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资产运营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补充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6:36
项目背景与交易性质 - 公司采用由通策集团先行投资建设、后委托上市公司运营管理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以控制大型口腔医院项目投资风险[1] - 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属于委托通策集团筹建项目 公司基于浙江省内成熟运营体系及沪浙地理相邻优势决定直接收购并全面运营[2] - 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自设立以来未开展实质性经营 未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 交易完成后将纳入统一管理体系[2] 交易结构与资金用途 - 收购总对价为人民币4600万元 基于目标公司实际总投入成本确定[3] - 交易对价包括标的股权转让价款1500万元(对应注册资本)及公司受让承担的原股东债权款项3100万元[3] - 项目总投入4600万元主要用于装修改造工程支出3709万元 设备购置支出832万元 项目筹建费用59万元[3] 项目进展与战略意义 - 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目前处于消防验收申报阶段 后续将申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实现试运营[4] - 本次收购系公司战略进驻上海市场的重要举措 通过高效协同与一体化运营能力拓展区域布局[2][4]
通策医疗: 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补充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11
项目背景与交易模式 - 通策医疗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100%股权 交易总对价为4600万元人民币 包括1500万元股权转让价款和3100万元债权承接 [1][2] - 采用由通策集团先行投资建设后委托上市公司运营管理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2016年已通过委托管理协议运营武汉存济口腔医院、西安存济口腔医院等大型机构 [1] - 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自设立以来未开展实质性经营 未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 交易完成后将纳入统一管理体系 [2] 交易对价构成 - 4600万元总对价基于实际总投入成本确定 其中装修改造工程支出3709万元 设备购置支出832万元 项目筹建费用59万元 [2][3] - 装修改造工程具体包含地下车库改造626.73万元 室外绿化改造218.57万元 电梯改造54.36万元 以及总包工程含设计/拆除/加固/弱电/暖通/消防/净化室/防辐射等 [3] - 物业改造及装修合计金额为3709.06万元 [3] 项目现状与战略意义 - 项目目前处于消防验收申报阶段 后续需取得消防验收合格文件并申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 - 此次收购系公司战略进驻上海市场的重要举措 依托浙江省内成熟口腔医疗运营体系 利用沪浙两地地理相邻优势实施高效协同与一体化运营 [2] - 公司具备专业化团队和系统化资源 通过直接收购方式实现对项目的全面运营管理 [2]
71岁的王健林现身新疆,模样大变!
商业洞察· 2025-08-26 12:05
王健林新疆商业布局 - 71岁王健林现身新疆考察商业项目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关键枢纽 商业发展潜力显著[3][11] - 万达自2015年起布局新疆 乌鲁木齐德汇万达广场开业时引发万人空巷[5][11] - 喀什万达广场总投资规模庞大 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1][13] - 和田综合体项目总投资5亿元 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预计2028年9月投入运营[5][13] -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覆盖新疆三大旅游环线 包括喀纳斯 伊犁独库公路和南疆大环线[14] 万达财务状况 - 王健林父子财富缩水至588.1亿元 主要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及转型期新兴业务盈利不及预期影响[16][17] - 公司已偿还超过6000亿元债务 但当前仍面临较大债务压力[19] - 2025年王健林已有5条股权冻结信息 累计数额超4.4亿元[19] 公司战略转型 - 从房地产企业向商业服务运营商转型 重点发展文化 旅游 体育等领域[17] - 拓展轻资产运营模式 通过品牌输出和管理服务获取稳定管理费收入[23][26] - 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 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资源 公司负责项目规划运营[26] - 公司拥有商业领域品牌影响力 丰富运营经验和专业管理团队等核心优势[27]
京基智农2025年上半年营收23.87亿元 多维举措构建新周期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1: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7亿元,净利润2.2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 [1] - 养殖业务营收19.25亿元,同比增长11.13%,毛利率19.35%同比增长3.27%,营收贡献占比80.67% [1] - 拟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3.80元,总派发1.97亿元,以5.19亿股为基数 [1] 生猪养殖业务 - 销售生猪106.21万头(仔猪15.31万头),生猪销售收入18.95亿元同比增长11.65%,毛利率19.84%同比增长3.72% [1] - 商品猪销售价格持续领先行业,1-6月均价超15元/kg,7月均价达15.66元/kg [2] - 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凭借产业链话语权优势获取高溢价 [2] 轻资产运营模式 - 通过"公司+农户"代养、轻资产母猪场合作及家庭农场三种模式快速扩张 [3] - 在两广地区设立超12个服务部,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养户批次存活率达98% [3] - 依托自有饲料厂辐射200公里范围,优化资本结构并强化高价市场竞争力 [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2393.65万元,获得实用新型30项、软著21项、发明专利3项 [4] - 生物发酵技术将菠萝加工废料转化为饲料,实现废弃资源100%利用 [4] - 使用菠萝渣饲料后猪只日增重提高5%-10%,料肉比降低0.05,单吨饲料成本降超10元,年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 [4] - 饲料豆粕用量降至4%,降低对进口豆粕依赖 [4] 多元化业务探索 - 跨界发展潮流时尚艺术IP业务,采用"顶流IP合作+自有IP孵化"双轨运营 [4] - 落地港星演唱会、艺术家儿力力个展《星愿》及空山基成都艺术展 [4]
圣贝拉(02508):产康全周期业务快速增长,经调利润弹性释放
中邮证券· 2025-08-22 19: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5.64%,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实现扭亏,经调整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26.1% [5] - 含托管月子中心收入后整体收入规模超5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7.62%,净利率达72.72%,分别同比提升3.59和206.85个百分点 [5] - 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和规模效应实现净利率提升,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将保持35-189%的高速增长 [7][8][9] 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上半年新增36家门店,受托管月子中心数量达53家(增加34家) [6] - 自营月子中心收入3.87亿元(+25.3%),托管月子中心收入0.73亿元(+159.6%),产后修复合约价值持续提升 [6] - 予家业务收入0.39亿元(+41.7%),食品业务同比增长10.6%,广和堂毛利率提升至72% [6] - 海外扩张进展顺利,纽约首店已开设并计划进军更多城市 [6] 财务表现 - 2025H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04%/22.1%/0.66%,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5] -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8.6%(同比+3.8pct),规模效应推动费用优化 [7]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10.76/14.03/17.77亿元,增速34.73%/30.42%/26.65% [9][11] - 对应归母净利润预测3.15/4.06/4.7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22/1.97/2.67亿元 [9][11] 增长驱动 - 产后修复、予家业务和广和堂食品三大高毛利板块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7] - 新品拓展至少女群体,适配抖音/小红书渠道推广,预计下半年食品业务恢复高增长 [6] - 上市募集资金收益及政府补助将持续贡献利润 [7]
北京最火商场,要被卖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6 12:34
英格卡集团出售购物中心交易 - 英格卡计划分批出售国内10座荟聚购物中心,首批为无锡、北京、武汉三座,涉及资金160亿元,接盘方或为泰康人寿领投的基金[5][6][7] - 三座购物中心均为成熟项目:无锡店2014年开业,2024年客流量1800万人次(无锡常住人口2.5倍),销售额43亿元;北京店2014年开业,年客流量3000万人次,预估年销售额近百亿;武汉店2015年开业,周末客流量稳定在10万人次以上[9] - 交易结构为基金模式:泰康人寿认购30亿元,其他险资合计30亿元,英格卡出资20亿元劣后级,剩余80亿元拟银行融资,英格卡保留运营权并承诺7%回报率[10] 英格卡集团业绩与战略调整 - 集团2024年营收418.64亿欧元(同比下滑5.5%),净利润8.06亿欧元(暴跌46.5%),核心业务宜家零售销售额112亿欧元(较2019年高峰下滑30%)[12] - 出售资产旨在优化资金结构,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保留运营权实现"资本持有方"与"专业运营方"角色分离[12] - 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37家宜家门店与10家荟聚购物中心,曾通过"宜家家居+荟聚购物中心"双引擎模式扩张[11] 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趋势 - 2022-2024年险资在内地商业地产直接投资达93亿美元,规模与英美市场相当居亚太首位[14] - 2025年加速布局:中邮保险投资上海博华广场,新华保险联合大家人寿成立住房租赁基金,大家保险35.4亿接盘瑞安地产项目[14] - 上半年险资不动产投资金额47.47亿元(同比激增超6倍),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低利率环境下寻求收益及资金特性匹配[14][15] 商业地产行业动态 - 此次交易是商业地产行业百亿级重磅交易,后续可能涉及福州、长沙等7座荟聚中心出售[8][10] - 交易模式体现行业趋势:专业运营商与资本方分离,险资成为重要玩家[5][14]
公募豪掷逾140亿元参与定增,电子、化工受青睐;券商年内已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9:50
券商分支机构优化 - 21家券商年内撤销87家分支机构 包括8家分公司和79家营业部 [1] - 国信证券撤销21家居首 方正证券撤销13家 东方证券撤销8家 [1] - 券商称此举旨在优化网点布局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 公募基金定增布局 - 24家公募机构参与47家A股定增 合计获配金额142亿元 [2] - 电子和化工行业最受青睐 诺德基金以56.33亿元获配额居首 [2] - 11家公募获配超1亿元 其中3家获配金额超过10亿元 [2] 新基金发行动态 - 新基发行连续三周超30只 本周31只新基启动募集 [3] - 权益基金占比83.87% 含22只股票型基金和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3] - 股票型基金均为指数型 其中17只为被动指数型5只为增强指数型 [3]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 - 红塔证券首次回购222万股 占总股本0.047% [4] - 回购金额2001万元 价格区间8.94-9.07元/股 [4] - 回购行为显示公司资金实力充裕并对自身价值认可 [4]
最赚钱的3座购物中心,要被卖了
36氪· 2025-08-12 09:33
交易概况 - 英格卡集团计划分批出售中国10座荟聚购物中心 首批为无锡 北京 武汉三座成熟项目 总交易金额160亿元[3][6][7] - 接盘方为泰康人寿领投的基金 总规模80亿元 其中泰康人寿认购30亿元 其他险资机构合计认购30亿元 英格卡认购劣后级出资20亿元 剩余80亿元拟采用银行融资[8] - 交易完成后运营权仍归英格卡 其承诺提供接近7%的年化回报率 项目主体将变为合资公司[8] 标的资产质量 - 无锡荟聚2014年开业 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2024年客流量突破1800万人次(为当地常住人口2.5倍) 销售额达43亿元[7] - 北京荟聚2014年开业 建筑面积超50万平米(亚洲最大单体购物中心之一) 年客流量约3000万人次 预估年销售额近百亿[7] - 武汉荟聚2015年开业 周末客流量稳定在10万人次以上 创集团中国区开业首日8万人次客流纪录[7] 出售方背景与动因 - 英格卡集团旗下含宜家零售 英格卡购物中心及英格卡投资三大板块 在中国运营37家宜家门店与10家荟聚中心[3][10] - 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418.64亿欧元同比下滑5.5% 净利润8.06亿欧元暴跌46.5% 核心业务宜家零售销售额112亿欧元较2019年高峰下滑30%[11] - 通过出售可实现资产结构优化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降低重资产负担 聚焦品牌管理与流量转化[11] 险资布局态势 - 2022-2024年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直接投资达93亿美元 投资规模与英美市场相当居亚太首位[12] - 2025年上半年险企在不动产项目投资金额达47.47亿元 较去年同期激增超6倍[12] - 除泰康人寿外 新华保险 中邮保险 大家保险等机构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形式参与多个不动产项目投资[3][12] 险资投资逻辑 - 政策层面自2022年起多项政策鼓励险资入市 降低投资门槛并提供更多投资渠道[13] - 经济层面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难以覆盖负债成本 需通过股权配置实现资金保值增值[13] - 险资具有规模大 期限长 稳定性高等特点 与长期收益稳定的不动产项目高度匹配[14]
最赚钱的3座购物中心,要被卖了
36氪· 2025-08-12 08:09
交易概况 - 英格卡集团计划分批出售中国10座荟聚购物中心 首批包括无锡 北京 武汉三处项目 总交易金额160亿元[3][5][7] - 接盘方为泰康人寿领投的基金 总规模80亿元 其中泰康人寿认购30亿元 其他险资机构合计认购30亿元 英格卡认购劣后级出资20亿元 剩余80亿元拟通过银行融资获取[8] - 交易完成后运营权仍归英格卡 其承诺为保险机构提供接近7%的年化回报率[8] 标的资产详情 - 无锡荟聚:2014年开业 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2024年客流量突破1800万人次(达无锡常住人口2.5倍) 销售额43亿元[7] - 北京荟聚:2014年开业 建筑面积超50万平方米(亚洲最大单体购物中心之一) 年客流量约3000万人次 预估年销售额近百亿元[7] - 武汉荟聚:2015年开业 周末客流量稳定在10万人次以上 创集团中国区开业首日8万人次客流纪录[7] 出售方背景 - 英格卡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418.64亿欧元同比下滑5.5% 净利润8.06亿欧元暴跌46.5%[11] - 核心业务宜家零售2024年销售额112亿欧元 较2019年高峰时期大幅下滑30%[11] - 通过出售资产可优化资金结构 保留运营权实现"资本持有方"与"专业运营方"角色分离[11] 险资投资动向 - 2022-2024年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直接投资达93亿美元 规模居亚太区首位[14] - 2025年上半年险企在不动产项目投资金额达47.47亿元 较去年同期激增超6倍[14] - 中邮保险 新华保险 大家保险等机构通过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形式参与多个不动产项目[4][14] 险资投资逻辑 - 政策层面:2022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险资入市 降低投资门槛并提供更多投资渠道[15] - 经济环境: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难以覆盖负债成本 需配置股权实现资金保值增值[16] - 资金特性:险资规模大 期限长 稳定性高的特点与长期收益稳定的不动产项目高度匹配[17]
南京商旅,能否摸着华天叫板金陵饭店?
36氪· 2025-08-05 10:41
南京商旅战略布局 - 公司控股股东南京旅游集团拟整合南京市文投集团和南京体育产业集团,打造文旅体商综合开发运营主平台,虽不直接涉及南京商旅,但战略方向清晰,未来将逐步注入文旅资源赋能[1] - 公司正在筹划收购黄埔酒店,该酒店2024年平均出租率达81.3%,RevPAR为313元,高于全国及南京市平均水平,且拥有"政务+商务+旅游"的复合客源结构[2] - 控股股东南京旅游集团拥有多个高品质酒店项目,包括紫金山庄、国会中心等,后续大概率整合至南京商旅平台[2] 资源整合与竞争优势 - 南京旅游集团总资产规模达511.22亿元,核心业务包括景区运营、酒店餐饮等六大板块,拥有红山森林动物园、秦淮河风光带等特色资源[6] - 拟整合的南京市文投集团和南京体育产业集团虽无酒店资产,但拥有文化赋能商业案例及体育场馆、赛事等资源,重组后有助于酒店板块搭载文旅IP及承接赛事流量[4][6] - 公司作为南京国资旗下唯一文旅上市平台,有望打破金陵饭店在高端酒店市场的长期垄断[4] 行业对标与挑战 - 公司发展路径与华天酒店相似,均通过资产重组与资源整合寻求突破,但华天酒店品牌矩阵更为成熟[7][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50%-78%,华天酒店同期预计亏损1亿元,业绩承压明显[8] - 公司缺乏强势高端连锁品牌,自有品牌市场认知度低,高端市场占有率不足[4] 轻资产运营模式分析 - 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剥离高折旧资产,聚焦管理输出与流量运营,但长期依赖集团资产注入,难以实现异地复制[9] - 对比万豪等国际品牌特许经营占比超60%,公司缺乏成熟品牌标准和会员体系,三大业务板块会员系统未打通[9] - 轻资产模式需高度可复制的运营模块,但公司管理体系仍依赖"个案定制",异地推广协调成本高[15] 区域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发展脉络与金陵饭店早期"资源整合"策略相似,但金陵饭店已构建覆盖奢华高端的全品牌矩阵[17] - 2024年金陵饭店南京地区营收18.16亿元,毛利率减少3.4个百分点,而南京商旅2018-2024年文旅板块收入增长213%[20] - 公司与金陵饭店形成错位竞争,前者抢增量客流转化,后者守存量住宿基本盘,但竞争核心正向单一市场靠拢[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