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存款搬家进A股?仍是起步期 过去曾有明显五次
中金在线· 2025-08-23 15:13
存款搬家的原因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2%-0.3% 部分定期存款利率跌破2% 加剧居民收益焦虑 [2] - 资本市场回暖信号显著 上证综合指数较2024年低点上涨25% 赚钱效应初步显现 [3] - 历史规律显示低利率是推动因素 但资本市场表现才是核心驱动力 2005年以来已出现五次明显存款搬家周期 [2] 资金潜在规模测算 - 居民部门超额储蓄规模超过30万亿元 其中2022年后形成的5万亿元更可能短期转化为投资 [5] - 2025年预计90万亿元以上存款到期 假设5%-10%寻求更高收益 流出规模可能达4.5万亿-9万亿元 [5] - 2025-2026年约4.6万亿元超额储蓄到期 若平均分配至四类资产 股票市场2025年或迎7000亿元增量资金 [5] 对A股市场的影响机制 - 存款搬家是股市上涨后的结果而非原因 历史显示指数先上涨103.4%-159.5%后资金才流入 [6] - 资金流入存在明显滞后性 股市低点后需4-7个月居民存款同比才转负 [7] - 存款入场后放大赚钱效应 历史案例显示指数进一步上涨8.1%-48.3% [7]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达1.8的历史高位 显示财富向股市转移空间广阔 [8] 资金流向路径 - 短期主要流向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 保险产品等稳定型资产 预计承接约70%资金 [9] - 长期随市场回暖和政策支持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将逐步提升 [9] - 资金可能通过"固收+"类资管产品间接入市 兼顾稳健收益与权益 exposure [10][11] 本轮存款搬家的触发条件 - 存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流动性扩张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12] - 资产赚钱效应初现 政策催化包括禁止手工补息 鼓励保险资金投资A股等 [12] - 一线城市居民财富管理意识更强 高利率定期存款集中到期促重新配置 [13]
策略解读:“慢长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国信证券· 2025-08-20 15:28
全球代表性股票市场的慢牛行情复盘 - 美国标普500指数从2000年初约1400点升至2025年8月的6380点,年化涨幅约8%,最大年度回撤从2002年的30%降至近年10%以内,呈现"阶梯式"长牛形态 [5] - 印度Sensex指数2002年从3000点涨至2025年8月80687点,23年累计涨幅26倍,年化回报15%,仅2008年(-52%)和2020年(-38%)出现显著回撤 [6] - 日本日经225指数2014年从16000点启动慢牛至2025年8月42050点,11年间涨幅163%,年度最大回撤未超过15% [6] 量价因素对长牛行情的影响机制 - 印度长牛期间实际GDP同比6.91%和名义GDP同比12.39%均为最高,美国次之(实际2.21%/名义4.58%),日本最低(实际0.55%/名义1.80%) [8] - 印度CPI同比4.99%和PPI同比3.13%显示新兴市场高通胀特征,美国CPI同比3.04%,日本CPI同比1.34%和PPI同比2.14%显示低通胀压力 [8] - 日本案例表明低经济增速下,企业盈利改善(结构性改革/成本控制)、宽松货币政策、公司治理改革等结构性因素可支撑长牛 [10] 居民资产配置与股市联动关系 - 美国居民2012-2022年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15%,2012年后对股票资金流入长期为正,与美股牛市阶段高度吻合 [15] - 日本居民在2009/2011/2014/2018-2020年储蓄增长期,资金从房地产转向存款/股票/基金,与日股走势正相关 [18] - 居民配置股票意愿和资金投入强度是发达市场慢牛的压舱石,美国居民储蓄2008年后年均增长18%支撑风险资产配置 [15][18] 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的关键特征 - 5-10年长期维度下,美国标普500盈利贡献达50-99%,分红贡献21-58%;日本日经225盈利贡献56-126%,分红贡献27-73% [22][23] - 印度通过回购+分红实现资金净回馈(总额超过IPO融资),形成"投资型市场"特征,分红+回购成为主要收益来源 [25][27] - 短期(1年)回报受估值波动主导(如日经225估值贡献26%),但长期(20年)盈利和分红贡献占比超过90% [22][23]
股市观察20250815:沪指突破“924”高点!A股下一站去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8-16 17:58
市场表现 - 沪指本周突破3674.4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并超越2024年10月8日的历史高点3674.4点 [1][3] - 2024年10月8日“924行情”中沪指单日涨幅达10.13%,政策组合拳(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及国新办发布会推动市场信心 [3] 行业动态 - 大金融板块成为指数上涨主力,券商板块表现突出,银行板块回调 [6] - 国盛金控涨停(+9.98%),封单额1.58亿,两连板;长城证券涨停(+10.06%),封单额2.23亿 [7][8] - 券商业务三大驱动因素:T0客户算力需求提升、客户保证金规模增长、融资余额上升显示杠杆增加 [10] - 证券行业增长空间打开,增量资金入市推动经纪、两融、资管等业务 [10] 个股亮点 - 8只千亿市值龙头股创历史新高,包括工业富联(8674.62亿)、紫金矿业(5573.26亿)、中际旭创(2800.02亿)等 [10][11] - 大市值个股表现强势,科创50指数显著优于中小盘指数,可能与突破压力位需求及机构资金集中入场有关 [11] 后市展望 - A股或延续震荡上行趋势,大金融及中大市值个股为关注重点 [12] - 本轮牛市为“系统性慢牛”,居民资金向权益类资产倾斜,上证目标或突破3700点 [5]
沪指创近4年新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11:40
市场表现 - 沪指8月13日开盘后迅速走高,早盘突破2022年9月24日高点3674.40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最高达3680.47点 [1][3] - 深证成指上涨117.45点至11469.09点,涨幅1.03%,创业板指上涨54.24点至2463.64点,涨幅2.25% [3] - 万得全A指数上涨32.27点至5775.33点,涨幅0.56%,沪深300指数上涨25.11点至4168.93点,涨幅0.61% [3] - 全A股中2038只股票上涨,3117只下跌,263只持平 [3] 行情驱动因素 - 7月A股牛市氛围由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形成,情绪改善来自外部环境积极变化 [4] - 散户资金是核心驱动力,外资呈现自发回暖迹象,机构资金流向分化,国家队托市力度减弱 [4] - 增量资金包括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资金及居民配置资金 [4] - M1-M2同比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增强,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边际回暖 [4] - 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显示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回升 [4]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认为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 [4] - 华西证券看好居民增量资金入市驱动"慢牛",预计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科技成长仍是政策主线 [4] - 中泰证券指出指数运行健康且量价关系合理,建议关注基本面向好板块如光伏、军工及贵金属 [5] 资金流向 - 资产配置荒下,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趋势明显 [4] - "十五五"规划将聚焦科技成长领域,成为长期政策主线 [4]
储蓄、消费、投资成三大“归处” 股票、基金、黄金是投资热门
新华网· 2025-08-12 14:16
年终奖发放情况 - 2022年74%的企业计划发放年终奖 额度相当于员工1.8倍月薪 人均2.19万元 略低于2021年的2.37万元 [2] - 一线城市人均年终奖达2.83万元 领跑各区域 [2] - 高科技 金融 服务等10个行业员工年终奖水平均值约为2.2万元 其中高科技 医药 金融行业位列前三名 [2] 年终奖分配去向 - 储蓄占比约43% 消费占比约34% 投资占比未明确但包含基金和黄金等选项 [2] - 消费方面旅游等文旅消费占比较高 [2] - 投资方面基金 黄金排在前两位 [2] 投资配置偏好 - 股票类资产在居民资产配置中占比边际走高 取代部分住宅类资产分布 [7] - 我国居民资产在高风险资产组合下权重达14.7% [8] - 股票相对房地产价格走势还有上行空间 股市相对于房地产投资回报弹性更高 [8] 资金流向影响 - 年终奖会带动股票类资产需求 给股市带来增量资金 [7] - 居民资金转化为A股市场流动性会带动估值驱动的普涨行情 [8] - 为金融市场带来一定规模资金流入 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7]
光大报告:中国居民正寻找高收益资产
36氪· 2025-06-11 10:26
居民财富配置趋势变化 - 过去三年居民持有股票增速分别为-18%、4%和11%,持有资管产品增速分别为-3%、2%和13%,显示风险资产配置增速持续提升 [1][6] - 同期居民持有现金及活期存款增速分别为17%、13%和10%,低风险资产配置增速逐年回落 [1][6] - 2024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达13.6%,环比增加2个百分点,其中倾向于"投资股票"的居民占比达17.5%,创2021年三季度以来新高 [6] 中国资管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资管市场规模达1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中国资管市场规模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 [1] - 个人资金贡献达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与行业总体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1] - 2024年个人持有理财产品规模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2.9万亿元,居民持有公募基金规模为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4万亿元 [1] 居民资产结构演变 - 2024年居民总资产增长5%,金融资产贡献占比达104%,为2005年以来首次超过100%,非金融资产贡献为负 [3] - 金融资产占比连续五年提升,2024年达47.6%,较2018年提升6.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美国(67.8%)和日本(63.6%) [3] - 金融资产中定期存款占比达33.6%,显著高于美国(7.7%)和日本(16%),显示低风险偏好特征 [3] 国际经验比较 - 日本在零利率政策下,居民现金及活期存款占比仍达35%,为最大产品类型,主因投资机遇有限和专业资管成本较高 [4][5] - 中国发展路径更类似美国,仍可找到风险收益性价比优于存款的产品,长期增配权益类及资管产品趋势未变 [6] - 低利率环境下,利率下行期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中股票、非货币基金等风险资产比例通常上升 [3][6]
光大理财:居民金融资产占比创新高
快讯· 2025-06-06 18:22
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趋势 - 中国居民资产增长长期依赖房地产等非金融资产 但2018年起金融资产贡献比例持续提升 [1] - 2021年金融资产增量贡献达54.6% 首次超过非金融资产 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104%(非金融资产贡献为负)[1] - 金融资产存量占比2024年达47.6% 较2018年累计提升6.3个百分点 创历史新高 [1] 资产配置变化驱动因素 - 居民收入持续积累与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共同推动资金转向资本市场 [1] - 保值增值需求促使更多居民资金进入金融资产领域 [1]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光大理财预计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1] - 资本市场有望承接从房地产转移的居民资产增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