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沪硅产业涨2.02%,成交额2.3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17.7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8 09:5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8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2%至25.28元/股,成交额2.36亿元,换手率0.35%,总市值694.4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17.70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06%和4.85%,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02%和26.67%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34.33%,近5个交易日、20个交易日和60个交易日分别上涨2.68%、18.57%和30.1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9日,于2020年4月20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及其他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半导体硅片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4.9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大基金概念、集成电路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13万户,较上期减少5.37%,人均流通股增加5.68%至44349股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9112.10万股,较上期减少216.41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824.89万股,较上期增加195.1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8.1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67亿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5.67%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10亿元 [3]
仿生水母机器人问世,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连续4日获资金净流入,机构:头部企业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09:4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三大指数于10月28日集体低开,但机器人ETF基金(562360)早盘平开 [1] - 机器人ETF成分股中,燕麦科技涨幅超过7%,雷赛智能、双环传动、拓斯达等股票涨幅居前 [1] - 截至10月27日,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连续四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累计吸引资金超过1000万元 [1]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申万宏源指出,在五年规划年,政策布局与产业趋势共振将产生最强投资方向,2025年的方向包括机器人 [1] - 科技龙头在2025年第四季度的行情被持续看好 [1] - 东方证券表示,机器人产业链具有强大的制造优势,相关公司正持续布局海外产能 [2] 技术与产品进展 - 西北工业机电学院团队成功研制出一款通体透明、形似水母的仿生机器人,整机驱动阵列功耗极低,仅为28.5毫瓦 [1] - 该仿生机器人能够实现水下环境的智能探测与实时监测,为长期隐蔽水下作业提供了可能 [1] - 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已逐渐成熟并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2] 投资机会分析 - 机器人相关板块近期承压,可能迎来布局时机 [2] - 机器人产业链受外部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持续下降 [2]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等机器人产业相关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 [1]
4000点“一步之遥”
第一财经· 2025-10-28 06:27
作者 | 第一财经 曹璐 10月27日,A股市场向4000点整数关口发起数次冲击,上演了一场引人瞩目的"闯关"大戏。最终上证指 数以3996.94点收盘,距突破仅一步之遥,为后市留下悬念。 截至当日收盘,主要指数全线收涨,市场量能显著放大。上证指数单日上涨1.18%,最终定格在3996.94 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51%、1.98%。同时,资金面表现活跃,半日成交额已经突破1.5万 亿元,全天成交额达2.3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49.72亿元。 当日,有近百只(97)股票获得超过1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例如胜宏科技(300476.SZ)以9.47亿元 的净流入额居首,且已连续三日获资金流入,成交额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两成。此外,恒宝股份、安泰 科技、东山精密、新易盛等个股净流入额也均超过6亿元,成交同步放大。 虽然冲关未果,但当日市场成交额放量升至2.36万亿元,新易盛(300502.SZ)等73只个股创下历史新 高。然而,表面繁荣之下,资金暗流涌动。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9亿元,行业间流向分化剧烈,电 子、通信获大幅流入,而电力设备则遭集中抛售。 市场为何在关键点位前"临门止步"?又有哪 ...
4000点“一步之遥”
第一财经· 2025-10-27 23:22
本文字数:3209,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2025.10. 27 作者 | 第一财经 曹璐 10月27日,A股市场向4000点整数关口发起数次冲击,上演了一场引人瞩目的"闯关"大戏。最终上 证指数以3996.94点收盘,距突破仅一步之遥,为后市留下悬念。 虽然冲关未果,但当日市场成交额放量升至2.36万亿元,新易盛(300502.SZ)等73只个股创下历 史新高。然而,表面繁荣之下,资金暗流涌动。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9亿元,行业间流向分化剧 烈,电子、通信获大幅流入,而电力设备则遭集中抛售。 市场为何在关键点位前"临门止步"?又有哪些因素将左右后续突破? 对于本轮行情中期核心驱动力,永赢基金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主要来自决策层对资本市场重视程 度达到空前高度,这一背景下股市赚钱效应带动微观流动性持续入场,以及市场热点板块轮动活跃等 方面。短期来看,市场仍具备多项积极支撑。 当前,三季报披露高峰期来临,业绩确定性正成为破解冲关悬念的重要线索。"未来支撑市场的核心 因素就是,在中国制造优势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推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当前正在看到这种积 极变化。"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称。 4000点"一步之遥 ...
10月第3期:普涨:估值与盈利周观察
太平洋证券· 2025-10-27 22:41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主要宽基指数估值普遍上升,其中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表现最为突出 [3][11] - 从行业来看,通信、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领涨,而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弱 [3][14] - 当前万得全A ERP较前一周下降,处于2021年以来负一倍标准差附近 [4][19] - 从估值指标看,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等行业估值相对便宜,而半导体、科技板块等热门概念估值处于历史较高分位 [3][41][48] 市场表现 - 上周创业板指上涨8.05%,科创50指数上涨7.27%,微盘股指数上涨6.49%,表现最佳 [12] - 红利指数仅上涨0.71%,消费板块上涨0.61%,稳定板块上涨1.45%,表现相对较弱 [12] - 从风格看,成长风格上涨5.83%,周期风格上涨2.42%,金融风格上涨1.83% [12] 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大幅上涨11.55%,电子行业上涨8.49%,电力设备行业上涨4.90%,涨幅居前 [15] - 农林牧渔行业下跌1.36%,食品饮料行业下跌0.95%,美容护理行业下跌0.09%,表现最弱 [15] - 从年初至今涨幅看,通信行业累计上涨67.9%,电子行业累计上涨50.6%,电力设备行业累计上涨39.2% [52] 估值分析 - 主要宽基指数估值普遍处于近一年高位,万得全A PE-TTM为22.6倍,处于近一年99.6%分位数 [28] - 创业板指PE-TTM为43.5倍,处于近一年95.9%分位数;科创50 PE-TTM为182.4倍,处于近一年93.4%分位数 [28] - 从相对估值看,创业板指/沪深300相对PE上升,相对PB也呈现上升趋势 [18] 估值比较 - PEG视角下,红利指数与金融板块PEG值最小,显示较高配置价值 [23] - PB-ROE视角下,科创50与成长风格PB-ROE值最小,意味着投资者为其支付的成长溢价最小 [23] - 大类行业估值分化明显,金融地产估值高于50%历史分位,而消费、科技等板块估值处于50%以下水平 [29] 行业估值详情 - 非银金融行业PE-TTM为15.0倍,处于近一年39.9%分位数,估值相对较低 [38] - 农林牧渔行业PE-TTM为18.1倍,处于近一年32.9%分位数;食品饮料行业PE-TTM为21.1倍,处于近一年54.3%分位数 [38] - 通信行业PB-LF为4.5倍,处于近一年99.6%分位数;电子行业PB-LF为5.3倍,处于近一年97.9%分位数 [38] 盈利预期 - 各行业盈利预期整体微幅变动,非银金融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上调3.9%,上调幅度最大 [52] - 计算机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下调17.6%,下调幅度最大 [52] - 从盈利增速看,计算机行业2025年预期增速达215.0%,通信行业2025年预期增速为14.9% [52] 海外市场 - 上周海外主要指数普遍上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20%,表现最好 [54] - 德国DAX指数上涨1.72%,表现相对较弱 [54] - 从估值看,纳斯达克指数PE-TTM为43.0倍,标普500指数PE-TTM为29.4倍 [55]
沪指离4000点仅“一点之遥”,市场在等待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27 21:2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于10月27日上涨1.18%至3996.94点,盘中最高触及3999.07点,距4000点关键心理关口仅一步之遥 [1][2] - 市场成交额显著放量,全天达2.3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49.72亿元 [1][2]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3361只个股上涨,新易盛、中际旭创等73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1][2] 资金流向 - 尽管市场整体上涨,但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75.9亿元,资金流入与流出规模分别达8776.68亿元和8852.58亿元,均较前日增长超2成 [1][3] - 行业资金流向分化剧烈,电子和通信板块获主力资金重点布局,净流入金额分别为38.66亿元和22.5亿元 [3] - 电力设备板块遭大幅抛售,净流出额高达46.58亿元,21个行业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 [1][3] - 个股层面,胜宏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47亿元居首,恒宝股份、安泰科技等个股净流入额均超6亿元 [3] 板块与行业动态 - 存储器、消费电子、光模块(CPO)等科技概念板块涨势领先,成为推升指数的重要动力 [2] - 跟踪通信、半导体、电子等相关指数的股票型ETF表现强势,如中证5G通信主题ETF单日涨幅均超过5%,25只ETF上涨超过3% [3] - 机构调研活动活跃,近一个月内865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最受青睐,分别有106家和64家公司被调研 [7] 驱动因素与市场观点 - 市场表现的主要推动力包括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初步共识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缓解,以及国内政策面释放的清晰信号 [4][5] - “十五五”规划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政策导向转向“质量优化”,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与实体经济发展三大主线,直接强化了科技与绿色板块的投资逻辑 [5] - 三季报披露高峰期来临,业绩确定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1309家公司中,有221家在近一个月获机构调研,其中189家实现盈利,比例超过85% [7][8] - 科技龙头公司三季度财报的密集披露备受关注,若业绩能兑现,将进一步夯实科技主线板块的投资逻辑 [9] 未来展望与投资方向 - 市场突破4000点需“盈利+资金”双轮驱动,建议关注动态估值合理、未来业绩存在改善且具备安全边际的方向 [6] - 中长期看好中国制造优势提升推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的趋势,政策对高端制造领域的支持将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改善的确定性 [1][8] - 科技成长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仍被看好,AI领域即将迎来的大模型升级迭代有望为行业带来催化,同时建议密切关注内需相关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 [8][9]
业绩增长257%!除了智能电网,温州宏丰竟还藏着“固态电池”和“半导体”王牌
全景网· 2025-10-27 21:2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560.16万元,同比增长257.4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27.11亿元,同比增长22.7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达1178.86万元,同比增长194.04%,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1] 业务多元化与增长曲线 - 公司产品版图已从传统电接触材料扩展至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等新兴领域 [1] - 多元化新材料板块正成为强劲的第二增长曲线,降低了单一行业波动风险 [1][3] - 公司已形成贯穿合金材料研发、材料深加工到元器件制造以及智能装备开发的完整产业链 [3] 新能源领域布局 - 公司年产5万吨铜箔生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其中4-6微米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部分产线已实现投产 [2] - 公司新材料研究院将固态电池用铜箔列为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切入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领域 [2] - 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是动力电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2] 半导体领域进展 - 引线框架半导体材料项目一期已竣工并开始试生产,标志公司正式切入集成电路封装核心赛道 [2] - 引线框架作为半导体封装关键结构件,其材料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公司业务突破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 [2] 传统主业发展 - 公司电接触材料业务随全球电网升级、智能家居普及和工业自动化发展而持续受益 [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巩固竞争力,如2025年6月申请“一种氧化物增强铜基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以提升材料电性能 [3] -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在传统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1][3] 战略转型与前景 - 公司从传统电接触材料生产商升级为服务于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的材料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公司在固态电池、碳化硅、智能电网、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的深入布局,有望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4] - 公司战略转型成效显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4]
有研硅前三季度营收7.47亿元同比降3.43%,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降19.81%,净利率下降4.1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7 21:01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下降3.43% [1] - 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19.81%,扣非归母净利润9918.39万元,同比下降31.16% [1] -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6% [2] - 毛利率38.51%,同比上升1.94个百分点,但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35.69%,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4.22和5.54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24.63%,较上年同期下降4.1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22.97%,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4.92和2.79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期间费用1.08亿元,同比增加2778.21万元,期间费用率14.50%,同比上升4.09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60%,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8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5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1.31% [2] 估值与股东情况 - 市盈率(TTM)约为78.05倍,市净率(LF)约为3.71倍,市销率(TTM)约为16.61倍 [2] - 股东总户数2.20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1525户,增幅7.44%,户均持股市值由67.23万元增至77.36万元,增幅15.08%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收入构成:半导体硅抛光片61.48%,刻蚀设备用硅材料29.55%,其他6.80%,其他(补充)2.16%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集成电路、半导体等 [3]
北交所市场点评:震荡反复,布局中线标的
西部证券· 2025-10-27 19: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8][9][15][16][17][19][20][21][22][23][24][25]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态势,正处于“短期情绪修复”与“长期政策红利”的交织阶段 [3] - 短期科技制造板块受市场风格切换影响仍存调整压力,中长期北交所“股票+债券”双轮驱动格局加速构建,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值得期待 [3]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政策支持的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赛道,以及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标的 [3] 行情复盘 - 指数层面:10月24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达176.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71亿元,北证50指数收盘价为1472.08,上涨1.15%,PE_TTM为69.04倍,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盘价为2533.99,上涨1.32% [1][8] - 个股层面:当日北交所279家公司中156家上涨,12家平盘,111家下跌 [1][17] - 市场比较:北证A股日换手率为3.0%,高于科创板(2.2%)和上证主板(1.2%),但低于创业板(4.0%) [15] 重要新闻 - 英伟达宣布与优步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利用优步的真实驾驶数据训练Cosmos World基础模型,并借助DGX Cloud基础设施加快开发进程 [2][20] - SpaceX或将为苹果iPhone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其星链部门正在兼容iPhone现有卫星功能使用的无线电频谱,可能替代当前供应商全球星 [2][21] 重点公司公告 - 宏远股份: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06亿,同比增长18.11%,归母净利润0.26亿,同比增长32.40% [3][22] - 荣亿精密: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10亿,同比增长48.51%,归母净利润-0.10亿,同比增长49.23% [3][23] - 朱老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5亿,同比减少9.37%,归母净利润0.16亿,同比减少11.83% [3][24] - 联迪信息: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0亿,同比减少22.18%,归母净利润0.07亿,同比减少31.63% [24] - 颖泰生物: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68亿,同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0.25亿,同比增长79.02% [24] - 国航远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7亿,同比增长17.17%,归母净利润0.25亿,同比增长72.54% [25]
不蹭AI热点的鹏华基金经理陈金伟,三季报写了篇“科技情书”
新浪基金· 2025-10-27 18:01
基金经理陈金伟的业绩与规模 - 鹏华基金经理陈金伟在管三只产品总规模达17.69亿元 [1] - 三只产品鹏华产业精选A、鹏华优质治理A与鹏华成长先锋A第三季度单季回报分别为13.90%、14.09%和14.61% [1] - 截至10月24日,三只产品今年以来回报分别为30.56%、31.05%和33.68% [1] 投资组合与重仓行业 - 投资组合中化工板块占据核心位置,鲁西化工、华峰化学、华鲁恒升等龙头同时出现在三只产品前五大重仓中 [2] - 重仓化工股近三个月涨幅显著,鲁西化工涨40.97%,华峰化学涨37.97%,华鲁恒升涨22.80% [2] - 除化工外,组合在消费和医药领域有重点布局,包括三峡旅游、华夏航空等交通运输股以及一心堂、国邦医药等医药标的 [4] 投资策略框架 - 投资框架量化为“50分给好公司,40分给低估值,10分给产业趋势”,形成“低估值成长”策略 [4] - 策略追求安全边际下的持续增长 [4] - 尽管重仓传统行业,基金经理持续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7] 对科技股与宏观政策的观点 - 认为科技泡沫具有正外部性,能激励创业者投身高风险创新 [8] - 科技股上涨改善了投资者经济状况,间接提振内需,并为其他股票打开了空间 [8] - “反内卷”政策被解读为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回报率,是最直接的内需刺激政策 [8] - 观察到平均工作时长缩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例如银发旅游团快速增长 [8] 行业前景与生态关联 - 看好游戏、影视、体育等可选服务消费,认为巨大的市场、强大的基建和高素质劳动力将带动服务业崛起 [8] - 硬科技领域需通过反内卷避免恶性竞争以维持健康盈利周期,软科技领域需依靠壮大内需市场培育坚实商业模式 [9] - 所有产业身处同一生态,相互成就,一荣俱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