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工业上半年运行稳中向好,创新发展活力增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10:56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 6和2个百分点 [3]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 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 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 2%,资产总计达40 4万亿元,同比增长6 6% [3] 细分行业表现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 3%和12 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 3%、3 8%和7 6% [4] - 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 9%,比上年同期提高7 4个百分点 [4]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 1万辆和1565 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 5%和11 4% [5] - 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 5%,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 2%,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3 5%、10 4%和35 6% [5] 经济效益与投资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 3万亿元,同比增长7 8%,利润总额7912 1亿元,同比增长9 4% [6]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 2%,比上年同期高0 1个百分点 [6] - 上半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8%,通用设备和汽车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6 6%和22 2%,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别下降7 8%和15 6% [6] 外贸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 0亿美元,同比增长7 1%,其中出口额4659 4亿美元,同比增长12 4% [9]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3 9%,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6 7%,对欧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2 3%,对东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4 2% [9] 创新与绿色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全部机械工业高1 3和5 4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的比重分别达82 8%和82 6% [8]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 8万辆和693 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 4%和40 3%,市场渗透率达44 3% [8]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新增发电装机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占比高达89 9% [8] 重大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投运,国内首个高国产化率F5燃机项目投产发电 [10]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和国内首台300兆瓦级变速抽蓄机组取得突破 [10]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4台核主泵验收交付,全球唯一的第四代核能技术钍基熔盐堆建成并稳定运行 [10] 挑战与风险 - 外部环境趋紧,国际贸易承压,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对行业运行构成扰动 [11] - 需求端面临下行压力,7月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在临界值以下,66%的企业反馈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 [12]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持续在2%左右波动,已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 [12] - 应收账款总额达9 3万亿元,同比增长9 4%,平均回收期为105 3天 [13]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 5%左右 [14] - 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持续加码加力,保障机械工业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平稳增长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14]
向“新”求变 借“智”跃升——来自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观察
新华网· 2025-08-04 10:29
智造新趋势 - 脑机接口技术被列入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强脑科技通过建立大脑和外部设备信号通路为残疾人康复、脑疾病治疗提供解决方案[3] - 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实现无人商超值守,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2030年全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1%,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4][5] - 中盐集团利用盐穴资源建设世界首座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3年累计调峰电量3.82亿度,并开展盐穴储氢深度研究[5][6] 消费新趋势 - 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数智平台交易额占比达65%[7][8] - 锦上添花文旅集团通过元素打包创新解决传统文旅痛点,携程提出利用AI/AR技术创造高浓度情感体验满足情绪消费需求[8] -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服务超6亿个人客户,打造智慧文旅平台助推消费增长,推出"幸福生活版"聚合高频场景服务特定群体[9] 生态新变革 - 宇树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全球领先,智能材料为多领域提供基础支撑[11][12] - 拓尔思提出AI大模型与数字孪生结合破解数实融合难题,联合飞机强调低空经济需基础设施配套[12] - 恒银金融建议改革国资考核机制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泰豪集团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产业人才并在东北建设产业园[13]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机构:以中国资产为核心的港股配置价值仍然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0:17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4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0.5%,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联想集团、小米集团涨幅居前,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美团跌幅居前 [1] - 7月A股与港股主要股指涨幅2%到5%,南下资金流入达1356亿港元,创近期新高 [1] 券商推荐与市场热度 - 42家券商8月金股推荐中港股标的达54只,推荐次数77次,环比增加16次及16只标的,增幅分别为26.23%和42.11% [1] - 平安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具有低估值和交易活跃优势,中长期走势乐观,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等科技板块 [1]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21.23倍,处于发布以来18%分位点,即低于82%时间的估值水平 [2] -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具备高弹性、高成长特性,向上动能较大 [2] 投资工具与标的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可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场外联接A/C代码为013402/013403 [2]
记者观察| 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反内卷”?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9:57
反内卷政策下的投资主线 - "反内卷"成为当前市场核心投资主线 政策持续推进将带来产业整合与投资机会 [1]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重点方向 [1] -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将获重点支持 行业自律强化可避免恶性竞争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欧基金指出行业演变将以年度为单位渐变 上市公司股价与基本面关联度提升 [1] - 朱雀基金强调政策纾困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 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加速 [1] - 信达澳亚基金预测"反内卷"将渗透至汽车、地产、零售等多行业 品质优先企业将脱颖而出 [1] 投资策略聚焦 - 短期关注底部行业估值修复 中期布局竞争格局优化 长期押注创新与出海突围 [2] - 投资逻辑从政策预判转向技术突破与全球化能力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2] - 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科创领域受年轻基金经理青睐 符合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战略 [2] 企业筛选标准 - 天弘基金建议跟踪企业经营改善信号 重点关注毛利率等财务指标 [1] - 仅维护行业生态、保障员工股东利益的企业能获得市场认可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已启动 [2] (注:doc id=3内容为技术指标选股信息 与行业/公司分析无关 已按规则跳过)
拓空间 有效投资潜力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4 09:56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张官高速控制性工程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合龙,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该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呼和浩特—北海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4% [6]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8%,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为5.3% [3]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 [3]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6% [5][6] 能源与新兴产业投资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近70%,新型储能及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增长超30% [6]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7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6] 政策与投资方向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全部下达,将加快项目进度并强化监管 [7] - 国家拟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优化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机制,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核电、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 [7] - 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民生补短板等领域被列为未来投资潜力方向 [8]
“中国第一套硫酸装置”89岁转型再出征
南京日报· 2025-08-04 09:48
公司动态 - 南化公司电子级硫酸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电子级硫酸制备技术取得实践突破 [1] - 新装置采用蒸发提纯法生产,产能达2万吨/年,是在1936年建成的中国第一套硫酸装置基础上改造升级 [2] - 公司为保障装置成功运行,提前对20名骨干进行脱产培训,并制定针对性清洗方案确保设备管道清洁 [2] 技术突破 - 电子级硫酸属于超净高纯试剂,是半导体工业八大关键化学试剂之一,在芯片生产中用于去除晶片杂质 [1] - 公司生产的G4级电子级硫酸纯度极高,每克金属离子含量低于百亿分之一,直接影响半导体元件成品率和性能 [2] - 该技术突破使89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套硫酸装置"成功转型,焕发新生 [1][2]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以电子级硫酸为起点,向电子级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电子化学品领域扩展,构建高端产业链 [3] - 目标打造中石化电子级化学品生产基地,在UP-SS级电子化学品市场形成规模优势 [3] - 此次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升级发展奠定基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 [3]
港股开盘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华泰证券:港股回调带来结构性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9:41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4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指数跌0.31%,恒生科技指数跌0.66%,国企指数跌0.35% [1] - 科网股跌多涨少,网易微涨0.1%,阿里巴巴跌超1% [2]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 - 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但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不改 [3] - 配置建议: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尤其科技板块;短期关注中报业绩,如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港股创新药及非银金融 [3] 国信证券 - 港股资金面内资外资共振宽松,估值对A股仍合理,科技、医药板块长期修复空间大 [3] 东吴证券 - 海外风险上行担忧:美元资产上涨或减少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关注;对等关税截止日临近,市场预期税率"缓"+"降" [3] - 若A股及港股无法快速收复重要关口点位,或对市场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3] 中信证券 - 部分细分行业信心增强,盈利预期上修,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消费电子 [4] - 科技股盈利预期小幅下调,主因外卖补贴扰动的互联网平台 [4] - 港股大市调整延续轮动结构,业绩或成短线行情主要看点 [4] 中泰国际 - 港股升势健康,驱动逻辑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但短期超买情绪堆积 [4] 平安证券(香港) - 港股优势:低估值、交易渐趋活跃;中长期乐观,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创新医药、消费属性中医药及医疗板块 [4] 热点事件 -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等,促进融资成本下行 [5]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7.3万人,创9个月新低 [5] - OPEC+同意9月石油日产量提高54.8万桶,计划12月底前评估每日166万桶增产计划 [5] 公司动态 财务表现 - 电讯盈科:上半年收入189.22亿港元同比增7%,净亏损4.45亿港元同比收窄4% [6] - 信义光能:上半年收入109.32亿元同比减6.5%,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减58.8% [6] - 信义玻璃:上半年收入98.21亿元同比减9.7%,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减59.6% [6] - 信义能源:上半年收入12.1亿元同比增7.7%,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23.4% [6] 盈喜公告 - 德翔海运:预计中期净利润1.8亿-2亿美元同比增220%-255% [6] - 联华超市:预计中期净利2500万-5500万元 [6] - 西藏水资源:预计中期净利润3600万元同比增300% [6] - 福田实业:预计中期净利润3070万港元同比扭亏 [6] - 港银控股:预计中期净利增长至不低于1700万港元 [6] 盈警公告 - 香港中旅:预期中期净亏损超7000万港元同比盈转亏 [6] - 保利置业集团: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跌40%-50% [6] 汽车销量 - 比亚迪股份: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49.03万辆同比增27.35% [6] - 长城汽车:前7个月汽车销量67.42万台同比增3.57% [6] - 理想汽车-W:7月交付新车30731辆 [6]
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潜龙勿用也勿疑-20250804
长城证券· 2025-08-04 09:1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A股市场在内外因素交织下呈现"科技强、周期弱"的分化格局,短期缺乏进一步向上动力但长期向上趋势未变 [1][3][18] - 中美关税展期90天缓解短期贸易摩擦担忧,但需关注8月美欧新关税落地影响 [1][9] - 7月政治局会议重心转向"落实落细现有政策",首次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对传统行业将产生重塑 [1][10] - 网信办约谈英伟达事件反映中美科技与贸易议题捆绑施压的态势 [10] - 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导致降息预期再度推迟,美联储对9月降息持谨慎态度 [11]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7/28-8/1)A股主要指数普遍回调:上证指数周跌0.94%,深证成指周跌1.58%,创业板指周跌0.74%,科创50周跌1.65% [1][9] - 全市场日均成交额1.81万亿元,显示市场分歧较大 [1][9] - 行业表现呈现明显分化,科技板块相对强势,周期板块回调 [1][9] 政策解读 - 7月政治局会议实现从短期修复到长期筑基的视角跃升,强调"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 [10] - 宏观政策要求财政"加快债券发行+兜牢三保底线"与货币"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协同发力 [10] - "反内卷"政策落脚点在于提高生产质量而非简单出清产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2][18] 行业配置建议 - 银行板块:7月11日以来持续调整,可能重新成为对冲市场波动的选择 [4][21] - 液冷板块:AI算力需求爆发(2024年规模725.3 EFLOPS,同比+74.1%)推动液冷技术成为刚需,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10.1亿元增长至2027年315.5亿元(CAGR超40%) [5][21] - 液冷技术面临系统设计复杂性、施工风险和高成本等落地挑战,需全链路服务支持 [5][21]
新兴产业用电量激增44.6%!数据中心、新能源车成用电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22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从用电量增速看,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了较强的市场韧性。除气 温因素外,用电量数字变化的背后,也隐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新趋势。从用电结构来看,新兴产业用电量延续增长势头,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的优 化与新质生产力的推进。 新兴产业成为用电增长核心驱动力 新兴产业对用电负荷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在国家"两新""两重"等政策加力扩围下,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相关产业用电量增速迅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 热门赛道拉动相关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6月份,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4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新能源汽车整车制 造用电量同比增长13.0%。 在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生产基地的扩张,在传统能源基地的用电结构中注入了"绿色制造"的新成分。在浙江,县域经济中的智能家电、跨境电商等 产业,推动县级电网负荷持续攀升。在广东,数据服务用电量大增,支撑大湾区数字产业集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35.20亿 千瓦时,同比增长44.43%。 新兴产业成为用电量的关键变量,正在深刻改变电力供需的底 ...
走近大国重器丨位于地面的“空中考场”
低空飞行器复合型风洞的技术特点 - 风洞由48个风机构成工业级风墙,形似飞机引擎矩阵,高度达两层楼[7][11] - 风洞全长47米,分为入口整流段(高12米宽14米)、闭口试验段(宽4.5米高3.5米)和风墙区(宽8米高6米)[12] - 闭口试验段可模拟5-50米/秒风速(相当于15级风),风墙区可模拟17米/秒风速(7级风)[12] - 采用航空级风洞与工业级风墙系统融合的创新结构,具备测力、流场可视化、动态扰动等全场景测试能力[16] 风洞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 - 是国内首个针对低空飞行器领域的生产型风洞,填补了中型和大型低空飞行器抗风性试验的空白[13] - 风墙面积达48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满足中大型低空飞行器抗风测试要求的设施[16] - 可模拟城市复杂风环境(如珠江新城楼宇间气流),支持悬停、过渡到巡航阶段的全气动性能评估[16] - 相比传统风洞降低了企业使用门槛,解决了排期长、尺寸限制等问题,有效降低企业成本[13] 广天院的综合研发能力 - 除风洞外还拥有飞演指控中心、航电实验室、光学测试实验室和33平方公里飞行试验场等平台[17] - 试飞空域高度达120米,能满足多旋翼和固定翼飞行器的起降试飞需求[17] - 提供从室内抗风测试到室外试飞的全链条服务,实现"模拟到实飞"一体化验证[18][19] 未来发展计划 - 将开发台风级强风和城市复杂湍流测试模块,拓展更多应用场景[19] - 计划构建风洞"数字孪生"模型,引入AI驱动的实时数据分析系统[19] - 打造国内首个试验设施共享与数据开放的低空飞行器公共服务平台[19] - 正在推动制定低空飞行器抗风性测试的国家或行业标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