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化工行业2025年一季报业绩综述:弱复苏,结构分化明显
浙商证券· 2025-05-06 21: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化工行业需求弱复苏,产能过剩整体承压下不同子行业分化明显,价格表现好的子行业集中在产能增长压力小、刚需和供给集中、内需为主或进口替代的领域 [4][82] - 二季度关税影响下外需承压,化工品价格短期有下行压力,后续行业景气走势取决于下游出口韧性、国家稳增长政策力度和效果 [83] - 看好受益内需的磷肥、钾肥、民爆龙头,需求刚性供给收缩的维生素龙头,AI和芯片材料细分龙头,以及受益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成核剂龙头 [4][8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量增价跌,开工率和盈利下行 - 2025年3月化工行业PPI同比-2.8%,持续下行因油煤等原料价格下跌、过去2年产能增速高开工率下行 [4][9] - 25年Q1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跌9.2%,国内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同比跌4.65%,成本支撑减弱 [11] - 21 - 24年化学原料与制品、化学纤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变化,25年3月分别降至2.1%、升至15.8%,25年Q1化学原料与制品行业开工率降至73.5% [13] - 25年Q1规模以上化学原料与制品企业收入同比增4%、利润同比降0.4%,3月单月利润率降至4.45% [18] 结构分化,不乏亮点 氯碱 - 25年Q1房地产销售改善、汽车和氧化铝产量同比增12%,烧碱盈利大幅改善,部分重点个股业绩增长 [24][27] - 4月至今30大城市地产销售放缓,氯碱价格回落,盈利复苏有待观察 [34] 制冷剂 - 三代制冷剂进入削减配额周期,产能产量受限,国内汽车和家用空调增长,行业产能集中度高,价格持续上涨,部分重点个股业绩大幅增长 [35][38] - 4月30日部分制冷剂出厂价较3月末上涨,供给受限价格继续看涨 [43] 食品饲料添加剂 - 下游成本占比低需求刚性,生猪养殖利润修复、饲料产量平稳增长,海外需求稳定,24年氨基酸出口增速提升 [44] - 行业供给高度集中,25年Q1部分产品价格上涨,重点公司业绩迎来开门红 [49][50] - 预计外需短期承压,海外市场阶段性去库存,2季度及未来走势取决于行业龙头协同性和量价抉择 [57] 其它化学原料 - 25Q1丙烯酸、季戊四醇、减水剂单体等因供给短期收缩价格结构性上涨,部分个股新产能投产业绩大幅增长 [60][64] - 4月至今部分化工原料价格回调,建议关注具成长兑现逻辑及产品价格持续探涨标的 [66] 农药 - 2024年产能转移集中释放产量大增,原药价格底部震荡,需求增速平稳但结构分化,全球产能70%集中在中国,24年出口有韧性 [67][75] - 23 - 24年海外农化巨头去库存,24年底库存降至低位企稳,部分小品种率先涨价,部分重点公司业绩有增长 [78] - 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承压,但海外补库存部分品种供需改善有望涨价,看好新增产能压力小的小品种农药 [79][81] 总结 - 一季度内需稳定增长、出口有韧性,化工行业Q1需求弱复苏,不同子行业分化明显,价格表现好的子行业集中在特定领域 [82] 投资建议 - 看好受益内需的磷肥(高股息率龙头云天化、芭田股份等)、钾肥(亚钾国际量价齐升)、民爆龙头(广东宏大、江南化工、易普力);需求刚性供给收缩的维生素龙头(新和成、浙江医药、花园生物、能特科技);AI和芯片材料细分龙头(东材科技、新宙邦、圣泉集团);以及受益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成核剂龙头呈和科技 [83]
江苏国泰(00209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加速拓展新兴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5-05 16:35
4Q24&1Q25业绩 - 2024全年营业总收入389 56亿元 同比+4 8% 归母净利润11 06亿元 同比-31 0% 扣非净利润10 5亿元 同比-30 6% [1] - 1Q25营业总收入88 75亿元 QoQ-10 4% YoY+9 6% 归母净利润2 42亿元 QoQ+11 3% YoY+13 8% 扣非净利润2 37亿元 QoQ+20 4% YoY+8 1% [1] - 子公司瑞泰新材2024全年营收21 02亿元 YoY-43 5% 归母净利润8460万元 YoY-81 9% 1Q25营收5 54亿元 QoQ-6 2% 归母净利润2628万元 QoQ扭亏为盈 [1] 发展趋势 - 2024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3011 3亿美元 同比+2 8%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82 52% 主要销往美国 欧盟 孟加拉 越南 日本等市场 [2] - 2025年计划加大东南亚 非洲新兴市场开拓 通过多元化布局降低对传统市场依赖 海外低税率工厂可对冲关税风险 [2] - 电解液业务受动力储能市场拉动但竞争加剧 电池材料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产能释放放缓但仍面临阶段性过剩压力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下调22%至13 78亿元 2026年净利润预测14 88亿元 对应2025/2026年8 5/7 8x市盈率 [3] - 目标价9 2元对应2025/2026年10 9/10 1x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28 5%上行空间 [3]
多方在WTO重申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中方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5-01 20:58
文章核心观点 各方希望在2026年3月喀麦隆雅温得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十四届部长级会议(MC14)上切实推进农业谈判,同时不同国家对农业谈判及相关问题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和关切 [3] 分组1:会议背景与目标 - 2026年3月WTO将在喀麦隆雅温得举行MC14,各方希望推进农业谈判 [3] - WTO成员重申农业是重中之重,强调需在MC14上取得切实进展和务实成果 [3] 分组2:粮食价格情况 - 2025年3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7.1点,比去年同期高出6.9%,主要上涨因素为肉类及植物油价格 [3] - 3月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7%,同比涨幅达23.9%,棕榈油等价格均上涨,原因是全球总体进口需求强劲 [3] 分组3:中方观点 - 中方强调在MC14上达成平衡农业成果,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公信力,满足弱势成员特别是非洲国家需求 [4] - 中方对“对等关税”破坏WTO基础等情况表示关切,指出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伤害,给MC14成功蒙上阴影,呼吁成员携手应对挑战 [7] - 29日中方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会议上谴责美国“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呼吁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8] - 29日中方全面驳斥美国等对中国“产能过剩”的不实指责,指出“产能过剩”无统一标准,美炒作该问题违反规律,是为采取单边措施找借口 [9][10] 分组4:其他国家观点 - 加拿大表示最近关税行动威胁全球贸易体系,反对削弱现行规则,支持在MC14上实现适度、贸易自由化的粮食安全目标 [12] - 澳大利亚强调农业在WTO改革中的重要性,呼吁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警告勿采取损害农业贸易和粮食安全的措施 [12] - 俄罗斯表示需更新农业规则,提高粮食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敦促制定概念框架和替代议程 [12] - 欧盟强调WTO维护全球贸易稳定的关键作用,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呼吁在MC14上提出务实解决方案 [13] - 印度表示MC14前首要关切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计,指出当前协议规则有利于发达国家,呼吁采取现实办法解决问题 [14]
多方在WTO重申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中方:所谓“对等关税”破坏WTO基础|独家
第一财经· 2025-05-01 20:01
中方表示,对当前一个成员通过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破坏WTO基础、违反WTO规则和扰乱全球经济 秩序的情况表示关切。 2026年3月,世贸组织(WTO)将在喀麦隆雅温得举行第十四届部长级会议(MC14),各方希望能在 该会议上能切实推进农业谈判。 所谓"对等关税"破坏WTO基础 此次,中方表示,对当前一个成员通过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破坏WTO基础、违反WTO规则和扰乱全 球经济秩序的情况表示关切。 中方表示,这些措施将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伤害,也将给MC14成功蒙上阴影。中方指出,在此背景 下,各成员应携手应对挑战。 这是2天内中方第二次在WTO作出这一表述。 第一财经从权威信源处获悉,当地时间30日,WTO成员在相关会议上重申,农业仍是重中之重。同 时,鉴于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脆弱得令人震惊",并考虑到当前动荡的国际和贸易环境,各成员方强调需 要在第MC14上取得切实进展和务实成果。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显示,2025年3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 均为127.1点,比去年同期高出6.9%。其中主要上涨因素来源于肉类及植物油价格。譬如,3月粮农组织 植物油价格指数3月环比上涨3 ...
曝日产汽车武汉工厂将停产 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
犀牛财经· 2025-05-01 10:19
日产汽车在华业务调整 - 日产汽车计划在2025财年内关停中国武汉工厂整车生产业务 [2] - 武汉工厂于2022年投产 设计年产能30万辆 主要生产电动车Ariya和SUV X-Trail [2] - 武汉工厂开工率已跌至不足10% 2024年起代工东风电动车型但未能扭转经营困境 [2] 日产汽车在华销量表现 - 2024年日产在华销量69 7万辆 同比下滑12 2% 连续6年下滑 [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12 1万辆 同比下跌27 47% [2] 日产汽车在华产能问题 - 2023年日产在华产能利用率仅42 1% [2] - 武汉工厂2023年实际产量1 12万辆 产能利用率不足3 7% [2] 日产汽车在华生产布局调整 - 2023年6月已关停江苏常州厂 [3] - 武汉厂停产后 日产在华生产基地将从6个缩减至4个 [3]
中方谴责美国破坏世贸组织规则 呼吁维护多边体制
快讯· 2025-05-01 09:19
在4月29日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代表全面驳斥美国等个别成员 就"产能过剩"对中国提出的不实指责,谴责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严重破坏世贸组织规 则,呼吁成员团结合作,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捍卫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方表 示,"产能过剩"不存在统一公认的判断标准或测算方法,供需不平衡是常态、绝对的。美国等成员炒 作"产能过剩"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全球化逻辑,本质是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产能过 剩"为借口制造焦虑,抹黑打压中国,为自身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寻找拙劣的借口。(央视新 闻) ...
光伏大洗牌下,隆基绿能如何打好“BC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1 09:15
行业现状 - 2024年光伏行业深陷周期低谷,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体承压,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全面爆发,产品价格持续跌破成本线 [1] - 行业普遍性亏损,隆基绿能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23%,由盈利转为亏损 [1] - 2023年初行业仍处繁荣期,头部企业业绩飘红,产业链扩张如火如荼,但隆基绿能率先抛出"光伏产能过剩预警" [2][3] 公司战略调整 - 隆基绿能2024年推出产品、成本、产能投资的深层转型,包括HPBC2.0量产线全线贯通(电池良率97%)、优化组织架构实现降本增效 [1] - 收缩扩产节奏,2023年9月确定BC技术路线前已减少大规模电池扩产项目,规避了TOPCon产能过剩冲击 [4] - 2023年9月确立BC电池为核心技术路线,2024年10月HPBC2.0组件以25.4%效率打破海外品牌垄断纪录 [6] 技术研发与产能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3342项授权专利,其中BC电池组件专利400余项 [7] - HPBC2.0组件已在中国、欧洲、中东非等五大市场规模化出货,2024年BC产品出货量超17GW [7][8] - 预计2025年底HPBC2.0电池、组件产能达50GW,2025年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25% [8][1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6.52亿元,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2][13] - 2024年营业成本764.40亿元(同比下降27.54%),管理费用34.30亿元(较2023年下降30.22%) [9] - 负债率始终低于60%,2024年末货币资金531.57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09.48亿元 [10] 市场拓展与新业务 - 2024年硅片出货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82.32GW [11] - 中东非组件销量增长76%,巴基斯坦销量同比激增136%,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 [11] - 氢能业务实现海外首个规模化项目发货,"和美乡村"整村开发完成20个示范项目建设 [11] 未来规划 - 2025年重点优化产能结构,推进HPBC2.0先进产能替换,已投产电池良率97% [12] - 通过贱金属等降本方案显著降低HPBC2.0成本,预计BC技术成熟度达80% [13] - 管理层预判BC产品效果将在2026年显著显现,公司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谷 [13]
中国代表:美“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严重破坏世贸规则
快讯· 2025-05-01 01:5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代表在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会议上驳斥美国等对中国“产能过剩”的不实指责,谴责美国“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破坏世贸规则,呼吁成员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1] 分组1:对“产能过剩”指责的回应 - “产能过剩”无统一判断标准和测算方法,供需不平衡是常态,一国产能和产品会参与全球竞争,美国等炒作“产能过剩”违反经济规律和全球化逻辑,是为抹黑打压中国找借口 [1] 分组2:中国产业发展情况 - 中国产业发展和产品竞争优势源于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中国重视贸易政策合规,确保补贴政策符合世贸规则,积极履行透明度义务,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1] 分组3:美国政策的影响及原因 - 美国“对等关税”扰乱全球贸易、损害发展中成员利益,美国在产能问题上指责中国是因其坚持“零和博弈”和“美国优先” [2] 分组4:对美国歧视性补贴政策的批评 - 中方批评美国《芯片与科学法》等歧视性补贴和“对等关税”扭曲市场、奉行“双标”、破坏世贸规则,背离市场经济规律,扰乱国际贸易投资秩序 [2] 分组5:中方呼吁 - 中方呼吁成员加强合作,反对美国单边霸凌行径,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2]
欣旺达终止140亿两大锂电项目 48亿定增停滞超两年
新浪财经· 2025-04-30 16:50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终止"智能硬件宁乡综合生产基地项目"和"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规模分别为20亿和120亿,均处于前期筹备阶段 [1] - 终止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项目无实质进展" [1] - 公司货币资金超170亿元,终止项目或反映资金调配策略转向保守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 [1] - 扣非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大增64.99% [1] - 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对应净利率仅2.62%,显著低于同业水平 [1] - 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60%以上,流动比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业务分析 - 消费类电池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7.65% [1] - 动力电池业务因价格竞争激烈,毛利率仍低于行业均值 [1] - 公司依赖理想、雷诺等车企订单,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或影响市占率 [1] 行业环境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或降至60%,盲目扩产恐加剧库存压力 [1] - 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全球智能手机、PC市场增速放缓,智能硬件产能过剩风险显现 [1] 融资与资金管理 - 2023年3月宣布定增计划拟融资48亿,投向SiP系统封测项目、高性能消费类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但至今未见进展 [2] - 公司通过4.48亿元回购与2.75亿元分红提升股东回报 [2] 经营挑战 - 高研发投入与低净利率的失衡 [2] - 市占率追赶与产能过剩的博弈 [2] - 资金需求与融资渠道的错配 [2]
光伏行业价格战激烈,隆基绿能2024年净亏损86.2亿元,为逾十年首次年度亏损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07:49
文章核心观点 受硅片和组件价格大幅下滑影响,隆基2024年全年营收下降、净利润巨亏,2025年Q1亏损改善但危机未除,公司加快产品迭代和战略转型应对竞争 [1][3][4] 营收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825.8亿元,同比下降36.23% [1] - 2025年Q1营收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 [1] 净利润情况 - 2024年全年净亏损86.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07.5亿元 [1] - 2025年Q1净亏损14.36亿元,较去年同期23.50亿元减少38.89% [1]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Q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48.89亿元减至17.47亿元,净流出减少64.26% [2] 产品出货情况 - 2025年Q1硅片出货23.46GW,对外销售11.26GW [2] - 2025年Q1电池组件出货16.93GW,高效BC组件占比4.32GW [2]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近36%,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同比增长28% [3] - 2024年产业链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价格下滑超5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约30% [3] 公司应对措施 - 加快产品迭代和战略转型,在国内多地强化产能,海外市场布局,推动美国5GW组件项目投产 [4] - 严控费用支出,管理费用大幅下降,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0%以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