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价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泸州老窖业绩增速放缓,公司:白酒市场竞争将步入白热化阶段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20:53
文章核心观点 - 白酒调整周期下泸州老窖业绩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做好“量价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9]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净利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基本每股收益9.18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92元(含税)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3.52亿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45.93亿元,同比增长0.41%,业绩稳健但增速低 [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6.86%和29.86%,面临市场压力 [2]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1.82亿元,同比增长80.1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44%,同比下降4.63% [4] - 2024年末总资产683.35亿元,同比增长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3.89亿元,同比增长14.49% [4] - 2024年末合同负债达39.78亿元,同比大增超48% [8] 公司产品销量 - 2024年白酒销量合计10.38万吨,同比增长7.77%,增速较上一年放缓 [6] - 中高档酒类销量4.30万吨,同比增长14.39%;其他酒类销量6.08万吨,同比增长3.54%,增速明显放缓 [6] 公司库存情况 - 2024年末其他酒类产品库存量为1.04万吨,同比大增81.70%,系头曲产品年底备货库存量增加所致 [10]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销售收入7963.84亿元,利润总额2508.65亿元,产量持续下降,集中度提升,竞争激烈 [8] - 酒类消费市场进入存量期,酒业进入新旧动能转化阶段,“量价平衡”是行业重点,不少酒企开启“控货挺价”模式 [9] 公司目标与规划 - 未完成董事会年初提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保证渠道良性和价盘稳定 [9] - 2025年经营目标为全年营业收入稳中求进,但存在不确定性 [11]
五粮液2024年稳中有升:分渠道释压调节供需,打造营销增量转化闭环
财经网· 2025-04-26 18:46
文章核心观点 - 五粮液在“营销执行提升年”采取系列举措,应对白酒产业深度调整期,实现表观业绩与动销健康度双重稳健增长,推动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双提升 [1] 行业现状 - 当前白酒产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呈现产业波动加大、存量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加快、结构分化加重的特征,但整体仍处于稳步发展的增长通道,增长动力与发展韧性良好 [3][5]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91.75亿元,同比增长7.09%;归母净利润318.53亿元,同比增长5.44%;直销模式收入双位数增长,总量约343.89亿元;其他酒产品增速11.79%,体量近152.51亿元 [1] -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6.05%至369.4亿元,归母净利润提高5.80%至148.60亿元 [4] 营销改革 - 2025年为营销执行提升年,公司重要工作包括抓好量价平衡、渠道优化、消费培育、品牌宣传、行业担当,营销渠道改革是核心脉络 [3] - 公司以市场化聘任提拔3位分管营销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采取扁平化方式直管27个营销大区,对营销团队全员深化绩效考核、提升人岗适配度,整合原五品部组建销售公司,下设9个职能部门,缩短决策流程、提高执行效率 [3] - 1月五粮液传统渠道停货,按统一规则调减传统渠道配额,减量幅度在15%-25%,减量部分转由新成立的专营公司承接,以直销形式开拓团购销量 [4] - 部分区域传统渠道下滑但直营渠道增长,整体仍正增长,公司整体市场以稳价去库存为主基调,针对库存较低的经销商开放增量申请通道 [4] 产品创新 - 公司持续投放差异化产品,将发布17个新品系列,涵盖五粮液主品牌、五粮液浓香酒品牌等,瞄准宴饮、礼赠、收藏、口粮酒等多个消费场景 [6] - 公司已提档升级祝君一帆风顺系列、老酒系列、月满人圆节庆纪念酒三款文化酒新品 [6] 市场拓展 - 公司自一季度启动五粮液玫瑰婚典全球新人征集活动,吸引超8万消费者参与抽奖,巩固在婚宴消费场景的认知度 [7] - 商务宴请领域个别行业有新起色,如工程机械行业的商务宴请去年四季度好转,今年一季度继续拔高 [7] - 春节旺季公司携手央视春晚,全网累计实现168亿次品牌触达量,“和美好礼”抽奖参与互动累计达1.25亿人次,相关微博话题量达1.9亿人次,登上多平台话题榜,斩获全网热搜热榜18个 [7] - 公司持续与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深度合作,在小红书平台发起创意Vlog及表情包设计大赛,尝试打破白酒营销传统套路 [8] - 博鳌月活动对市场终端效果不错,海南市场在活动赋能下,五粮液销量预计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20%以上 [8] - 五粮液经销商数量规模增至2652家,优势片区东部市场新增74家,五粮浓香经销商增长近245家,涨幅近3成 [8]
五粮液2024年营收近900亿元,毛利率82%,市场营销体系大变革之下一季度合同负债多了一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6 10:5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75亿元,同比增长7.09%,归母净利润318.53亿元,同比增长5.44%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69.4亿元,同比增长6.05%,归母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5.8% [1] - 2024年酒类产品毛利率达82.21%,连续9年增长,其中五粮液产品毛利率达87% [1][3] - 2024年分红总额223.01亿元,分红率达70%,为近年来最高 [7] 产品与销售 - 2024年五粮液产品营收678.75亿元,同比增长8.07%,系列酒产品营收152.51亿元,同比增长11.79% [3] - 酒类产品吨价达51.32万元/吨,同比显著提升,整体销售量16.2万吨 [3] - 五粮醇、五粮春等主销产品开瓶扫码同比增长超40%,宴席同比增长超50% [3] - 直销渠道营收343.89亿元,同比增长12.89%,收入占比约四成 [4] 渠道与市场 - 2024年经销渠道营收487.38亿元,同比增长5.99%,新增核心终端1.6万家 [4] - 东部地区营收312.9亿元,同比增长9.75%,南部地区营收393.36亿元,同比增长12.65% [4] - 2024年合同负债达116.9亿元,同比增加70.3%,经销商数量增长82家至2652家 [5] - 2025年一季度合同负债101.6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7] 战略与改革 - 公司实施控量稳价、渠道改革等稳健策略,目标为巩固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 [1] - 撤销五粮液品牌事务部,组建9个职能部门,划分三大营销片区,建立垂直管控体系 [6] - 经销商共同组建四川五钧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四川五浚酒类销售有限公司,打造新渠道模式 [6] - 2024年12·18大会定调"稳"的态势持续,"新"的动能在成长,"好"的因素在累积 [2]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一季度末货币资金达1385.5亿元,存货170.35亿元,较去年末明显下降 [7] - 大股东计划6个月内增持5亿~10亿元公司股票 [7]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1000亿元 [7]
量价平衡与产品升级“双轮驱动”,贵州茅台24年业绩稳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4-04 04:04
文章核心观点 - 贵州茅台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与消费转型双重挑战下,2024年年报成绩优异,在产能、产品、渠道、国际化及股东回报等方面取得突破,为行业提供发展范本,被视为行业“稳定器”与“风向标” [2][3][13]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6.24元,合计分红346.71亿元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增速跑赢预期 [2] - 营业收入1708.99亿元,同比增长15.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24.64亿元,同比增长38.85% [3] 逆势增长策略 量价平衡与产品升级 - 2024年优化产能,生产茅台酒基酒约5.63万吨,同比下滑1.63%,销量4.64万吨,同比增长10.22%;茅台酒生产量10.44万吨,同比增长4.24%,销量8.33万吨,增速13.73% [5] - 茅台酒单品营收突破1207.76亿元,同比增长16.95%;茅台酱香系列酒营收246.84亿元,同比增长19.65%,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4.47% [6] - 茅台王子酒(酱香经典)2.0焕新升级、汉酱与赖茅渠道下沉,完善价格带布局 [7] 渠道改革与国际化 - 持续推进“批发代理 + 直销”双轨并行,2024年批发代理收入同比增长19.73%,直销收入增长11.32% [8] - 预收款全年保持在108.15亿元高位,经销商打款踊跃度良性增长,各季度预收款数据变化更平稳 [9] - 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51.8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9.27%,增速高于国内市场 [10] - 构建“文化IP矩阵+国际高端平台”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文化出海”战略融入国际政商场景 [10] 财务健康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924.64亿元,同比增长38.85%;期末货币资金及类现金资产高达1699.70亿元,较年初增长13.04% [11] - 2024年度合计分配现金红利647亿元,制定2024 - 2026年三年分红规划,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的75% [12] - 启动上市以来首次股份回购,金额上限达60亿元,前两月已回购约12亿元 [12] 专家解读 - 蔡学飞认为茅台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证明其不可替代性,系列酒与国际化打开新增长极,预收款与现金流反映经营质量与抗风险能力 [13] - 欧阳千里指出茅台增速与价格稳定性是行业信心“定海神针”,“双轮驱动”模式支撑其持续领跑 [13] - 东兴证券研报称茅台渠道改革与产品升级形成“强者恒强”马太效应,高端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 [13]
南方航空(600029):归母同比大幅减亏 淡季量价偏离压制盈利能力
新浪财经· 2025-04-02 20:25
文章核心观点 看好行业性盈利修复传导至盈利弹性的投资机会,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1.9/42.4/76.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1742亿元,同比+8.9%,归母净亏17.0亿元(2023年归母净亏42.1亿元),扣非归母净亏39.5亿元(2023年扣非归母净亏64.2亿元) [1] - 4Q24公司营收396亿元,同比 - 2.2%,归母净亏36.6亿元(4Q23归母净亏55.3亿元),扣非归母净亏33.7亿(4Q23扣非归母净亏62.7亿元) [1] 盈利影响因素 - 2024年整体座收同比 - 5.7%,国际座收同比 - 16%,客座率同比+4.6pcts、客公里收益同比 - 21%;国内座收同比 - 3.4%,客座率同比+6.8pcts、客公里收益同比 - 11%,量价表现分化拖累盈利能力 [1] - 全年油价同比回落,单位燃油成本同比 - 7.9%,但汇兑损失9.1亿元抵消部分盈利 [1] - 2Q24、4Q24分别录得归母净亏19.8、36.6亿元,是全年业绩主要拖累,二季度燃油成本压制大,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近2.5%拖累盈利 [2] - 全年客座率和价格表现背离压制公司盈利,实现全年盈利大幅扭转需更好平衡量价 [2] 机队情况 - 上调2025年机队净增速至5.8%,上调2025 - 2027年飞机引进数量至89、91、71架,A320、B737是未来机队增长主力 [2] - 新交付计划如如期交付将缓解公司部分分子公司机队选型压力 [2] 油价情况 - 2025年初至今油价波动下行,1Q25国内航空煤油出厂环比4Q24有提升,但同比降幅达10%,若油价维持当前水平全年单位燃油成本中枢显著下移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1.9/42.4/76.7亿元,当前南航A股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32/24/13倍市盈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
9.5万亿资产背后的战略定力透视中信银行业绩“含金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3-27 16:54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银行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存贷量价双优、不良拨备双稳、对公零售客群量双升,通过更优业务结构和精细管理实现营收增长,均衡稳健可持续发展形象清晰,未来有信心跑赢大市向一流银行迈进 [1][2][5] 营收利润双增,息差跑赢大市 - 银行业面临息差下行、营收增速放缓等行业性趋势,中信银行2024年营业净收入2136.5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85.8亿元,同比增长2.3%,营收正增长使利润增长有较高“含金量” [2] - 与同业银行利润和拨备覆盖率普遍“一增一减”不同,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增长1.84个百分点,达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提升了利润增长“含金量” [2] - 中信银行是同业中最早提出“稳息差”的银行,2024年存贷款增长与价格变动双优,净息差降幅为近五年最低,连续三年跑赢大市 [3] 聚焦“五个领先”,业务格局更趋稳固 - 中信银行认为业务结构是衡量银行成长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的核心标准,2024年发布新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五个领先”银行战略 [4] - 规划执行首年,中信银行把握“中信协同”优势,在零售、对公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推进战略,三大板块营收占比接近4:4:2,业务格局更趋稳固 [4] - 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中信银行在“财富管理、综合融资、交易结算、外汇服务、数字化”五个领域树立中信特色,理财产品规模近2万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创9600亿元市场历史纪录等 [5] 风控能力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 银行稳健经营需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2024年中信银行资产质量稳健向好,不良贷款率1.1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上升1.84个百分点 [6] - 中信银行加固内控合规体系,坚持“稳健审慎”“质量为重”,实施“五策合一”,建立相关机制,迭代健全风控体系 [6] - 面对2024年银行业零售风险压力上升趋势,中信银行多方强化管理,目前零售资产质量已边际好转,预计2025年保持稳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