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资金入市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系私募动作频频 长期资金入市加快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04:22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动态 - 上周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包括两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和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1] - 新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为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引发广泛关注[1] - 太保致远成立于2025年5月21日,约1个月时间完成登记,注册于上海市虹口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2] - 太保致远法定代表人向涛曾在多家金融机构工作,2025年6月加入该公司[2] 保险系私募基金发展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2]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基金成立规模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12.5亿元[3] -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由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并全资持股,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4] - 阳光保险筹备成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4] 私募基金行业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832家,管理基金数量140870只,管理基金规模20.27万亿元[5]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802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835家[5] - 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3829只,规模5.54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201只,规模10.98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25973只,规模3.41万亿元[6] - 2025年5月新备案私募基金1219只,规模607.26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80只,规模438.91亿元[6] - 2025年5月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63家[6]
民生证券:从业绩分化到资负协同 重视保险α和β双击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15:49
人身险 - 2025年寿险业务质态不断提升,NBV普遍高增且个险渠道人力基本企稳,银保渠道表现优异,价值贡献不断提升 [1] - 新单保费预计继续承压,结构质态有望改善,NBV预计延续正增长,除新华保险外预计维持负增长 [1] - 个险人力有望筑底企稳,预计2025年下半年头部上市险企个险渠道人力规模将实现季度环比正增长,人均产能继续提升 [1] - 银保渠道深化合作,预计银保新业务价值率(NBVM)持续提升,成为同步贡献规模和价值的重要渠道 [1] - 利率下行下分红险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应对潜在利差损需求上升 [1] 财险 - 车险预计稳健增长约4–6%,2025年末保费规模有望接近10,000亿元,新能源车险成为核心驱动因素 [2] - 非车险增速预计继续高于车险,政策性业务和创新型业务共同推动较快增长 [2] - 承保盈利改善明显,2025年开年以来自然灾害偏轻,1Q25赔付明显改善,COR持续优化 [2] - 头部"老三家"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马太效应或持续强化 [2] 投资端 - 险资长期资金入市,权益投资有望贡献弹性,成为投资收益核心变量 [3] - 债券和权益投资比例持续提升,人身险公司纯股票配置占比8 4%(同比+0 9pct),财险公司纯股票占比7 6%(同比+0 4pct) [3] - IFRS9下OCI有望持续增配,以高股息高分红标的寻找确定性 [3] 内含价值 - NBV有望持续改善,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调整的负面影响逐步消化,潜在利差损压力减轻 [4] - 资产负债更为匹配、业务结构和渠道质态较好的险企更受益,ROEV整体表现有望显著回暖 [4]
南方基金:险资长期资金入市传递大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5-19 09:28
市场表现 - 上周沪指收于3367.46点,周涨0.76%,创业板指收于2039.45点,周涨1.38% [1] - 中信行业板块中汽车、非银行金融、商贸零售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71%、2.67%、2.23%,综合金融、计算机、国防军工指数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79%、1.40%、1.61% [1][3] - 全球主要指数中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最佳,周涨7.15%,标普500周涨5.27%,恒生指数周涨2.09% [2] 行业估值与涨跌 - 创业板指PE TTM为30.95,上证50为10.93,沪深300为12.56 [2] - 汽车指数近一周涨2.71%,非银行金融指数涨2.67%,商贸零售指数涨2.23% [3] - 电子指数周跌0.69%,计算机指数周跌1.40%,国防军工指数周跌1.61% [3] 政策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多家保险机构积极申请参与 [5] - 证监会集中申报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管理费率由投资者回报水平决定 [6] - 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明确公募基金"积极股东"角色 [9] 国际事件 - 特朗普称将在数周内确定美国对其他国家关税税率 [7][8]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时点可能推迟至9月 [10] 市场展望 - 南方基金认为国内政策托举+稳预期,市场处于积极可为期,关注成长主题与基金低配方向 [11] - 海外市场政策预期缓和+景气企稳,全球权益延续震荡偏修复行情 [11] - 全A成交额中枢回升,融资买入占比回升至约9%,基金低配的银行等方向再平衡预期渐起 [11]
加仓交运、食饮,新进银行、通信
中泰证券· 2025-05-08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增配股票是大势所趋,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险资需在偿付能力、投资收益和资产负债匹配间平衡 [13][19][26] - 1Q25权益市场震荡,险资持仓有变化,重点增持交通运输等行业,减仓公用事业等行业,新进银行、通信等行业 [8][60][73] - 不同类型险资有不同偏好,推荐中国财险,关注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底部弹性 [98][10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增配股票仍是大势所趋 - 低利率使险资再配置收益率受考验,2025年4月末模拟新钱配置收益率年化2.93%,存量资产净投资收益率年化3.66% [13][15] - 险企应以负债为驱动,在偿付能力、投资收益和资产负债匹配间平衡,偿二代调整股票投资风险因子,降低险企“追涨杀跌”动能 [19][20][23] - 2025年多项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拉长考核周期,预计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权益配置上限预计增加近5000亿,两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 [26][30][40] "中泰非银保险重仓流通股"体系介绍 - 根据Wind险资重仓流通股数据,剔除部分标的后形成分析样本集,自建资金来源分类,分析财务和估值指标 [52] - 组合Wind代码为W1428999213874,2025年年初至5月6日,组合绝对回报0.37%,相对回报3.59% [53][56] 1Q25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跟踪 - 1Q25权益市场港股领涨,A股红利平淡,题材股活跃,主要权益类指数中恒生指数涨幅15.3%居首 [60][62] - 1Q25末,险资出现在633只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频次939次,合计持股592亿股,持股市值5527亿元,平均环比增速分别为5.7%、5.8%、4.1%和3.6% [8][63] - 1Q25末,险资持有申万一级行业总市值前五为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通信和电力设备;个股数前五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和交通运输 [67][71] - 1Q25险资重点增持交通运输等13个行业,太保人寿和平安人寿增持京沪高铁和大秦铁路;重点减仓公用事业等16个行业,太平人寿减持中国核电,中国人寿减持中国电信 [73][78] - 1Q25险资在银行等13个行业持仓市值增长,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涨幅带动持仓市值增长;在公用事业等18个行业持仓市值减少,长江电力等公司受影响 [82][88] - 1Q25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A股行业集中在银行、通信等30个行业,太平人寿和中国人寿新进中国移动,中信银行和中国神华新进股东来自中国人寿 [93] 不同类型资金偏好 - 人身险公司传统险业务偏好低PB、高股息、大市值蓝筹股 [99] - 分红/万能账户集中持仓标的股息率低于传统险,周期性更强,新准则下传统账户风险偏好或下降,分红账户成权益资产配置风险偏好关键 [100][102] - 寿险公司直接投资A股标的中银行股接近半壁江山,与银保业务协同有关 [103] - 财险公司除中国财险持股的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外,其余A股标的具高PE和低股息率的成长属性 [104] 投资建议 - 推荐中国财险,目标股息率4%,关注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底部弹性 [106]
两会期间增量信息全梳理——政策周观察第20期
一瑜中的· 2025-03-10 23:55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信息展开,涵盖科技、产业、消费、金融及资本市场等领域的政策动态与高层行程,涉及科技创新支持、产能调整、消费刺激、金融市场建设等多方面内容,为经济发展提供指引并带来潜在投资机会[2]。 各部分总结 近一周党中央及国务院高层重要行程 -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总书记等出席,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预期目标包括GDP增长5%左右等多项指标[10][12] - 3月5日总书记参加江苏团审议,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10][15] - 3月6日总书记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10][15] - 3月8日赵乐际受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预安排审议34件法律案[10][14] 近一周主要政策及发布会情况 3月5日政策及活动 - 国家发改委报告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出台低空经济政策[17] - 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构建金融机构体系,推动股权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17]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保险资金参与[18] - “部长通道”采访中,教育部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平台经济和涉企执法,金融监管总局促消费和支持科技创新[18][19] 3月6日经济主题记者会 - 国家发改委促消费、扩投资、构建产业体系、深化改革,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1][22][24] -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创新债券市场“科技板”[22][24] - 财政部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消费,介绍债务置换政策效果及后续工作[23][24] - 证监会推动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增强市场包容性和投融资协同性,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25] 3月9日民生主题记者会 - 人社部提高稳岗和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出台青年就业支持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27] - 住建部介绍城市更新进展,提出后续民生、发展、安全类项目改造计划[26] - 国家卫健委未提及具体内容,可关注相关报告获取更多信息 科技领域 - 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2][15] - 多方位强化科技金融支持,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扩大再贷款规模,支持科技企业上市,抓好四项试点[2] - “两重”建设支持科技发展,包括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等多方面任务[3][17] 产业领域 - 国家发改委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分行业出台具体方案[4] - 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加强新兴领域立法研究[5][17] 消费领域 - 财政部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针对个人消费贷和相关主体经营贷[6][24] - 人社部研究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出台青年就业支持政策,提高养老金[6][26][28] - 国家卫健委起草育儿补贴操作方案[6]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和期限[6][19] 金融及资本市场领域 - 多部门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制定修订,提高公募基金长周期考核比重[7][25] - 证监会健全稳市制度和工作机制[7][25] - 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制定金融法、金融稳定法,修改相关法律[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