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趋势

搜索文档
茅台批价企稳,市场情绪好转?消费ETF(159928)逆市收红,资金再度净流入!下半年展望:食饮需求企稳改善,龙头基本面回升!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12
市场表现 - A股集体调整,大消费板块逆市收红,消费ETF(159928)收涨0.13%,全天成交额超1.5亿元 [1] - 消费ETF(159928)近5日有3日获净流入,最新规模超121亿元,同类领先 [1] - 消费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牧原股份涨超1%,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等微涨,东鹏饮料跌超3%,青岛啤酒跌超1% [3] 白酒行业动态 - 茅台批价企稳回升,2025年飞天原箱批价回升到1900元以上 [4] - 酒企探索新方向:劲酒通过新媒体营销实现年轻化破圈,汾酒推出"年轻化1.0"战略 [4] - 白酒行业基本面处于筑底阶段,茅五泸股息率分别达3.6%、4.8%和5.2%,龙头公司分红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8] - 行业向头部品牌集中趋势不变,具备品牌优势的龙头有望穿越周期 [8] 大众食品趋势 - 饮料、零食行业亮点较多:东鹏能量饮料小包装特饮铺货增速超预期,IF椰子水港股上市受关注 [4] - 新消费趋势突出:辣味零食、健康饮品、气泡黄酒等景气度保持,休闲零食、软饮料子板块表现看好 [6] - 软饮料中无糖茶、电解质水、椰子水等健康品类创新活力强,休闲零食中魔芋等品类增长显著 [7] - 奶茶行业旺季头部品牌受益外卖平台大战,会稽山黄酒通过抖音电商热销实现破圈 [4][6] 板块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大众食品需求有望稳中向上,传统消费龙头基本面或企稳回升,新消费标的延续高成长 [6] - 白酒行业下半年需求或仍承压,但估值已反映悲观预期,配置价值渐显 [6] - 长期看好悦己情绪价值消费和性价比产品,具备综合实力的龙头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7] 消费ETF持仓结构 - 消费ETF(159928)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68%,其中4只白酒龙头股共占31%,牧原股份占14%,伊利股份占10% [9] - 其他权重股包括东鹏饮料(5%)、海天味业(4%)和海大集团(3%) [9]
70后至00后的新兴消费变迁史,是轮回还是演进?
2025-07-02 09: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消费、消费品、美妆、饰品、黄金饰品、汽车、美容护理、个护、零售 - **公司**:老铺、毛戈平、泡泡玛特、李宁、珀莱雅、若羽臣、登康口腔、宝洁、联合利华、胖东来、山姆会员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消费趋势** - **消费者行为转变**:预算受限下注重情绪价值和悦己型消费,呈现宏观降级但自身升级趋势,如潮玩、宠物、美妆等低单价高情绪属性商品及具储蓄属性的黄金珠宝受青睐[1][5] - **新消费趋势驱动力**: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变革,GDP增长使消费进入品质驱动阶段,人们素质提升、消费理念变化,城镇化和人口红利进入深水区,新消费品牌下沉获活力[2] - **消费品市场趋势**:功能性产品兴起,如户外机能风、无糖和功能性饮料、口服美容赛道;黄金消费从婚庆礼赠转向悦己和保值需求[9] 2. **品牌发展** - **国货崛起**:美妆领域国货占超50%市场份额,在其他领域通过技术升级和国潮文化提升份额,功能性和时尚潮流是推动因素[1][6][7] - **品牌变迁**:新品类涌现,从家庭重点转向个人,低成本高情绪价值品类成主流,00后注重情绪价值与预算平衡[6] - **本土品牌关键变化**:2008年本土品牌因外部事件崛起但盲目扩张致库存危机;2018年通过自身产品升级和国际舞台突破,为国潮元年[8] 3. **市场表现与潜力评估** - **新消费板块行情**:经历回调后卷土重来,需区分偏成长和偏炒作标的,关注公私域结合能力强、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3] - **消费品牌潜力评估**:关注高品质产品、强大服务能力和极强品牌力,通过产品创新带动内容差异化和毛利增厚、实现自我造血型增长的公司更具潜力[3][23] 4. **营销与渠道** - **营销变化**:情绪价值传播点重要,国内品牌兼顾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注重自身品牌资产建设[14] - **渠道变迁**:渠道从传统到电商再到即时零售进化,中国渠道商业模式创新领先,不同品类受渠道影响不同[17] - **公私域结合**:具备公私域结合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能摆脱对第三方平台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3][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黄金饰品市场**:从婚庆礼赠转向悦己和保值需求,新工艺使品类丰富,新品类增速明显,2025年企业分化显著[10] 2. **汽车市场**:年轻人购车选择受技术进步、价格普惠和颜值提升驱动,从桑塔纳、奇瑞到现在的小米汽车[11] 3. **电商环境品类表现**:2025年美容护理中个护品类电商占比低、增长潜力大,个人护理品类电商渗透率低但有望通过产品创新和提价增长[18][19][20] 4. **零售渠道变化**:2024年零售渠道从传统二房东模式转向零售模式,要求企业提升需求把握和采购选品能力,品牌需具备公私域结合渠道模式[21]
再谈游戏布局机会
2025-07-01 08: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游戏行业、传媒互联网行业 - **公司**:心动公司、巨人网络、吉比特、世纪华通、新东公司、凯英网络、盛天网络、完美世界、友谊时光、金山软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游戏行业现状 - 游戏行业处于景气上行周期,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游戏市场规模达 857.04 亿元,同比增长 18%,4 月和 5 月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环比增长,无淡季效应 [1][11] - 版号供给稳定增加,2024 年月均发放 118 款,2025 年 6 月达 157 款,缓解游戏公司新品上线压力,减少市场规模收入波动性 [1][10] - 新游表现超预期,如《超自然行动组》《爆炒萌厨》《仗剑传说》《异色重启日》等,为相关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1][12][14] 游戏行业投资逻辑 - 基于用户精神和情绪消费刚需与游戏供给释放共振、新消费趋势带来新用户群体、游戏品类创新、AI 技术赋能及政策支持等因素 [3] - AI 技术提高游戏开发效率、降低成本、丰富玩法和交互体验,推动商业模式多元化,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21] 个股选择标准 - 关注产品周期好、长情运营表现突出、积极拥抱 AI 技术并实现业务赋能的公司 [5] 游戏行业发展趋势 - 短、中、长期发展趋势乐观,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轮驱动,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6] - 更多轻度休闲和虚拟社交陪伴属性游戏出现,扩大用户基础和提升付费能力 [6] 政策推动情况 - 浙江省等 17 部门联合印发支持游戏出海措施,北京市发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两会将游戏纳入促进消费政策 [3][18] AI 技术影响 - 赋能游戏开发,辅助代码、场景、角色生成和美工画面优化,融入智能 NPC、动态剧情生成和虚拟角色互动 [21] - 推动商业模式从道具付费延展到混合模式,多模态模型能力提升推动原生 AI 游戏诞生 [3][21] 具体公司产品表现 - 心动公司《异色重启日》海外表现好,首月流水过亿,心动小镇有望成长青产品,TapTap 平台广告收入有望增长 [1][15][17] - 世纪华通旗下 King Short 5 月收入环比翻倍,WHITEOUT survival 国内 iPhone 畅销榜排名靠前,两款产品有望成长青游戏 [19][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传媒互联网板块投资机会集中在 AI 应用和 IP 新消费,暑期建议关注新内容 [2] - 国服游戏流水量级预计高于海外英语服,心动小镇暑期有望提升流水和排名 [15] - 公司储备产品仙逆传说 RO1 初心服在东南亚表现良好,老产品有增量,每年一到两款重磅 IP 产品推动自研游戏业绩成长 [16]
A股2025年半年度收官 中国资产全线上涨 上证上涨2.76%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31
市场表现 - 6月3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9万亿元人民币,上证指数上涨0.59%,深证成指上升0.83%,创业板指增长1.35%,北证50指数涨幅0.52% [1] - 上半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76%,北证50指数大涨39.45%,国证2000指数涨幅超10%,全市场超3700只股票实现正收益,超100只个股涨幅超100% [3] - 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20%,滚动市盈率低于11倍,市净率1.1倍,股息率近4% [5] 行业与板块 - 上半年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新消费趋势、创新药物研发、固态电池技术等热点领域轮番活跃 [3] - 化工行业联合化学以440%涨幅成为上半年“股王” [3] - 近20家银行股票上半年创历史新高,金融板块表现突出 [3] 国际竞争力 - 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全球主要股指中位列第三,仅次于韩国综合指数和德国DAX指数 [5]
LABUBU的天花板,在哪里?
天天基金网· 2025-06-27 19:52
核心观点 - LABUBU的爆火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即通过设计审美和情感共鸣驱动的潮玩市场崛起,其成功因素包括优秀的设计、明星带动、渠道扩展和产品迭代 [4][5][6] - 潮玩行业的天花板难以准确测算,但可通过"人均保有量"和全球化扩张来评估市场空间,毛绒玩具等新形式进一步拓展了使用场景 [15][16] - 无故事IP(如LABUBU、Hello Kitty)的兴起反映了媒介碎片化时代的需求,单一形象设计能更高效地实现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10][11][12] - 中国文化消费品出海处于重要窗口期,未来3-10年将迎来系统性机会,但需关注头部效应和产品与文化结合的表现形式 [20][21][22] - 新消费的本质是差异化供给和聚焦核心产品,泡泡玛特通过全产业链把控和舍弃非核心SKU实现转型成功 [24][25] 分目录总结 买LABUBU的原因 - 消费者主要购买一种设计的审美,将传统雕塑艺术降级为大众可负担的7-8厘米PVC塑料小人形式 [4] 超预期爆火因素 - 实际市场规模远超预期,2024年已达20-30亿元,覆盖人群从中国13-35岁女性扩展至东南亚和欧美 [5] - 成功根本在于优秀设计,叠加独居情感需求、明星带动和渠道扩展等推动因素 [6] 丑萌风格流行 - 潮玩审美呈现周期性变化,LABUBU的"小坏"风格契合当下时代情绪,类似哪吒形象 [8][9] IP是否需要故事 - 无故事IP(如Hello Kitty、熊本熊)在碎片化媒介时代更具优势,通过单一形象实现高效传播 [10][11][12] 价格下跌原因 - 公司主动调控黄牛比例,通过放量平衡市场,核心用户与纯路人占比提升更利于长期IP运营 [13][14] 潮玩天花板测算 - 以"个数"为衡量标准,全球化+毛绒玩具拓展使用场景(如挂包、车载)打开市场空间 [15][16] 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碎片化内容(乐园、歌曲)强化情感连接,与传统IP成长路径不同,需先以可盈利形式切入再丰富内容 [18] 文化出海机会 - 中国制造业与文化结合自然,未来3-10年是出海窗口期,需关注情绪经济与传统消费品结合的形式 [20][21][22] 新消费本质 - 反映消费边际倾向变化,泡泡玛特通过全产业链把控和聚焦盲盒品类实现差异化竞争 [24][25] 消费投资建议 - 需避免个人偏见,深入体验产品并认同品牌文化,小众文化引领者可能提前捕捉趋势 [26][27][28]
国联民生证券:新消费趋势明确 传统行业优选龙头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1:41
轻工板块整体表现 - 2025H1轻工制造板块年初至今下跌0.89%,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位,相对沪深300指数收益为+3.08% [1] - 板块内部分化明显,谷子经济、个护等新消费及包装印刷板块表现亮眼,家居、造纸等传统行业承压 [1] - 轻工整体板块PE(TTM)估值为46.90X,处于近10年73.19%分位数水平 [1] 新消费领域投资机会 - 情绪价值驱动的新消费领域如国潮文化、悦己型消费及科技赋能场景(智能穿戴、AI+应用)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传统厂商通过复用渠道和供应链优势布局高景气赛道,实现新业务高速增长 [2] 家居行业动态 - 2025年家居社零增速提至20%+,企业通过1+N+X布局捕捉碎片化客流 [3] - 沙发受关税拖累有限,因越南墨西哥基地布局缓解影响 [3] - 2025Q2-Q3同比压力趋缓,智能坐便器3C认证或缓解竞争格局 [3] 出口链趋势 - 2025H1经历两次抢出口: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前的预防式下单及东南亚关税豁免后的产能转移 [4] - 美西美东海运费环比上季度提升,关税稳定后有望恢复正常水平 [4] - 越南产能释放和提价转移成本后,关税影响有限 [4] 造纸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年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8.5%,产能扩张持续 [5] - 浆纸系成本拐点显现,文化纸供需平稳 [5] - 箱板瓦楞纸国内新增产能&进口纸供给压力缓解,期待下游需求提振 [5] 包装行业格局 - 两片罐行业CAPEX和盈利水平处于低位,行业整合后毛利率有望修复 [6] - 裕同科技在全球10个国家、40座城市设有生产基地及服务中心,全球化布局对冲关税风险 [6]
新店潮涌,商超“复苏”?
创业邦· 2025-06-26 11:26
商超行业动态 - 头部新零售企业如京东七鲜、盒马等加速扩张,释放行业积极信号 [3][5][6][7] - 京东七鲜战略升级为具备门店体验、供应链与前置仓协同的即时零售平台 [6] - 盒马2025年前5个月新开7家店,总量向"百店计划"迈进,重点布局长三角下沉市场 [8][9] - 盒马多业态战略成型,包含鲜生、社区体验、下沉折扣店和即时配送 [10] - 区域性龙头比优特37天内连开14店,东北三省门店将达95家 [26][28] - 生鲜传奇计划2026年门店达500家,2024年销售15亿元,社区门店毛利28%以上 [32][33] 企业战略调整 - 盒马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全国门店近430家覆盖50城 [21][22] - 盒马X会员店大规模收缩,全国仅剩2家门店且经营惨淡 [13][16][17] - 盒马NB定位社区小店(700-800㎡),鲜生定位中高端门店(3000㎡) [19] - 美团小象拟试水线下店,现有700+前置仓 [24] - 永辉超市2025年Q1关闭273家门店,同时加速47家潜力门店调改 [6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连锁超市行业57.4%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38.2%增长但多未新增门店 [41][42] - 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突出,25.5%企业净利增长(58%增幅<5%),53.2%净利下降 [45] - 2024年样本超市整体门店净收缩1.8%,扩张欲望减退 [47] - 75%调改门店取得增长,增幅多在20%以内,个别超50% [49] - 2025年Q1 10家上市商超中6家营收下降,5家营收净利双降 [57][58]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资源型巨头冲刺 vs 能耗型小玩家淡出 [38] - 即时零售、会员店、社区商业将成为未来主战场 [66] - 山姆、Costco持续扩张,盒马X会员店或退出该赛道 [66] - 具备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中胜出 [67] - 商超行业进入强者愈强的新一轮洗牌期,非全面复苏 [64][69]
万辰集团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万辰集团、鸣鸣很忙、良品铺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门店扩张**:2024 年底门店达 14000 多家,全年收入超 3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底接近 20000 家,年底万辰集团和鸣鸣很忙挑战 2 万家,明年总门店数或达 5 万家[2][3][9] - **新店型特点**:面积从 120 平米扩至 200 平米,增加冻品、烘焙熟食、玩具玩偶及日化产品等品类,顺应主流消费群体需求,通过联名合作和自有品牌定制提高利润率和运营效率[2][4] - **运营策略**:采取精细化运营,从多品类转向精选品类,与头部品牌合作,提供质价比更高产品,符合新消费趋势,降低加盟商资金杠杆压力[5][11] - **盈利能力**: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 1%,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率达 3.8%,显著高于去年同期,预计二季度及下半年维持较高水平,今年预计盈利 9 亿元,对应估值约 30 倍[2][9][12] - **竞争格局**:新增品类使能与折扣超市及社区超市竞争,采用梯度定价策略,利用白牌品牌赚取高利润,自有品牌增强竞争力,与鸣鸣很忙或成双寡头格局,与良品铺子价格战不会恶劣[6][9][10] - **加盟商反馈**:对新店型总体认可,回本周期从一年半延长至两年到两年半,但较其他业态仍具竞争力,愿意配合总部拓展[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万辰集团 2021 - 2022 年进行业务转型,布局零食量贩实现快速增长[3] - 今年折扣超市选品思路和标准化店型逐渐稳定,三季度和四季度将与加盟商沟通竞争情况及 3.0 版店型拓展空间[9] - 万辰集团未来将在护舒宝、小马宝莉等 IP 品牌合作中进一步发展[11] - 不建议追高万辰集团股票,持仓者可持有至年底,关注核心门店指标及后续竞争情况[5][12]
西麦食品20250616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燕麦行业 - 公司:西麦食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消费趋势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影响 - 核心观点:新消费趋势推动传统食品饮料企业裂变式发展 - 论据:新消费趋势表现为行业红利、品类扩张、渠道开拓和成本下降等,健康养生类产品受关注,新消费品类涌现,线上抖音电商、线下会员超市和零食量贩高成长,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利润增长弹性期 [3] 西麦食品在新消费趋势中的表现 - 核心观点:西麦食品表现出色,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提升 - 论据:具备健康养生需求扩容红利,持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和品类创新;渠道上线上线下并重,传统渠道收入稳定且开拓新渠道;2025 年开始燕麦原料成本下降周期将提升营收和利润增速 [4][5] 燕麦行业的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燕麦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结构和消费场景发生变化 - 论据:自 21 世纪初快速发展,近两年突破百亿规模,复合增长率接近 10%;产品结构从纯燕麦转向复合燕麦,消费场景从早餐扩展到下午茶、零食烘焙等 [2][6][7] 燕麦行业竞争格局 - 核心观点:呈现双寡头特点,西麦食品有竞争优势 - 论据:2024 年西麦食品市占率约 25%,桂格约 22%,两者合计达 50%;西麦能把握消费者口味变化趋势,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及渠道开拓能力强 [2][8][9] 西麦食品产品结构变化和升级 - 核心观点: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各板块有不同发展态势 - 论据:核心主业为燕麦食品,包括纯燕麦、复合燕麦、冷食燕麦系列;复合燕麦增速最快,2024 年收入占比 45%成第一大业务;纯燕麦通过新品开发保持稳步增长;冷食燕麦 2024 年企稳 [10][11] 西麦食品新产品亮点 - 核心观点:新产品有市场潜力和收入贡献 - 论据:推出酸奶骨钙、蛋白粉、口服液、花椒燕窝粥等;酸奶骨钙子公司 24 年贡献收入 4000 - 5000 万,预计 25 年过亿;蛋白粉 24 年销量约 4000 万,口服液约 1000 万;花椒燕窝粥 24 年销售额约 3000 万 [12] 西麦食品渠道结构创新 - 核心观点:从传统商超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并重,各渠道发展良好 - 论据:在京东、天猫冲调赛道销量前列,抖音销量占线上总收入 40%左右;传统线下渠道收入稳定占 50%左右,开拓零食量贩等新渠道;各渠道如抖音、京东、零食量贩、O2O、山姆等保持良好增速 [13][17] 成本下降对公司利润释放的影响 - 核心观点:成本下降是盈利能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 论据:40%生产成本来自澳洲燕麦,2019 - 2024 年价格上涨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预计 2025 - 2026 年改善,今年二季度原材料成本降 10 个百分点,对应毛利率提升两到三个点 [18] 公司费用投放策略及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核心观点:控制费用投放提升费效比和盈利能力 - 论据:2024 年下半年起控制费用投放,今年线上费用投放及规模化优势有下降空间,预计毛利率提升两个点左右,净利率提升一到两个点 [19] 西麦食品未来两到三年的营收目标及股权激励政策支持 - 核心观点:营收目标明确,股权激励政策助力增长 - 论据:未来三年营收增速不低于 15%,25 年收入可达 23 亿元左右,26 年 26 - 27 亿元以上,27 年突破 30 亿元,27 年净利润突破 3 亿元以上,市值有望突破 70 - 80 亿元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西麦食品 2024 年在零食量贩领域收入贡献约 8000 多万元,2025 年计划增加线下门店覆盖和门店内 SKU 数量,未来两到三年零食量贩业务预计保持良好增长趋势 [14] - 西麦食品 2024 年开始开拓 O2O 平台,2025 年将继续开拓区域性 O2O 平台,预计保持良好增速 [15] - 2025 年 2 月西麦食品进入山姆渠道,新燕麦粥产品日销量稳定在 8 - 10 万左右,7 月左右将上市第二个新单品,今年在山姆渠道预计实现小几千万左右的增量贡献 [16]
工业数据印证核心资产风格或将长期上行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工业、制造业、消费行业、资本市场、保险行业 公司:中国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经济特征与复苏** -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正经历供给约束驱动的自然复苏,摆脱美国全球化框架呈现多特征,复苏健康持久且内生波动率下降 [1][2][8] - 论据:减少对地产周期依赖,优化产出结构,重塑全球化模式,脱钩美国构建的循环,经济周期与美国脱钩;不依赖外力和不可持续力量,经济模式更稳定 - **工业数据趋势** - 核心观点:工业增加值产出下降,但量价利呈现量跌价稳利增,供给格局改善 [3] - 论据:中游制造业利润权重上升创新高,下游消费制造业缓慢复苏,需求未明显回升但利润改善由供需再平衡推动 - **中美关税影响** - 核心观点:中美关税使中国工业产出下降,但内部供给结构优化支持利润增长,中下游制造业表现强健 [5] - 论据:量价利数据显示量下降、价格稳定、利润扩张 - **资本开支与上市公司表现** - 核心观点:未来资本开支约束下,中国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实现稳健增长 [6][7] - 论据:上市公司库存周期和开工率处于低位,供给格局优化,中游制造业利润权重上升,下游消费制造业缓慢复苏 - **中下游制造业表现** - 核心观点:中下游制造业韧性强、有全球竞争优势,推动中游率先复苏 [9] - 论据:与地产链和基建关系不大,需求增长无需企业出清实现供需平衡,出口保持良好势头,偏向中高端制造 - **供需格局与产能利用率** - 核心观点:供需格局变好,供给改善,需求扩张动力弱,产能过剩由供需双向形成 [10][11] - 论据:利润扩张形成正反馈促进消费,价格周期拐点未现但供给格局会更好,中下游制造业会恢复平衡 - **科技发展影响** - 核心观点:科技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增强工业韧性,促进稳定可持续增长 [12] - 论据:机器人、无人机、新药研发等领域发展,技术可控且具全球竞争优势 - **美国债务危机与经济政策影响** - 核心观点:美国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有正向驱动,当前是通胀逻辑,经济政策使外需不差 [13][14] - 论据:美债通缩机制改变,美国调整政策指向通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财政扩张 - **新消费趋势** - 核心观点:新消费反映中低收入人群需求增长,区域性差异导致整体微弱复苏 [15][16] - 论据:三四线城市消费表现优于一二线城市,与地产周期有关 - **资本市场盈利扩张模式** - 核心观点:资本市场盈利扩张基于供给约束,利率中枢不升,盈利变强,估值应上升 [17][18] - 论据:与资本开支驱动模式不同,体现强自由现金流、去周期化特点,行业龙头企业更稳定 - **人民币汇率与资本流转** - 核心观点:人民币长期升值,全球资本流转使中国获美国流出资本 [19][24] - 论据:美元信用塌陷,人民币汇率将被重估;港股已体现,未来映射到 A 股 - **中国权益资产定价趋势** - 核心观点:中国权益资产定价将核心资产化,符合外资定价模式,更加长期化 [25] - 论据:与公募新规、外资权重上升趋势一致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本质是财政扩张,与市场化债预期不同,短期内有不确定性,但外需不会特别差 [14] - 离岸人民币远期升值更流畅,美元信用问题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一揽子货币贬值,对出口影响不大,美国资本流入使港股溢价公司增多、折价率收敛 [21] - 人民币升值使保险公司资产端涨价、负债端成本难上升,保险行业有扩张潜力,投资组合可增加保险公司配置 [22] - 工业供需格局未来更具韧性,产能利用率上升,破除通缩循环进入温和通胀循环,高波动策略失效,低波动策略有效性上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