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

搜索文档
不如买纯电动车!蔚来李斌吐槽: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油箱一年用一两次不太合算【附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11 18:57
(图片来源:摄图网) 7月10日晚,在乐道L90产品技术发布会后,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增程车的电池越做越 大,油箱一年只用一两次,每天都要背几百公斤的东西在车上,不太合算。 此外,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也指出,看到有增程用户比拼一年加一次油,还不如直接选择纯电车 型。他认为,随着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纯电车型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 秦力洪表示:"为什么对纯电有顾虑,对于远行还有一些担忧,是不了解,蔚来在新疆都有换电站,高速 1000座充电站也建成了。增程结构挤压车内空间,平时还不用,干脆直接就纯电算了。 李斌还宣布,蔚来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换电网络,高速换电站突破1000座,覆盖9纵11横16大城市 群。纯电大三排SUV的"远行无忧"时代将来临。用户无需再为长途旅行中的充电问题而担忧,换电模式的高 效便捷将彻底改变人们对纯电车型远行能力的看法。据李斌现场透露,蔚来在充换电领域10年累计投入超 180亿元。" 充电设施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纯电车型的使用环境将越来越完善。 工信部更是计划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据此测算2030年电动汽车充电桩保 ...
崔东树:上半年短续航产品较少!低速电动车市场需求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0:40
新能源车销量与技术发展趋势 - 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1-6月累计批发647万辆同比增长38% [2] - 2025年新能源车免税目录共有2533款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较多换电车型116款 [2] - 氢能源商用车表现抢眼数量超越插混成为申报目录主力产品客车中纯电动保持绝对主力地位专用车中氢燃料成为热点 [3] 动力结构与技术参数变化 - 纯电动乘用车500公里以上车型较多300公里以下大幅减少高于600公里续航产品数量持续提升 [4] - 2025年插混车型续航以100-200公里为主200公里以上高续航产品以200公里居多增程车型以150-250公里为主长续航增速较快 [7] - 纯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缓慢乘用车产品脱离补贴后130-140瓦时车型增多插混低能量密度产品较多增程高能量密度产品较多 [7] 续航里程与市场趋势 - 短续航产品较少但低速电动车市场仍有增长空间适合行驶半径固定的消费需求 [6] - 车企新品更务实部分在拥有500-600公里高续航能力同时降低购车门槛电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8] - 新能源车新品技术参数优秀车企更重视安全性能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 [8] 技术参数数据 - 纯电动汇总整备质量1892kg电池总质量449kg电池电量65kWh电池能量密度143Wh/kg [5] - 增程汇总整备质量2355kg电池总质量314kg电池电量45kWh电池能量密度142Wh/kg油耗6.1L [5] - 插混汇总整备质量2099kg电池总质量226kg电池电量27kWh电池能量密度117Wh/kg油耗5.6L [5]
我为什么支持BBA放弃全面电动化?
虎嗅· 2025-06-23 15:41
欧洲车企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放弃2033年停售内燃机车型计划 同时取消2026年前停止研发内燃机车的规划 [2] - 奔驰 沃尔沃已确认相似路线调整 宝马始终坚持"多元动力共存"策略 [4] - 战略转变源于欧洲品牌电动化产品销量不佳 电动车未能成为盈利支柱 [6] 电动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 产品研发路线需兼顾电动车与燃油车 导致资源分散和产品定位模糊 [8] - 不同能源形式的同系列产品互相拖累 影响用户体验 [9] - 电动车使用成本优势正在减弱 补能价格持续上涨 冬季能耗问题显著 [18][19] - 非800V平台电动车补能时间长达40分钟 便利性不足 [20] 燃油车的持续竞争力 - 内燃机车代表百年汽车工业技术结晶 智能化发展路径未被阻断 [25][31] - 一汽-大众探岳证明燃油车同样可实现智能化升级 [32] - 驾驶体验方面 传统变速箱操控感仍具优势 [28] - 豪华品牌通过驾驶学院等活动强化性能车品牌传承 [31] 车企技术路线选择 - 豪华品牌具备多技术路径并行研发能力 不同于新势力ALL IN单一路线 [34][35] - 宝马同时推进纯电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 [37] - 现代集团在全球布局内燃机 纯电和氢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 [37] - 多家欧洲车企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 华为)展开合作 [36] 电动车使用成本分析 - 城市通勤场景下 电动车补能成本约为2 0T燃油车的三分之一 [14] - 保养项目减少(仅需更换刹车油 刹车片等) 维护成本降低 [15] - 但事故维修成本可能上升 尤其对小品牌电动车影响显著 [21] - 保险成本可能因事故率较高而上涨 [29]
徐长明: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短时间占比或将超过纯电车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13:58
第二,消费需求偏好拉动。插电混动车型、增程车型广受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比纯油车更强的经济性。相关调研显示,插电混动车型、增程车型 每公里成本不足0.3元,仅约为纯油车的一半。二是比油车有更好的驾驶感和科技感。三是没有纯电车的里程焦虑。 第三,政策加持。徐长明表示,我国插电混动车型、增程车型与纯电动车享受相同的优惠政策。"BEV主要是两端发展好,即小车和大车,主要是家庭 的第二、三辆车。而真正是一辆车的家庭近两年主要购买的是PHEV和增程。"徐长明称。在他看来,未来2~3年内,上述政策仍会基本保留或小幅调整,插 电混动车型和增程车型还会保持较好发展,甚至有可能短时间占比超过纯电车型。 混动汽车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发展同样迅速。特别是2023年以来,混动汽车在海外市场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略逊于中国市场。其中,海外市场混 动汽车中HEV占比较大,约为78%;PHEV占比约为20%;增程车型几近于无。徐长明表示:"中国以PHEV为主,且比重高;而国外绝大部分市场以HEV为 主,占总体市场份额较低。" 分区域来看,混动汽车在总体市场份额占比唯一高于中国市场的是日韩市场,混动汽车在当地市场占比约1/3,其中绝大 ...
今日新闻丨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亿纬锂能计划赴港上市!
电动车公社· 2025-06-10 23:59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从比往年更加严厉的措辞来看,今年的监督检查工作会重点针对用户关心的新车质量问题加强检查,以进一步监督车企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国家层面上回 应用户的关切属于是理所应当,也有利于行业的长期 健康发展。 2、 近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目前,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领域出货量排名全国第九, 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 根据官方公告的说法,此次港股上市是出于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 力、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三重考量。 考虑到2009年亿纬锂能已在深圳科创板上市,此番二次上市的操作也和宁德时代如出 亿纬锂能计划赴港上市 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 ; 宝马可能在明年推出增程车; 一辙:就是为了推进海外电池工厂的建设,跟随中国电动车共赴海外。 《今日新闻》将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几条当日重磅新闻,并附上社长的简单评论。关注「电动车公社」,新能源圈大事小事 看我们就够啦~ 今日新闻要点: 1 、 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 6 月 9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 2025 年度道路机动 ...
雷军称:小米YU7不可能卖23.59万元!新款零跑C16开启预售!下一代宝马X5或采用增程式技术!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06-09 13:37
新车上市 - 比亚迪海豹06 EV上市,售价10.98-12.98万元,共推出3款车型,配备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天神之眼C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车身尺寸4720×1880×1495mm,轴距2820mm,前备厢容积65L,后备厢容积423L [1][3][4][7] - 新款零跑C16开启预售,预售价16.98-18.98万元,提供5座、6座共6款车型,6座纯电版升级为81.9kWh电池,CLTC续航630km,采用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快充,增程车型提供1150km综合续航+快充补能 [8][10][15][16][19] - 吉利银河A7官图发布,定位B级插混轿车,轴距2845mm,可提供2L级馈电油耗,综合续航2100+km [20][21][22][24] 公司动态 - 宝马或于明年推出增程车,首款车将是2026款宝马X5,与供应商采埃孚合作 [25][27]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车辆在广州和深圳开启公开道路测试,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28][29][31] - 小鹏与华为联合研发AR-HUD,小鹏G7首发搭载"追光全景"抬头显示,提供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等功能 [32][33][35][36][37][40][41] - 长安汽车独立成为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第99家央企,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42][43][44][47] - 远景动力法国电池超级工厂投产,主要为雷诺集团提供动力电池,远景动力在全球布局13座电池制造基地 [48][49][51] - 雷军称小米汽车业务将在今年内盈利,小米YU7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23.59万元,小米汽车芯片正在研发中 [52][54] - 蔚来公布一季度财报,营收120.3亿元,同比增长超21%,整车毛利率10.2%,二季度交付指引7.2-7.5万辆 [55] 车企销量 - 奇瑞集团5月新能源销量63169台,其中iCAR品牌销量5899台,智界品牌销量5000台 [56][57][58]
今日新闻 | 比亚迪海豹06 EV上市,售价10.98-12.98万元!宝马或在明年推出增程车!
电动车公社· 2025-06-08 00:49
比亚迪海豹06 EV上市 - 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 售价区间为10 98-12 98万元[1][3] - 车身尺寸为4720×1880×1495mm 轴距2820mm 配备65L前备厢和423L后备厢[5] - 采用e平台3 0打造 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5][7] - 配置包括50W无线快充 冷暖冰箱 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等[5][7] - 提供多种购车权益 包括0息贷款 置换补贴 免费充电桩等[4] 宝马增程车计划 - 公司正与采埃孚合作 计划在2026款X5上重启增程技术[8] - 此前曾在2013年推出过增程版i3 搭载0 65L双缸发动机[8] - 该决策主要针对海外市场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8]
汽车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混动加速新能源渗透 智驾与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40
乘用车行业 - 预计2025年中国内地乘用车零售和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和10% [1] - 下半年多款增混车型上市,全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55% [1] - 高速NOA搭载车型售价可能降至20万元以下,智驾软硬件国产化率稳步提升,momenta在软件方面领先同行 [1] - 建议关注比亚迪(智驾+出口)和小鹏汽车(M03 MAX/G7/增程车型陆续上市) [1] 重卡行业 - 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重卡累计销量(含出口)为3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 [1] - 预计政策红利将在5月后释放,全年重卡销量(含出口)有望达95万辆(同比+5%) [1] - 看好中国重汽市占率提升,因其产品力和成熟的海内外销售管道 [2] 两轮车行业 - 新国标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延续,2025年中国两轮车销量预计达5,600万辆 [2] - 新国标提高生产技术门槛并强调智能化,看好行业龙头雅迪 [2] 电池行业 - 固态电池是长期方向,但企业近期发力商用车电池和增程大电池 [2] - 中美达成阶段性关税协议,但不确定性仍存,韩企加码LFP电池争夺北美份额 [2] - 建议关注技术和海外布局领先的宁德时代 [2] 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宇树、优必选等公布量产计划,产业化临近 [2] - 中国内地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望占据先机 [2] - 建议关注国产化率低、价值量占比大的核心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和空心杯电机等 [2]
Ingo Scholten:混合动力是通往净零排放的必由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4:53
公司概况 - 浩思动力于2024年5月成立 全球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拥有17家生产制造基地 5大研发中心 19000名员工 其中3000名工程师 [3] - 公司年营收达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33.06亿元) 年销量约800万套动力总成 包括发动机 变速箱及电池 [3] - 产品组合涵盖燃油发动机 混动发动机 插电混动发动机 变速箱等 燃料类型包括汽油 柴油 液化石油气 压缩天然气 甲醇等 [3]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坚持多路径共达零碳 产品可覆盖全球各区域市场80%的乘用车需求 [3] - 电气化转型并非转向单一技术 而是多元路径发展 混合动力是未来重要方向 [4] - 公司致力于成为生态协调者和系统整合者 已实现超混 乙醇 甲醇 合成燃料及氢气等技术应用 [6] 行业趋势与预测 - 到2040年 全球市场预计仍有约50%的汽车是内燃机汽车 即每年约5400万辆非纯电动汽车 [4] - 当前全球燃油车保有量超10亿辆 车辆平均使用寿命为15年 内燃机领域仍将长期存在 [4] - 非洲 东欧等市场仍采用手动变速箱 相关企业需继续生产和维护高质量手动变速箱 [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甲醇发动机的碳排放较传统汽油降低30% 成本与燃油体系相当 [6] - 公司改良燃烧效率和尾气处理手段 推出甲醇 乙醇 氢气及合成燃料的整套应用方案 [6] - 合成燃料应用面临生产成本挑战 需政策支持以推动大规模生产 [5] 区域市场布局 - 针对欧洲 巴西 中国等市场对燃料应用的偏好 公司打造了适应不同地区需求的动力技术平台 [6] - 巴西等南美洲国家广泛使用乙醇燃料 吉利自2005年起研发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 [5]
6.3犀牛财经早报:私募机构重仓新上市ETF 28家公司“脱星”“摘帽”
犀牛财经· 2025-06-03 09:43
债券ETF市场发展 - 债券型ETF规模创新高 5月单月净流入资金超400亿元 同时场内交易活跃 5月30日成交金额前12的ETF中有10只为债券型 [1] - 9只债券型ETF获准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 被纳入回购质押库 有望加速债券ETF扩容 [1] - 5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债券型基金占比达55.07% 而ETF发行规模遭遇年内四连降 仅募资110.68亿份 [1] 私募机构ETF配置偏好 - 截至5月31日 104家私募机构重仓持有97只年内上市ETF 合计份额达17.83亿份 偏好科创主题ETF和自由现金流ETF [2] 银行理财子公司降费趋势 - 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等头部理财子公司近期发布降费公告 多款产品费率大幅下降 旨在提升产品吸引力并顺应行业趋势 [2] 险资举牌潮 - 截至5月底 7家保险公司年内举牌15次 超过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9个月举牌量 形成第三轮举牌潮 [2] - 举牌标的以银行股为主 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 此外涉及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其中9只为H股 [2] 上市公司脱星摘帽 - 截至6月3日 年内28家上市公司脱星摘帽 超过去年同期 主要通过财务改善、内控修复与破产重整三类方式实现 [3] 航空业盈利前景 - 国际航协预计2025年全球航空业净利润率为3.7% 高于2024年的3.4% 主要受益于航空燃油价格下降和需求回升 [3] 新能源车企销量 - 5月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交付4.5万辆领跑 理想汽车环比涨超20% 问界交付3.66万辆 前三名销量均由增程车型支撑 [4] - 增程车型被视为解决续航焦虑的重要方案 具有灵活性和可试验性优势 [4] 科技公司动态 - 马斯克旗下xAI启动3亿美元股份出售 估值达1130亿美元 合并xAI和X公司后xAI估值为800亿美元 [4][5] - 微软继上月裁员6000人后再次裁员300人 旨在优化组织结构 [5] - Uber任命Andrew Macdonald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配送业务高级副总裁Pierre-Dimitri Gore-Coty离职 [5] 特斯拉销量下滑 - 特斯拉5月在法国销量同比暴跌67%至721辆 创2022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4% [6] 公司公告 - 思泉新材表示在机器人散热方案上已有布局 现有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 [7] - 顺络电子董事长袁金钰计划减持不超过1337万股 占总股本不超过1.6945% [8] - 绿通科技拟收购大摩半导体不低于51%股权 拓展至半导体领域 [9][10] - 黔源电力董事长罗涛因工作原因辞职 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收涨 道指涨0.08% 标普500涨0.41% 纳指涨0.67% Meta领涨科技巨头 特斯拉跌超1% [12] - 美国钢铁税消息影响下 钢铁股Cleveland-Cliffs涨23% 福特和通用汽车跌近4% [12] - 盘中黄金涨近3% 美油涨超5% 原油涨幅随后收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