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

搜索文档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5-21 20:38
离岸金融的战略意义 - 我国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发展路径,立足国内实体经济需求并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形成境内外协同发展新格局 [1] - 离岸金融是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对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具有关键作用 [2] 离岸金融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 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能吸引全球金融资源汇聚,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伦敦等案例 [2] - 离岸金融业务(银行、保险、债券、衍生品等)丰富金融市场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强化资源配置能力 [3] - 推动金融机构国际化,促进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4] 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协同效应 - 离岸金融为离岸贸易提供跨境支付、信贷等服务,助力企业应对资金压力并拓展业务 [5] - 离岸金融赋能中资企业境外经济活动(产能转移、跨境并购等),形成与离岸经济的良性循环 [6] 离岸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 境内外离岸金融标准不一致导致监管套利问题,如贷款条件差异 [8] - 境内离岸账户体系功能不足(如自贸区账户适用境内规则),限制人民币国际化 [9] - 离岸金融产品创新滞后,自贸区探索多处于理论阶段,未进入实质性试点 [10] - 法制建设进度缓慢,仅自贸区账户和自贸债立法取得进展 [11] 离岸金融发展的路径建议 - 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设立离岸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监管,服务境内外企业 [12] - 加快离岸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延长沙盒测试时间以探索风险应对方式 [13] - 推动境内外市场互联(如债券通南向通扩容)、监管协同(区块链技术应用)及税收优化(豁免增值税) [14][15] -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CRS、反洗钱框架),设立离岸贸易法院,并加快离岸金融立法 [16][17]
上海法院近5年审结涉科技金融纠纷案件逾万件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21:19
5月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2024年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情况暨司法服务保障科技金融高质量发 展情况发布会。证券时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至2024年,上海法院一审审结涉科技金融纠纷案件共 计10540件,按案件数量排序,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位列首位,为3488件,占比33.09%。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数量较多,一方面源于其涉众性特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往往会影响资本 市场上众多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一旦科技企业因信息披露不实而涉讼,案件往往会集中爆发;另一 方面,涉科创板案件根据相关规定由上海金融法院集中管辖,也是导致近年来此类案件数量占比较高的 重要因素。 简单、小额金融案件下降 2024年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情况显示,去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金融商事案件150035件,审结 149536件,收结案数同比分别下降31.66%和31.78%。 案件类型方面,2024年上海法院一审金融纠纷收案数量排名前五位的案件类型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69191件,占比46.12%;信用卡纠纷34521件,占比23.01%;融资租赁合同纠纷15005件,占比10.00%; 小额借款合同纠纷5307件,占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