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一文说清指数基金
经济网· 2025-10-16 16:27
指数基金的投资优势 - 指数基金能帮助投资者获取市场或板块的平均收益,避免因选股失误导致“跑输大盘”甚至在大盘上涨时亏损的尴尬局面 [2] - 今年以来至10月10日,沪深300指数基金和A500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20%和28% [2] - 投资指数基金能简单快捷地获得指数上涨收益,由基金经理负责解决个股配置和交易时机等问题,确保基金收益率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例如科创芯片指数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 [3] 行业与主题指数基金表现 - 科创芯片指数基金表现突出,今年以来收益率在68.56%至69.31%之间,与科创板芯片股平均上涨69.62%的涨幅非常接近 [3] - 港股通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收益率领先,例如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达102.34% [4] - 部分板块指数基金表现不佳,例如能源ETF和酒ETF出现亏损,鹏华中证酒ETF收益率为-5.38% [5] - 投资行业指数基金可能获得可观收益,但也存在判断失误的风险,例如买入能源ETF亏损约4% [5] 不同资产类别的指数基金 - 投资者可利用ETF投资境外市场,港股创新药主题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100%,显著高于A股市场创新药约60%的平均涨幅 [6] - 黄金ETF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黄金市场的便捷工具,其收益率与金价变化同步,今年以来收益率约为45% [6] - 债券指数基金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今年以来可转债ETF的收益率在11%至17%之间 [6] - 货币基金ETF可作为现金管理工具,投资者可在长假期间利用证券账户保证金购买以获得收益 [6] 指数基金市场概况 - A股市场指数基金数量已超过3000只,规模超过7万亿元,覆盖行业、大盘、跨境市场、商品、债券和货币等多种投资品种 [5]
华夏上证180ETF联接基金10月15日发行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17:13
产品发布 - 华夏基金于10月15日正式发行华夏上证18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 [1] - 该基金为市场提供了参与上证180指数投资的全新工具 [1] 指数背景 - 上证180指数发布于2002年7月,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指数之一 [1] - 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180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全面反映沪市优质大盘蓝筹企业的整体表现 [1] - 2024年12月份,上证180指数完成了新一轮编制方案优化,提升了指数的代表性与投资价值 [1] 政策关联 - 指数优化是落实新"国九条"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深化投资端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1] - 举措有助于引导资金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 产品特点 - 华夏上证180ETF联接基金重点跟踪上证180指数表现,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高透明、高效率的投资渠道 [2] - 相较于ETF,联接基金可通过银行、第三方平台等场外渠道申购赎回,更适合个人投资者参与 [2] - 基金设置A类(025478)和C类(025479)份额,A类份额适合长期持有并收取申购费,C类份额不收申购费但按日计提销售服务费,适合短期或灵活配置需求 [2] 基金经理 - 拟任基金经理赵宗庭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以及超8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2] - 目前在管基金包括华夏沪深300ETF、华夏芯片ETF和华夏纳斯达克100ETF等多只大规模指数基金 [2]
聚焦科创成长 科创板指数“上新”了!
全景网· 2025-10-15 15:03
指数发布与编制 -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10月15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 [1] - 该指数由浦发银行及其子公司浦银安盛基金参与编制,旨在为投资者甄选更具创新代表性与高成长性的科创投资标的 [1] - 指数从科创板各行业上市公司中,精选80只科技创新含量高、研发投入大且盈利表现好的证券作为样本 [2] 指数策略与特色 - 该指数并非简单的规模指数,而是一只策略型指数,除了市值、基本面等传统因子,还兼顾了研发能力和盈利实力 [2] - 指数创新性地融入了“科技五力”综合评价,聚焦兼具创新“硬实力”与发展“高质量”的标杆企业 [2] - 指数编制以成长策略为创新方向,将营收、净利润同比、环比增速等指标作为核心选样方法 [3]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展 - 发布该指数标志着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在科技金融的又一次创新探索,也是浦银安盛基金“全球科创家”、“指数家”品牌战略的进一步落地实践 [1] - 浦发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数智化”战略主赛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浦银安盛基金瞄准科技创新和指数投资,推进战略转型升级,打造“全球科创家”和“指数家”核心子品牌 [3] 产品布局与投资策略 - “全球科创家”品牌已形成覆盖海外科技、港股科技与国内细分科技赛道的系列化产品布局,构建起“A股+港股+美股”的全球科技投资版图 [3] - “指数家”品牌聚焦量化与指数投资,在覆盖大盘与宽基指数基础上,重点发力科创领域,布局多只创业板、科创板旗舰指数产品 [3] - 公司利用AI技术赋能模型,实施有效捕捉信息,使得指数策略贴合市场趋势,实现“透明、稳定、可复制”的增强效果 [3] 市场观点与价值发现 - 科创板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投资方向,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和上涨空间,聚合了非常多“硬科技”企业,如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 [4] - 浦银安盛基金投研团队力争建立完备的量化策略库,未来将利用好该指数进行投资,引导长期投资,实现指数价值发现功能 [4] - 以科创成长指数为“指南针”,以财富管理长期投资为“推进器”,推动金融资源从“简单输血”转向“价值共创” [4]
打开ETF“淘金地图”,探寻江苏产业新坐标
新华日报· 2025-10-13 15:24
中国ETF市场总体发展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国内ETF产品数量超过1300只,总规模突破5.6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万亿元,增幅超过50% [1][3] - 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1] - 2025年9月,股票ETF单月净流入资金达1123.14亿元,总规模攀升至3.7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1][3] 资金流向结构性变化 - 2025年9月,宽基指数ETF出现479.05亿元净流出,而行业主题ETF实现941.32亿元净流入,形成强烈反差 [3] - 非宽基型ETF自2025年6月以来持续获得净流入,宽基型ETF则连续3个月净赎回 [3] - 粗略估算,9月份每流入ETF市场10元钱,约有8元钱投向具体的产业主题ETF [3] 热门产业主题ETF表现 - 机器人ETF中规模最大的产品近3个月由147.99亿元增长至229.78亿元,增长幅度约为55% [4] - 新能源电池赛道表现耀眼,CS电池指数实现近40%的涨幅,相关ETF吸引了超百亿元资金净流入 [5] - 半导体材料设备、卫星通信、人工智能、有色金属等主题ETF规模也出现显著增长 [4] 产业主题ETF与区域经济联动 - ETF重点覆盖的机器人、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与江苏省“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重合 [4] - 江苏省在机器人产业扮演重要角色,南京江宁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机器人企业集聚地,资本偏好与产业方向高度一致 [4][5] - 新能源电池ETF背后是以江苏省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常州市已构建从电池材料到整车的完整生态链 [5] - 半导体ETF重仓股名单中包含与江苏省紧密相关的龙头企业,如长电科技,中芯国际和澜起科技等在江苏设有重要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5] 市场发展阶段与驱动因素 - ETF工具的使用场景深化,从便捷获取市场平均收益的工具,进化成投资者表达对特定产业前景看法、进行精准资产配置的指挥棒 [6] - 资金集中流向政策支持明确、成长空间广阔的行业主题类产品,标志着A股投资进入更注重产业深度、更讲究配置精度的新阶段 [6][7] - 非宽基ETF的规模增长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资金流入,例如光伏产业链ETF规模增长推动了产业景气修复,机器人产业ETF带动了市场资金向智能制造领域流入 [6] - 2025年9月证监会发布规定降低偏股型基金认申购费率,进一步提升了ETF吸引力 [7]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关注A500ETF易方达(159361)、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等产品配置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21:50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高位股集体走弱 [1] - 半导体、电池、贵金属、算力硬件、光伏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1] - 燃气、纺织制造、煤炭、港口航运、猪肉、水泥建材、电网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1] - 港股集体下挫,科技板块跌幅居前 [1] 主要指数表现 - 中证A500指数下跌2.3%,滚动市盈率为17.1倍,历史估值分位数为74.9% [2] - 沪深300指数下跌2.0%,滚动市盈率为14.4倍,历史估值分位数为67.8% [2] - 创业板指数下跌4.6%,滚动市盈率为45.8倍,历史估值分位数为46.1% [2]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5.6%,滚动市盈率为197.0倍,历史估值分位数为100.0% [2]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8%,滚动市盈率为66.7倍,历史估值分位数为66.7% [4] 指数成分与行业覆盖 - 沪深300指数覆盖11个中证一级行业,由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 [2] - 中证A500指数覆盖93个三级行业中的91个,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组成 [2] - 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行业合计占比超55% [2]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半导体占比超60%,与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超75% [2]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由在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中50只市值大、成交活跃的股票组成,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能源行业合计占比超85% [4]
时隔14年,主动权益大厂再度布局ETF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14:53
交银施罗德基金ETF布局 - 公司于9月29日上报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 标志着时隔14年重启ETF产品线布局 [1][2] - 公司目前仅有两只存量ETF产品 分别为2009年成立的交银180治理ETF和2011年成立的交银深证300价值ETF 最新规模分别为2.27亿元和0.63亿元 [4] - 2024年以来公司已发行5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包括交银中证A50指数等 旗下被动指数型基金总数达到12只 [4] 兴证全球基金ETF布局 - 同为主动权益大厂的兴证全球基金于9月25日上报其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 [5] - 公司表示在充分评估和审慎推进的基础上 积极筹备补充ETF产品线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 [5] ETF市场整体规模 - 国内ETF市场显著扩容 总规模从年初3.73亿元增至9月26日的5.47亿元 增幅超过46% [6] - 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均在8000亿元以上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超5800亿元 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规模均超3000亿元 [6]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的年内规模增量均突破2000亿元 富国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 南方基金 广发基金 国泰基金的增量也都在1000亿元以上 [1][6] 热门ETF产品表现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规模增量超700亿元 位居全市场首位 [7] - 华夏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易方达沪深300ETF的规模增量均超500亿元 [7] - 嘉实沪深300ETF 南方中证500ETF的规模增量超300亿元 另有五只ETF产品规模增量均超200亿元 [7] 新产品指数特征 - 交银施罗德上报的ETF标的指数为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指数 从内地与香港市场选取50只研发能力强 基本面好 增速高的科技公司 [4] - 该指数前五大权重行业分别为电子 机械设备 通信 电力设备 计算机 [4]
时隔14年!主动权益大厂,再度布局ETF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12:37
交银施罗德基金ETF布局重启 - 公司于9月29日上报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 标志着时隔14年再度发力ETF产品线布局 [1][2] - 公司目前仅有两支存量ETF产品 分别为2009年9月成立的交银180治理ETF和2011年9月成立的交银深证300价值ETF 最新规模分别为2.27亿元和0.63亿元 [4] - 2024年以来公司已发行5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包括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等 旗下被动指数型基金总数达到12只 [4] 兴证全球基金首只ETF产品 - 同为主动权益大厂的兴证全球基金于9月25日上报其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 [1][5] - 公司表示在充分评估和审慎推进的基础上 积极筹备补充ETF产品线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 [5] ETF市场整体扩容 - 国内指数投资大发展背景下 ETF市场迎来显著扩容 截至9月26日总规模从年初的3.73亿元增至5.47亿元 增幅超过46% [6]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增量均突破2000亿元 富国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 南方基金 广发基金 国泰基金的规模增量也均达到1000亿元以上 [1][6] - 目前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均在8000亿元以上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超5800亿元 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规模均超3000亿元 广发基金 富国基金 国泰基金 博时基金规模均超2000亿元 [6] ETF超级单品表现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量超700亿元 位居全市场首位 [7] - 华夏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易方达沪深300ETF的规模增量均超500亿元 [7] - 嘉实沪深300ETF和南方中证500ETF规模增量超300亿元 华夏上证50ETF等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五只产品规模增量均超200亿元 [7] 新产品标的指数信息 - 交银施罗德新上报ETF的标的指数为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指数 从内地与香港市场选取50只研发能力较强 基本面良好 增长速度较高的科技公司作为样本 [4] - 该指数成分股权重最高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电子 机械设备 通信 电力设备和计算机 [4]
行情回暖基金发行提速 超50只新产品节后“蓄势待发”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7:26
十一假期后新发基金概况 - 十一假期后已定档发行的新基金超过50只,其中10月9日启动发行的产品接近20只 [1][2] - 新发基金中“含权”产品占据主流,被动指数型基金待发行数量达1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待发行数量为12只 [1][2] - 财通基金金梓才、国金基金姚加红、中欧基金蓝小康、汇添富基金马翔等知名基金经理将管理新发产品 [1][2] 新发基金产品特点 - 被动指数型基金标的指数覆盖广泛,包括创业板综、科创50等成长风格指数,A500红利低波等红利风格指数,以及上证18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 [2] - 指数增强型基金涵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上证综指、创业板指、科创综指、恒生指数等诸多品类 [2] - 多只新发产品设置了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例如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和富国医药精选上限为10亿元,易方达港股通科技等产品上限为20亿元 [3] 前三季度基金发行整体情况 - 今年前三个季度公募基金新发总数突破1100只,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1][4] - 第三季度发行显著回暖,7月至9月月度新发产品数量均在150只左右,而第二季度4月至6月月度新发数量约为120只 [1][4] - 前三季度新发被动指数型基金超过480只,指数增强型基金新发数量超过130只 [4] 基金管理人发行动态 - 富国基金今年以来新发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过50只,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达37只,覆盖机器人产业、科创综指、港股通科技等热门指数 [4] - 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新发数量均在40只以上,永赢基金、鹏华基金、南方基金、万家基金新发数量均在30只以上 [4] - 按募集规模统计,南方基金新发产品募集资金超400亿元,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均在300亿元以上 [4] 热点主题产品受捧 - AI主线行情获得资金认可,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首发获超24万户投资者认购 [5] - 华夏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均获得10万户以上投资者认购 [5] 产品创新与布局 - 兴证全球基金上报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标志着主动权益大厂首度布局ETF [6] - 9月以来上报的FOF产品已超过20只,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永赢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均有上报 [6] - FOF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更加细化,涉及资产数量平均为4个,包括A股、国内债券、港股、美股、黄金等多类资产 [7]
行情回暖 基金发行提速 超50只新产品节后“蓄势待发”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6:13
公募基金发行概况 - 十一假期后已有超50只公募基金定档发行 [1] - 今年前三个季度公募基金新发总数突破1100只 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1] - 第三季度基金发行显著回暖 7月至9月月度新发产品数量均在150只左右 较第二季度月度120只左右明显增加 [4] 新发基金产品结构 - 10月新发基金中"含权"产品占据主流 被动指数型基金待发行数量达19只 [2] - 被动指数型基金标的指数涵盖成长风格(创业板综、创新能源、航空航天、科创50)、红利风格(A500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中证红利、港股通央企红利)及宽基指数(上证180、上证380、上证580、中证500) [2] - 10月待发行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共有12只 由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 [1][2] - 指数增强型基金新发涵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上证综指、创业板指、科创综指、恒生指数等诸多品类 [2] - 前三个季度新发被动指数型基金超480只 指数增强型基金新发超130只 [4] 基金管理人与募集规模 - 富国基金今年以来新发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50只 其中37只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4] - 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今年新发产品数量均在40只以上 永赢基金、鹏华基金、南方基金、万家基金新发数量均在30只以上 [4] - 按募集规模统计 南方基金新发产品募集资金超400亿元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均在300亿元以上 [4] - 多只新发产品设置首次募集规模上限 如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富国医药精选上限为10亿元 易方达港股通科技等多只产品上限为20亿元 [3] 产品创新与市场热点 - 兴证全球基金上报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 为主动权益大厂首度布局ETF [6] - 9月以来上报的FOF产品已超过20只 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永赢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均有上报 [6] - AI主线行情反映在新发端 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首发获超24万户投资者认购 多只AI主题ETF联接基金获10万户以上认购 [5] - FOF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更加细化 涉及资产数量平均为4个 包括A股、国内债券、港股、美股、黄金等多类资产 [7]
超50只新产品节后“蓄势待发”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6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在A股市场活跃背景下发行显著回暖 新发产品数量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其中“含权”基金占据主流 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是发行重点 [1][2][3] 节后新发基金布局 - 十一假期后已定档发行的新基金超50只 仅10月9日启动发行的就接近20只产品 [1] - 10月新发公募基金中“含权”产品占据主流 被动指数型基金待发行数量多达19只排在榜首 [1][2] - 10月待发行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共有12只 由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 [2] - 多只新发公募基金产品设置了首次募集规模上限 例如部分产品上限设定为10亿元或20亿元 [3] 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今年前三个季度公募基金新发总数突破1100只 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1][3] - 第三季度发行明显增加 7月至9月月度新发产品数量都在150只左右 而第二季度4月至6月月度新发数量仅有120只左右 [1][3] - 前三个季度新发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多达480只以上 指数增强型基金新发数量在130只以上 [3] 基金管理人动态 - 富国基金今年以来新发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过50只 其中发行了37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4] - 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今年以来的新发数量均在40只以上 永赢基金、鹏华基金等新发数量均在30只以上 [4] - 按募集规模统计 南方基金新发产品募集资金超400亿元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均在300亿元以上 [4] - 多只AI主题新基金获得大量投资者认购 例如有产品获得超24万户投资者认购 [4] 产品创新与上报亮点 - 兴证全球基金上报了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 标志着主动权益大厂首度下场布局ETF [4][5] - 随着多元资产配置理念普及 FOF产品成为机构加速布局的类型 9月以来上报的FOF产品已超过20只 [5][6] - FOF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更加细化 涉及资产数量平均为4个 包括A股、国内债券、港股等多类资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