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倘若美元已触底,将会怎样-What if the dollar has bottomed_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分析 **外汇市场动态** - **美元反弹**:自美国与日本、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后,美元从1月高点反弹约10%,EUR/USD本周下跌2.5%,预计将逐步跌向1.13[1][2] - **驱动因素**:美元走弱源于市场对美国例外主义终结的担忧,资金流向非美资产;德国刺激政策亦支撑欧元[2] - **对欧洲影响**:欧元走强加剧欧盟企业盈利压力,尤其是出口商,EPS修正值显著低于美国同行[9][11] **欧洲股市表现** - **出口商 vs. 内需股分化**:出口商板块(如医疗、科技、耐用品)年内表现落后,EPS预期已下调20%(BCEUTRAD篮子)[10][13][15] - **潜在转机**:美元企稳或缓解欧洲EPS下行压力,缩小出口商与内需股的业绩差距[13][14] --- 关键数据与图表 - **汇率与技术面**:EUR/USD跌破50日均线(图1),但与美国-德国2年期利差仍存在背离(图2)[5][6][7][8] - **资金流动**: - **全球**:科技与金融板块引领资金流入(图13),能源与电信表现滞后[19] - **欧洲**:工业与金融持续吸金,能源与电信受冷落[19] - **固定收益**:美债连续四周流入,欧洲政府债与高收益债需求强劲[20][22] --- 其他重要信息 - **下周关键事件**: - **央行**:英国央行利率决议(预期降25bps)[16] - **经济数据**:美国ISM服务业(预期51.5)、中国贸易数据、欧盟零售销售等[16][17] - **资金流向**:美国股票本周流入90亿美元,为6月以来最高;欧洲(除英国)流入22亿美元[18][25][28] --- 风险提示 - **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独立性担忧或维持美元溢价,但2026年美欧利差可能收窄[2] - **行业风险**:欧盟15%关税对出口商的实际影响尚未完全显现[10] 注:所有数据与图表引用自Barclays Research[1]-[22]
特朗普为何急于访华?最新贸易数据进白宫后,他终于低头了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04
美国对华能源出口现状 - 6月美国对华三大能源出口(原油、LNG、煤炭)全数为零,原油出口额从去年同期的8亿美元降至零,煤炭出口额从9000万美元降至几百美元[1][3][4] - LNG对华出口连续四个月为零,导致美国LNG出口码头利用率从85%降至40%[3] - 上半年美国能源行业因对华出口减少损失超200亿美元,去年全年对华能源出口额为269亿美元[3] 中国应对措施 - 对美煤炭和LNG加征15%关税,原油加征10%关税,消除其价格优势[6] - 多元化进口渠道:扩大与俄罗斯、沙特、中亚的能源合作,填补美国市场空缺[6] - 国内能源自给能力提升,2025年Q1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3.5%,页岩气、新能源快速发展[8] 美国能源行业影响 - 页岩油企业因订单流失面临库存积压,被迫裁员和削减产能[10] - 能源供给过剩和成本上升阻碍"制造业回流"计划,化工、钢铁企业抱怨生产成本过高[11] - 能源出口"清零"直接冲击特朗普政府引以为傲的就业数据[10] 中美经贸博弈趋势 - 美国近期在发动机、芯片、乙烷等领域对华"解禁",但未取消关键关税和企业打压[11][13] - 中国通过市场、资源、战略优势掌握谈判主动权,要求美方展现诚意[14] - 能源出口数据标志着美国"施压政策"失效,中国应对更加成熟坚定[14]
贸易战阴霾重现,新兴市场ETF九周连涨中断,印度单周流出近3亿美元居首
华尔街见闻· 2025-08-05 05:13
新兴市场资金流动趋势逆转 - 新兴市场ETF遭遇11 1亿美元总资金净流出 与前一周23 6亿美元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 [1] - 资金流出结构:股票型ETF流出8 9亿美元 债券型基金流出2 22亿美元 [1] - 连续九周159亿美元净流入趋势被打破 [1] 印度市场受关税冲击最严重 - 印度单周净流出2 982亿美元 居新兴市场首位 [2] - iShares MSCI印度ETF出现2100万美元净流出 为4月以来首次周度净减少 [2] - 直接诱因为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关税从15-20%提升至25% [2] - 机构预测印度卢比或成亚洲表现最差货币 可能创历史新低 [2] 资产价格与指数表现 - MSCI新兴市场指数周跌2 5% 触及2025年6月30日以来最低水平 [1][4] - 新兴市场ETF总规模从4147亿美元缩水至4029亿美元 [1] 区域分化与韧性市场 - 越南逆势获得327万美元净流入 主要由VanEck越南ETF带动 [2] 投资者行为与机构观点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风险偏好下降 资金赎回压力增大 [3] - 机构认为现有贸易协议具有"握手"性质 细节谈判可能引发新紧张 [3]
中美谈判翻脸告终!贝森特放话全世界孤立中国,美国通报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41
贸易战七年:美国经济根基的虚实与全球应对 然而,美国对华贸易策略的真实意图却隐藏在看似强硬的姿态之下。美国保留了全部10%的基准关税,同时暂停加征的24%惩罚性关税如同达摩克利斯之 剑,悬在中美贸易关系的头上,90天缓冲期随时可能失效。贝森特声称"全世界不愿购买中国商品",但这与现实数据相去甚远:东南亚7月电商销量前十 中,有7款是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欧盟刚刚敲定8吉瓦中国光伏板的采购订单;尼日利亚消费者调查显示,86%的家庭首选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参议员卢 比奥在国会山鼓吹"中国孤立论",却被美国网友戏称为"政治行为艺术"。 二季度美国GDP下跌0.3%,1.8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触目惊心。实体经济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企业采购成本较疫情前暴涨37%,德州仪器仓库里,滞销 的处理器芯片堆积如山。这与中国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二季度GDP增速稳定在5.3%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更重要的是, 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质变: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已从17%下降至7%,新的增长引擎正在强劲驱动经济发展。 白宫西翼的灯光彻夜通明,这与中美最新一轮贸易谈判结束后48小时内,美国财政部长 ...
特朗普对欧洲不客气,华尔街银行丢生意!
华尔街见闻· 2025-08-04 21:28
随着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大对欧洲的贸易施压,欧洲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华尔街的大型银行,而是越 来越多地将业务转向欧洲本土银行。 8月4日,媒体统计显示,目前约有一半的非美国公司欧元债券发行案例中,美国前五大投行已经不再参 与。而在英镑债券市场,美国大行被"排除在外"的比例更是从去年的47%激增至今年的64%。这意味 着,欧洲企业正集体降低对美国金融机构的依赖。 欧洲本土银行正积极抢占美系银行的失地,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都明确表示,正在收到越来越 多来自企业的新项目询价(RFP)和新业务委托。 苏黎世保险公司Chubb本周发行的一笔人民币离岸债券就选择了渣打银行负责承销。渣打首席财务官 Diego de Giorgi就明确表示,客户对他们说"希望与区域性头号银行合作",而非全球巨头。 这种趋势在亚洲表现最为明显。随着贸易规则变化、供应链重组的严重冲击,亚洲企业对"美国交易银 行"的依赖度正在下降。研究机构Coalition Greenwich指出,亚洲公司目前更愿意重新招标,目前有三分 之一的亚洲企业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更换主要交易银行。 背后原因是企业对贸易战、政策不确定性和全球地缘紧张的应对。East& ...
白宫描绘的“美国繁荣”为何持续被泼冷水?
搜狐财经· 2025-08-04 21:17
本届美国政府自就职以来,对几乎所有贸易对象发起"贸易战"。白宫持续宣称"关税会让美国经济走向繁 荣"。不过,这个被口头描绘的愿景,却持续承受着西方学者和研究机构泼来的"冷水"。 高关税削弱美国经济竞争力和美元公信力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近日刊发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的文章称,总统要让制造业回流的努 力,截至目前取得的进展很小,但正在危害美国的竞争力。如果继续其政策,美国很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 经济衰退。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指出,将国际贸易"武器化"是特朗普经济政策的首要议题。4月以来,白宫加征的"对等关税",让美国 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从2%激增至约16%,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 账面上,高关税增加了美国的海关收入。但与此同时,关税也提升了美国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削弱了美国 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进而会导致美国出口下降,挤压美国工薪阶层的收入。 文章还称,另一大风险是人们对美元逐渐失去信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经 济主导地位的基石,但从2011年以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已经陆续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作者认为,白宫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让金融市场越来越紧张。如果 ...
中国不肯妥协,美债爆雷危机逼近,特朗普决定对另一个大债主下手
搜狐财经· 2025-08-04 20:21
中美贸易战动态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20%关税 其中高科技芯片威胁加税70% [3]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加征关税 [3] - 中国加快供应链调整 将部分产业链转向东南亚国家 [5] - 中国政府推动消费升级 鼓励企业开发内需市场 [5] 中国应对策略 - 加大对芯片 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投入 力求实现自主可控 [7] - 采取分散风险策略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7] - 中国商务部迅速敲定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项目 替代美国商品 [11] 美国贸易战效果 - 美国出口商和农场主面临库存堆积压力 [13] - 美国国内爆发游行 贸易逆差未改善 [13] - 特朗普在5月取消部分关税 但贸易逆差仍未下降 [16] - 全球供应链混乱 欧盟和日本等盟友不完全配合 [16] 美国经济与债务问题 - 美国债务从2024年底33万亿增至36.2万亿 债务占GDP比例从94%升至117% [29] - 美国长期依赖借债 政府开支无底洞 军费和福利项目难以削减 [27] - 高额债务导致世界各国对美元信心下降 减持美债寻求其他货币交易成趋势 [31]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 特朗普试图通过减税和放松监管刺激经济 但加重长期债务 [29] - 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 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美联储 [19][21] - 特朗普成立"效率委员会"试图削减开支 但因利益集团反对而失败 [23]
《数据周报80》:国债恢复增收增值税有什么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8-04 19:56
数据周报80(2025年7月28日-8月3日) 1.美国6月关税收入同比上涨320% 2.如何看待美国非农数据的大幅修正? 3.国债恢复增收增值税有什么影响? 4.中国离结比将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5.下半年通胀会出现大幅反弹吗? 6.宏观债务杠杆率首次突破300% 7.如何看待美国最新的"对等关税"? 从数据层面观察,特朗普本轮贸易战可以说是已 "初见成效"。据智本社数据中心统计,2025 年 6 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显著收窄至 868 亿美元,较上月减 少 67 亿美元,较 2024 年同期减少 53 亿美元,这一表现明显超市场预期,展现出贸易失衡状况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美国进口商 6 月支付的关税收入持续攀升,单月已突破 266 亿美元,较上月增加 45 亿美元,较 2024 年同期更是激增 203 亿美元。 以当前数据趋势推算,未来关税每年将为美国带来超过 2000 亿美元的巨额财政收入。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对外征税,对内减税。结合美国当前的财政状 况来看,这一重要收入来源对政府财政的支撑作用显著,未来无论哪一届政府,恐怕都难以轻易放弃。 2.如何看待美国非农数据的大幅修正? 正文 1.美国6月关税收入同 ...
莫迪弃俄油,特朗普“极限施压”能否撼动亚洲利益链?
搜狐财经· 2025-08-04 19:03
俄罗斯对印度原油出口变化 -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印度原油出口骤降36% 为两年内最大跌幅 [1] - 俄罗斯原油折扣从每桶14-16美元降至2.5-4美元 套利空间几乎消失 [3] - 俄罗斯7月石油出口收入同比下降12% [7] 印度能源采购策略调整 - 印度国有炼油企业集体暂停新一轮俄罗斯原油采购 [1] - 印度要求国有炼油企业暂停与俄罗斯全部新订单 加快与中东和美国替代采购谈判 [3] - 印度对俄罗斯原油进口激增111% 2024年占总进口量40% [5] 美国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所有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 [1] - 特朗普威胁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 并限制苹果手机销售 [5] - 美国要求印度对美商品零关税开放 触及农产品和乳制品领域 [9] 全球能源市场格局变化 - 布伦特油价一度突破每桶97美元 [1] - 沙特阿美7月对印度出口量环比提升24% 阿联酋新签长期合约超千万桶 [9] - 欧洲汽油和柴油价格再创新高 德国法国多家炼厂上调采购成本 [7] 产业链与贸易结构影响 - 印度IT外包、制药、电子制造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9] - 印度高端制造业遭遇关税天花板 全球供应链地位岌岌可危 [9] - 中国2024年对俄油采购增幅仅26% 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 [7] 地缘政治关系调整 - 美巴完成关税谈判 讨论美企开发巴石油资源 暗示巴基斯坦向印度出口石油 [11] - 中美关税谈判延后至9月 中国强调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11] - 欧洲能源安全被美印贸易摩擦推向未知领域 [7]
中美博弈临近终局?美国敲定两路援军,中国已在台湾周边部署利器
搜狐财经· 2025-08-04 17:49
中美贸易战升级 - 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0%飙升至104%,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关税从10%增至84% [3] - 全球供应链重组,美国厂商转向本地零件,中国港口从欧洲亚洲寻找替代货源 [3] - IMF下调中美增长预测,7月小幅上调全球增长至3% [3] 军事对抗加剧 - 美国国防预算增至1万亿美元,重点投入潜艇和导弹系统 [5] - 美军联合日菲在亚太部署防线,菲律宾获美军九个基地权限 [7][9] - 中国"海峡雷霆-2025A"演习出动76架战机、15艘舰艇,531架次军机穿越台海 [11] 盟友与地区动态 - 日本2025年防务开支占GDP1.8%,计划2027年增至2%,深化与菲律宾防御合作 [9] - 台湾汉光演习历时10天,动用2.2万预备役,首次合并民防演练 [15] - G7联合声明删除"一中"表述,强调"台海和平",中国军舰跟踪美日菲联合军演 [17] 全球军备竞赛 - 全球军费创纪录达2.46万亿美元,中国军费增长7.2% [17] - 亚太地区军费显著增长,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速扩军 [21] - 技术竞争扩展至芯片、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 [21] 经济与战略影响 - 贸易战导致美国消费者多支付上千美元,中国出口企业面临订单流失 [3] - 美国对盟友征收重税:欧盟15%、加拿大墨西哥25%、印度25%加20%俄罗斯罚款 [13] - 国际供应链紊乱,多国在安全需求与经济损失间艰难平衡 [13][17] 历史与未来展望 - 美苏冷战历史警示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发展,当前中美经济依存度更高但对抗加剧 [24] - 兰德公司预测2025-2027年军事冲突风险达峰值,中国学者强调管控分歧 [26] - 技术标准争夺形成"技术铁幕",多极化趋势下欧盟东盟寻求战略自主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