 - 2018-2024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从基值1增至2.71,连接、创新和韧性指数同步提升 [3] - 首次发布包含促进、连接、创新、韧性四大维度的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创新与韧性指数为新推出指标 [2] 国际化参与 - 境外参展商占比35%(上届32%),覆盖75个国家和地区(首届55个),美国参展企业数量+15% [4] -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法国施耐德、德国瓦克、美国美敦力等跨国公司首次参展 [4] - 南非首次参展并搭建特色展区,展示护肤品、化工制品、工程机械组件等产品 [4] 创新与技术展示 - 先进制造链展区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链博首发站集中呈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领域前沿成果 [7] -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创的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提升电动汽车续航能力 [7] - 展品涵盖"天鲲号""昆仑号"等大国重器及"哮天犬"等智能机器人,吸引大量观众 [6] 企业合作与市场机遇 - 空客联合8家供应链展商参展,强调与中国供应商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4] - 日本AGC通过链博会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发掘跨行业应用场景以开拓中全球市场 [8] - 跨国公司普遍认可中国供应链体系完备性和生产能力,认为"不链接中国就难以链接世界" [7]
黄仁勋: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数一数二 堪称世界级的奇迹
快讯· 2025-07-21 02:47
中国供应链体系 - 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数一数二 堪称世界级的奇迹 [1] - 中国供应链的规模、复杂性、多样性 制造商的产品类型、技术含量 参与建设的企业数量均达到世界级水平 [1] - 中国不仅自建供应链 还为全球其他供应链提供设备、控制系统和零部件 [1] 全球供应链趋势 - 全球供应链正日益多元化 甚至变得越来越冗余 [1] - 这一趋势为中国带来巨大机会 可将其供应链制造技术推广到全球 [1] - 世界各地都在新建供应链和生产线 [1] 供应链关联性 - 全球供应链根本不存在彻底脱钩的可能性 [1] - 整个体系太复杂 永远都会相互关联 [1] - 这种关联是大家需要的 也是供应链最妙的地方 [1]
链博会前夜临沂“亮家底”,一套组合拳打出供应链升级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7-20 12:08
临沂城市经济与产业基础 - 拥有1200万人口、1.72万平方公里面积,商贸物流规模达万亿级,与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网络[1] - "六河贯通、八水绕城"生态格局与6556亿元经济体量形成独特优势[1] - 规上工业企业4903家、产值8688亿元,正在打造高端工程装备、新能源等13条标志性产业链[4] 产业链升级与国际化战略 - 通过链博会展示新材料、新能源等标杆企业,推动传统制造向精密智造转型[4] - 独创"全域摸排-精准筛选-需求对接"梯次组展机制,采用国家、省、市、县区"四级联动"方式[4] - 实施"百团千企·商城出海"战略,1-5月推动705家次企业参加22国32场展洽,布局59个海外商城和海外仓[7] 商贸物流数字化转型 - 临沂商城控股集团构建"贸易流通-物流枢纽-港口运营-供应链服务产业园区"全链条服务体系[4] - 快递业务量领跑,拥有136处专业批发市场,正从"区域商贸枢纽"向"全球供应链节点"转型[7] - 推出8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商城企业转型升级,最高奖补可达300万元[7] 农业产业链国际化 - 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集群全国领先,生猪、肉禽屠宰量位居前列[9] - 组织1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百胜、中粮等投资企业,达成5笔意向订单[9] - 山东家乡好品公司特色展品引发抢购潮,吸引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客商洽谈[9] 政企协同发展模式 - 构建"七项机制+多种模式"招商体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6] - 政府推出《2025年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包含22条政策措施[7] - 形成"企业冲锋、政府护航"良性互动,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7][8] 国际合作与规则输出 - 通过链博会结识野马集团、深圳前海粤十等潜在合作伙伴,拓展国际物流、数字平台建设等领域合作[10] - 输出可复制的产业链升级方案,从"商贸枢纽"向"规则制定者"蜕变[10] - 计划在"大宗贸易、港口运营、国际物流"等六大领域寻求突破,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10]
更智能、更韧性!全球携手加强产业链合作
华夏时报· 2025-07-20 00:42
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 - 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1] - 供应链不再仅关乎效率,更关注韧性、安全和国际合作 [1] - 发展中国家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创新、绿色和中小企业发展受关注 [1] - 全球经贸规则侧重供应链包容发展,为抵御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制度保障 [1] 供应链指数表现 - 2024年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均达历史高位 [2] - 创新指数上升由创新投入、供应链创新活动、创新环境共同拉动 [2] - 韧性指数2024年有所上升,但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 [2] - 2018-2024年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1%、7.7%、13.7%,韧性指数仅3.4% [3] 供应链韧性挑战 - 韧性指数波动大,仅当促进、连接、创新三指数同时上升时才会上升 [3] - 全球供应链内在质量不稳定,易受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 [3] - 需共同发力提升供应链发展环境、连接程度和创新能力以增强韧性 [3] 供应链合作与区域发展 - 亚洲供应链生态系统突出,中国与东盟互补融合 [6]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新区域架构崛起 [6] -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7250亿欧元,中国成欧盟最大货物贸易伙伴 [6] - 先进制造业、农产品食品、生命科学和能源领域合作潜力大 [6] 供应链政策建议 - 制定互利共赢供应链政策,摒弃保护主义 [3] - 促进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3] - 打造高效联通基础设施网络,坚持开放包容多边规则 [4] - 韧性应嵌入上游系统和政策,而非危机后附加 [5]
全球供应链面临多重海事新挑战 报告建议提升我国海事仲裁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07-19 12:28
全球供应链与海运现状 - 海运承载全球90%以上贸易量,是国际贸易基石[1] - 近年海事领域普遍存在航程延长、保险费率飙升、交易价格上涨等问题,引发国际海事争议[1] - 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紧张、经济波动及技术革新多重因素深刻改变全球海运,威胁供应链安全运转[1] -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背景下,海事争议呈现多点频发态势[1] 海事仲裁的核心作用 - 海事仲裁具备专业性、高效性、灵活性、保密性及国际可执行性等独特优势[2] - 通过物流疏畅、资金维稳、信息保护、人员聚合四方面保障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运转[2] - 公平高效解决海事争议,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对供应链稳定畅通具有不可替代作用[2] 中国海事仲裁发展建议 - 需重视服务保障,发挥海事仲裁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功能[2] - 完善法律制度以保障海事仲裁高质量发展[2] -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国际竞争力,借鉴境外临时仲裁经验推动制度创新[2] - 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仲裁合作参与全球治理[2]
美企借力“中国速度”强化全球供应链
新华社· 2025-07-18 21:48
美企强化全球供应链依赖中国 - 英伟达、苹果、特斯拉等美国企业通过链博会展示深度融入中国供应链的决心及投资计划 [2] - 英伟达即将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 并希望引入更先进芯片 [2] - 苹果公司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生产 过去五年在华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投资超200亿美元 [4]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本土化零部件占比达95% 上海工厂平均每37秒下线一台新车 [4] 链博会展现中美供应链协同 - 本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数量同比增15% 参展面积增10% 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之首 [3] - 苹果展台聚焦中国供应商的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流程 强调与本土供应商协同创新 [4] - 康宁上海光纤工厂将实现高端光纤本土生产 2024年追加5亿美元在华投资 [6] - 美敦力在中国完成100%本土化医疗器械研发生产 产品一年内覆盖全国500多家医院并出口全球 [6][7] 中国供应链的全球价值 - 英伟达CEO称中国供应链是"奇迹" 必须借力"中国速度"驱动全球创新 [2] - 特斯拉称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电动车产业链 本土供应商技术实力与响应速度顶尖 [4] - 康宁认为中国市场增量在于"价值跃迁" 通过本地研发缩短创新周期 [6] - 美敦力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医疗市场和创新策源地 [7] 企业投资中国的战略定位 - 英伟达强调必须持续投资中国以应对激烈竞争 称"每一天都不能停歇" [7] - 苹果重申"继续深耕中国"战略 与供应商共同合作 [4] - 康宁连续三届参与链博会 视中国为产业链发展新机遇 [6] - 多数美企将投资中国视为"必选项" 深度合作创造不可替代优势 [7]
“一报告四指数”在链博会期间发布,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相对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7
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发布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发布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及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1] - 报告框架划分为全球篇、中国篇、产业篇,从三个维度展现全球供应链发展新态势[1] - 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和韧性指数为首次研发,与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共同构成指数矩阵[3] 全球供应链发展新特点 -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全球南方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3] - 国际经贸规则更加侧重供应链包容发展,发展中国家参与度提升[3] - 主要经济体政策更注重提升供应链韧性水平,增强关键产品供应链安全稳定[3] - 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驱动作用越发显著[3] - 全球金融服务普惠性提升,供应链金融作用进一步发挥[3] 中国供应链发展表现 - 中国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3] - 积极推动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 - 不断增强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效能,为全球供应链合作注入确定性[3] 全球供应链指数表现 - 四个指数以2018年为基期(基期值=1),2024年促进指数2.71,连接指数1.56,创新指数2.16,韧性指数1.22[4] - 2018-2024年促进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18.1%,连接指数7.7%,创新指数13.7%,韧性指数仅3.4%[4] - 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2024年均达历史高位,韧性指数自2022年起连续两年下降[4] 供应链韧性分析 - 当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中任一指数下降时,韧性指数都会下降[4] - 只有三者均上升时,韧性指数才会上升,表明需要全面提升发展环境、连接程度和创新能力才能提升韧性[5] - 全球供应链内在质量不稳定,安全性、稳定性面临较大挑战[4]
全球供应链报告发布:开放合作与创新成发展关键词
搜狐财经· 2025-07-18 18:52
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 - 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正朝着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 [2] - 2018年至2024年 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由基值1增长至2.71 增幅最大 [2] - 创新指数攀升至2.16 创新投入供应链上中下游、创新活动、创新环境共同拉动指数上升 [7] 开放合作成果 - 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 中国厂商占据八席 体现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成果 [3] - 高通公司与产业伙伴携手推动AI能力在各类终端快速部署 开创人机交互新范式 [3] -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围绕科技、媒体和通信、医疗健康、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行业开展投资 [8] 供应链韧性挑战 - 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上升幅度小于其他三个指数 且波动幅度大 [4] - 当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出现下降时 韧性指数都会下降 表明全球供应链内在质量不稳定 [4] - 英国商业与贸易部建议各国政府加强政策协调 提升响应速度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6] 创新驱动转型 - 增强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全球供应链进入数智化发展阶段 [7] - 碳捕集与封存、智能电网等绿色低碳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7] - 思爱普帮助客户实现从数字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 数字技术重塑供应链每个环节 [8] 政策与企业建议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议提高经贸、投资等政策的透明稳定和可预见性 避免政策频繁变动 [6] - 中国贸促会建议坚持开放包容的多双边规则 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6] - 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是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8]
从泰国果园到中国餐桌 一颗榴莲的全球供应链之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8 15:25
榴莲产业绿色转型 - 泰国榴莲产业链加速低碳化进程 主要进口方如中国和欧盟对绿色榴莲需求上升 要求碳足迹标签和可追溯包装 [4] - 种植环节减少化学投入 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 [4] - 加工环节试点"果壳-生物质能"项目 将废弃榴莲果壳转化为燃料 减少柴油依赖 [4] - 物流环节采用"铁路+海运"联运模式 降低公路运输碳排放 [4] 中老铁路冷链运输 - 铁路运输为东南亚水果提供高效 准时 低损耗的物流选择 [6] - 截至7月中旬 中老铁路累计发运热带水果15万吨 其中泰国水果14.2万吨 同比增长48% [6] - 榴莲为主要运输品类 冷链专列显著提升运输效率 [6] 产业链协同升级 - 榴莲产业链形成全球化协作模式 涵盖泰国有机种植 中老铁路冷链运输 中国消费端创新 [8] - 产业链呈现三大特征:以低碳为纽带 以铁路为动脉 以需求为导向 [8] - 案例显示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深刻变革 从传统贸易转向新型产业链网络 [8] 消费端创新 - 中国消费市场开发榴莲深加工产品 如榴莲披萨 榴莲芝士蛋挞等创新美食 [2] - 产品创新推动榴莲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食品转变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