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化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锗业:目前公司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已向国内外多家客户供货
证券日报· 2025-08-13 20:40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已向国内外多家客户供货且使用情况良好 [2] - 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市场开拓工作并争取更多订单 [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衬底)生产主要集中于美日等发达国家 [2] - 主要国际企业包括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美国AXT 德国费里伯格化合物材料公司 [2] - 国际企业均拥有较强研发能力 技术储备 销售渠道和市场声誉 [2] 行业发展态势 - 国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 - 国产化趋势明显加快 [2]
寒武纪跻身A股成交榜TOP4,晶晨股份绩后大涨8%!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拉升1.22%放量突破上市高点
新浪财经· 2025-08-13 17:37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场内价格上涨1.22%,成交额达5523.98万元,环比激增82%,收盘溢价率0.22% [1] - 电子和计算机板块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2.30亿元和104.02亿元,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和第五 [3][4] - 成份股中晶晨股份领涨超8%,乐鑫科技涨逾5%,优刻得涨超3%,寒武纪作为第一大权重股涨逾1%,成交额113.55亿元,位列A股成交榜第四 [1] 行业资金动向 - 电子板块主力净流入172.30亿元,涨幅2.01% [4] - 通信板块主力净流入110.53亿元,涨幅4.91% [4] - 机械设备板块主力净流入109.18亿元,涨幅1.26% [4] - 汽车板块主力净流入104.58亿元,涨幅1.23% [4] - 计算机板块主力净流入104.02亿元,涨幅1.02% [4] 公司业绩 - 晶晨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0.42%,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37.12%,6nm芯片第二季度单季度销量突破250万颗,上半年累计超400万颗,带动第二季度整体芯片出货量接近5000万颗 [6][8] - 奥比中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 [6][8] - 天准科技和威胜信息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6] - 已有5家成份股披露中报业绩,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6] 行业趋势与布局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AI需求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AI是半导体产业最大成长驱动力 [8]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聚焦国产AI产业链,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半导体权重占比近一半,具备高弹性和进攻性 [9] - 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成份股为各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 [9]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 [8]
深化半导体业务布局,利和兴(301013.SZ)以技术优势构筑未来增长新引擎
新浪财经· 2025-08-13 16:00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深耕智能制造设备领域并向电子元器件及半导体领域稳健拓展 将半导体装备及精密零部件业务视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和未来业绩增长点 [1] - 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 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和部分下游市场需求波动的背景下持续深化半导体领域布局 [1] 技术研发实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624.46万元 持续夯实技术储备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44项发明专利 143项实用新型专利 28项外观专利和275项软件著作权 [2] - 在精密机械设计 自动控制 机器视觉 软件算法等半导体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形成优势 [2] -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 [2] 业务拓展进展 - 半导体装备(深圳)有限公司已正常运营并产生收入 标志着业务进入实质性市场开拓和生产交付阶段 [3] - 首发募投项目"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已结项投入运营 提升了精密加工和洁净环境控制能力 [3] - 公司将智能终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射频测试 精密检测等技术迁移至半导体设备监测环节 [2] 行业发展机遇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 国产化替代趋势形成广阔市场空间 [3] - 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驱动芯片需求激增 为半导体业务带来双重利好 [4]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作为核心单元 其技术突破对设备迭代升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 未来增长潜力 - 公司凭借智能制造装备经验积累 加速布局半导体产业以满足客户增长需求 [4] - 半导体业务板块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 有望成为驱动公司持续成长的新引擎 [4] - 公司正将智能装备领域核心竞争力向半导体战略高地有效延伸 [4]
印度想让三大运营商用“国产设备”,但尴尬的是......
观察者网· 2025-08-13 15:13
印度电信国产化政策 - 印度电信部要求三大私营运营商提交国产设备使用路线图,否则将下达强制性指令 [1] - 政策若全面实施将影响思科、诺基亚、爱立信和三星等外国电信设备制造商 [1] - 政府考虑仅将规定适用于新订单,不强制替换现有设备以避免增加运营商负担 [2] 运营商与本土设备现状 - 三大运营商原则上同意提高国产设备比例,但要求价格和质量与外国产品相当 [1] - Vodafone Idea及Bharti Airtel从Sterlite Technologies、HFCL和Tejas等印度企业采购设备,但受限于本土企业产量不足 [6] - Reliance Jio尝试投用内部自研设备 [6] - 外国设备仍是印度运营商主力,因国产设备在质量和产量上存在问题 [6] 政策背景与行业挑战 - 政策出台正值印美关系紧张,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使税率升至50% [5] - 印度政府曾强制国营运营商BSNL仅使用国产设备,但导致其持续困难 [6] - 业内专家指出本土企业无法提供与外国产品同等质量、产量的设备 [6] 政府态度与激励措施 - 印度电信监管局曾提议对使用国产设备的运营商给予牌照费减免,但遭电信部否决 [5] - 电信部正在重新审查该提议,显示政府态度戏剧性转变 [5]
印度想让三大运营商用“国产设备”,但尴尬的是
观察者网· 2025-08-13 15:03
政策背景与动机 - 印度电信部要求三大私营运营商提交印度国产设备使用路线图 否则将下达强制性指令[1] - 政策出台正值印美关系紧张之际 美国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 使印度对美出口商品税率升至50%[3] - 印度政府态度出现戏剧性转变 正在重新审查此前否决的国产设备优惠政策提议[3] 运营商立场与条件 - 三大运营商原则上同意要求 但要求国产设备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且质量相当[1] - 运营商建议政策仅适用于新订单 不强制替换现有设备以避免增加财务负担[1] - Vodafone Idea和Bharti Airtel持续从Sterlite Technologies等印度企业采购设备 但受限于产量不足[4] 国产设备现状与挑战 - 印度本土产品在质量及产量方面捉襟见肘 无法提供与外国产品同等质量的设备[1][4] - 外国设备商包括思科 诺基亚 爱立信和三星仍是印度运营商的主力供应商[4] - Reliance Jio尝试投用内部自研设备 但整体国产设备使用比例极低[4] 行业影响与历史实践 - 政策若全面实施将对外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造成直接影响[1] - 印度曾强制要求国营电信公司BSNL仅使用国产设备 但导致持续性困难[4] - 业内警告若对私营运营商实施同等要求 整个电信行业都将面临问题[4]
浙江力诺:20年专注一杯“老白茶”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工业4.0推动全球制造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演进 [1] - 公司深耕阀门行业二十余年 定位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在国产化替代领域贡献突出 [1] - 公司跻身国内控制阀行业"十亿俱乐部" 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隐形冠军" [5] 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2004年成立初期 九成订单来自造纸行业 [4] - 2008年启动第一次战略转型 从造纸专用阀向石化、化工、矿业场景渗透 [4] - 2014年新三板挂牌 2018年营收突破5亿元 2020年6月成功登陆创业板 [4] - 2022年投建82亩智能制造基地 实现产能大幅提升 [5]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107项授权专利 [9][11] - 依托省级企业研究院和工业设计中心 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结合 [10] - 研发投入从2021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4200万元 增幅达55.6% [23] - 产品定位高端仪器仪表领域 区别于温州地区多数通用机械阀门企业 [9] 核心突破与国产替代 - 控制阀核心部件定位器国产化率不足10% 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 [12] - 2023年成立绵阳子公司联合西安交大攻克"卡脖子"技术 [12] - 2025年3月自研智能定位器量产 成为国内极少数实现控制阀全链路自主化企业 [13] - 在新疆煤化工项目中实现故障率下降40% 成为国产替代标杆案例 [13]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建设 - 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华为云数据中心实现生产数据秒级反馈 [15] - 微软D365系统贯通研发至交付全流程 AI数字孪生平台支持远程实时监控 [15] - 数字化工厂项目与定位器等长周期项目陆续兑现价值 [23] 产业链整合与收购布局 - 2025年6月收购徐州化工机械100%股权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17] - 徐州阿卡拥有60余年机械制造经验和40余年调节阀设计经验 [17] - 收购助力公司拓展煤化工、石油化工、空分及深冷工况等高端应用领域 [18] - 完成工艺阀、调节阀、控制阀到智能定位器及检维修业务的全链条覆盖 [18] 企业战略与文化理念 - 采用"慢哲学"战略 专注控制阀领域20年沉淀 [22] - 建设1000㎡室内篮球馆及健身设施 提升员工福祉 [19] - 以白茶哲学比喻企业治理 强调时间沉淀与专注定力 [22] - 定位全场景服务商 重塑行业价值链 [24]
全球半导体增长走势乐观,科创芯片ETF(588200)冲击3连涨,成分股中船特气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3 13:27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涨0.90%,成分股中船特气20cm涨停,上海合晶上涨12.20%,晶晨股份上涨7.16%,源杰科技上涨4.80%,盛科通信上涨4.36%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0.95%,冲击3连涨 [1]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78.97%,居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07/2954,居于前3.62% [4]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18%,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9% [4] 流动性及规模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4.96%,成交15.57亿元 [4] - 科创芯片ETF近1年日均成交24.74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近3月规模增长61.78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近3月份额增长21.81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63亿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4.19亿元 [4] 行业动态 - IDC预测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中推理算力占比将从2023年的41%左右上升到72.6%左右 [5] - 大模型推理需求爆发,推理计算量将翻倍,基础设施重心将逐步向推理偏移 [5]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 [5]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业绩弹性,设备材料、算力芯片国产化替代 [5] 成分股及权重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恒玄科技、华海清科、思特威,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5] - 中芯国际涨0.41%,权重10.22%;海光信息涨1.30%,权重10.15%;寒武纪跌0.57%,权重9.59%;澜起科技涨0.16%,权重8.01%;中微公司涨0.32%,权重6.80% [7] - 芯原股份涨0.99%,权重2.89%;沪硅产业涨2.59%,权重2.63%;恒玄科技跌0.23%,权重2.50%;思特威涨0.72%,权重2.46%;华海清科涨0.97%,权重2.39% [7]
上海芯片上市公司,终止收购!
是说芯语· 2025-08-13 10:58
新相微终止收购爱协生 - 新相微于2025年8月8日终止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爱协生100%股权的交易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4] - 爱协生2023年营收7.82亿元 2024年营收12.67亿元 远高于新相微同期4.8亿元和5.07亿元的营收规模 [8] - 此次交易被市场称为"蛇吞象"式收购 双方业务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高度重合 整合被视为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 [8] 新相微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5.61%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9.41%至842.31万元 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亏损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49.95% 归母净利润218.5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新市场拓展 [9] 爱协生资本化历程 - 爱协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已完成A轮和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等机构 [12] - 公司2022年9月启动上市辅导 但2023年10月后IPO进程停滞 此前2024年11月英唐智控收购计划也因交易方案分歧终止 [12][13] 半导体行业并购趋势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政策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 2024年半导体行业首次公布并购事件31起 [15]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领域有11起并购案终止 包括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和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等案例 [15][16] - 半导体并购面临技术迭代快 研发投入要求高 以及估值 支付方式等复杂利益博弈的挑战 [16]
848.88元!寒武纪新纪录!半导体供应焦虑时隐时现,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最高上探3.12%
新浪财经· 2025-08-13 09:59
中美经贸关系与关税政策 - 美方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中国商品"对等关税"措施90天 [1] - 中方同步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及相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1] 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可能允许英伟达在华销售性能更强的"特供版"Blackwell AI芯片 [1] - 英伟达和AMD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特殊协议 同意将特供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1] 国产算力芯片安全与替代 - 国家网信办于7月31日约谈英伟达公司 因算力芯片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1] - 安全隐患可能威胁中国云计算、AI、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的数据主权与系统安全 [1] - 网信办约谈释放国家筑牢芯片安全防线的信号 倒逼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加速国产化替代 [1] 国产算力芯片投资机会 - 长期建议持续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1] - 寒武纪8月12日20CM涨停 股价创历史新高 市值达3500亿元 [2] 半导体行业趋势 - 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 AI持续强劲 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2] - AI仍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 云端需求持续 终端应用加速落地 [2]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 [2] 人工智能ETF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8月12日场内涨幅最高上探3.12% 收涨2.49% [2] - 该ETF盘中股价上探0.992元 距离上市高点0.993元仅一步之遥 [2] - 截至7月底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 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50% [3] - 标的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 [3]
科马材料获批北交所IPO,拟募资2.06亿元强化技术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13 00:54
上市进展 - 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19次审议会议审核 [1]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92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计划募集资金2.06亿元 [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干式挤浸环保型离合器摩擦材料技改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专注摩擦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二十余年 [3] - 被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主营业务涵盖干式摩擦片及湿式纸基摩擦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核心产品干式离合器摩擦片在国内商用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3] 客户与技术优势 - 与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等国内主流商用车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3] - 主导及参与多项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3] 业务拓展 - 积极布局湿式纸基摩擦片业务,产品具有耐磨性能优异、传动效率高等特点 [4] - 湿式纸基摩擦片已进入潍柴动力、法士特传动、中联重科等知名企业供应链 [4] - 湿式纸基摩擦片市场国产化比例较低,公司提前布局有望在国产化替代趋势中占据有利位置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亿元、1.99亿元、2.49亿元 [5]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95.24万元、4426.86万元、6871.57万元 [5]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5.1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5.22% [5] - 预计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36亿元至1.41亿元,同比增长8.66%至12.65% [5] - 预计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4300万元至4700万元,同比增长23.49%至34.9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