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

搜索文档
行业周报:小商品城启动数贸AI大模型内测,走向全域赋能-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2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零售行业指数上涨,品牌化妆品板块涨幅最大,2025 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个股方面大连友谊、狮头股份、宁波中百涨幅靠前 [7][17][22] - 义乌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启动数贸 AI 大模型内测,将赋能商户经营模式,成为生意拓展和效益提升新动能 [5] - 建议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包括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化妆品、医美等领域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零售行情回顾 - 本周(7 月 21 日 - 7 月 25 日)A股 上涨,零售行业指数报收 2277.47 点,周涨幅 3.28%,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13 位,2025 年年初至今上涨 1.72%,表现弱于大盘 [14] - 零售各细分板块中,本周品牌化妆品板块涨幅最大,周涨幅 5.94%;2025 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累计涨幅 28.93% [17] - 本周零售行业主要 87 家上市公司中,67 家公司上涨、19 家公司下跌,大连友谊、狮头股份、宁波中百涨幅靠前,南京商旅、国光连锁、国芳集团跌幅靠前 [22] 零售观点:小商品城启动 AI 大模型内测,全域赋能可期 行业动态: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启动数贸 AI 大模型内测 - 7 月 24 日义乌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巴巴启动“世界义乌 AI 大模型”内测,线上 8.4 万人观看直播,累计超 10 万人关注和互动,Chinagoods AI 数字应用累计调用量突破 10 多亿次 [25] - AI 从基础运营、贸易链路、经营成效等方面影响义乌商户生意模式,基础运营层面可实现语言互译和内容生成,贸易链路层面可进行订单匹配和供应链优化,经营成效层面超 3 万商户使用 AI 工具,深度使用者订单增幅超 30% [26] 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 黄金珠宝行业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洞察力的品牌,如老铺黄金、潮宏基等 [30] - 线下零售关注顺应趋势变革的企业,如爱婴室、永辉超市等 [30] - 化妆品关注把握细分机会的国货品牌,如毛戈平、珀莱雅等 [31] - 医美关注差异化产品上游厂商及医美机构龙头,如爱美客、科笛 - B 等 [31] 零售行业动态追踪 行业关键词 - 比优特与 RELEX Solutions 达成合作,RELEX 将提供全链路供应链计划系统 [90] - 美团拼好饭启动“万家品牌”计划,为 1 万家餐饮品牌提供支持,入驻品牌超 5000 个,拼好饭日订单量峰值超 3500 万单 [90] - 京东旗下首家七鲜小厨上线,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计划 3 年建 10000 家七鲜小厨,投入百亿建新型供应链 [90] - 珑骧进军香水市场,与 Interparfums 签署授权协议,首款香水预计 2027 年推出 [91] - TSG Consumer 收购独立香水品牌 Phlur,2025 年零售额预计超 1.5 亿美元 [91] - 重庆百货公布超市调改战报,截至 6 月完成 32 家门店调改,1 - 6 月客流增幅 15%,自有及定制单品销售增 96%,毛利增 47% [91] - 欧邦琪入局注射医美赛道,获得 Saypha®系列透明质酸注射凝胶在美国的独家销售权 [92] - 永辉超市首届“717 好吃节”调改店销售额同比增 75%,百款大单品订单渗透率达 33%,计划 2025 年 9 月底调改门店突破 208 家,2026 年农历春节前完成 300 家 [93] - 小商品城携手阿里启动“世界义乌 AI 大模型”内测,邀超 300 名商贸人参与沙盒测试 [93] - 京东洽谈以 22 亿欧元收购德国电商 Ceconomy,Ceconomy 确认正进行深入谈判 [93] 大事提醒 - 关注迪阿股份 7 月 30 日股东大会召开,锦波生物、小商品城、爱婴室等多家公司中报披露 [94] - 关注 8 月 1 日上海国际新零售社区社群团购博览会、8 月 15 日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秋季)等行业展会 [96]
抖音商城SocialBeta:2025年轻人情绪消费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27 06:26
情绪消费市场概况 - 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 [27] - 全球疗愈经济2025年规模预计达7万亿美元 情绪消费为关键组成部分 [26] - 88.2%年轻人处于有压力状态 超6成认为消费能缓解压力 [10][14] 消费行为特征 - 近三成消费支出用于兴趣领域 60%以上愿为情绪溢价付费 [1][16][23] - 情绪消费呈现"精神快充"特征 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达438亿次 [1][31] - 五大典型消费人群:发疯学大师/奖励型人格/脆皮省电人/玄学爱好者/尝新乐子人 [2][38] 细分行业表现 - 潮玩市场2024年规模900亿元 未来3年CAGR14% [28] - 宠物经济规模突破3000亿元 同比增长7.5% [28] - 文旅IP市场规模4314亿元 同比增长15.5% [28] - 毛绒玩具线上销售额39亿元 同比增长20.9% [33] 平台生态数据 - 抖音商城2025年上半年新奇好物热点达852个 IP活动播放量超700亿次 [2] - 花束毯子/蛋糕戒指盒等奖励型消费话题播放量达2.6亿次 [57] - 抽象文创商品如马踏飞燕玩偶话题播放量2.2亿次 [49] 消费动机演变 - 从功能满足转向情绪满足 60%消费者更重视精神消费 [23][30] - 消费理由包括释放压力(41.2%)/兴趣充值(38.9%)/社交分享(36%)等 [22][23]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显示归属/尊重/审美需求显著提升 [16][18]
破解新业态活力的独特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7-26 10:23
非标商业的定义与特点 - 非标商业即"非标准化商业",体现在建筑形态、业态组合、运营策略等方面,强调独特性[1] - 通过开放型空间设计、创新业态组合、沉浸式场景营造和鲜活内容体验打破传统商场格局[1] - 叠加在地文化,让不同场景在同一空间和谐共生,重新点燃消费者热情[1] - 以源源不断的内容输入贯穿常态化运营,实现"一店千面"的持续更新[1] 非标商业的消费趋势 - 反映消费心理变迁,消费者追求通过消费展现个性、传递态度、表达品位[1] - 通过在地文化挖潜、特色业态搭配、高频社群互动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1] - 大吉巷等非标商业综合体将购物变成主题体验之旅,契合"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热潮[2] - 为年轻人提供构建独特身份标签的"社交货币",实现超越购物空间的情感连接[2] 非标商业的发展背景 - 传统商场全球快速复制导致高度雷同,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2] - 传统商业过于追求坪效而忽视消费体验感,亟待重新审视发展模式[2] - 2024年商务部推动"一店一策"改造,鼓励发展融合型、时尚型、策展型商业[2] - 城市更新推动废旧厂房改造、传统商场升级,激活存量空间[2] 非标商业的运营挑战 - 独特调性可能随数量增加被稀释,需平衡独特性和商业规模[3] - 精准客群定位、精细业态搭配、精心内容策划是基本功[3] - 适度破圈扩大影响力但切忌盲目复制,避免失去"非标"内核[3] - 需回归当地特色和消费需求挖掘,保持"非标"本质超越"网红效应"[3]
行业点评报告:医美化妆品6月月报:锦波生物发布HiveCOL蜂巢胶原新品,2025H1美妆温和复苏、洗护彩妆亮眼-20250725
开源证券· 2025-07-25 2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头部国货美妆品牌份额持续提升,新品问世为医美带来增长新动力,化妆品行业呈温和复苏态势 [8]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6月美容护理指数下跌3.61%,位列第31位,表现弱于大盘 [14] - 6月医美板块美丽田园医疗健康、雍禾医疗、四环医药涨幅居前,2025年上半年锦波生物、雍禾医疗、美丽田园医疗健康涨幅居前 [20] - 6月化妆品板块若羽臣、上美股份、嘉亨家化涨幅居前,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拉芳家化、润本股份涨幅居前 [26] 医美 - 2025年7月21日锦波生物发布全球首个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HiveCOL,开辟“组织新生”赛道,有望为全球胶原产业树立新标杆 [30] - 2025年7月19日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上市新品童颜针、少女针,覆盖全维度需求,成为国内唯一合规双再生针剂持有者 [31] - 2025年6月30日科笛“外用非那雄胺喷雾剂”获NMPA批准上市,雄脱治疗药物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31] 化妆品 - 2025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为2291亿元,同比增长2.9%,行业呈温和复苏态势,各月增速分化显著 [35] - 分品类看,洗护强势逆袭,彩妆量价齐升;分渠道看,线上渠道销售额增长11.1%,份额持续扩大,线下渠道销售额下降4.1% [7][36] - 抖音平台护肤类目性价比国货占据主要地位,彩妆香水类目国货占比高,品牌自播成核心增长引擎;天猫平台护肤品类头部阵营稳定,彩妆格局分散,毛戈平排名提升迅速 [7][40][43] 投资建议 - 医美关注差异化布局的上游厂商,重点推荐爱美客、科笛 - B等,受益标的美丽田园医疗健康、锦波生物等 [8][46] - 化妆品看好综合实力强劲的国货龙头及受益细分赛道高景气的品牌方,重点推荐上美股份、毛戈平、巨子生物等,受益标的若羽臣、上海家化等 [8][47]
“一日店长”爆火,情绪经济能否破解线下复苏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7-25 13:37
如果一家店的店长长这样,你会来打卡吗? 2018 【 IIN CAR 2017 00红节 MM600050000 红书导 如果是这样的,你会买单吗? 近期,"一日店长"成了高频词,年轻人甘愿排队好几个小时,也要来一睹店长芳容,有的甚至自掏腰包倒贴千元,也要争当店长。 "排队3小时只为拍照"的狂热,这在当下进店难、人流少的实体店困局面前,显得对立又割裂。 在这场实体商业的生存博弈中,"一日店长"模式,如同一匹黑马,从最初明星网红的专属特权,到如今全民参与的流量狂欢,它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营销噱 头——既是品牌破局的利器,更折射出Z世代消费逻辑的深层变革:当货架交易逐渐让位于情感共创,实体店的价值坐标正从"卖货场"向"造梦空间"悄然 位移。 但当颜值经济撞上审美疲劳,当打卡式体验沦为营销套路,这场由"一日店长"点燃的流量狂欢,究竟还能燃烧多久? 情绪消费下,品牌从卖货者升级为共鸣者 在情绪消费主导的当下,年轻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商品本身,他们既追求线上购物的便捷,又渴望线下体验带来的情感满足。如何将流量转 化为留量,让消费者从进店到消费再到复购,成为品牌亟待破解的增长命题。 而"一日店长"模式的兴起,正以创 ...
情绪消费:为心情买单
金融时报· 2025-07-24 08:58
Z世代消费特征 - Z世代(95后+00后)占中国总人口约20% 但贡献全国总消费力的40% [1] - 消费核心诉求中社交需求和精神需求优先 实用性退居其次 [1] - 基础生活支出追求性价比 但对体现个性和增强社交认同的商品愿意支付溢价 [1] 情绪消费市场现状 - 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 潮玩/文旅/宠物等关联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 [2] - 泡泡玛特品牌活跃用户中Z世代占比超70% LABUBU潮玩IP成为现象级符号 [1] - 消费逻辑从实物实用价值转向服务文化品质 审美价值和情绪价值权重提升 [2] 行业参与方动态 - 金融机构针对性创新产品 推出潮玩/旅游/电竞装备等情绪消费领域小额信贷 [3] - 传统风险评估模型面临挑战 情绪消费因主观性强导致潜在风险难以量化 [3] - 监管部门需规范金融机构业务行为 防止过度营销诱导非理性借贷 [4] 情绪消费产业表现 - 游戏/演唱会/养宠/潮玩成为情绪经济四大具象化载体 [2] - 泡泡玛特等公司通过IP运营强化情感连接 Z世代为情绪价值付费意愿显著 [1][2]
“情绪消费”蓝海爆发 商家加速掘金万亿市场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14:29
情绪消费市场增长 - 99.9%的受访者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其中56%选择"情感支持"类服务,26~30岁人群最受欢迎[1] - 国内疗愈经济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全球疗愈经济年增10%[1] - 情绪消费在总支出中占比21%~30%的人群比去年增长8个百分点,正从边缘支出跃升为刚需[3] - 兴趣消费、演出现场和"漂亮饭"等场景在18~25岁群体中活跃,"被看见的情绪"构成决策因素[3] 疗愈经济细分领域 - 疗愈家居成为新增长点,智能灯光系统、可调香薰机、白噪音音响等产品销量年增超40%,自然风、中古风设计为主流[1] - 精油按摩行业预计2030年达346亿美元,中国年复合增长率超20%,Z世代对玄学、自然疗法的兴趣上升[5] - 中国失眠发生率超38%,芳疗市场消费额年均增长20%~30%,"SPA+零售"模式兴起[5] 潮玩与文创行业动态 - 上海已有超350家潮玩及杂货品牌门店开业运营,品牌正探索周边衍生品类[3] - 泡泡玛特部分门店从B1层迁至商场一层,潮玩品牌成为商场流量新引擎[4] - 第七届上海国际礼业博览会有1500家展商带来超10万款新品,覆盖文创IP、网红家电等品类[1][3] - 香港创意创业会展示近30家本土文创设计、盲盒潮玩品牌[3] 品牌战略与案例 - 宋朝香氛计划开辟线下体验中心,打造"宋式书斋香氛体验区",强化治愈感场景[2] - 宋朝香氛吸引国潮消费者、汉服圈层及文创爱好者,注重宋代香道历史底蕴的文化叙事[4] - 公司以"慢生活美学"为核心理念,通过香氛持久陪伴感提升用户忠诚度[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潮玩品牌与购物中心形成双赢,品牌获得曝光率,商场获得人气流量[1] - 行业存在品牌分散、同质化、人才短缺等问题,需通过规范化、技术创新和本土化融合破局[5] - 疗愈经济或成新消费蓝海,预计2025年全球规模达7万亿美元[5]
北京又开近80家典型首店,新老商场火力全开!
36氪· 2025-07-23 10:28
北京商业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首店经济表现 - 2025年Q2北京新开80家典型首店,远超2024年同期的48家和2023年同期的50家 上半年累计129家首店,同比2024年83家和2023年78家显著增长 [2] - 5月单月新开31家首店为季度峰值,4月和6月分别新开24家和25家 [3] - 首店级别分布:全国首店13家、华北首店5家、北京首店62家,品牌兼具独特性与话题性 [4] 业态分布与选址特征 - 餐饮业态首店42家领先零售业态33家,文体娱和生活服务各2家 新兴餐饮品牌扩张积极,零售品牌试水成功后加速开店 [7] - 成熟商圈调改成效显著:三里屯太古里、朝阳合生汇、西单大悦城等核心项目首店入驻热度高 新开项目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等项目成为区域新地标 [9][11] 消费场景创新趋势 - 复合型场景崛起:英国冷冻食品超市Iceland Lab基地全国首店采用"线上试运营+线下固定开放日"模式 [12] - 肯悦咖啡全球首家"北京礼物"概念店融合咖啡、文化、社交功能,打造文商旅创新场景 [14] - 二手循环经济代表超级转转全国首店面积超3000㎡,涵盖200品类30000SKU,开创多品类循环仓店模式 [16] 餐饮品牌拓展动态 - 云贵风味餐饮集中进京:梅果·云贵川 bistro、山蕉Basjoo等特色餐厅首店客流量大 [17] - 烘焙茶饮持续内卷:宿咕XXSHOKU、Vitor Castro等网红品牌首店入驻,脸红秦田田等区域茶饮品牌进军北京市场 [21][23] 零售业态发展亮点 - 服装赛道创新:三里屯太古里引入KNOTIFY运动主题店等5家国际设计师品牌首店,朝阳合生汇落地TANNIMANY设计师集合店 [24] - 悦己经济推动可穿戴时尚:泡泡玛特饰品品牌POPOP、时尚耳机品牌OF HUNGER等首店亮相 [26] - 运动户外品类拓展:日本高尔夫品牌MARK & LONA全国首店、澳洲YPL功能性运动服北京首店开业 [28]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北京市2025年推出多项消费提振政策,包括最高500万元商圈改造补助 明确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东城等区建设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 [29] - 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湾里、小站公园STATION PARK等新项目入市,配合传统商圈改造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30]
重奢战火不熄、情绪消费蓬勃,线下商业格局正在被重塑
第一财经· 2025-07-22 11:29
高端商业升级 - 路易威登"路易号"入驻兴业太古汇带动客流和销售额显著增长 7月初周末客流同比激增107%和114% 销售额同比增长104%和91% [3] - 兴业太古汇自2022年起系统性品牌重组 推动项目向重奢定位转型 引入国际头部品牌 "路易号"落地标志商业空间能级跃升 [3][5] - 上海恒隆广场扩建新增3080平方米地面楼面面积 可租赁零售面积增加13% 预计引入25个高端品牌 2026年下半年开幕 [5] 奢侈品市场布局 - 杭州恒隆广场租赁新增4.2万平方米商业空间 年租金1.5亿元 购物商场总面积将扩容约40% 增强品牌谈判筹码 [5][6] - 路易威登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北京三里屯将开设内地下一家旗舰店 路威酩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 [6] - 2024年夏季上海零售市场活跃 大量国内外品牌考察投资 奢侈品及高端生活方式品牌积极开设旗舰店或扩张 [6] 消费趋势分析 - 2024年中国境内奢侈品销售额下降17%至5127亿元 但线上销售占比超40% 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增速超20% [7] - 千禧一代预计2030年贡献超50%奢侈品消费 深度场景体验和手工制作参与感成为购买关键驱动因素 [7] - 亚太地区仍是全球奢侈品增长核心 2025年预计增速3%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7] 新兴消费业态 - 上海静安大悦城二次元业态表现强劲 7月"二次元商场"搜索量环比增长940% 上半年IP快闪销售8200万元同比增37% [8] - 静安大悦城54家二次元店铺销售超1.4亿元同比涨85% 从美术陈列转向"装置+商品销售"模式 [8] -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3002亿元同比增7.5% 65%养宠人为宠物搭配食谱 近四成规划带宠出行 [9] 商业空间创新 - 全国宠物友好商场超50家 卓越商业"绒化城市"活动带动客流增35%销售增30%会员消费人数增50% [9] - 蟠龙天地设置800平米免费萌宠乐园 超半数租户提供宠物服务 引入Pet&Fresh等宠物全业态品牌 [10] - 静安大悦城放弃15%黄金区域打造cosplay专属空间 强化二次元沉浸体验 商场向"圈层聚落"转型 [10]
中国“多巴胺产品”席卷全球,淡水泉投资解码服务业出海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7-22 09:57
新消费出海逆势爆发 - 中国短剧平台ReelShort和DramaBox海外收入分别增长31%和29%,包揽全球短剧应用收入冠亚军 [2] - 2025年6月中国33家手游厂商入围全球收入百强,合计收入占TOP100总收入的33% [2] - 某策略游戏在欧美澳市场登顶畅销榜,突破策略游戏单日活跃用户量天花板 [2] 多巴胺经济的底层逻辑 - 短剧、游戏、潮玩通过激活大脑多巴胺奖赏系统,制造即时满足感与持续期待感 [3] - 2020-2024年欧美日治愈系玩具销售激增,印证情绪消费的刚性需求 [3] - 中国超10亿网民推动UGC/PUGC生态繁荣,催生"短平快"优质内容 [4] 工业化生产机制 - 短剧单集时长5-15分钟,每1-2分钟设计小反转以触发多巴胺分泌循环 [5] - 采用A/B测试优化内容,如前5秒冲突设计和付费节点设置,精准定位用户偏好 [5] - 竖屏格式+广告变现降低用户门槛,依靠流量和广告高效变现 [6] 中国企业的双重优势 - 中国每年百万艺考生和40万设计毕业生构成全球最大创意人才池 [8] - 完整供应链+成本效率优势+全球自营模式+IP创造,形成三位一体商业模式 [8] 从制造到创造的跃迁 - 中国企业通过"多巴胺产品"重构全球内容产业规则 [9] - 短剧爽感、游戏成就感和潮玩治愈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