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14只科创债ETF将集中上市 机构投资者成主力买家
环球网· 2025-09-20 10:10
此外,首批10只已上市的科创债ETF自7月17日上市以来规模增长显著。截至9月18日,其总规模已达1257.27亿元,较成立 时增加逾900亿元。其中,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规模为197.61亿元,鹏华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和华夏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规模均超150亿元。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19日,14只科创债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披露将于9月24日集中登陆交易所。这批科创债 ETF于9月12日启动发行,均在一日内完成募集,发行总规模达407.86亿元。 根据公告,14只科创债ETF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普遍较高。截至9月17日,除万家基金旗下产品机构持有比例为93.73% 外,其余11家基金公司相关产品的机构持有比例均超过98%。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显示,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及 保险在内的多家机构参与认购,部分机构单笔投资达数十亿元。 据悉,科创债是由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发行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的债券,是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融资的重要工 具。业内认为,此次科创债ETF的集中成立与上市,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科创企业的研发和项目建设提 供有力支持。 为 ...
信长星会见出席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的科学家代表
南京日报· 2025-09-20 09:48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徐晓,省领导周红波、刘建洋、储永宏参加会见。 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将于20日在江北新区开幕,主题是"青年,世界科学的未来"。 9月19日,省委书记信长星会见出席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的科学家代表。 信长星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科学家表示欢迎。他说,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当 前,江苏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着力打造具 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活力之 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此次论坛会聚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众多知名科学家,大家的研究领域 与江苏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有许多契合点。希望大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用好世界青 年科学家论坛这一重要平台,聚焦前沿领域,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协同创新,为促进国际科技交流、推 动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我们将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携手合作、共赢发展,诚挚 邀请广大青年科学家到江苏创新创业,在这片沃土上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巴里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上海科 ...
我国科技创新实现多项全球第一!“十五五”该怎么做?一文读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0 09:32
多个世界第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系统介绍了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的亮眼成绩。 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10 1科技投入持续增加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2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 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3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 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4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 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5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跻身世界前10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 ...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开幕 沈晓明出席 毛伟明致辞
长沙晚报· 2025-09-20 09:11
9月19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在长沙开幕。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致辞,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省委副书记、岳阳市委书记 谢卫江出席。 9月19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在长沙开幕。 毛伟明致辞。 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嘉宾代表发言。大会发布了湖南省重点科技人才需求,共计275项,需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需求产业涵盖新一代 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空天科技等领域。大会现场还发布了湖南省常用科技人才政策清单,推介了长沙建设全球 研发中心城市,并举行了院士工作站、重要人才团队、重大科研合作项目等签约仪式。 省领导吴桂英、隋忠诚、刘红兵、郭灵计、乌兰、曹志强、陈竞,有关院士专家,知名高校、企业及港澳台优秀人才代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有关 负责同志出席。 深入推进"湘智兴湘"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加快实现"三 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人才支撑。本届大会以"智汇潇湘 湘智兴湘"为主题,包括主场活动、7场重点专场活动以及系列学术交流、产学研对接等配套活 动,将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合作, ...
释放“第一动力” 澎湃发展动能
辽宁日报· 2025-09-20 09:00
针对大面积卫星太阳翼发射面临的重量、体积等约束和难题,沈阳中科新宇空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攻克了堆叠式柔性太阳翼新技术,成果大批量应用于千帆星座重大项目中,技术指标国内领先。 在我省,类似的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接连不断。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全面振兴的关键位置、作为动能 转换的首要力量,不断强化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创新能力和效 能显著提升,全省创新平台持续完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活力加速迸发。 "十四五"期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达24.3%,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7.2%。其中, 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676.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2.24%,创十年来新高。沈阳、大连连续4年进入全球科 技城市集群百强。全球首艘7500㎥液态二氧化碳船、180万吨乙烯"三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问世。科 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正成为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最大增量"。 筑牢科技创新"四梁八柱" 以前,我国涂胶显影机台关键核心部件面临"卡脖子"问题。今年,这一"短板"被辽宁辽河实验室研 发团队成功"补齐",他们 ...
多国企业期待在进博会上获得更多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9-20 07:19
还有45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如期在上海又一次开启"东方之约"。随着进博会布展工作进入 倒计时,各国参展企业对这个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开放"舞台"满怀期待——展示新品,期盼合作,以及迎 接更多发展新机遇。 多年来,进博会被视为全球新品首发首展荟萃的"大舞台"。过去7年,欧莱雅充分抓住进博会"溢出效 应",首发了10余个新品牌、数十款美妆科技和数百款新产品,推动"展品"变"爆品",不仅以全球新品 佳品更好服务中国消费者,也以中国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市场反哺全球创新。 作为连续8届参展的"全勤生",欧莱雅今年将以"美无限,耀八方"为主题参展,在消费品展区、法国馆 与创新孵化专区分设三大展台,将是单体面积最大的日化行业参展企业。该公司将携旗下25个品牌参 展,带来历届最强"首发"新品阵容,其中包括3个亚洲首发新品牌。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表示,"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进博会及同期举行的 虹桥论坛以开放与合作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这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平台,让我们就经济 复苏、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进行交流。它彰显了中国对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定 承诺。这些正让欧莱雅长 ...
贝泰妮八年蝉联云南百强民企创新研发构筑皮肤健康产业壁垒
新浪财经· 2025-09-20 05:13
公司荣誉与战略定位 - 连续八年跻身云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并包揽制造业20强和创新能力奖项[2] - 积极响应云南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政策 致力于打造中国绿色美谷产业标杆[4] - 核心品牌薇诺娜连续八年获天猫金妆奖 连续五年稳居中国敏感肌护肤市场首位[4] 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19亿元 营收占比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5] - 累计完成63家医院皮肤学科临床合作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93篇[5] - 立项国家标准样品4项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及团体标准27项[5] - 新增4项新原料备案 累计自主备案原料达16项居行业前列[5] 品牌矩阵与业务布局 - 形成薇诺娜 瑷科缦 贝芙汀等多品牌矩阵 覆盖多元需求[4][5] - 主品牌薇诺娜实现从专注敏感肌向专研敏感肌战略升级 拓展至美白抗衰市场[5] - 通过内生孵化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发展为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产业集团[5] 国际化与行业趋势 - 以深耕东南亚 辐射一带一路为路径 系统推进海外市场布局[5] - 行业正从人口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 从流量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变[5]
中工国际:打造投建营新引擎 驱动盈利模式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4:18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工程行业外部环境复杂和国内供需不平衡挑战 但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获得发展机遇 并推动向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转型 同时通过多元化融资和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经营质量 [1][3] - 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出现下滑 主要因去年同期项目执行高峰基数较高及一次性投资收益影响 但剔除投资收益后利润总额基本持平 且新签合同额显著增长 综合毛利率和现金流表现优于行业 [1][2] - 公司聚焦投建营三大领域 形成稳定收益运营资产 并拓展医疗工程 机场工程等新赛道 海外工业化项目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国内聚焦新型工业化建设 [1][3] - 公司构建"一体两翼"差异化竞争力 整合设计咨询与高端装备制造优势 形成全产业链协同 并通过创新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3][4]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通过现金分红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并积极开辟高门槛油气工程市场 创造项目建设纪录 [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7.88亿元 同比下滑12.95%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下滑34.86% [1] - 剔除投资收益后利润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8.6%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资产负债率52.55%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97亿元 [2] - 新签合同额21.39亿美元 同比增长33% 在手合同余额95.45亿美元 国际工程生效合同额9.73亿美元 同比增长36% [2] - 医疗工程领域新签6个医院项目 总金额超4亿美元 [3] - 向股东派发2024年度现金分红1.55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2.8% [6] 业务发展 - 打造投建营板块 聚焦环保工程 索道工程和清洁能源三大领域 形成稳定收益运营资产 [1] - 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垃圾发电项目总投资约4.75亿美元 预期税后收益率超8% [4] - 第一条索道天门脱挂索道项目进入试运营期 环保工程实现从BOT到ROT TOT模式创新 [4] - 海外新签哈萨克斯坦纯碱厂二期 土耳其储库三期等工业化项目 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3] - 国内承接银行数据中心 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等新型工业化建设项目 [3] - 开辟伊拉克油气工程市场 9区油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创造伊拉克同类项目建设最短工期纪录 实现"四零目标" [5][6] 科技创新与转型 - 公司向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转型 将科技创新视为核心引擎 [3] - 建立全覆盖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实现科技管理从0到1系统搭建 [3] - 集团科技专项获支持资金1550万元 搭建创新协作平台 [4] - 成立"大科学工程与先进工业设计创新联盟" 开展跨领域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4] - 构建"一体两翼"竞争力 整合中国中元设计咨询能力与北起院高端装备制造优势 [4] 融资与合作 - 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 与中国信保 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紧密合作 [3] - 应对传统融资模式不可持续和两优贷款额度减少挑战 [3]
“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9-20 04:11
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在多个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 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 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记者王美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会上介绍,这5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 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
机构大手笔布局 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20 02:25
◎记者 赵明超 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日期敲定。9月19日,14只科创债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将于9月24日集中上 市。从基金持有人结构来看,其中11只科创债ETF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98%。在业内人士看来, 随着科创债ETF的密集成立,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从债券ETF规模看,加上这14只科创 债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迈上新台阶。 多家机构大手笔买入 与此同时,科创债ETF助力债券ETF总规模迈上新台阶。从已上市债券ETF来看,据Choice测算,截至9 月18日,债券ETF总规模为5678.5亿元,加上这14只科创债ETF,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引导资金流向科创领域 科创债是指发行主体为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企业或者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债券,是债券市场 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第二批科创债ETF的陆续成立,将引导更多 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支持科创企业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等。 除了新发火热,已上市的首批10只科创债ETF规模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据Choice测算,自7月17日上市 以来,截至9月18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规模合计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