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5G-A、AI 大模型……各种高科技应用将涌现!
广州日报· 2025-08-02 00:38
想在场馆看比赛时秒发朋友圈分享喜悦?想拥有沉浸式观赛体验?别担心,科技正为这场盛会的顺畅体验"开挂"——8月1日,广东省信息通信行业举行十 五运会信息通信保障百日冲刺仪式,动员全行业全力以赴做好十五运会信息通信保障工作。仪式上还发布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信息通信保障相关新技术 新业务应用,以科技力量为十五运会增添智慧魅力。 应急基站也是必不可少。广东铁塔牵头联合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通服公司,在全省重点区域核心地带推进具有"全网通"、"长续航"、"强传输"特点 的"新型应急基站"赋能十五运会,截至目前已在全省21个地市范围内点亮60座新型应急基站,提升应急通信服务保障能力。 科技赋能:运用AI等新技术提供场馆管理、赛事综合服务等数智化服务 筑牢通信底座:应用5G-A等技术,提供空、天、地一体的通信感知守护 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着体育赛事的方方面面。"我们正积极探索运用5G-A、AI等新技术提供场馆管理、赛事综合服务、数字平台等数智化服务。"广东移 动保障人员表示。在广州,广东移动打造全运会生态环境保障指挥平台,集成全运态势、智慧场馆等13个专题模块,实时监控赛事场馆周边气、水、声环 境,实现生态预警、处置及信息共 ...
创新业务注入新动能 海康威视上半年净利增11.71%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48
报告期内,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整体收入达到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 28.14%,创新业务整体占比持续提升。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等主要业务 均已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有力保障。其中,海康汽车电子业务今年上半年实 现营业收入23.52亿元,同比增长46.48%。 海康威视的稳健增长,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6.69亿元,占 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3.56%。 值得一提的是,重仓持有海康威视多年的高毅资产,似乎萌生退意。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显示,2025年 第二季度,高毅资产持股降至3.5亿股,减持了3595.01万股。而在今年一季度,高毅资产减持了2604.99 万元。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海康威视大股东一直在落实增持计划。截至2025年4月8日收盘,中电海康集团累计 增持了684.56万股,增持资金2亿元;大股东一致行动人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累计增持了320.47万 股,增持资金1亿元。 8月1日晚,海康威视(002415)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8.18亿元,同比增长 1.48%; ...
农信大动作!又一省农商联合银行官宣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21:46
中经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贵州农信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随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工作的责任分工,即由省 委金融办牵头,责任单位包括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税务局、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 局贵州监管局、贵州金控集团、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单位和各市(州)人民政府。 发挥平台优势 优化科技能力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贵州省联社")官网7月29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在贵州省联社基础 上组建贵州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农商联合银行"),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成立 后,原贵州省联社的业务、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均由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承接。 公告同时指出,筹建工作将分步骤推进。首先,筹建工作小组聘请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贵州省联社实 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工作;其次,社员的股金将依据社员大会通过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 股金处置方案》处置。另外,省联社自清产核资基准日至贵州农商联合银行开业期间的经营成果,将依 据社员大会通过的决议处置。 推进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 贵州省联社官网信息显示,今年7月以来,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杨松一行先后赴铜 ...
DRAM价格,一路飙升
半导体芯闻· 2025-08-01 18:30
存储半导体价格趋势 - 7月份PC DRAM普通产品(DDR4 8Gb 1Gx8)平均固定交易价格为3.90美元,较上月上涨50%,连续第四个月上涨,此前4-6月分别上涨22.22%、27.27%和23.81% [2] - 7月份NAND闪存通用产品(128Gb 16Gx8 MLC)平均固定交易价格为3.39美元,较上月上涨8.67%,自1月份反弹后连续7个月上涨 [3] - DDR4价格已超过DDR5约4%,出现价格逆转 [3]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主要内存制造商停止生产导致旧款DDR4产品供应减少,而PC制造商确保早期库存的需求持续存在 [2] - 三大DRAM供应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优先满足服务器DRAM需求而非PC DRAM,面临供应压力 [3] - DDR4在整体销量中占比不大,产品生命周期末期减产等环境因素影响价格 [3] 行业供需格局 - 存储器大厂先后释出DDR4 DRAM停产计划,无法立即升级的客户转向DDR4新供应商验证 [3] - DDR4第二季终端客户追单积极,现货价格强劲推升甚至超过DDR5行情 [3] - 预期DDR4涨价效应可持续到2025年底,DDR5用量将逐季成长,2026年第一季起DDR4涨价动能逐季减缓 [3] 市场前景展望 - AI大模型带动端侧AI算力需求,驱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先进存储产品、GPU及边缘计算/端侧算力芯片等半导体硬件市场需求增长 [4] - 三星、SK海力士、美光拟退出利基型DRAM市场,利基型DRAM供需反转价格向上,2025及2026年价格有望保持中高位水平 [4] - 智能手机、PC、IOT及工控板块弱复苏态势延续,叠加国产化替代趋势,预计推动各类存储原厂端供应价格逐步上行 [4]
港股异动 | 百融云-W(06608)午后涨超11% 百融云创蝉联“大模型创新应用奖” 机构看好AI+消费金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4:37
公司股价表现 - 百融云-W(06608)午后涨幅达10 16%,报9 65港元,成交额4808 03万港元 [1] - 股价涨超11%后回落至10 16%涨幅 [1] 行业荣誉与技术创新 - 公司连续两年蝉联"2025AI大模型创新应用奖",本次凭借情感互动机器人获奖 [1] - 作为人工智能代表企业获得行业权威机构联合颁发的奖项 [1] 行业应用前景 - AI在金融领域多场景加速落地:证券投研及投顾、银行信贷营销、保险代理人赋能、小微商户服务、消费金融风控及客服等 [1] - 消费金融行业三大智能化场景(客服/营销/风控)被看好具有快速落地潜力 [1] 机构推荐 -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明确推荐百融云为行业标的 [1]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维持世运电路“买入”评级,未来PCB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格隆汇· 2025-08-01 13: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加65.61% [1] - 业绩提升主要源于业务量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单价提升等因素 [1] 技术优势与客户绑定 - 公司在汽车PCB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 - 深度绑定特斯拉,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1] 行业发展趋势 - 电车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及AI大模型快速发展推动行业需求 [1] - 下一代大模型Grok训练持续开展,xAI对算力需求快速攀升 [1] - Dojo2量产临近,以Dojo为核心的AI算力集群将成为特斯拉FSD系统迭代、Optimus机器人研发及Grok大模型开发的重要基石 [1] 业务前景 - PCB业务在科技大客户加持下成长空间广阔 [1]
港股午评 恒生指数早盘跌0.18% 英诺赛科(02577)飙升30%
金融界· 2025-08-01 13:11
智通财经获悉,港股恒生指数跌0.18%,跌45点,报2472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12%。港股早盘成交 1198亿港元。 七牛智能(02567)涨超8%,七牛智能AI大模型用户量破万,公司换道AI战略迎来新里程碑。 津上机床中国(01651)涨超5%,日本津上中国分部第一季度溢利同比增加38.1%。 石药集团(01093)涨超6%,此前宣布拿下超20亿美元海外BD交易。 英伟达最新800V架构供应商名单,英诺赛科成中国唯一入选芯片商。英诺赛科(02577)涨超30%。 瑞和数智(03680)盈喜后涨超10%,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多44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工信部印发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光伏板块走高。凯盛新能(01108)涨超5%;福莱特玻 璃(06865)涨超4%;新特能源(01799)涨2.4%;协鑫科技(03800)涨0.85%。 浪潮数字企业(00596)涨近6%再破顶,预计上半年纯利最多1.9亿元,公司背靠浪潮集团。 乐道L90上市,蔚来-SW(09866)涨超9%。 西锐(02507)涨超4%,股价刷新上市新高,机构称私人航空市场有望迎快速发展。 中通快递-W(02057)涨超9 ...
华兴豪赌
虎嗅APP· 2025-08-01 08:28
核心观点 - 华兴资本在具身智能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布局,7天内参与了三笔大额融资,总融资额约15亿人民币,占同期具身智能融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4] - 华兴资本从2023年初开始布局具身智能,远早于市场关注该概念的时间点 [13] - 华兴资本将具身智能视为类似移动互联网的重大机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全方位布局 [8] 华兴资本的转型与布局 - 华兴资本从2022年开始经历内部重塑,从互联网并购转向AI和具身智能领域 [6] - 华兴资本CEO王力行形容公司正在经历"二次创业",要求员工具备创业精神而非加入成熟机构的心态 [8] - 华兴资本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由先进制造组负责人李子越主导,团队人数已翻数倍 [8] - 华兴资本建立了FSG共享平台,将项目经验提炼为行业知识供内部学习 [15][20] 具身智能行业现状 - 7月7日到13日,具身智能领域完成7笔超亿元融资,总金额达28亿人民币 [4] - 目前具身智能行业规模约150亿美元,分为10亿美元、3-10亿美元和3亿美元以下三个梯队 [26] - 行业评估标准从早期的技术能力转向包括模型能力、数据解决方案、软硬件协同、商业化能力和资金储备五个维度 [16] - 具身智能被认为与大模型发展路径不同,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非快速收敛 [24] 华兴资本的投资策略 - 采用VC的FOMO心态,早期接触并布局具身智能项目 [13] - 2023年最早接触的客户是后来完成5亿元A轮融资的星动纪元 [16] - 投资标准不限定具体商业模式,但要求企业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 [16] - 华兴资本认为当前具身智能行业渗透率仍低,头部企业融资能力证明其价值而非泡沫 [24] 华兴资本的内部变革 - 2023年起强调敏感度和灵活度以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18] - 新分析师先进入"分析师池"而非直接进组,以灵活调配资源 [19] - 2017年开始组织架构调整,最终形成行业组与执行组协同的模式 [21] - 华兴资本培养人才注重正直善良、创业精神和业务能力,CEO王力行就是内部培养的典型 [17][18]
华兴豪赌
虎嗅· 2025-08-01 06:56
具身智能融资热潮 - 2023年7月7日至13日,具身智能领域创下7笔单笔超亿元融资,总金额达28亿人民币,形成与大模型类似的吸金效应 [1] - 华兴资本参与其中3笔大额交易(星海图、星动纪元、跨维智能),涉及金额约15亿人民币,占融资总额超50% [1] - 具身智能赛道当前总规模约150亿美元,按估值分为三个梯队:10亿美元以上(第一梯队)、3-10亿美元(第二梯队)、3亿美元以下(第三梯队)[23] 华兴资本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互联网并购(如滴滴收购Uber中国)转向AI和具身智能领域,内部称为"二次创业" [4][13] - 2023年起采用VC的FOMO逻辑布局,已参与智谱AI(估值超400亿)、硅基流动、生数科技等12个AI/具身智能项目,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 [8][9] - 先进制造组团队规模翻数倍,专职具身智能研究人员从3人增至6人,每月进行行业复盘会 [10][12] 业务布局方法论 - 评估具身智能企业的五大标准:底层模型能力、数据解决方案、软硬件协同、商业化闭环、资金储备 [12] - 通过FSG共享平台实现知识沉淀,既保护项目保密性又提炼行业普适价值,该平台源于2017年组织架构变革 [18][19] - 采用"分析师池"机制灵活调配资源,应对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双赛道需求 [16][17] 行业竞争格局 - 具身智能仍处早期阶段,市场渗透率低,头部企业融资能力显著强于新入局者 [20][21] - 不同于大模型行业的收敛趋势,该领域可能出现百花齐放局面,资金端呈现财务投资人、产业资本、国家队等多元化特征 [21][24] - 头部FA机构重兵投入,单项目学习周期达1-2个月,需完整研读技术论文并与高校背景创业者深度互动 [10][12] 公司管理变革 - CEO王力行提出敏感度与灵活度双核心,要求组织适应21年后一级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16] - 人才选拔标准升级:正直善良为底线,叠加创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拒绝"成熟机构"心态 [15] - 内部文化去狼性化,鼓励知识共享,允许员工加入客户团队以构建生态影响力 [13][19]
海伦钢琴“引智”转型:全拓卓戴5.48亿元入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1 18:21
控制权变更 - 海伦钢琴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转让23.83%股份(6026.06万股),转让价格9.09元/股,总交易对价约5.48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全拓卓戴将成为第一大股东,崔永庆取得公司控制权,原控股股东放弃6%表决权(1517.33万股) [1] - 原实控人陈海伦将提供2亿元借款用于改善公司现金流 [3] 新股东背景 - 全拓卓戴实控人崔永庆为全拓科技创始人,该公司聚焦数据要素流通和AI大模型研发,覆盖27亿台活跃设备、10.35亿活跃人群 [2] - 全拓科技拥有121项软件著作权、6项技术专利,2024年11月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卓戴资本(管理规模50亿元) [2] 战略协同价值 - **技术互补**:全拓科技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优化海伦钢琴智能乐器功能设计,AI技术提升交互体验,精准营销助力线上渠道拓展 [4] - **制造基础**:海伦钢琴拥有码克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多项专利保障产品品质,全国线下销售网络高效触达消费者 [3] - **转型需求**:传统钢琴市场增速放缓,公司需补足AI、大数据、线上渠道等智能化转型短板 [4] 预期协同效应 - **成本优化**:全拓技术可提升供应链效率(当前生产效率已提升50%),降低获客成本及渠道维护费用 [6] - **营收增长**:智能乐器产品线(如智能钢琴、电吹管)及增值服务(在线课程、乐谱订阅)将成为新引擎,B端市场(教育、文旅)有望拓展 [7] - **经营改善**: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大幅下降且净利润亏损,此次整合旨在从根本上改善盈利能力 [7] 行业定位 - 海伦钢琴为中国乐器行业领军企业,品牌认知度高,此次合作是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