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技术
搜索文档
李斌最新闭门会:蔚来不那么头铁了 该听劝得听劝
新浪科技· 2025-09-05 10:39
核心观点 - 公司二季度业绩呈现增收减亏态势 营收同比增长9%至190.087亿元 调整后净亏损同比收窄9%至41.267亿元[1] - 公司目标四季度实现盈利 需满足月交付超5万台/毛利率16%-17%/研发费用20亿元/销售管理费用率10%四大条件[2] - 公司通过坚持纯电技术路线与多品牌战略 结合用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 逐步走出经营低谷[5][16][18]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汽车交付量72056台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8] - 三季度交付指引87000-91000台 同比增长40.7%-47.1% 营收指引218.12-228.76亿元 同比增长16.8%-22.5%[8] - 二季度整车毛利率回升至10.3% 预计四季度随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可达16%-17%[10] 产能规划 - 12月目标实现乐道与蔚来品牌各2.5万台月产能 萤火虫6000台 总月产能达5.6万台[10] - 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10575台 10月产能目标1.5万台 全新ES812月产能提升至1.5万台[10] - 四季度季度交付目标15万台 对应月均交付超5万台[10] 技术路线与产品战略 - 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纯电技术路线 目前充换电布局超8000座 通过对外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2][15] - 纯电车型前备箱设计带来240L-777L储物空间优势 源于纯电平台技术质变[14] - 多品牌战略显现协同效应 研发体系支持三品牌共享电机/电驱/电池等底层技术[16] 成本控制措施 - 推行CBU机制控制研发费用 明年季度研发投入维持在20-25亿元 等效原30亿元产出[12] - 通过算力优化(减少GPU采购)与项目优先级排序实现研发提效[12] - 目标四季度销售管理费用率控制在10% 通过营销范式改革提升人效[11][12]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预计明年一季度行业面临销量淡季与购置税退坡双重压力 销量可能仅为四季度六成或一半[12] - 7月纯电市场同比增长24.5% 增程同比下降11.4% 预示纯电大三排SUV时代到来[15] - 公司需应对持续盈利挑战 通过订单调节与效率提升缓解周期性波动[12]
中经评论:增程车会淡出主流市场吗
经济日报· 2025-09-05 08:03
纯电动车市场趋势 - 7月份纯电动车零售销量达48.7万辆 同比增长24.5% 增程车销量10.2万辆 同比下降11.4% [1] - 纯电动车技术持续进步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 续航能力提升 补能基础设施完善 [3] - 主流纯电动车续航普遍超600公里 800V高压平台快充10分钟可行驶400公里 显著缓解续航焦虑 [3] 增程车技术特点与演变 - 增程车采用电驱为主燃油为辅架构 配备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增程器及能量管理系统 [1] - 行业从"大油箱小电池"向"大电池小油箱"转换 纯电续航突破400公里并向500公里迈进 [4] - 增程车需同时搭载电池、电机和发动机 整车重量高于同级纯电动车 影响能耗和操控性能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增程技术从被车企排斥转为广泛接纳 传统车企如长安、吉利及新势力零跑、小鹏等均布局增程产品 [2] - 纯电技术带来的体验增值已超过消费者对续航的担忧 正在重塑增程与纯电产品的竞争力 [3] - 长纯电续航增程产品本质向纯电技术靠拢 其独特优势逐渐消失 面临与纯电动车正面竞争 [4] 技术路线挑战 - 增程器在高速工况下满负荷运转可能导致亏电油耗明显上升 [2] - 增程器启动时发动机振动和噪声水平接近或超过传统燃油车 违背电动化体验初衷 [2] - 增程车"可油可电"设计虽解决续航焦虑 但存在重量增加和能耗控制等固有缺陷 [2]
增程车会淡出主流市场吗
经济日报· 2025-09-05 06:00
行业技术路线演变 - 纯电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48.7万辆 同比增长24.5% 增程车销量10.2万辆 同比下降11.4% 纯电技术路线迎来拐点 [1] - 增程车动力架构以电驱为主燃油为辅 核心构成包括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增程器及能量管理系统 相比燃油车省去复杂变速箱系统 相比纯电动车增加增程器作为移动充电宝 [1] - 增程技术因解决续航焦虑被车企广泛接纳 传统车企如长安/吉利/奇瑞纳入产品矩阵 新势力如零跑/鸿蒙智行/小鹏/小米重点布局 外资品牌福特/通用/现代披露研发规划 [2] 增程技术局限性 - 增程系统需同时搭载电池/电机/发动机 整车重量高于同级别纯电动车 影响能耗与操控性能 高速工况下亏电油耗明显上升 [2] - 增程器启动发电时发动机振动和噪声接近传统燃油车 违背电动化体验初衷 [2] - 行业竞逐倒逼增程车从"大油箱小电池"转向"大电池小油箱" 纯电续航里程突破400公里并向500公里迈进 本质向纯电技术逻辑靠拢 [4] 纯电技术竞争优势 - 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 续航能力持续提升 主流纯电动车续航普遍超过600公里(CLTC工况) [3] - 800V高压平台快充模式下充电10分钟可行驶400公里 补能效率大幅提高 用户续航焦虑明显缓解 [3] - 纯电技术带来的体验增值已大于消费者担心续航里程的体验损失 重塑增程与纯电产品市场竞争力 [3] 增程车市场前景 - 增程车"无里程焦虑"核心优势被纯电技术逐步削弱 独特优势逐渐消失 需与纯电动车正面比拼续航/成本/用户体验 [4] - 长纯电续航增程产品淡出主流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直接选择纯电更经济合理 [4]
蔚来多维破局“信任”考题李斌欲以15万辆销量保驾四季度盈利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2:58
销量与交付目标 - 四季度平均每月交付目标超过5万辆 全年销量目标44万辆 [1][3] - 8月交付量突破3.1万辆创历史新高 乐道L90首月交付10575辆 [1] - 前8个月累计交付16.65万辆 同比增长30% [3] - L90和ES8月产能在10月均有望达到1.5万辆 [3] 盈利目标与财务指标 - 四季度目标实现NON-GAAP口径盈利 [1][3] - 盈利边界条件包括毛利率16%至17% 销售和管理费用控制在销售额10% 研发费用控制在20亿元至25亿元 [3] - 研发费用从每季度30多亿元缩减至20-25亿元 [3]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推行CBU机制将经营报表拆解至一线单元 强制进行ROI考核 [3] - 萤火虫品牌月销4000多台车仅需31人团队 [4] - Cost Mining项目通过零部件平台化降低10%座椅成本 自研芯片每辆车节省约1万元 [4] - 通过设计优化将单车相关成本从2000元压缩至1000元 [4] 产品战略与技术优势 - 乐道L90主打家庭用户储物空间与240L智能电动前备舱 全新ES8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纯电SUV [7] - 纯电车型7月同比增长24.5% 增程车型同比下降11.4% [7] - 十年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技术路线 900V高压平台支持5分钟充电250公里 [6][7] - 超过3400座换电站网络形成竞争优势 并向其他车企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收入多元化 [9] 多品牌战略与毛利率目标 - 三大品牌共享底层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 形成伞形架构 [9] - 蔚来品牌毛利率目标20%向25%努力 乐道品牌目标15%以上 萤火虫品牌目标10%左右 [5] - 乐道L90和全新ES8目标毛利率设定在20% [5] 用户信任与服务体系 - 潜在用户30%至40%因担心公司倒闭影响购车决策 [2] - 通过服务无忧套餐调整和禁止诋毁竞品等行为重建用户信任 [8] - 将用户关系管理从情感联结向价值契约深化 [8]
销量骤降11%,车企集体踩坑增程?
36氪· 2025-09-03 07:26
增程技术发展历程 - 理想汽车早期通过增程技术切入市场 精准解决续航焦虑问题 实现销量爆发[1] - 增程技术曾被视为落后路线 但因破解里程焦虑成为平衡用户需求与补能现实的中间选项[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增程赛道从"小众选择"发展为车企竞相涌入的热门赛道 传统车企/新势力/合资品牌纷纷布局[2] - 2021-2024年增程车型销量分别增长218%/130%/154%/70.9% 市占率从3.6%升至9.1%[7] - 零跑汽车凭借低价策略获得市场份额 2024年销量达29.4万辆 同比增长103.8%[7] - 2025年7月增程车型上新节奏加快 两月内5款新车密集登场[7] - 竞争格局从"理想独大"转向"多强混战"[7]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7月增程汽车销量10.2万辆 同比下滑11.4%[3] - 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5% 呈现明显分化走势[3] - 2025年上半年增程市场份额从2024年10.7%下滑至9.8%[8] - 1-7月累计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2.1% 远低于纯电35.2%和插混25.2%的增幅[8] 主要企业动态 - 理想汽车2023年成为全球第三家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6] - 理想7月交付3.07万辆同比下滑39.7% 8月交付2.85万辆同比跌幅超41%[8] - 问界交付表现波动 增程路线支撑作用减弱[8] - 零跑从销量结构到产品规划逐渐转向纯电 新推主力车型未规划增程版本[8] 技术演进趋势 - 增程技术研发门槛较低 相比纯电平台投入更经济[6] - 新一代增程技术向"大电池+超快充"方向发展[12] - 智己采用66度电池实现超450公里纯电续航 尊界S800电池达63度续航超330公里[14] - 小鹏增程版X9纯电续航达450公里[14] - 电池容量已超过部分主流纯电车型(如特斯拉Model 3的62.5kWh)[14] 市场竞争挑战 - 同质化竞争导致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10] - 理想汽车单车均价从2022年33.1万元降至2024Q4的26.87万元[10] - 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削弱增程车型的成本优势[10] - 大电池方案导致成本上升和车身变重 影响驾驶体验[14] - 增程技术独特优势逐渐消失 需与纯电正面比拼续航/成本/用户体验[15]
李斌想穿越,李想差点哭,一汽高管:不是雷军我早开喷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1 07:06
行业竞争态势 - 蔚来与理想在纯电大六座SUV市场展开直接竞争 产品价格区间接近且上市时间相近[8] - 理想i8与乘龙卡车对撞测试引发合规争议 东风柳汽指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保留诉讼权[4][34][37] - 小米汽车YU7发布提出"3倍轮轴比"概念 遭一汽丰田公开质疑算法错误[23] 企业战略调整 - 蔚来新一代ES8起售价降至30.88万元 较老款降低12万元 公司明确表示"活下去最重要"[50] - 李斌坦言若重新选择会先做增程技术"赚点钱" 但强调纯电仍是终局方向[4][7][8] - 华为鸿蒙生态宣布投入近百亿资金支持开发者迁移 鸿蒙5.0设备已超1000万台[5][31] 技术路线争议 - 轮轴比概念引发行业广泛讨论 工程领域人士指出该参数缺乏标准定义[23] - 岚图汽车CEO公开批评汽车测评存在"营销式表演式"乱象 强调应回归用户立场[18][19] - 一汽丰田强调普拉多核心技术优势 7月1792辆销量在40万元以上硬派越野市场保持领先[46] 企业经营表现 - 小鹏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创历史新高[55] - 理想汽车2019年融资困境中获王兴累计投资11.5亿美元 度过生存危机[42] - 北汽集团宣布未来三年招聘不少于5000名毕业生 其中国际化人才占比不低于30%[27] 行业人才发展 - 奇瑞集团推行会议精简改革 要求公司级会议数量和参会人员均减少30%[14] - 长城汽车开启35+专场招聘 北汽集团强调转型期是年轻人的"黄金时代"[27][28] - 何小鹏判断行业淘汰赛将持续至少5年 目前没有企业敢宣称获得"船票"[54]
蔚来李斌90分钟内部讲话流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8:32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过去三年多在纯电技术和多品牌战略方面持续投入 迎来纯电技术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拐点 [1] - 创始人亲自参与四场发布会 测试真实道路爆胎并验收高海拔换电路线 体现对执行细节的重视 [1] - 公司通过CBU改革提升经营意识和经营效率 预计年营收1000亿基础上提效1%可节省10亿成本 [5] 产品表现与市场反馈 - 乐道L90成为公司历史上交付破万最快车型 持续稳居大型SUV销量榜单前三 [1] - 全新蔚来ES8开启预售后预订单表现优于同期乐道L90 [1] - 创始人认为增程大三排SUV时代正在被纯电大三排SUV取代 技术路线获得市场积极反馈 [5]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以来公司港股累计涨幅超80% 重回千亿市值 [3] - 截至8月29日收盘 港股股价达50.6港元 年初至今涨幅超45% [4] - 港股交易数据显示换手率0.47% 振幅5.27% 外盘交易量545.01万手 [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3年毛利率5.49% 2024年提升至9.88% 2025年第一季度为7.64% [4] - 2023年净利率-37.25% 2024年改善至-34.08% 2025年第一季度为-56.09% [4] - 2024年预计营收657亿 同比增长18.2% 2025年预计928亿 同比增长41.2% [4] 未来发展目标 - 公司提出四季度盈利目标 创始人承认全球少于1%的人相信该目标可实现 [5] - 通过提升交付能力、执行力和运营效率实现销量与盈利目标 [5] - 强调长期主义与短期执行结合 重点聚焦经营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 [5][6]
蔚来李斌90分钟内部讲话流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8:19
公司近期表现与战略成果 - 公司创始人李斌认为过去三年多在纯电技术和多品牌战略上的持续投入已迎来用户体验拐点 [1] - 乐道L90在成都车展完成第一万台交付 成为公司历史上交付破万最快的车型 交付后持续稳居大型SUV销量前三 [1] - 全新蔚来ES8于8月21日开启预售 预订单表现优于同期的乐道L90 [1] - 7月以来公司港股累计涨幅超80% 重回千亿市值 [4] - 截至8月29日收盘 公司港股股价50.6港元 年初至今涨幅超45% [5] 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 - 李斌宣称"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 纯电大三排SUV时代正在到来" 强调坚持正确技术路线获得市场积极反馈 [6] - 公司通过四场发布会 真实道路爆胎测试 珠峰大本营换电路线验收等举措展示技术实力 [1] 经营策略与效率提升 - 李斌强调短期执行提效的重要性 指出CBU改革已初见成效 [6][7] - 公司年营收达1000亿元级别 提效1%可节省10亿元 提效5%可节省50亿元 [7] - 李斌提出四季度盈利目标 要求全员提升交付能力、执行力和运营效率 [6][7] - 公司计划通过长期主义与短期执行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7] 财务数据表现 - 港股股价50.6港元 年初至今涨幅超45% [5] - 2023年EPS为-12.44元 2024年为-11.03元 2025年第一季度为-3.29元 [5] - 2023年毛利率5.49% 2024年提升至9.88% 2025年第一季度为7.64% [5] - 2023年净利率-37.25% 2024年为-34.08% 2025年第一季度为-56.09% [5] - 负债率从2023年74.79%上升至2024年87.45%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升至92.55% [5]
21独家|李斌内部讲话实录:纯电时代正到来,全力冲刺Q4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6:17
公司业绩与产品表现 - 乐道L90在成都车展完成第一万台交付 成为公司历史上交付破万最快的车型 交付后持续稳居大型SUV销量榜单前三 [1] - 全新蔚来ES8在8月21日开启预售后的预订单表现优于同期的乐道L90 [1] - 乐道L60在8月份锁单量创年度新高 L90发布后L60销量持续走好 [4][16] - 港股累计涨幅接近90% 公司重回千亿市值 [2] 技术路线与产品优势 - 纯电技术路线迎来用户体验拐点 可换电纯电技术路线优势显著 [2][5][6] - 900伏高压平台与集成化设计创造远超PHEV和增程车的乘坐装载空间 乐道L90前备舱解决方案获得用户认可 [5][6] - 电池包重量优势明显:全新ES8电池包500多公斤 乐道L90仅400多公斤 比同级别轻200多公斤(约三四个人重量) [6] - 换电网络布局完善:拥有3469座换电站和8195座充换电站 公共充电桩超500万 加电便利性大幅提升 [6] 经营策略与效率提升 - 公司启动经营改善计划 CBU改革初见成效 部分项目实现10倍提效(2200万项目省掉2000万) [8] - 强调全员经营意识:年营收1000亿基础上 提效1%可节省10亿 提效5%可节省50亿 [3][7] - 四季度盈利目标明确 盈利公式为销售额×毛利率-费用 高单价产品(L90/ES8)提供毛利保障 [10][11] - 定价策略更加精细化 全新ES8和L90定价经过数十次会议讨论 综合考虑成本、市场竞争和品牌定位 [13][14]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增程大三排SUV黄金时代正在过去 纯电大三排SUV时代正在到来 [2][22] - 2024年1-7月纯电增长远高于PHEV插混、增程和油车 [4] - 竞争对手加速向纯电转型 证明纯电技术路线得到行业认可 [23] - 公司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技术路线 认为这是终极解决方案 [24] 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 - 团队战斗力显著提升 乐道团队表现成熟 从过去交付教训中总结经验 [13] - 强调学习丰田经营模式 注重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7][8] - 组织经历两个周期(2019-2020年和2021年至今) 从谷底反弹过程中提升组织韧性和能力 [9][21] - 将四季度盈利视为阶段性考试 要求全员全力以赴 [11] 产品规划与持续竞争力 - 采用6P框架(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平台)建立车型长期竞争力 [15] - 新产品发布产生正面协同效应 L90发布带动L60销量提升 [16] - 智驾技术保持行业领先 智慧安全领域绝对第一 泊车功能行业第一 [17][18] - 服务运营与成本效益不矛盾 SO部门经营状况良好且未损害用户利益 [19]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过去三年坚持投入:季度研发投入30亿人民币 去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 今年实现县县通 [4] - 技术路线、产品规划和产品定义是汽车公司三大重要事项 [23] - 以终为始的技术路线选择 符合用户利益和行业终局 [24] - 长期主义与短期执行相结合 展现公司韧性和竞争力 [2][3]
李斌内部讲话实录:纯电时代正到来,全力冲刺Q4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6:13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乐道L90在成都车展完成第一万台交付 成为公司历史上交付破万最快的车型 交付后持续稳居大型SUV销量榜单前三 [1] - 全新蔚来ES8在8月21日开启预售后预订单表现优于同期乐道L90 [1] - 港股累计涨幅接近90% 公司重回千亿市值 [2] - 8月份L60锁单量创年度新高 [5][17] 技术路线与产品优势 - 纯电技术路线迎来用户体验拐点 2024年1-7月纯电增长远高于PHEV插混/增程/油车 [5] - 900伏高压平台与集成化设计创造远超PHEV油车和增程的乘坐装载空间 [6] - 可换电纯电技术实现轻量化优势 ES8电池包500多公斤/L90仅400多公斤 比同级车型轻200多公斤 [6] - 换电网络基础设施达3469座换电站和8195座充换电站 公共充电桩超500万座 [7] - 智驾系统在智慧安全领域保持行业绝对第一 泊车功能率先应用端到端技术 [18][19] 经营策略与效率提升 - 公司推行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改革 经营效率提升显著 有项目实现10倍提效节省2000万 [9] - 年营收1000亿规模下 提效1%可节省10亿元 提效5%可节省50亿元 [3][8] - 四季度盈利公式为"销售额×毛利率-费用" 依靠高单价高毛利产品实现目标 [11] - 定价策略经过数十次会议推敲 综合考虑成本/市场竞争/品牌定位等多维度因素 [14][15] 产品协同与市场定位 - L90发布后反向带动L60销量提升 证明品牌势能协同效应 [17] - 明确"增程大三排SUV黄金时代正在过去 纯电大三排SUV时代正在到来"的技术趋势判断 [2][23] - 产品布局覆盖多价格区间:L60(20万级)/5566/萤火虫/ET9(高端旗舰) [11] 组织管理与长期战略 - 坚持每季度30亿人民币研发投入 持续建设12个全栈技术领域 [4] - 2023年新建1000座换电站 2024年实现"县县通"及318川藏线换电全覆盖 [4][5] - 以丰田为标杆学习其经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 追求百分之十几的净利润率 [7][8] - 通过低谷期锻炼组织韧性 建立优先级排序机制与ROI评估体系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