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修复

搜索文档
海尔智家(600690):业绩好于预期,估值有望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5-06 18: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 34.5 元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尔智家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好于预期,营收延续高增,盈利能力提升,后续经营有望从容,估值有望修复,再推员工持股计划助力发展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2859.81 亿、3099.3 亿、3323.89 亿、3541.1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9.4%、8.4%、7.2%、6.5% [3]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7.41 亿、211.71 亿、237.47 亿、264.2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2.9%、13.0%、12.2%、11.3% [3] - 每股盈利分别为 2.00 元、2.26 元、2.53 元、2.82 元,市盈率分别为 13、11、10、9 倍,市净率分别为 2.1、1.9、1.7、1.5 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938291.33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625450.11 万股,总市值 2326.02 亿元,流通市值 1550.49 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 57.37%,每股净资产 12.55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33.12/23.52 元 [4]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近 12 个月海尔智家与沪深 300 的市场表现对比 [5][6] 相关研究报告 - 提及《海尔智家(600690)2024 年三季报点评》《海尔智家(600690)2024 年中报点评》《海尔智家(600690)重大事项点评》等报告 [7] 2025 年一季度报告点评 - 营收:25Q1 实现营业收入 791.2 亿元,同比+10.1%,国内市场收入同比+7.8%,海外市场收入同比+12.6% [7] - 业绩:25Q1 归母净利润 54.9 亿元,同比+15.1%,毛利率同比+0.1pct 至 25.4%,归母净利率同比+0.3pct 至 6.9% [7] - 展望:内需有望高增长,盈利提升动能足,再推 A + H 股员工持股计划,看好经营向上势能 [7] 投资建议 - 调整 25/26 年 EPS 预测为 2.26/2.53 元,新增 27 年 EPS 预测为 2.82 元,对应 PE 为 11/10/9 倍 [7] 附录: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预测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8]
直线拉升!港股科技率先突破“关税大跌”压力位
搜狐财经· 2025-05-06 12:01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港股以"科技领涨+全市场普涨"的强劲姿态迎来开门红,港股科技50ETF盘中一度涨至2.8%,成交额突破1亿,换手率超18% [1] - 恒生科技5月2日大阳线触及关税大跌缺口上沿,显示此处承压,但港股科技指数已突破大跌缺口上沿 [1][2] - 两只指数午盘双双翻红,港股科技指数率先突破后弹性可能更大 [4] 资金流向与估值 - 4月南向资金涌入港股近2000亿,今年累计超6000亿元,为去年同期三倍,预计全年突破万亿元 [5] - 恒生科技市净率处于近十年18%历史分位,显示估值洼地 [5] - 外资买入导致港元走强,香港金管局5月累计向市场注资1166.14亿港元以维持汇率稳定 [5] 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年初至今净流入105.8亿元,传媒57.2亿元,医药30.9亿元,汽车35.8亿元 [6] - 港股科技指数比恒生科技多9%的医药+新能源车含量,可能表现更好 [6] - 银行板块年初至今净流入9.3亿元,但近期净流出34.3亿元 [6] 公司动态与催化剂 - 小米推出70亿参数推理大模型MiMo,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中表现优异 [7] - 美国释放关税谈判信号推动人民币汇率升破7.20,为港股科技估值修复提供催化剂 [7] - 港股科技50ETF成分股涵盖腾讯、阿里等龙头及16家中小公司,分散风险同时捕捉增长点 [7]
隔夜市场解读:美股急刹车,黄金狂飙!帮主带你看透市场暗线
搜狐财经· 2025-05-06 09:27
美股市场 - 标普500结束连续9天上涨 因特朗普拟对海外拍摄电影征收100%关税冲击亚马逊、奈飞等公司股价 [3] - 斯凯奇因3G资本94亿美元私有化收购要约暴涨24% 溢价达28% [3] - 英特尔1.4nm制程进入风险试产 技术领先冲击台积电2nm技术致其股价下跌1.61% [3] 中概股动态 - 阿里巴巴上涨0.64% 市场对其云智能转型保持信心 [3] - 美国威胁将25家中概股强制退市 包括阿里巴巴 政策风险压制估值修复进程 [3] 原油市场 - WTI原油下跌2% OPEC+连续两月增产 沙特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4] - 高盛将今年油价预期下调至56美元 亚洲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囤货而非真实需求 [4] - 油价下跌利好A股航空、物流板块短线机会 [4] 黄金市场 - 纽约期金上涨3%至3340美元 驱动因素包括特朗普关税政策、中东局势紧张及美联储降息预期 [4] - 高盛预测年底金价可能达3700美元 极端情况下看4500美元 [4] - 央行囤金潮及地缘风险支撑黄金中长期走势 [4] 欧洲股市 - 英国富时100指数连涨15天创2021年以来最长纪录 泛欧斯托克600市盈率仅14倍 [5] - 欧洲央行早于美联储降息 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新能源及防务领域投资加码成未来主线 [5] - 基建及能源转型相关ETF存在持续配置机会 [5] 市场整体趋势 - 当前市场呈现避险与分化特征 美股调整未结束 中概股政策风险需警惕 [6] - 原油短期承压但存长期博弈机会 黄金与欧洲股市成为中长线资金避风港 [6]
“五一”财报细读|养殖业:降本增效 多家养猪企业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 2025-05-05 18:09
在生猪价格整体上扬的背景下,养殖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24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新希望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养殖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程度提升,生猪养殖行 业进入成本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头部企业通过降本增效、技术革新及金融工具运用,增强抗风险能力。 多家猪企业绩扭亏为盈 机构看好猪企估值修复空间 近日,牧原股份公布的业绩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81亿元,扭亏为盈。 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实现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扭亏为盈。 | | 2024年营业 | 2024年归属母 | 2025年一季度营 | 2025年一季度归 | | --- | --- | --- | --- | --- | | 证券简称 | 总收入(亿 元) | 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亿元) | 业总收入 (亿元) | 属母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亿元) | | 牧原股份 | 1379.47 | 178.81 | 360.61 | 44.91 | | 温氏股份 | 1049. ...
新城控股(601155):高盈利自持驱动业绩回暖 公司估值有望重塑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30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97.4亿元(-32.2%),归母净利润3.0亿元(+34.0%),扣非归母净利3.0亿元(+3.5%)[1] - 竣工面积59万平(-56.7%)拖累营收,商业运营总收入34.5亿元(+13.5%)拉动综合毛利率同比+4.8pct至29.5%[2] - 2025年竣工目标555万平(较2024年实际-63.7%),商业运营收入目标140亿元(较2024年实际+9.3%)[2] 销售与土储 - 2025Q1销售金额51亿元(-57.3%),销售面积66万平(-60.2%),销售均价0.78万元/平(+7.2%)[3] - 2025年开工目标170万平(较2024年实际-38.5%),2024年末可租售土储3144万平保障后续销售体量[3] 自持业务 - 截至2024年末布局200座吾悦广场,173座已开业,开业面积1601万平(+6.8%),出租率98.0%[4] - 2024年在营吾悦广场销售额905亿元(+19%),商业运营总收入128.1亿元(+13.1%),2025Q1达34.5亿元(+13.5%)[4] - 2024年新增经营性物业贷及其他融资205亿元,未质押项目头寸为2025年资金安全提供保障[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1/11.3/13.1亿元,对应PE为37.2/26.7/23.0X[5] - 偿债高峰期已过,自持业务成为现金流、盈利与融资核心,支撑估值修复[5]
中国海油(600938):油气产量稳步增长,成本优势巩固体现韧性
长江证券· 2025-05-01 15: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1068.54亿元,同比下滑4.1%;归母净利润365.63亿元,同比下降7.9%。油气净产量稳步提高,实现油价跌幅低于市场,业绩变化优于同期油价波动;降本增效推进,桶油主要成本优势凸显;未来油价中枢无需过度悲观,公司产量将稳步增长;注重股东回报,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2][6][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25.11元,总股本4,752,995万股,流通A股299,000万股,每股净资产16.49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35.62/23.11元 [10] 油气净产量与油价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8%,其中中国净产量130.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2%,海外净产量58.0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9% [12] - 2025年一季度布油均价74.98美元/桶,同比下跌8.3%,公司实现油价72.65美元/桶,同比下跌7.7%,实现气价7.7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1.2% [12] 成本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桶油主要成本27.03美元,同比下降2%,作业费用下降3.2%,除所得税外的其他税金下降7.2% [12] 未来展望 - 未来油价中枢在美国产量增量有限叠加OPEC减产挺价背景下有望在60美元/桶以上 [12] - 2025 - 2027年油气净产量目标为760 - 780、780 - 800、810 - 830百万桶油当量,按中枢计算同比增速分别为5.9%、2.6%、3.8% [12] 股东回报与估值 - 2024年总计派息1.40港元/股,分红比例约44.7%,合计派息约665.42亿港元,2025 - 2027年,在获股东大会批准前提下,全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 [12] - 2025年4月9日公司公告,未来12个月内将增持公司A股及港股股份金额达20 - 40亿人民币 [12] - 以三桶油为代表的央国企能源板块目前估值相对较低,中国海油等央国企龙头企业估值有较大提升前景 [1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93元、2.99元和3.12元,对应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8.58X、8.40X和8.04X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2025E、2026E、2027E各期的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多项财务指标及变化情况 [18] - 基本指标涵盖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及各期变化 [18]
食品饮料周报: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看好饮料旺季催化
天风证券· 2025-04-29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看好饮料旺季催化,五一临近关注白酒宴席场景拉动,Q1 板块释压预计总体持平微增,成本红利兑现关注啤酒季报行情,关注零食板块行情,看好潜在顺周期下三大投资主体机会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更新及行情回顾 白酒板块观点 - 本周白酒板块 -1.75%,表现弱于食品饮料整体及沪深 300,因处消费淡季需求偏弱,25Q1 行业主动调整去库存且高基数下报表端承压,目前酒企财报显示降速释压是 24Q4&25Q1 主旋律,五一旺季头部品牌加码婚宴投入,宴席场景预计增长或加速库存去化,当前申万白酒指数 PE - TTM 为 19.44X 处于近 10 年 11.49%的合理偏低水位,关注后续刺激政策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 [2][12] 啤酒板块观点 - 本周啤酒板块 -0.72%,珠江啤酒 +5.7%、燕京啤酒 +1.4%等,珠江、燕京披露一季报业绩高增催化股价,气温升高、促消费政策落地后,25 年餐饮、夜场需求有望好转带动啤酒销量和升级速度修复,推荐青岛啤酒,建议关注燕京啤酒 [13] 大众品板块观点 - 本周零食/软饮料板块涨幅居前,万辰集团/有友食品涨跌幅居前或因 25Q1 业绩良好及受山姆新品影响,零食 25Q1 业绩承压已充分反馈,24Q2 基数低且部分公司有阿尔法行情,建议持续关注;软饮料销售旺季新品动销是潜在催化点;乳制品生育/奶粉补贴等政策、上游牛肉价格上行及潜在上游原奶拐点逻辑或刺激弹性表现,新增推荐关注软饮料,关注“餐饮”“出海”“原奶拐点”三大主题投资机会,顺周期 + 成本下行逻辑下大众品板块经营有望迎来拐点 [3][14] 板块投资建议 - 白酒板块推荐强α主线如今世缘、山西汾酒等,顺周期β主线如泸州老窖、酒鬼酒等;大众品重点推荐零食/乳制品板块,关注零食/卤制品行情持续,首推甘源食品,关注三只松鼠等;Q2 啤酒&软饮料旺季,关注燕京啤酒等;“乳制品”条线关注悠然牧业等;“餐供”条线关注安井食品等 [4][18] 板块及个股情况 板块涨跌幅情况 - 4 月 21 日 - 4 月 25 日,食品饮料板块 -1.36%,上证综指 +0.56%,沪深 300 指数 +0.38%,具体板块中零食 +4.50%、软饮料 +2.21%等,食品饮料板块涨跌幅前五个股为万辰集团等,涨跌幅后五个股为 ST 春天等,白酒涨跌幅前五个股为天佑德酒等,涨跌幅后五个股为泸州老窖等 [19][20][22] 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食品饮料板块动态市盈率为 20.9 倍,位于一级行业第 20 位,具体子板块中其他酒类 51.17 倍、零食 35.34 倍等,其他酒类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大,烘焙食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小 [25] 重要数据跟踪 成本指标变化 - 报告展示了白砂糖零售价、猪肉价格、大豆现货价等成本指标的相关数据图表 [35][36][37] 重点白酒价格数据跟踪 - 4 月 26 日,25 年茅台(原/散)批价分别为 2135 元/2070 元,较上周变动 +15 元/+5 元;普五(八代)批价 950 元,较上周变动 0 元;国窖 1573 批价为 860 元,较上周变动 0 元 [42] 啤酒及葡萄酒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了啤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走势、啤酒月度进口量及进口金额走势、葡萄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走势、Liv - ex100 红酒指数走势等图表 [52][59] 重点乳业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了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走势、中国乳制品产量当月同比、中国进口奶粉数量和增速、平均中标价(GDT):全脂奶粉等图表 [55][57] 调味品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了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收入及同比、中国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及同比等图表 [64] 休闲食品数据跟踪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6 日,卤制品门店中绝味食品/紫燕食品/周黑鸭门店数分别为 12129/2732/5942 家;休闲食品门店中赵一鸣/来伊份/良品铺子/零食有鸣/三只松鼠门店数分别为 5448/3149/2751/1806/305 家 [65] 软饮料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了软饮料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走势、中国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饮料类:当月同比等图表 [69] 重要公司公告 - 燕京啤酒 2024 年总营业收入 146.67 亿元,同比增长 3.2%等;盐津铺子 2024 年总营业收入 53.04 亿元,同比增长 28.89%等;一致魔芋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承德露露 2024 年总营业收入 32.87 亿元,同比增长 11.26%等;好想你 2024 年总营业收入 16.70 亿元,同比减少 3.39%等;黑芝麻 2024 年总营业收入 24.65 亿元,同比减少 7.92%等;五粮液 2024 年总营业收入 891.75 亿元,同比增长 7.09%等 [73] 重要行业动态 - 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两大可乐公司受美国关税影响;熊猫乳品年营收 8 年来首次下滑;王石代言的“总裁燕窝”遇冷;惠发食品与临夏州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牧原股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至 56.01% [75][76]
福田汽车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福田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过去业绩疲弱原因**:2016年拓展乘用车业务收购德国宝沃,后续表现不佳致2018年和2021年大幅亏损;与戴姆勒合作高端重卡项目,因国内重卡市场景气度下行,2022年投产后持续亏损[4] - **未来业绩释放驱动因素**:处理完拖累项,剥离宝沃资产和减少福田戴姆勒长期股权投资余额;本体业务如轻型车和出口业务表现良好且有增长潜力;国内重卡市场逐步回暖[5] - **福田戴姆勒合作影响**:随着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减为零,对财务报表拖累显著减少;高端重卡市场需求有望回升,加上福田本体业务发展,2025年后负面影响大幅降低并可能贡献正向收益[6] - **未来发展预测和建议**:专注核心商用车业务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加大出口业务投入;优化与戴姆勒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2025年进入向上周期实现业绩增长[7] - **股价表现及估值**:过去经历两波显著股价波动,目前处于相对底部;市盈率和市净率均处较低水平,若业绩释放或中海北塔项目实施,估值有望向上修复[8][9][10] - **2025年利润增量来源**:中重卡出口业务有显著弹性;动力总成业务随国内排放标准提升恢复增长;轻型车出口盈利良好,国内轻型车业务规模扩大可能减亏;轻运车业务预计有贡献[14] - **轻运车业务影响**:占据公司收入结构约60%,去年销量约40 - 49万辆,出口11万辆且盈利良好,今年第一季度轻卡同比增长10%,新能源新厂规模放量可能减亏,对整体收入结构产生积极影响[15] - **出口业务贡献**:中重卡出口预计今年带来最大弹性增长,去年出口约1万台,盈利约4 - 4.5亿元,今年是重要增长点,且有俄罗斯市场扩展空间[16] - **2025年出口表现及市场**:出口表现显著优于行业水平,重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约6000台,同比增长80%,第一季度出口市占率达8.4%,去年同期为4%,目标全年出口重卡3万台,产品和服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 **福田康明斯与福田戴姆勒影响**:一直稳定贡献业绩,国内重卡市场国四报废补贴政策预计使销量同比增长20%以上,推动两家公司经营性业绩向上,法士特变速箱业务也会增长[18] - **2025年净利润预测**:预计超过15亿元,核心增量来自重卡业务及发动机零部件业务,若轻卡业务恢复良好净利润可能更高,得益于出口表现和国内政策支持,今年财务影响不大[19] - **未来发展催化剂**:季度业绩释放、行业政策效应,一季报发布、重卡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后续季报及月度销量情况可能成为核心驱动因素[20] - **2025年业绩预期**:预计全年收入达15亿元,行业复苏业绩释放后市盈率有望回到20倍甚至更高,当前市场关注度和持仓处于低位[21] - **2025年重大变化**:报表层面拖累影响大幅减弱;经营层面出口增量、国内重卡销量及青海业务改善,进入向上经营周期[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核心联营公司和子公司**:核心联营公司包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福田财富、福田戴姆勒、福田康明斯后处理公司,持股比例均为50%;并表子公司包括福田欧辉新能源、福田国际贸易等,福田国际贸易是出口核心平台和利润来源之一[11] - **历史收入与盈利情况**:2019年以来归母净利润逐步下降,2021年因宝沃减值亏损严重,2023年和2024年受福建戴姆勒影响亏损,剔除影响后2023年和2024年非福建戴姆勒核心利润达13亿元左右[12][13]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28 09:52
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贸易冲突未明显升级 国际股市展开超跌反弹 A股保持稳健向上态势[1] - 沪指在周线箱体中轨线获得支撑展开反弹 当前处于4月7日向下跳空缺口与4月10日向上跳空缺口间震荡[1] - 两市日均成交额约11000亿元 处于年内较低水平 深圳市场表现强于沪市但未突破20天均线[1] 行业表现与风格特征 - 汽车、化工等制造业成为上周市场热点 中小盘风格涨幅领先[1] - 部分贸易冲突受损行业展开明显估值修复[1] 未来关注重点 - 市场关注焦点转向贸易谈判进展及国内宏观政策具体落实推进[1] - 正值年报季报最后披露期 需根据最新信息分析行业景气趋势并制定策略[1]
美股的狂欢:科技股与政策预期的双重驱动 周一A股科技股轮到了
搜狐财经· 2025-04-27 20:1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连续三日收高,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超过6.7%,特斯拉单周暴涨近25% [1] - 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谷歌推动市场情绪升温 [1] - 特斯拉股价因马斯克宣布投入更多精力到公司运营及美国政府对自动驾驶法规松绑而大涨近10% [1] - 美联储官员释放降息信号,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期待推动高成长板块估值修复 [1] 美股政策与风险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仍是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特朗普暗示可能撤回部分对华关税但美国商务部否认相关谈判进展 [3] - 美国消费者已为关税买单,电商平台Temu和Shein商品价格因关税上涨20%至翻倍,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历史低位 [3] - 分析师警告高关税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面临更严重的通胀和增长放缓,迫使美联储加大降息力度 [3] A股市场表现与压力 - A股呈现窄幅震荡格局,4月7日跳空缺口的成交密集区仍是重大阻力 [3] - 中美关税谈判尚未重启,市场情绪难以彻底扭转 [3] - 两融余额小幅增加但股票型ETF呈现净流出,部分资金在反弹中选择获利了结 [3] A股政策支持与资金动向 - 2025年A股盈利有望触底回升,沪深300指数每股盈利或增长6%,得益于财政政策加码(如10万亿元债务置换、3.5%预算赤字率) [4] - 个人投资者资金持续流入,"耐心资本"如险资和"国家队"增持可能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4] - 中央汇金在市场非理性下跌时通过增持沪深300ETF护盘,该策略在2024年1月已验证有效 [4] A股周一走势预测 - 受美股科技股大涨刺激,A股半导体、新能源车、人工智能等板块可能高开,特斯拉产业链、自动驾驶概念股或受资金追捧 [6] - 上证指数在3350-3400点区间将面临强阻力,若成交量无法有效放大,冲高回落风险较大 [6] - 政策导向清晰的板块或成为主线,如大金融(银行、保险)、自主可控(军工、半导体)、内需消费(家电、医药) [7] - 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如光伏、纺织)需警惕美国关税政策扰动 [7] A股资金博弈 - 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2024年10月新增A股账户数达390万,是前9个月平均水平的4.7倍 [8] - 若市场高开后未能突破压力位,短线资金可能选择离场,导致盘中波动加剧 [8] - 机构资金更关注中长期逻辑,如盈利复苏和估值修复,万得全A指数市盈率为18.2倍,仍低于2021年水平 [9] 关键市场信号 - 中美关税动向若传出谈判重启或调整消息,市场风险偏好将大幅提升 [9] - 国内政策力度如财政支持措施加速落地(如专项债发行、房地产去库存)将影响经济复苏预期 [9]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资金从美国流向亚洲市场,A股若凸显配置价值可能吸引外资回流 [9] 投资策略建议 - 聚焦结构性机会,在政策支持与盈利复苏共振领域(如大金融、自主可控、内需消费)择机布局 [11] - 规避受外部冲击较大的板块,在窄幅震荡常态下耐心与精准是关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