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搜索文档
农行上海市分行开展养老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11:22
转自:新华财经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步伐最快的城市,在社会各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养老金融不仅是灌溉产业发展的"金融活水",更是串联起老年市 民晚年幸福生活的"金融链条"。近年来,农行上海市分行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服务"大城养老"难题,在助力政府构建养老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上海老 年市民幸福生活、浇灌"银发经济"中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 养老金融服务的温度,体现在银行网点一个个细微之处。农行上海市分行将网点"适老化改造"作为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6月13日,农行上海新市南路支行 以"上海农行首家养老金融特色社区银行"的全新定位在虹口区正式亮相。 据介绍,新市南路支行此次转型以"普惠化、特色化、体系化、智能化、亲民化"为建设目标,突出以养老金融为核心的社区服务特色,创新打造集"金融+财 富""金融+惠民""金融+公益""金融+党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优化基础金融服务水平、提供老年居民专项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新市南路支行还创新打 造了"银龄学堂""财富茶话会""智慧养老体验中心""反诈联盟"等特色场景和活动,并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周边社区生活,满足居民 基础金融需求。 此外, ...
金融助力托起幸福“夕阳红”
金融时报· 2025-06-16 09:53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需求 - 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21.1% 65岁及以上人口2.17亿占比15.4% [1] - 老年群体对养老金融服务需求迫切 期望通过金融工具提升生活质量与安全感 [1] - 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48.56分 处于"积累期" 存在"重当下轻未来"倾向 [1] 养老金融产品开发方向 - 需设计结构简单条款易懂收益稳定资金安全的普惠性产品 解决储备意愿低工具多样性低资金投入低问题 [2] - 加强产品创新丰富种类 拓宽养老资金来源渠道 [2] - 加快线上服务平台适老化改造 推出大字体简洁界面语音提示一键求助等功能 [2] 投资者教育与服务优化 -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普及养老金融知识 线上用社交媒体科普平台 线下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讲座培训 [2] - 线下网点设置尊老服务专区配备专业人员 提供细致咨询服务 [2] -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精准宣传 提升家庭对产品的了解与信任 [2] 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 强化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严格进行产品风险评估与测算 [3] - 加强信息披露 及时准确全面披露产品期限费用风险权益等关键信息 [3] - 落实客户适当性管理 了解客户年龄退休计划财务状况风险偏好 推介适配产品 [3] 行业发展前景 - 需打破"重收益轻适配"惯性思维 突破"重销售轻陪伴"传统局限 [3] - 以政策为引领以家庭需求为导向 开发贴合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 [3]
财经早报:3.7万亿养老金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稳定币发行在即全球支付变革
新浪证券· 2025-06-16 08:07
房地产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管齐下稳定房地产市场,包括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2] - 中央将持续在财税、金融政策端统筹存量政策和增量措施,各城市"因城施策"推动政策精准落地,央地协同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2] 金融数据 - 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当月新增存款近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5000亿元 [4] - 非银存款单月增加近1.2万亿元,创下近十年同期新高 [4] 医药行业 - 医药主题基金在公募基金半年度业绩排名中占据优势,前十名中有9只为医药主题产品 [5]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03.67%的收益率成为半年度"翻倍基",创新药研发突破、港股流动性复苏、跨境BD交易重构估值体系驱动医药投资热潮 [5] 港股与A股市场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6月12日盘中创下126.91点,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今年以来整体下跌超过10% [6] - 42家公司AH股溢价率仍超过100%,但部分公司如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招商银行等H股股价高于A股 [6] - 深圳有望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允许香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增强投资者对科技资产的信心 [7] 并购与投资 - 东山精密拟以不超过59.35亿元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布局光通信领域 [13][14] - 博众精工拟以4.2亿元收购上海沃典70%股权,溢价达352%,切入汽车智能装备市场 [15][24] 市场行情 - A股三大指数低开震荡,沪指跌0.75%,深成指跌1.1%,创业板指跌1.13%,能源设备、油气开采、航运等板块大涨 [16] - 港股恒生指数跌0.59%,恒生科技指数跌1.72%,创新药概念股回调明显 [17] 行业热点 - 78部影片角逐暑期档,市场关注能否撑起百亿元票房 [16] - 固态电池研发加速推进,有望破解人形机器人续航难题 [16]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杭州某店因黄牛疯抢LABUBU闭店,商家回应内部整改 [12] - 广生堂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41获III期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批件 [22] - 华海药业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获药品注册证书,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23] 增减持 - 宝利国际股东周德洪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5] - 国茂股份实控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26] - 恒瑞医药董事孙杰平拟减持不超过47.67万股 [27] 签大单 - 今天国际中标中广核仓库智能化升级项目,中标价格2200万元,系公司在核电领域的首个订单 [33]
圆桌讨论:专家呼吁多方协同发力,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提升家庭养老金融健康韧性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4 17:51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以三支柱为核心,但第一支柱基本社保难以满足优质退休生活需求,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关键[4] - 中国养老金资产积累与OECD国家差距显著,OECD国家个人养老金资产占GDP比例普遍超90%,中国仅约4%[4] - 国家电网湖北公司职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率达93%,显示自愿参与的第三支柱有较大提升空间[4] 养老金融政策不足与改进方向 - 三大支柱资金规模不足,低收入群体保障需加强,政策应扩大资金来源并推动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发展[5] - 欠发达地区面临资金、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需通过资源转移和财政支持改善养老金融环境[5]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依赖财政补贴,建议发行特种国债提高流动性和收益率[13] - 第二支柱覆盖人数仅7200万,建议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住房公积金"三金合一"扩大覆盖率[13] 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中的角色 - 寿险公司可提供长期保障和稳定现金流,将当下资产转化为未来养老现金流[7] - 保险机构正构建"保险+服务+体验"生态网络,覆盖医疗康养、居家养老等刚需服务体系[7] - 80后客户倾向灵活分阶段养老方式,75岁前更愿意"动起来"[7] 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 - 中国个人养老金开户超7000万但有效参与度低,缴费人数和额度均偏低[8] - 当前税收递延机制对中低收入群体激励不足,部分未纳税人群因制度需缴税降低参与意愿[8] - 可借鉴国际"前端纳税、后端免税"模式或政府补贴机制,激发中低收入群体参与[8] 70/80后养老金融挑战与建议 - 70/80后面临"4-2-1"家庭结构压力,需同时承担父母养老、房贷和教育等多重负担[9] - 30-40岁群体约10%未进行任何养老财富储备,因养老意识不足和生活压力大[9] - 建议利用专业测评工具量化养老需求,通过"一张保单两代共享服务"增强养老规划认知[11] 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融合 - 养老设施设计需更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不佳问题[12] - 人工智能可提升养老服务效率,金融机构应支持创新并提供低成本资金[12] - 需加强养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防范金融诈骗保障资金安全[12]
张栋:锚定家庭养老金融产品需求,创新养老模式助力家庭养老金融健康 | 养老金融健康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4 17:5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融挑战 - 全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浪潮,正重塑各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潜力减弱、社会保障压力加剧 [1] - 中国70、80后群体面临"双重压力":需赡养4位老人(独生子女占比高),同时承担子女教育、房贷等高额支出,经济资源挤占严重 [4] - 该群体储蓄不足,部分家庭将收入的50%以上用于还贷,挤压养老储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偏低,职业养老金覆盖面低 [5] 70、80后养老准备现状 - 养老金替代率可能有限,依赖子女无望(多数仅有一个孩子),需为20-30年养老期储备,长寿风险加剧 [5] - 40-50岁是最后"黄金储备期",建议通过"养老三支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多元化布局 [5] - 需优化家庭财务结构,避免过度加杠杆购房,将养老财富储备纳入刚性预算(如定投养老目标基金、增额终身寿险) [5] 养老金融产品优化方向 - 制度化产品:提升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金额上限,加大税收优惠,对低收入群体发放财政补贴 [6] - 市场化产品:设计匹配70、80后需求特征的产品,如长期稳健型养老理财产品、权益类基金、"家庭护理保险"等 [8] - 推动企业年金"默认加入"机制,对中小企业提供年金缴费税费减免,完善养老金账户流动性支持机制 [6] 家庭养老金融需求特征 - 安全性与稳定性需求为首要考量,倾向低风险、收益稳定产品 [9] - 长期规划与持续性需求突出,需产品具备长期性和持续性 [9] - 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增长,除传统保险外,对创新型产品需求上升 [9] 养老金融认知误区 - 部分家庭忽略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盲目跟风选择产品 [10] - 对产品缺乏了解,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不足,易陷入诈骗陷阱 [11] - 过分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性和可持续性 [12] 以房养老模式分析 - 截至2023年11月,214位老人(147户家庭)参与,平均投保年龄71岁,人均月领养老金近8000元,抵押房产总值近4亿元 [18] - 面临传统养老观念约束(养儿防老)、遗产动机、房产估值博弈、政策配套滞后等挑战 [20][21][22] - 国际经验显示政府参与和法律保障是关键,需构建相关法律体系并完善监管 [23][24] 国际经验借鉴 - 美国通过《住宅法》《银行法》详细规定以房养老,设立国家房屋价值转换中心(NCHEC)进行宣传 [25] - 需发达金融市场分散风险(如资产证券化),成熟房地产产业支撑,多方主体协同合作 [26] - 产品设计应多样化,如美国针对不同价值房屋开发三种反向抵押贷款,设置不同发放方式 [27] 以房养老适用条件 - 需自有住房且拥有完全产权,适合空巢老人、丁克家庭或"4-2-1"结构家庭 [28] - 房产价值需较高(城市或城郊),适合"房产富人、现金穷人"的中低收入老年群体 [28] - 不具普适性,需不涉及遗产顾虑且房产易变现 [28]
每周股票复盘:上海银行(601229)2024年不良贷款“双降”,净息差承压应对策略明确
搜狐财经· 2025-06-14 05:4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上海银行报收于10.4元,较上周的10.64元下跌2.26% [1] - 6月10日盘中最高价报10.78元,6月13日盘中最低价报10.37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1477.5亿元,在城商行板块市值排名3/17,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84/5150 [1] 风险管理 - 2024年贷款和垫款不良余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态势 [1] - 加强不良生成管控,2022年以来持续深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良资产生成率逐年下降 [1] - 近三年每年化解规模都保持在200亿元以上 [1] - 强化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全面和精准的风险管理体系 [1] 净息差管理 - 2025年预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随着市场利率和LPR下行,商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将继续下降,净息差呈收窄趋势 [2] - 资产端提高生息资产占比,负债端统筹流动性指标和负债成本管理 [2] - 做好存款定价管理,加大低成本存款拓展力度,降低计息负债成本 [2] 养老金融业务 - 2025年一季度养老金代发657.89万笔,保持上海地区首位 [2] - 2025年3月末管理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5026.56亿元,占零售客户UM的比重近50% [2] - 持续提升全渠道适老服务能力,丰富养老特色产品货架,提升养老产业服务质效 [2] 重点领域贷款投放 - 2025年一季度科技金融贷款投放金额645.99亿元,同比增长26.48% [3] - 普惠金融贷款投放金额526.17亿元,同比增长6.17% [3] - 绿色金融贷款投放金额190.58亿元,同比增长10.05% [3] 分红政策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31.22%,并于2025年6月12日发放现金红利 [3]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授权董事会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事宜 [3] - 未来三年每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将不低于30% [3]
每日钉一下(四类常见资产,牛熊周期分别有多长?)
银行螺丝钉· 2025-06-13 21:55
更有课程笔记、思维导图,帮您快速搞懂课程脉络,学习更高效。 ◆◆◆ ▼点击阅读原 文,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 个人养老金账户如何开通?5大品种如何投资? 这里有一门限时免费的福利课程,介绍了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方法。 想要获取这个课程,可以添加下方「课程小助手」,回复「 养老金 」领取哦~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资个人养老金,既可以为自己的养老增添一份保障,还能享受个税递延的优惠。 ...
每日钉一下(四类常见资产,牛熊周期分别有多长?)
银行螺丝钉· 2025-06-13 21:54
个人养老金投资 - 投资个人养老金可为养老增添保障并享受个税递延优惠 [1]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通及5大品种投资方法可通过限时免费课程学习 [2] 课程福利 - 添加指定课程小助手并回复关键词可领取免费课程 [3] - 课程提供笔记和思维导图以帮助高效学习 [3] - 点击原文链接可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 [4]
独家专访伦敦金融城主席贺凯思:中国对伦敦至关重要,期待深化中英金融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6-13 19:47
中英金融合作 - 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贺凯思访问中国四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旨在深化金融服务、资产管理、绿色投资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养老金投资和资产管理两大主题[1][3] - 伦敦金融城已有超过40家中国金融机构落户,创造超过4000个就业岗位,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银行及金融机构投资英国[3] - 伦敦金融城希望与中国分享资产管理、绿色金融经验,并探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机会[4] 养老金与资产管理 - 英国大型养老金计划将10%资产配置于私募市场,为与中国机构合作创造机遇,重点推动投资流向未上市的英国权益类资产和高增长本土企业[5] - 英国养老金基金对中国资产表现出兴趣,认为中国快速增长的企业对全球投资者具有潜力[6] - 英国资产管理行业希望与中国合作,支持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资产管理中心,分享英国在资产管理领域的经验和知识[7] 伦敦金融城的全球地位与战略 - 伦敦在脱欧后保持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金融服务行业仅流失约7000个岗位(总就业人数约250万),国际化市场优势显著[9] - 伦敦金融城将亚洲(尤其是中国)视为快速增长的核心市场,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代表处,频繁与中国开展建设性对话[11] - 伦敦金融城对全球保持开放态度,专注于金融服务和双向投资合作,未来10天在中国的会谈将围绕这一核心展开[12] 陆家嘴论坛与上海合作 - 贺凯思将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传递伦敦对贸易和与中国合作保持开放的态度,探讨两国潜在合作机会[13] - 作为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成员,贺凯思将参与探讨上海发展成为全球商业中心的路径[13]
【财闻联播】哪吒汽车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上海浦东机场海关扣留5961个假泡泡玛特
券商中国· 2025-06-13 19:27
宏观动态 -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前五个月净投放现金3064亿元 [1] 汽车数据出境政策 - 八部门就《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公开征求意见,规定汽车数据处理者向境外提供汽车数据需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情形包括: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累计向境外提供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累计向境外提供1万人以上敏感个人信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等 [2] 养老金领取政策 - 跨省流动就业领取养老金分三种情况: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省份则在户籍地领取、不在户籍省份且每个参保地缴费均不满10年则在户籍地领取、不在户籍省份且多个参保地缴费均满10年则在最后一个缴费满10年且非临时账户的省份领取 [3] 房地产政策 - 广州优化房地产政策,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计划2025年推进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超150个,更新住宅老旧电梯超9000台,完成城中村改造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 [4][5] 金融机构人事变动 - 厦门国际银行由王非出任党委书记并提名为董事长人选,王晓健因工作变动卸任 [11] - 德意志银行任命Andrew Maynard为亚太区股票执行主管,常驻香港 [12] 市场数据 - A股三大指数下跌,上证指数跌0.75%,深证成指跌1.1%,创业板指跌1.13%,两市成交额约14672.45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约1954.6亿元 [13] - 港股恒生指数收跌0.59%,恒生科技指数跌1.72%,消费股、医药股、科技股跌幅居前,黄金股和油气板块表现强劲 [14][15] 公司动态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公司称此为处置方案之一非最终方案 [16] - 腾讯否认考虑收购Nexon [17] - 阿斯利康宣布荃科得®在华上市,用于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