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倒计时启动!一场改变能源未来的展会
江南时报· 2025-05-21 11:25
全球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现状 - 生物质能凭借"零碳"属性和循环利用特性在能源体系中崭露战略价值 但2025年数据显示其转化成本仍较传统能源高出15%-20% [1] - 原料供应受季节和地域限制导致稳定性不足 制约行业规模化应用进程 [1] - 东南亚加速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通过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碳交易机制驱动产业扩张 [1] - 中亚国家借助"一带一路"引入中国高效生物质锅炉技术 推动区域供热系统低碳化改造 [1] - 欧美市场技术成熟度高 亚太新兴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2] 亚太国际生物质能展(APBE2025) - 第12届APBE将于2025年8月8-10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 聚焦行业创新发展 [3] - 展会涵盖生物质全产业链 包括收集加工到最终利用的各环节设备与技术 [4] - 同期联合举办多个专题能源展 推动生物质能与热能 光储产业跨界融合 [4] - 预计吸引全球100多个国际商协会及媒体参与 构建综合性商贸平台 [5] - 往届展会已吸引来自乌克兰 德国 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者 [5]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新技术迭代突破和新产品场景落地为行业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1] - 展示内容包含高效生物质锅炉 先进燃烧设备 生物质气化技术等前沿技术 [4] - 行业正通过技术创新 供应链优化及政策协同破解成本与供应瓶颈 [1] - 推动产业发展从"绿色"向"深绿色"跃升 探索"零碳"商业新蓝海 [5]
氢能:从试点探索到有序破局
中国化工报· 2025-05-21 10:26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推进 [1] - 2024年中国氢气年产能超5000万吨,生产消费总规模超365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2] - 化石能源制氢仍占主导地位,其中煤制氢产量约2070万吨(占比56.7%),天然气制氢760万吨(20.8%),工业副产氢770万吨(21.1%),电解水制氢32万吨(0.9%) [2] 氢能生产与消费结构 - 主要生产消费区域集中在山东、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等传统重工业基地 [2] - 合成甲醇和合成氨是最大消费领域,分别消耗氢气995万吨(27%)和950万吨(26%) [2] - 炼化和煤化工领域氢气消费量分别为600万吨(16%)和405万吨(11%) [2]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进展 - 2024年新建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35个,新增年产能4.8万吨,同比增长62% [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建成项目超90个,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占全国产能的45%和44% [3] - 电解水制氢已应用于交通、炼化、合成氨、冶金、供热、发电、储能等多个领域 [3] 氢能价格趋势 - 2024年全国平均生产侧氢能价格降至30元/千克以下,消费侧降至52元/千克以下 [4] - 2024年12月生产侧价格28元/千克(同比下降15.6%),消费侧48.6元/千克(下降13.7%),创历史新低 [4] - 示范城市群价格优势明显,生产侧27.4元/千克,消费侧45.7元/千克,与非示范城市群价差逐步缩小 [4] 技术突破与装备创新 - 制取技术:实现单堆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商业运行,兆瓦级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下线,规模化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投运 [5] - 储运技术:完成70兆帕大容积W型储氢瓶安装,5吨/天氢液化系统投产,国内首条掺氢高压管道竣工 [5] - 6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重大技术装备目录,覆盖制储输用全环节 [6] 工业应用与国际合作 - 工业应用:实现可再生氢耦合煤化工、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高炉富氢冶炼、纯氢多稳态竖炉等示范项目 [6] - 国际合作:与德国、沙特、约旦、越南等国签署协议,探索在中东、东南亚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项目 [6] 未来发展展望 - 2025年是推动氢能产业迈过经济性拐点、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年 [7] - 需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国际合作 [7]
东方日升成功交付澳大利亚首个异质结技术大型太阳能项目
全景网· 2025-05-21 10:11
项目交付与技术应用 - 公司成功向澳大利亚最大电力供应商AGL Energy交付澳大利亚首个异质结技术大型公用事业太阳能项目Canally Solar Farm的全部光伏组件,项目位于新南威尔士州Canally Almond Orchard园区并已并网发电 [1] - 项目采用11,000块高性能异质结伏曦组件,工作温度范围-40℃至85℃,年衰减率仅0.3%,温度系数低至-0.24%/℃,显著提升发电效率 [1] - 配套5MWh储能系统预计帮助园区削减85%柴油消耗,每年减少10,900吨"范围一"碳排放,相当于减少3,000余辆燃油车运行 [1] 市场影响与战略意义 - 该项目验证公司在全球高端光伏市场的技术实力,为亚太清洁能源项目树立创新标杆 [2] - 异质结技术契合全球能源行业可持续化、高效化转型趋势,公司通过深度研发有望重塑行业技术标准并推动技术规模化普及 [2] - AGL Energy认为该项目突破传统光伏组件性能瓶颈,为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发展树立新标杆 [3] 技术优势与环保效益 - 异质结组件在极端温度下高效运行,特别适应澳大利亚高温环境,发电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技术 [1] - 项目直接支持区域碳中和目标,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1][3] - 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全球能源结构优化,技术路线选择精准匹配行业转型核心需求 [2]
特斯拉: 正在崛起的能源巨头
美股研究社· 2025-05-20 20:14
作 者 | Louis Stevens 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 毫无疑问,2025 年第一季度对特斯拉(NASDAQ:TSLA)是一个艰难的季度。 特斯拉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3%,伴随而来的是汽车收入下降20%,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 进一步下降。 但是,尽管本季度和 2024 年对特斯拉来说都是艰难的,特斯拉依旧有利好的一面。 首先,电动汽车年总销量仍有很长的增长空间,即使市场份额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总 体增长也应该会拉动特斯拉的年汽车销量,尽管增幅很小(相对于过去几年的预期而言)。 特斯拉在其最重要的市场也遭遇了市场份额的损失。 一个有吸引力的模式是,一家较为成熟的公司经营着一条持久且盈利的业务线;在此基础上, 它又拓展了新的、令人兴奋的、快速增长的业务,这些业务可以促进盈利增长,并随着时间的 推移拉高股价。 过去十年来,苹果公司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 此外, 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 大幅下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Model Y的更新换代,而更新 换代恰逢工厂改造。实际上,Model Y的生产在2025年第一季度停产了数周。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在第一季度,我们推出了过去两年来最畅销的车型,并在 ...
百川畅银(300614) - 百川畅银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20 18:10
行业前景与业绩 - 公司所处甲烷治理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包括沼气、煤矿瓦斯气等可燃气体可用于发电,沼气来源多元化 [2] -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5亿千瓦,环保产业呈现“精细化治理 + 多元协同”特征 [3]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维持垃圾填埋气发电基石业务,拓展动物养殖沼气等多元化沼气发电领域,探索煤矿瓦斯气、油田伴生气发电业务 [3][4][10] - 发展移动储能供热、碳减排等业务板块,推进国际市场填埋气发电项目布局与光伏发电业务全球化开发 [3][4][10] 项目运营与盈利情况 - 哥伦比亚科尔多瓦光伏发电项目2023年投产,2024年营业收入1419万元,已实现盈利 [5] - 2025年哥伦比亚巴兰基亚市和马来西亚怡保市两个沼气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国外其他在建项目将陆续投产 [7] 方法学与交易情况 - 公司已提交垃圾填埋气发电方法学 [6] - 公司近期通过英国CTX碳交易所完成一笔5万吨VCUs的交易 [10] 业务应用场景与规模 - 移动储能供热业务用于取代天然气锅炉等,用户包括工业生产厂家等,还可用于园区、小区供能及商超供冷 [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入运营的移动储能供热车有291台 [1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移动储能供热业务营业收入为3106万元 [10] 2024年亏损原因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4476万元(含商誉减值3107万元) [10] - 会计政策影响,约1.27亿元补贴收入未确认,影响2024年未确认营业收入2539万元及净收益 [10] - 增值税退税收入减少1695万元,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财务费用2969万元 [10]
天津推动虚拟电厂运营商参与需求响应
中国电力报· 2025-05-20 11:36
虚拟电厂建设与推广 - 支持工业电力用户、大型商业综合体、酒店、公共建筑等参与虚拟电厂建设 [1] - 推动虚拟电厂运营商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电力市场交易 [1] - 鼓励电力用户利用虚拟电厂和5G技术加强电能替代负荷聚合 [1] 可再生能源应用 - 电力用户开展电能替代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供能 [1] - 鼓励企业、园区等推动屋顶光伏建设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1] - 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加快新型储能多场景示范应用 [1] - 鼓励电力用户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促进灵活消纳 [1] 节能与能效提升 - 鼓励针对产业链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 [2] - 挖掘节能潜力,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 [2] - 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开展锅炉节能改造、能量系统优化 [2] - 培育绿色数据中心,优化设备布局、制冷架构以提升电能使用效率 [2] 行业活动 - 2025年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未来发展研讨会将于5月22-23日在合肥举办 [2] - 会议聚焦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体系及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2]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走向世界 创投行业潜力巨大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11:29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崛起 - 中国新质生产力正迈向世界,投资潜力无限,创投行业在这一进程中可发挥关键作用 [1] - DeepSeek开源旗舰模型V3和推理模型R1,其推理效果可与OpenAI的o1媲美,成本仅为国际同类大模型的三十分之一 [1] - 中国与全球AI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缩短至两三个月,DeepSeek是中国AI能力"出圈"的代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能力已跻身世界第一阵营 [1] 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突破 - 2024年全球大药企License-in的30%来自中国优秀生物医药创业企业,而2019年这一数字为0 [2] - 中国已从海外先进医药的主要承接国转变为License-out的主要发源地 [2] 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 - 过去20年,中国出口第一大品类从纺织等制品转变为机器、机械、电气设备、消费电子及其零部件等,占全年出口总额的42% [2] - 车辆、航空、船舶运输等增长迅速,新能源电动车全球竞争力强劲 [2] 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 - 大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小米等,海外业务占比逐年上升 [2] - 中小企业如石头科技、影石创新、禾赛科技、梅卡曼德机器人等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海外业务表现出色 [2] 创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 创投具有高风险容忍与长期价值锚定的特性,愿意冒风险支持技术创新 [3] - 中国绝大部分创投投资投向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等科技创新领域 [3] - 1990年以来,拿过创投钱且2010年后创立、市值超千亿美元的企业,全球有7家,其中6家来自中国 [3] 未来投资机遇 - 人工智能将从基础设施投资转向赋能千行百业,2025年起有望带来巨大机会 [3] - 生物医药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小众病种受关注等机遇 [3] - 再生能源领域,未来能源大国将是制造和科技大国,新材料研发和新能源设备设计是关键 [3]
启明创投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正在走向世界,创投行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IPO早知道· 2025-05-20 10:14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全球竞争力 - 中国新一代AI能力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DeepSeek R1的推理效果接近OpenAI o1,成本仅为后者的三十分之一,大幅缩短中美技术差距至2-3个月[4][6] - 除DeepSeek外,阶跃星辰、面壁智能、智谱AI、无问芯穹等企业同样展现中国AI领域的集群竞争力[5] - 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从License-in到License-out的转变,2024年全球大药企30%的专利引入来自中国企业,2019年该比例为零[8] 科技企业国际化趋势 - 中国出口结构升级,机械/电气设备/消费电子占比达42%,新能源车、航空船舶等成为增长最快品类[9] - 头部科技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等),但尚未突破50%,而美国科技七巨头海外收入普遍超50%[9][10] - 中小科技企业全球化表现亮眼: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全球销量第一,影石创新海外收入占比80%,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市占率领先[11] 创投行业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 - 创投资本通过高风险容忍和长期价值锚定特性,重点投向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等领域[15] - 2010年后全球7家千亿美元市值初创企业中6家来自中国,凸显中国创新企业的投资回报潜力[16] - 未来投资机会集中在AI应用普及(2025年起)、生物医药(老龄化/罕见病)、再生能源(技术驱动能源转型)等领域[18] 资本市场合作展望 - 创投机构计划通过输送优质拟上市企业、参与公司治理、探索并购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质量[19] - 深圳交易所将深化与创投合作,加速新质生产力企业成长[2][19]
金风科技(02208)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19 23:14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947.2百万人民币,综合利润率为21.78%[6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568百万人民币,股东权益加权平均回报率为1.48%[61]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外部销售能力总计为2,587.65MW,同比增长80.16%[36] 用户数据 - 2024年中国风电发电量为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风电渗透率达到10.1%[14]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35.4GW,占中国电力结构的15.6%[14] 订单与资产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订单 backlog 为51.09GW,其中外部订单 backlog 为48.6GW[44]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计31,236百万人民币,占总资产的20%[67]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库存和合同资产总计18,090百万人民币,占总资产的11%[67] 负债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利息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0,255百万,占总负债的43%[71]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3.05%[71] - 截至2025年3月底,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为8.75%[7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经营现金流出总额为人民币1,636百万[76] - 2024年第一季度,净经营现金流出为人民币6,054百万[75] - 2024年第二季度,净经营现金流出为人民币2,097百万[75] 市场趋势 - 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1.6GW,同比增长3.9%[5] - 2024年中国大陆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85.5G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0%[8] - 美国以5.4GW位居第二[8] - 2024年陆上风电109.9GW,同比增长3.7%[5] - 2024年海上风电11.7GW,同比增长6%[5]
启明创投邝子平:把握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科技企业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19 21:51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 - 中国新质生产力正在走向世界,投资潜力巨大,创投行业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1] - DeepSeek的"出圈"证明中国AI能力在全球生成式AI浪潮中处于最前列,生物制药领域同样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创造世界先进产品[1] - 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趋势显著,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小米等海外业务占比逐年上升,但尚未超过50%[3] 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案例 - 大型科技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小米海外业务占比逐年上升[3] - 小型科技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如石头科技(全球扫地机器人销量第一)、影石创新(Insta360,海外业务占比80%)、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全球市占率提升)、梅卡曼德机器人(AI视觉解决方案)[4] - 未来中国有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创投行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提供投资机会[4] 创投行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 创投具有高风险容忍与长期价值锚定特性,最愿意支持技术创新[5] - 创投作用机制是从输血到造血的创新闭环,能参与企业造血过程并寻找最有潜力创业者[5] - 中国绝大部分创投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包括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等[5] 未来投资机会展望 - 人工智能领域将从"能用"转向"好用",2025年后将赋能千行百业带来巨大投资机会[6] - 生物医药领域因人口老龄化及小众病种关注度提升,将迎来新一代创新机会[6] - 再生能源领域未来五十年将由制造和科技大国主导,新材料研发与新能源设备设计是关键[6] -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也被看好[6] 创投机构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 创投机构可向交易所输送优质待上市企业,参与企业管理提升治理规范[6] - 启明创投尝试收购兼并,助力中国新质生产力企业更好成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