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搜索文档
食物的颜色
虎嗅· 2025-07-09 10:59
为了追求餐点看上去多彩而"营养",天水某幼儿园竟然用包装上明确标注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加入到发 糕和玉米肠卷之中,导致二百多名幼儿血铅超标,出现严重的铅中毒症状,其想法之疯狂、认识之无 知、底线之堕落,再一次击穿人们对教育机构、食品安全的心理防线。 当时,平民植物汁液着色,反倒比较健康,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记载农家用麦苗汁、菠菜汁掺入米 粉制作青绿色糕团,用于祭祀或节令食品。贵族宴饮则追新求异,大胆使用矿物与动物性色素:以朱砂 (硫化汞)涂饰祭饼,象征祥瑞;部分面点掺入动物骨髓(髓饼),利用油脂的淡黄色泽增色。 到了唐代,天然色素的使用开始体系化。唐代《食谱》记载御膳房使用红曲米染红年糕、栀子汁染黄米 糕,用于宫廷宴席的"五色点心",以彰显皇权威仪。此间,寺院素食文化推动植物性着色普及,如用桑 葚汁制紫米糕供佛,民间效仿形成"佛诞食紫"习俗。 市民经济高度发达的宋代,汴京市集出现专营染色点心的铺户,以红菜头汁染粉团、姜黄染粟糕,标 榜"十色蜜糕""三色水晶包"吸引顾客。《武林旧事》记载临安(杭州)点心铺售卖"五色馒头",以果蔬 汁分色制作,成为节庆礼品。 到了明清之际,色彩成为礼制符号,工艺载入食典,奠定现代 ...
43℃+局部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河南还要热多久?
齐鲁晚报· 2025-07-09 10:44
高温天气概况 - 河南大部出现37℃以上高温闷热天气 部分乡镇最高气温超过40℃ 最高达43℃ [1] - 此轮高温持续时间长 范围广 基本涵盖全省 强度较强 [1] - 高温主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河南 导致晴空少云 太阳辐射强 地表加热近地层空气 [1] 天气变化趋势 - 8日下午副热带高压东退 河南西部 西北部迎来降雨 缓解酷热 [2] - 9日降雨持续影响河南北部 中西部和南部 东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仍达36到38℃ [2] - 10日到11日降雨范围缩小至西部和南部 [2] - 预计12日起副热带高压回归 新一轮覆盖全省的高温天气将再度展开 [2] 北方湿热天气特征 - 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 湿度类似南方"回南天"现象 [3] - 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紧密相关 [3] - 未来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 主体仍控制华北地区 高温闷热天气将持续 [3] - 中途可能有阵雨或雷阵雨短暂缓解 但总体湿热天气不变 [3] 气象影响分析 - 高温高湿环境减弱人体散热能力 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3] - 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 影响循环系统功能 [3] - 高风险人群需及时补水 避暑降温 使用空调降湿功能 待在通风阴凉处 [3]
大越期货油脂早报-20250709
大越期货· 2025-07-09 10: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油脂价格震荡整理,国内基本面宽松供应稳定,24/25年USDA南美产量预期较高,马棕库存偏中性需求好转,印尼B40促进国内消费减少可供应量,但国际生柴利润偏低需求疲软,国内对加菜加征关税导致菜系领涨,国内油脂基本面偏中性进口库存稳定,中美及中加关系缓和从宏观层面影响市场 [2][3][4] 各品种每日观点总结 豆油 - 基本面:MPOB报告中性,减产不及预期,后续进入增产季棕榈油供应增加 [2] - 基差:现货8194,基差248,现货升水期货,偏多 [2] - 库存:7月4日商业库存88万吨,环比+2万吨,同比+11.7%,偏空 [2] - 盘面:期价运行在20日均线下,20日均线朝上,中性 [2] - 主力持仓:主力空减,偏空 [2] - 预期:在7700 - 8100附近区间震荡 [2] 棕榈油 - 基本面:MPOB报告中性,减产不及预期,后续进入增产季棕榈油供应增加 [3] - 基差:现货8828,基差184,现货升水期货,偏多 [3] - 库存:7月4日港口库存38万吨,环比 - 1万吨,同比 - 34.1%,偏多 [3] - 盘面:期价运行在20日均线上,20日均线朝上,偏多 [3] - 主力持仓:主力多增,偏多 [3] - 预期:在8450 - 8850附近区间震荡 [3] 菜籽油 - 基本面:MPOB报告中性,减产不及预期,后续进入增产季棕榈油供应增加 [4] - 基差:现货9745,基差147,现货升水期货,偏多 [4] - 库存:7月4日商业库存65万吨,环比+2万吨,同比+3.2%,偏空 [4] - 盘面:期价运行在20日均线上,20日均线朝上,偏多 [4] - 主力持仓:主力空减,偏空 [4] - 预期:在9300 - 9700附近区间震荡 [4] 近期利多利空分析 - 利多:美豆库销比维持4%附近,供应偏紧;棕榈油震颤季 [5] - 利空:油脂价格历史偏高位,国内油脂库存持续累库;宏观经济偏弱,相关油脂产量预期较高 [5] - 当前主要逻辑:围绕全球油脂基本面偏宽松 [5] 供应相关 - 涉及进口大豆、豆油、豆粕、棕榈油、菜籽油、菜籽、国内油脂总库存等方面 [6][7][9][17][19][21][23] 需求相关 - 涉及豆油、豆粕表观消费 [13][15]
港股概念追踪|核电建设景气度高 机构看好金属铀第三轮牛市将长期持续(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08:54
行业分析 - 能源转型推动天然铀需求拐点到来,矿山复产将作为主要供给增量,但受前10年资本开支低迷影响,新增矿山供给有限,天然铀供需将维持紧平衡 [1] - 长期看,人工智能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爆发或支撑长期需求,现有矿山资源逐步衰减,复产产能释放完毕后,一次供给缺口或将继续扩大,二次供给或加速消耗 [1] - 核电在能源转型与"双碳"建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有望迎来新一轮核电建设景气度的集中上行,中国在建规模全球第一,欧美等国家亦逐渐恢复核电建设 [1] - 双碳目标、能源安全、AI热潮推动全球核能复苏,中美法日等核电大国竞相推进核电项目审批及建设,叠加金融机构持续采购,铀需求势将稳中有增 [2] - 铀价长期低迷导致矿山资本开支萎缩,新增矿山供给受限,现役矿山地理分布高度集中,脆弱性强,十年供需错配导致库存持续去化,二次供给弹性下降 [2] - 天然铀现货价格将更易受供应、需求端扰动而产生波动,但方向是易涨难跌,第三轮牛市将长期持续 [2] 公司分析 - 中广核矿业(01164)2025年第一季生产天然铀659.1tU,计划完成率110.7%,截至3月31日持有天然铀1262tU(约328万磅U3O8),加权平均成本为每磅71.37美元U3O8 [3] - 中广核矿业已签订但尚未交付的天然铀销售量3679tU(约956万磅U3O8),加权平均售价为每磅81.88美元U3O8 [3] - 中广核矿业2025年1至6月天然铀销售业务平均单位销售成本介乎68-74美元╱磅U3O8,平均单位销售价格介乎58-61美元╱磅U3O8,预期毛利将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3] - 中核国际(02302)2024年销售约577万磅天然铀,总收入达18.41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17%,全年净利润为1.95亿港元,同比增长83.4% [3]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 以三大核心优势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四川日报· 2025-07-09 08:24
西昌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规划 - 西昌市定位为"四川攀西中心城、凉山极核引领区、中国康养旅居地",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昌[1] - 商业航天产业具备近(离卫星发射中心近)、多(资源富集)、长(500亿级钒钛稀土产业集群)三大核心优势[1] - 卫星基地工厂已完成70%建设,预计年底实现首颗卫星下线[1] - "西昌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已投入试运营[1] - 星河动力"星箭一体交付中心"、地卫二和中科宇航火箭卫星项目加速推进[1] 航天全产业链生态圈建设 - 规划构建"航天特材—星箭制造—发射服务—空天信息—航天文旅"全产业链[2] - 重点引进卫星、火箭及组件制造企业,发展卫星应用服务等核心产业[2] - 推进清华大学暗物质实验室、天府邛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2] - 打造火箭制造到发射服务"一小时交通配套圈"[2] - 培育航天科普、文创及太空生物制药、育种等新业态[2] - 目标2026年航天港初具规模,具备制造、总装测试和发射能力[2] 钒钛新材料产业发展 - 钒钛新材料产业被列为"3+1"现代工业体系首位产业[2] - 重钢西昌矿业1000万吨/年钒钛磁铁矿采选扩建项目顺利实施[2] - 500万吨/年极贫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推进中[2] - 当前铁精矿年产量200万吨,钛精矿年产量50万吨[2] - 成功引进北京华腾宇航级钛合金、宁波创润高纯钛等项目[3] - 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行动",梯次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3]
江苏南京:用好主城“存量地” 打造发展“增长极”
南京日报· 2025-07-09 08:19
国际化街区建设 - 玄武区"壮观天下"国际街区正式启幕,瞄准"国际化街区+全天候消费"核心目标,打造集国际化消费、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商务交流等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地标 [1] - 街区包含近1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的玄武招商花园城,填补红山高品质配套不足,探索绿色生态商业范式,为首发、首秀、首展等业态留足空间 [4] - 下沉式广场连通商场商业,与6号线、9号线两条地铁线无缝接轨,拟引入24小时书店、脱口秀剧场等业态,打造24小时商业街区 [4] 产业发展与布局 - 招商局江苏中心作为招商蛇口在江苏首个总部中心,整合招商局集团产融资源,围绕新零售、新基建、新科技等产业重点布局,已吸引招商系及生态链企业签约入驻 [5] - 南京三六零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招商局集团战略伙伴入驻,未来将立足南京深化"互联网+教育"领域业务 [5] - 江苏中亚中心升级为"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中亚市场深度链接,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6] 国际化平台建设 - "玄武·云上会客厅"集产业展示、人才引进、金融服务、国际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客商、举办招商活动超80场 [6] - 亚非普惠银行筹备办公室、赞比亚国家发展署南京代表处、非中经济文化促进中心南京代表处挂牌成立,加速区域国际化合作进程 [6] - 律政产业园引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律政驱动器 [7] 产城融合发展 - 红山片区盘整释放1340亩土地资源,从城市品质、居民生活、产业转型等方面统筹布局,吸引招商局集团、复地等龙头企业及西门子等外资企业投资 [2] - 红山国际社区进入建设收尾阶段,将打造产业办公、精品商业、星级酒店、精装公寓等业态 [7] - 玄武区将实施六大专项行动,集聚国际化氛围、国际化元素,推动街区消费蓬勃焕彩、产业"流金淌银" [7]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商业航天企业迎来上市新通道!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59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扩容为商业航天产业开启全新资本化通道,精准回应行业发展需求,有效缓解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困境 [1] - 新政策为具备核心技术但尚未盈利的企业提供明确上市路径,突破传统上市标准难以匹配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特点的限制 [1] 政策红利与市场反应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后,企业无需再受盈利指标束缚,可凭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此前多数企业仅能依靠年收入2亿元且市值不低于15亿元的第二套标准 [3] - 天仪研究院等头部企业积极评估新标准适用性并加快上市准备,一级市场投资热情被重新点燃,原有股东追加投资、新机构主动寻求合作 [3] - 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上交所召开商业航天企业座谈会,传达资本市场对产业的明确支持态度 [3]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 行业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运营转换的关键时期,2024年"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发射首批组网卫星,计划形成超1万颗卫星的巨型星座,带动高频次火箭发射和批量化卫星生产需求 [3] - 火箭技术领域突破显著,多款可回收商业火箭将在2024年完成首飞,深蓝航天已完成火箭回收主要技术攻关,星云一号火箭预计年底首飞入轨 [4] - 卫星制造端发展强劲,微纳星空已成功发射24颗卫星,通过批量化生产将部分卫星制造成本降至数百万元规模 [4] 资本市场支持力度 - 微纳星空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深蓝航天获得近5亿元新一轮投资,反映资本市场对产业前景的坚定信心 [4] - 随着上市通道进一步畅通,预计更多优质企业将获得资本市场直接支持,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4]
NASA依赖加深,SpaceX载人“龙”飞船难被替代
环球时报· 2025-07-09 06:46
NASA对SpaceX的依赖程度 - SpaceX在2024年为NASA执行了10次轨道级发射任务 占比超过80% [1] - NASA深度依赖SpaceX实现近地轨道与深空探索目标 [1] 载人航天领域的现状 - 自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 NASA长期依靠俄罗斯载人飞船 直到SpaceX载人"龙"飞船服役 [2] - NASA原计划同步推进SpaceX载人"龙"飞船和波音"星际客机" 但后者研制进度严重推迟且暴露重大缺陷 [2] - 波音"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后 NASA决定放弃其载人重返地球任务 [2] - 目前NASA仅能依靠SpaceX载人"龙"飞船实现近地轨道宇航员运送 [2] "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中的角色 - SpaceX"星舰"超重型火箭将作为月球着陆器的关键改装平台 [3] - 改装的"星舰"飞船将在近地轨道充当"太空加油站" 为月球着陆器提供燃料补给 [3] - "猎户座"载人飞船由SLS重型火箭发射 但月面着陆环节完全依赖SpaceX技术 [3]
四川西昌全力打造西部商业航天港 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5:11
商业航天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 - 西昌将商业航天作为未来产业"一号工程"推进,构建"航天特材—星箭制造—发射服务—空天信息—航天文旅"全产业链生态圈 [1] - 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明确西昌为"西部商业航天港"和"商业航天聚集区",以成都都市圈和凉山州为"双核引领" [3] - 规划到2030年形成千颗星年发射能力和千亿元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4] 西昌商业航天核心优势 - 地理优势:距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发射经验丰富且对外开放程度高 [3] - 资源优势:拥有钒钛、稀土、金红石(储量亚洲第一)等航天关键矿产 [3] - 产业链优势:具备宇航级金属新材料基础,产业链条完备 [3] 当前产业建设进展 - 航天高端智造产业园全面启动,规划面积5200亩,已完成整体规划 [3] - 深圳魔方卫星工厂建设进度达70%,预计年底实现首颗卫星下线 [3] - 陆海空间"西昌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投入试运营,星河动力"星箭一体交付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 [3] 未来产业布局方向 - 重点引进卫星、火箭及组件制造、卫星应用服务等核心产业领军企业 [4] - 推进清华大学暗物质实验室、天府邛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火箭制造到发射"一小时交通配套圈" [4] - 培育航天文旅、太空生物制药、太空育种等新业态,推进深空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4] 阶段性发展目标 - 2026年目标:商业航天港初具规模,形成航天制造、总装测试能力和初步发射能力 [4] - 2030年目标:实现千颗星年发射能力,产业集群规模达千亿元 [4]
“一体两翼”新蓝图五年跨越“百千万”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数字地球技术开拓者"向"空天信息生态构建者"转型,提出"一体两翼"新蓝图,以地理信息为根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实现"空天地全覆盖" [1] - 战略布局需要创新投入和长期坚持,预计五年后将显现强劲动能 [1] - "十四五"期间公司构建了"空天信息一朵云",整合算力基础设施和空天基础设施,为千行百业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 [1] -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构建了五大空天信息能力,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0年科创板上市时的400人增长至3000人,参控股约70家公司 [2] - 公司从地理信息产业百强榜单外成长为行业第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 - 公司当前处于"三三三"阶段:30亿元年收入、300亿元市值、3000人员工,目标未来五年实现"百千万"跨越 [3] 商业航天布局 - 公司提出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跃迁的战略规划,在卫星星座建设与运营、卫星与火箭制造、航天测运控、空天信息应用服务四大板块取得突破 [3] - 通过投资收购强化航空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制造能力 [3] - 2024年12月获批卫星互联与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增强天基测运控研发能力 [3] - 2025年1月控股公司星图测控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商业航天第一股" [3] - 公司构建了商业航天业务"飞轮"模式:卫星越多、数据越多、客户越多、盈利越多 [4] - 未来五年计划构建大规模算力星座,攻关"天地一朵云"解决方案,研究"天数天算"新服务模式 [4] - 将重点发展航天综合电子系统,研制天基测控终端等关键产品,打造"天星天链"配套产品线 [4] - 以星图测控为核心打造"星图太空云",提供太空管理综合服务 [4] 低空经济布局 - 2025年1月发布星图低空云1.0版本,半年后推出涵盖全链条的五大平台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完整低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4][5] - 低空经济需实现可管可控、安全规范且经济的飞行 [5] - 随着空管改革推进和运行规则明确,多地建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低空示范区陆续获批 [5] -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智能调度平台等核心技术渐趋成熟 [5]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包括通航物流、应急救援、电网巡检等 [5] - 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将从试验区走向运营网,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5] 行业趋势 - 传统地理信息产业显露增长天花板,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成为新蓝海 [2] -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的经济体量和创新潜力有望超过地理信息产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