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务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股东大会丨南极电商2024年增收不增利 董事长回应:今年销售费用会大幅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22:1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3.58亿元,同比增长24.75%,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37亿元,同比盈转亏[1] - 销售费用达5.88亿元,同比激增430%,对业绩造成明显拖累[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29亿元,同比略有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363万元,同比下降128.54%[3] 业务转型 - 2023年公司从"品牌授权"模式转向自营模式,拆分品牌综合服务业务为战略合作授权服务、时尚授权服务和自营零售三大板块[2] - 2024年主要品牌"南极人"的男装、女装、内衣等品类转为自采与加盟模式,推出"新轻奢系列"并定位中高端市场[3] - 2024年年底在上海开设首家南极人线下旗舰店,尝试从纯线上回归实体零售[3] 战略调整与投入 - 2024年签约谢霆锋为代言人并在分众传媒投放大量广告,导致销售费用激增[2][3] - 公司对工厂和经销商进行严格挑选和管控,线上店铺数量接近1000家,其中400家为2025年新开且以加盟为主[4] - SKU从几万个降至2600个,实现"控货、控场、控价"[4] 未来展望 - 董事长张玉祥表示2025年销售费用将大幅下降,未来重点放在转化效率和商品企划[3] - 自营业务商业模型已跑通,预计未来一两年将看到成果,目标对标优衣库,通过"性价比"实现"大牌平替"[5] - 2025年上新产品均为轻奢新品,GMV较2024年将保持增长[5]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关注 - 2024年接受上百家券商机构调研,2025年以来已接受10余次投资者调研[1] - 截至2024年底股东人数超过11万户,4月8日至今股价累计上涨40%[1][2] - 投资者关注销售费用下降、自营业务利润增长及线下门店布局进展[3]
历时近一年,这起“掏空式重组”紧急刹车!
IPO日报· 2025-05-21 16:44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出售中山证券67.78%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因监管规则限制可能导致公司失去持续经营能力并触发退市风险警示[1][4] - 公告次日股价微跌2.67%至12.75元/股,但较2024年6月出售计划公布次日8.22元/股的收盘价累计上涨55.1%[1] - 东莞证券20%股权已于2024年8月以22.72亿元对价成功转让给东莞金控[4] 财务压力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1.09%,短期借款16.46亿元,长期借款42.72亿元[5] - 2022-2024年利息支出均超6.6亿元/年,2024年达6.78亿元[5] - 2025年2月拟向控股股东借款不超过15亿元,年利率不超过10%;2024年1月曾向典当公司借款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5] 业绩表现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从16.73亿元持续下滑至1.92亿元,跌幅近九成[8] - 同期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从0.66亿元降至-3.84亿元[9] - 2024年亏损收窄至-0.89亿元,营收回升至6.63亿元,中山证券净利润同比大增237.61%至1.53亿元,东莞证券净利润增长45.4%至9.23亿元[13] 战略转型 - 出售证券资产原计划为回笼资金支持转型,2024年4月签署智算中心建设意向协议拟切入算力租赁赛道[12] - 但2024年年报未披露智算中心实质性进展[13] - 中山证券作为全牌照券商在华南地区投行、财富管理领域仍具战略价值[13] 行业背景 - 证券行业竞争加剧使中小券商面临整合压力[11]
历时一年,锦龙股份终止出售中山证券股权,背后有何深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16:3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决定终止出售中山证券67.78%股权,防止出售后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2] - 该重组案历时近一年,此前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并披露12期进展公告,但未签署正式协议[4][5] - 已有意向受让方接洽并开展尽职调查,但最终因业务替代问题终止交易[6][7] 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1-2024年分别为74.86%、77.66%、77.17%、81.09%[9] - 流动性压力显著,2025年拟向控股股东借款不超过15亿元(年利率10%),2024年曾向典当行借款5000万元[9] - 涉及借款纠纷6602.9万元,导致持有的东莞证券部分股份被冻结[9] - 连续4年亏损,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31亿元、3.92亿元、3.84亿元、8923万元,2024年亏损缩窄但仍未扭亏[10] 业务转型与未来规划 - 公司曾计划通过出售中山证券推进业务转型至智能算力中心,但终止交易后转型路径未明确[11] - 2024年财报提及需避免出售后出现业务空当,但当前未找到替代经营方向[7][8] - 公司强调终止重组不影响日常经营及财务状况,无违约责任[8]
终止出售券商股权!锦龙股份在下什么棋?
券商中国· 2025-05-20 13:37
终止出售中山证券股权 - 锦龙股份决定终止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原因是防止公司出售后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2] -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重大资产重组需有利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不能导致重组后无具体经营业务[3][4] - 锦龙股份当前主营业务只有证券公司业务,若出售中山证券及东莞证券股权将面临无主营业务的情况[4] - 已有意向受让方与公司接洽并对中山证券开展尽调,但最终因上述原因重组告终,未签署相关框架协议或合同[4] - 终止出售消息公布后,锦龙股份股价下跌2.9%报12.72元/股[2] 业务转型进展 - 锦龙股份去年曾计划布局投资算力赛道,与广州赛富建鑫、北京九章云极签订合作意向协议,拟成立项目公司开展智算中心建设及运营业务[6] - 截至2024年11月,智算中心项目公司尚未成立,2024年年报也未透露更多信息[7] - 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优质投资标的,制定与经营现状和资产布局相匹配的投资战略[7] 财务状况 - 锦龙股份资产负债率高达81.09%,较上年增加3.92个百分点,合并负债总额为191.96亿元[9] - 公司向广东华兴银行申请10亿元借款展期3个月,质押物为持有的东莞证券4%股份[9] - 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冻结公司持有的东莞证券4.4%股权,因公司未能清偿8000万元借款[9] - 公司计划积极推进出售东莞证券股权以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并寻求多元化融资方式[10]
锦龙股份: 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20:11
公司融资安排 - 向广东华兴银行申请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授信额度 使用所持东莞证券6000万股股份提供最高额质押担保 占东莞证券股份总数4% [1] - 将原10亿元借款展期3个月 同时将授信展期至2027年5月 原质押的东莞证券股份相应展期 [2] - 展期后质押所持东莞证券股权比例不超过所持东莞证券股权比例的50% [2]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决定终止转让所持中山证券67.78%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 [3] - 终止原因系防止出售后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 符合《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 [4] - 预挂牌后已有意向受让方接洽 部分意向受让方对中山证券开展了尽调工作 [4]
城地香江: 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未弥补亏损超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9:40
核心观点 - 公司未弥补亏损达6.62亿元 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 公司已从传统房地产成功转型至IDC业务 IDC收入占总营收98% 成为绝对主导业务 [2] - 通过自投自建模式在6个地区布局IDC投资与运营 并中标多个大型智算中心项目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661,850,669.54元 [1] - 实收股本总额为608,944,421.00元 [1] - 亏损主要源于原主营业务退出 资产减值计提及可转债财务费用 [1][2] 业务转型进展 - IDC业务整体收入占比达公司总营收98% [2] - 2024年下半年新增多个大型IDC建维订单 [2] - 通过"制造 建设 投资 运营"全产业链模式发展IDC业务 [2] 业务布局 - 在上海临港 上海周浦 江苏太仓 江苏扬州 江苏仪征 内蒙古呼和浩特等6处开展IDC投资与运营 [3] - 中标中国移动扬州智算中心 中国电信江北仪征智算中心 中国移动内蒙古呼和浩特智算中心等项目 [3] - 采用"投建维"一体化业务模式实施差异化竞争 [3] 管理措施 - 强化内部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运营效率 [3] - 保持应收账款回笼力度 优化回收策略 [4] - 筹备相关业务剥离准备工作 包括资产梳理和剥离方案制定 [4]
频遭重罚,淄博上市企业ST联创到底怎么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5-19 13:15
财务造假与监管处罚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山东证监局责令改正并罚款60万元 时任董事长被实施5年证券市场禁入[1] - 财务造假源于2017年13亿元现金收购上海鏊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通过借用体外资金和购买虚假业绩等方式虚增业绩[2] - 2017年年度报告至2019年半年度报告连续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其中2018年半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占比达83.47%[3] - 造假行为导致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ST)并引发投资者集体诉讼[3] 跨界并购与业务转型 - 2015年启动"化工+互联网"双主业战略 通过高溢价收购多家数字营销公司切入互联网广告领域[2] - 四次跨界并购形成32.7亿元商誉 占总资产比例超50% 为财务危机埋下隐患[3] - 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17亿元 当年净利润亏损19.6亿元 净资产转负[3] - 2020年起出售互联网板块资产 2021年11月完成全部剥离 彻底退出数字营销领域[3] 当前经营状况 - 公司聚焦氟化工与新能源赛道 2024年氟化工板块贡献营收占比超80% 毛利率提升至18.7%[4] - 锂电级PVDF产品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认证 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超50% 市占率跃居行业前五[4] - 年产8000吨PVDF项目二期生产线(5000吨/年)已完成建设安装 具备试生产条件[6] - 公司表示经营状况稳定 业务运转正常 行业头部企业仍为核心客户[6]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关系 - 实控人李洪国在2016-2019年间通过减持套现超7.6亿元 调查期间仍违规减持[4] - 2025年3月复牌后首日封死20%跌停 报收4.68元 较2021年高点29.9元跌幅超85%[6] - 截至5月16日公司市值46.3亿元 需在2026年3月前完成财务追溯调整并通过审核方可申请摘帽[6] - 济南中院已受理多起投资者索赔案件 2018年4月14日至2022年11月21日期间买入的投资者仍可索赔[4]
力诺药包(301188)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5-05-16 17:36
公司业绩与发展趋势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9%,药用包装产业发展机遇大、趋势明朗、需求旺盛,公司将以药用包装为发展重点,扩充产能、强化市场开拓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3379.71万元,较2023年增长12.16%,未来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引入高层次人才、搭建研发团队,在工艺提升和新品开发等方面投入 [3] 耐热玻璃业务发展计划 - 加强新产品研发能力,成立专业设计和品牌推广中心,与大专院校及设计团队联合设计开发新品 [4] - 关注新渠道搭建,打造自主品牌,在杭州成立子公司推广,国内品牌“乐玻乐玻”、国际品牌“borohouse”已注册并在电商渠道销售 [4] 海外业务拓展 - 将全球化发展列为重点战略,考察拉丁美洲、中东地区并取得进展 [5] - 2024年1月与埃及The European Ampoules Company签订投资框架协议,拟收购EAC 51%股权 [5] - 2025年3月与SANTISA LABORATÓRIO FARMACÊUTICO S/A签订《合作投资协议》 [6] 2025年经营目标与战略规划 - 以药用包装为发展重点,扩充产能、强化市场开拓,实现战略转型 [7] - 加快高硼硅耐热玻璃业务转型,开发新品、拓展新渠道 [7] 内部管理提升 - 引入高层次人才,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 [8] - 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8] - 加强研发投入,与外部院校、研究所合作提升生产工艺 [8] - 加强新渠道与自主品牌建设,在杭州成立子公司销售 [8] 股份回购计划 - 2025年2月7日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拟使用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5000 - 10000万元,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回购A股 [9][10]
工业硅:弱势基本面依旧,盘面具备下行驱动,多晶硅:下游继续跌价,盘面弱势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16 10: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工业硅弱势基本面依旧,盘面具备下行驱动;多晶硅下游继续跌价,盘面弱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市场数据:Si2506收盘价8410元/吨,较前一日跌80元;PS2506收盘价37920元/吨,较前一日跌500元 [1] - 基差数据:工业硅、多晶硅不同对标现货升贴水有不同变化,如工业硅对标华东Si5530现货升贴水为+710元 [1] - 价格数据:华东地区通氧Si5530为9100元/吨,多晶硅 - N型复投料为38750元/吨,较前一日跌750元 [1] - 利润数据:硅厂利润新疆新标553为 - 3016元/吨,多晶硅企业利润为 - 3.2元/千克 [1] - 库存数据:工业硅社会库存59.9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25.0万吨 [1] - 原料成本数据:硅矿石新疆440元/吨,洗精煤新疆1450元/吨 [1] - 多晶硅(光伏)价格及利润数据:硅片N型 - 182mm为0.95元/片,多晶硅企业利润为 - 3.2元/千克 [1] - 有机硅价格及利润数据:DMC价格11450元/吨,DMC企业利润 - 975元/吨 [1] - 铝合金价格及利润数据:ADC12价格20400元/吨,再生铝企业利润190元/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琏升科技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和天津琏升科技有限公司少数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从通信业务向“光伏 + 储能”双主业转型 [2][3] 趋势强度 工业硅趋势强度为 - 1,多晶硅趋势强度为 - 1,均表示看空 [3]
一巨头宣布:裁员!
中国基金报· 2025-05-15 09:20
裁员计划 - 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700人,占全球员工的18% [1][2][3] - 裁员主要影响办公室职位,英格兰Castleford风衣工厂的夜班将被取消 [3] - 2020年疫情期间已裁减500个职位,2024年11月宣布削减4000万英镑成本 [3] - 裁员相关一次性成本预计总计约8000万英镑,大部分为现金支出 [3] 成本削减与业务转型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额外节省6000万英镑(约8000万美元)开支 [3] - 成本节约计划涉及采购和房地产等方面 [3] - 公司处于业务转型初期,更加专注于风衣和围巾产品,减少对手袋产品的关注 [6][7] - 首席执行官调整战略和营销方向,试图提升品牌外套产品的人气 [7] 财务表现 - 上一财年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2600万英镑,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100万英镑,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18亿英镑 [5] - 第四季度可比销售额下降6%,好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 [5] - 美洲和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均下降4%,亚太地区销售额下降9% [5] 市场挑战 - 地缘政治发展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5] - 消费信心削弱和生活成本危机影响"有抱负消费者"的吸引力 [5] - 市场对设计师Daniel Lee的作品接受度不高 [5] - 美国业务占全球业务的19%,美国消费者支出前景不佳 [7][8] 战略调整 - 首席执行官表示将增加营销活动的频率并扩大影响力 [8] - 公司进入2025年2月份时美国市场变得有些动荡 [7] - 美国客户在第四季度保持了势头,但随后出现波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