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顶级大佬的线下“固收+”干货局,欢迎报名
点拾投资· 2025-10-19 18:04
活动概述 - 点拾投资与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主办首个线下论坛系列“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基金经理100系列高端访谈 [1] - 活动于10月22日周三下午在上海举行 活动完全免费 优先邀请机构投资者、银行或券商渠道 [1][2] - 活动名额有限 采取闭门形式 不设置视频直播 [4] 活动主题与背景 - 论坛主题完全聚焦于“固收+”策略 该策略因银行理财收益下行而需求旺盛 被越来越多持有人用作理财替代 [1] - 此活动是“基金经理100”系列高端访谈的开启 点拾投资已连续三年发布主动权益和固收的TOP基金经理榜单 [2] 参与嘉宾 - 论坛邀请到多位优秀基金经理进行分享 包括安信基金李君、广发基金曾刚、招商基金吴潇、鹏华基金陈大烨、东方红资产管理余剑峰、华安基金郭利燕 [1] - 受邀基金经理覆盖低波和中高波“固收+”产品 投资方法各异 旨在提供多元化视角 [1] - 文档中列出了大量基金经理姓名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例如鲍无可、包承超、贲兴振等 [5]
勇接“下落的飞刀”?段永平再次买进茅台 底气何在?
天天基金网· 2025-10-19 14:47
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分析段永平买入贵州茅台和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等案例,阐述了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核心理念差异,指出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遵循价值投资原则,而非预测市场心理或试图精准择时 [3][6][8] 价值投资理念 - 价值投资者认为,只要股票符合价值投资原则,就无需推迟购买,下跌的股票可能是“黄金雨”,等待明确趋势信号可能会错失最佳购买时机 [3] - 投资应着眼于公司生命周期的未来收益和长期基本价值,而非短期市场波动,凯恩斯在策略转变后管理的投资组合以平均每年6%的超额收益跑赢大盘 [6][7] - 本杰明·格雷厄姆主张投资者不应等待市场最低点才购买,以免造成收入损失和错失机会,只要市场水平未过高,有钱就应投资于股票 [8] 趋势投资与市场心理博弈的局限性 - 趋势投资试图通过预测他人行为来抄底或逃顶,但如同参与一个选取最接近平均值一半数字的游戏,这是一个无穷尽的猜想过程,无人能确知游戏结局 [4] - 市场泡沫心理学可通过“拍卖美元”游戏解释,即使出价超过纸币面值,竞标者仍可能继续加价以避免亏损,表明意识到市场疯狂并不意味其会停止 [5] - 凯恩斯早期将投资视为“选美大赛”,试图推测大众观点以选出最受欢迎股票,但发现投机是危险博弈,鲜少投机者能取得良好长期回报 [6] 投资策略的实践与转变 - 凯恩斯在1929年大崩盘后转变策略,以便宜价格买入能支付稳定股息的大型公司,其管理的国王学院组合此后20多年显著跑赢大盘 [7] - 格雷厄姆强调投资者面对股价波动应保持冷静,既不因大跌而担忧,也不因大涨而兴奋,市场行情应被利用或忽略,而非作为买卖决策依据 [8]
勇接“下落的飞刀”?段永平再次买进茅台,底气何在?
券商中国· 2025-10-19 07:33
核心观点 - 价值投资策略强调在股票价格下跌时基于公司内在价值进行购买,而非试图预测市场底部或趋势,这与趋势投资中“不接下落的飞刀”理念形成对比 [2] - 通过博弈论游戏说明,试图通过预测他人行为来进行抄底或逃顶是无效且危险的策略 [4][5][6] - 投资应聚焦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未来收益,而非市场短期心理波动,这是价值投资学派的基石 [8][9] 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对比 - 知名价值投资者段永平在贵州茅台股价处于四年下跌通道时再次买入,其2013年买入茅台和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均为逆势投资带来丰厚超额收益的经典案例 [2] - 趋势投资者倾向于等待下跌趋势完全停止后再买入,以避免“接下落的飞刀”的风险 [2] - 价值投资者认为,只要股票符合价值投资原则,推迟购买可能导致错过最佳时机,下跌的股票被视为“黄金雨” [2] 预测市场行为的无效性 - 乔尔·蒂林哈斯通过“0-100选数”游戏说明,抄底如同猜测他人猜测的无限循环,最终答案趋近于0,表明无人能赢得这种预测游戏 [4][5] - 马丁·舒比克的“拍卖美元”游戏显示,在泡沫中参与者即使意识到价格不合理也无法停止竞标,最终对所有玩家都不利,类比投资泡沫 [6] - 试图等待明确趋势反转信号再行动的投资者很可能遭受重创 [5] 投资理念的演变与价值投资原则 - 经济学家凯恩斯早期是“选美大赛”策略的拥趸,即选择市场普遍认为会受欢迎的投资,但后发现投机危险且长期回报不佳 [8] - 经历两次濒临破产后,凯恩斯将策略转向预测“企业生命周期的未来收益”,奠定了价值投资基础 [8] - 1929年大崩盘后,凯恩斯以便宜价格买入能支付7%稳定股息的大型公用事业公司,其投资组合在后续20多年以平均每年6%的超额收益跑赢大盘 [9] - 格雷厄姆指出,投资者不应等待市场最低点才购买,这可能导致收入损失和错失机会,较好的办法是有钱投资时就购买,除非市场整体估值过高 [9] - 投资者应忽略股价波动,利用市场行情而非被其左右,不应因股价上涨而购买或下跌而抛售 [9]
杨振宁:如何用“圆”式经济学,撬动万亿科技未来?
搜狐财经· 2025-10-18 21:59
核心观点 - 杨振宁被视为一位对人类文明进行超长周期投资的战略家,其人生选择体现了价值投资、长期主义和复利思维 [1][3] - 其投资逻辑并非基于金钱,而是时间、知识、信念与文化传承,为科技生态建设进行前瞻性布局 [3][20] 早期教育与认知构建 - 1929年随父迁居清华园,在中国最高学府的知识生态中成长,相当于抢占优质教育资产 [5][13] - 在动荡时代通过考入西南联大完成学业,展现出逆周期布局的战略定力 [7][13] 海外学术发展与核心成就 - 1945年赴美留学被视为一次境外IPO,登上世界科学舞台核心圈层 [8][9] - 完成三项载入史册的核心技术研发:宇称不守恒理论(1956年,1957年获诺贝尔奖)、杨-米尔斯规范场论(1954年)、杨-巴克斯特方程(1967年) [10][12][14][17] - 学术成果构成其学术资本三大支柱,在全球科学资本市场具备极强议价权 [17] 资源反哺与科技生态投资 - 1971年成为首位回国访问的华裔科学家,进行前瞻性市场调研与战略布局 [17] - 此后数十年持续对中国科技生态进行天使轮投资,包括1972年建议重视基础研究、1977年成立全美华人协会、1980年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累计资助近百名学者)、1997年参与创建清华高等研究中心、2002年担任邵逸夫奖总评委、2018年发起科学探索奖 [19] - 判断中国的科学崛起只是时间问题,关键在于提前铺路 [20] 影响力构建与价值范式 - 通过连接人、知识与时代实现影响力指数级增长,提供更高维度的财务自由范式 [22] - 引进丘成桐、姚期智等世界级学者加盟清华,拉升中国基础研究天花板 [25] - 推动设立求是奖、何梁何利奖、科学探索奖,建立本土化科研激励机制 [25] - 80岁高龄仍坚持给清华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实践知识平权 [25] 长期主义原则与人生算法 - 人生原则包括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不走捷径,专注本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相信长期价值与集体进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26] - 杨振宁式人生算法强调少一点投机与焦虑,多一点沉淀与坚守 [26]
博时基金“换帅”
国际金融报· 2025-10-18 18:57
博时基金高管变更 - 公司董事长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于10月15日正式接任董事长并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 [1] - 此次高管变更被描述为平稳交接,体现了公司一贯的稳健经营风格 [1][7] 江向阳任内业绩 - 江向阳自2015年7月起任职,带领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2015年三季度末的1432.62亿元增长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09万亿元 [2] - 在其任期内,公司债券型基金规模超4500亿元,位居市场第一,非货ETF管理规模突破2200亿元 [2] - 江向阳已赴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任党委书记 [2] 新任董事长张东背景 - 张东是金融行业老将,拥有超过36年从业经验,其中在招商系工作长达31年 [3] - 其在财富管理领域积淀深厚,全程参与并推动了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3] - 2024年5月起任博时基金总经理,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6亿元,净利润7.63亿元 [3] 张东的市场观点 - 张东在2025年四季度投资联席会议上回顾市场,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多元活力,股市指数节节攀升,债市收益率曲线保持平稳 [4] - 其认为美元信用担忧和地缘政治扰动为黄金提供了独立逻辑,使其与多元投资组合形成有效互补 [5] - 展望未来,需要洞察危机中的先机,把握变局中的新局 [6] 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公司公募基金数量接近400只,债券型和货币基金规模均在4000亿元以上 [7] - 行业当前正经历深刻变革,要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并提升其占比 [7] - 对新任董事长的关键挑战在于巩固固收优势的同时,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占比 [7] 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坚持价值导向与长期主义,把握市场机遇 [8] - 战略重点是强化固收和权益、主动和被动、场内和场外、线上和线下、境内和境外协调发展 [8] 公募行业高管变动概况 - 截至10月15日,公募行业年内共发生318人次高管变更,涉及129家公司,去年同期为398人次,涉及147家公司 [1][9] - 其中,董事长职务变动78人次,涉及39家公司,去年同期为82人次,涉及42家公司 [1][9] - 高管变动属于行业正常现象,原因多为工作调动、到龄退休或公司战略调整,反映了行业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人才流动与治理优化趋势 [9]
不出意外,信号已明确,A股迎来最后调整
搜狐财经· 2025-10-18 14:45
市场调整性质 - 当前A股三大指数大跌是市场进入最后调整阶段的信号而非灾难 [1] - 指数下跌空间有限 市场呈现分化格局 老牌资产如银行保险白酒煤炭逆势上涨 而高位科技股成为重灾区 [1] - 调整是市场的健康机制 通过回调释放压力 为未来更稳健的上涨腾出空间 [3] 资金流向与板块轮动 - 资金正从拥挤赛道向低估值区域迁徙 表现为高低切换 [1][7] - 科技股因前期暴涨需消化高估值压力 银行保险等老牌资产则悄然走强 [7] - 历史证明没有永远上涨的板块 例如今年3月银行低位无人问津 但到10月银行保险白酒等板块均实现正收益 [7] 投资策略与心态 - 市场调整考验投资者心性 成熟投资者能区分价格与价值 在股价远低于价值时发现机会 [5] - 值得关注的策略包括左侧交易和定投指数基金 关键在于保持投资逻辑的自洽 避免因股价波动随意切换标准 [9] - 投资本质是筹码搬运 在无人问津时收集 在人声鼎沸时交付 机会属于在下跌中保有现金并敢于逆势布局的投资者 [13] 市场环境与投资者行为 - A股市场面临信息噪音挑战 如小作文式谣言引发股价异动 散户易被情绪裹挟盲目跟风 [11] - 成熟市场由机构投资者主导 定价更注重长期价值 对短期噪音免疫力更强 [11] - 市场信用体系仍在完善 部分机制如转融通可能被利用加剧波动 投资者需强化自身信息筛选能力 [11]
2020年来连年正收益有多难?仅117家私募达成!神农投资陈宇、日斗投资在列!
私募排排网· 2025-10-18 11:05
市场行情与行业轮动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走势强劲但结构性分化显著,有色金属、通信、电子板块涨幅领先,而煤炭、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跌幅居前[2] - 2020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每年涨幅前三的行业均不相同,例如2020年为社会服务、电力设备、食品饮料,2023年熊市中则为通信、传媒、计算机,显示市场主线快速轮动[3][4] - 主要指数表现差异明显,2020年创业板指涨幅达64.96%,而2022年三大指数均下跌超15%,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指再次领涨,涨幅为51.20%[4] 私募基金业绩表现 - 2020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正收益的私募机构数量占比波动较大,2022年市场走熊时正收益占比骤降至41.42%,2025年前三季度回升至95.68%[5][6] - 在2020年以来各年均有业绩展示的559家私募中,仅117家能够连年实现正收益,占比为20.93%,凸显长期稳定盈利的难度[5][6] - 连续正收益的私募中以中小规模为主,0-5亿规模私募有51家,百亿私募有10家,准百亿私募(50-100亿)有9家[6] 绩优私募机构特征 - 从投资模式看,连续正收益的私募中以主观私募为主,共有53家,占比45.30%,量化私募和“主观+量化”混合型私募分别为37家和27家[7] - 从核心策略分布看,股票策略私募最多,达47家,期货及衍生品、多资产策略紧随其后,分别有27家和24家[8] - 地理分布高度集中于“北上深杭”地区,合计88家占比超七成,其中上海地区最多,有42家[8] 代表性私募机构分析 - 在规模20亿以上且符合更严格筛选条件的9家私募中,2025年前三季度收益排名前三的为神农投资、日斗投资和银叶投资[12] - 神农投资秉承“极品投资”理念,深耕医药、科技和消费赛道,其旗下4只产品2025年前三季度收益均表现突出[13] - 百亿私募日斗投资在2022年市场下行期收益均值显著跑赢大盘,其董事长王文预测中国股票市场将迎来大牛市,目标点位4500点[14] - 规模20亿以下的14家连续正收益私募中,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居多,2025年前三季度收益排名前三的为资瑞兴投资、骏骁基金和东方引擎投资[15][16]
6.3的万科A值得珍惜吗?
搜狐财经· 2025-10-18 03:51
行业周期与公司命运 - 公司价值与行业价值紧密相关,行业处于增量市场时龙头公司风光,进入存量市场后则可能归于平庸 [2][3] - 房地产行业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万科作为行业龙头可能重复长虹、康佳在电视机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后的历史轨迹 [2][3] - 腾讯所处行业目前仍处于风口,但若行业风口消失,公司也将面临同样结果 [3] - 英特尔与英伟达的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显示行业格局可能因技术变革而重塑 [4] 万科基本面分析 - 万科利润从2020年415亿元持续下滑至2023年121亿元,并在2024年出现亏损494亿元,显示公司盈利能力严重恶化 [7] - 根据半年报数据,公司市值754亿元,总负债8730亿元,货币资金740亿元,清盘需支付8744亿元 [18] - 公司在建项目2116.6万平米,规划项目1926.5万平米,旧城改造356.8万平米,总计4400万平米 [19] - 清盘回本需房屋售价达到19872元/平米,但上半年实际销售均价仅为12824元/平米,显示资产价值与债务存在巨大缺口 [20] - 公司已无法从银行再融资,每笔到期债务均需深圳地铁协调,资产状况堪忧 [20] 价值投资与价值陷阱 - 价值投资需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前景的清晰认知,仅看低市盈率可能陷入价值陷阱 [12] - 茅台利润从2020年466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862亿元,股价下跌反而提供更高买入性价比,与万科形成鲜明对比 [8][9][10][16] - 万科基本面已严重恶化,资不抵债且连年亏损,当前持有其股票更接近赌博而非价值投资 [15][16] - 个股价值投资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宽基指数市盈率与国债收益率之比是更可靠的价值锚 [13] 房地产行业前景与万科命运 - 万科是中国房地产标志性企业,其生死存亡取决于深圳市政府的意志 [20] - 观点认为万科无法救活,除非无限制无限输血,仅靠深圳地铁力量不足 [20] - 只有万科破产重整,整个房地产行业才可能平稳落地,实现涅槃重生 [20]
6.3的万科A值得珍惜吗?
集思录· 2025-10-17 22:30
行业周期与公司命运 - 房地产行业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 行业价值衰减导致龙头公司价值随之消失 [2][3] - 电视机行业在增量市场时长虹和康佳表现优异 进入存量市场后则归于平庸 暗示房地产行业及万科可能面临类似结局 [2][3] - 腾讯所处行业目前仍在风口 但若行业风口过去 公司也将面临挑战 [4] - 行业风口的转变能彻底改变公司竞争格局 例如英特尔和英伟达的市场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5] - 公司命运与行业周期紧密绑定 风来时猪也能飞 风去时龙也得趴在地上 [6] 万科基本面恶化 - 万科利润从2020年的415亿人民币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121亿 并在2024年出现494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 [7] - 公司生产的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暗示经营状况可能越来越差 [8] - 根据2024年半年报 公司市值为754亿人民币 但总负债高达8730亿人民币 货币资金为740亿人民币 [15] - 若清盘公司 需支付8744亿人民币(市值754亿 + 负债8730亿 - 货币资金740亿)才能回本 [15] - 公司总土地储备约4400万平方米 需以19872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才能覆盖清盘成本 但2024年上半年实际销售均价仅为12824元/平方米 显示持续恶化 [15] - 公司已无法从银行获得再融资 每一笔到期债务均需依靠大股东深圳地铁协调 资产状况堪忧 [15] 价值投资与价值陷阱 - 价值投资应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前景的清晰认知 否则低市盈率可能成为价值陷阱 [10] - 将基本面持续恶化的万科与价值投资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持有万科更像是一种低胜率高赔率的赌博行为 [13] - 茅台作为对比 其利润从2020年的466亿人民币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862亿人民币 基本面强劲 股价下跌反而可能提供买入机会 [9][13] - 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是比谁持有时间长或不会割肉 而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质量做出判断 [13] 市场观点与历史对比 - 万科当前状况被比作历史上长虹、康美等公司 随行业兴衰而起伏 [2] - 有观点认为 万科作为中国房地产的标志性企业 其生死存亡取决于深圳市政府的意志 但仅靠深圳地铁可能无力拯救 [15] - 万科若破产重整 可能意味着整个房地产行业触底并迎来涅槃重生 [15] - 回顾2018年宝万之争时 万科股价曾被炒至42元人民币的高位 与当前股价形成鲜明对比 [16]
大盘震荡,配点红利,红利国企ETF(510720)涨超0.5%,关注上市以来连续分红18个月,可月月评估分红的红利国企ETF
搜狐财经· 2025-10-17 12:13
红利国企ETF (510720) 产品特点 - 产品跟踪上国红利指数(000151),筛选具备高分红特征、分红稳定性良好且兼具规模与流动性的股票作为成分股 [1] - 产品主要覆盖金融、能源、工业等传统行业领域,集中体现价值投资策略下稳健收益与长期分红的特性 [1] - 产品上市后每个月都进行分红,已连续分红18个月,是市场上少有的上市以来每月践行分红的ETF基金 [1] 红利资产投资逻辑 - 红利资产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回报、较低波动特性、长期复利效应等特点 [1] - 政策层面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新"国九条"明确提升股息率导向 [1] - 红利资产符合资产配置的底仓思维,具有长期配置逻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