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出海

搜索文档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创新药独立行情贯穿全年,左侧板块下半年有望反转
国金证券· 2025-05-05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景气度反转,业绩端增速止跌回升,股价表现有望整体性走强 [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和2025Q1除创新药板块外,医药板块景气度有待复苏,整体业绩承压,利润端下滑,股价表现较弱 [1][13][18] - 政策、基本面和市场面压制因素基本出清,2024年业绩基数前高后低,看好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反转 [1][21] - 创新药赛道是2025年医药投资主线,关注创新药出海和仿创结合龙头,以及会议数据和海外BD合作 [21][39] - 2025Q1部分左侧板块景气度改善,建议自下而上寻找投资机会,如精麻药物、连锁药房等 [21] 各板块总结 药品板块 - 创新药龙头商业销售和BD业绩持续兑现,营收与BD收入上行,潜力大单品预期增强,成长空间和估值修复获支撑 [22] - 生物药板块营收连续2年高增速,未来有望保持,中国创新药企研发成果进入兑现期 [28] - 全球领先创新品种进入业绩放量期,国际临床突破或BD项目涌现,BD收入将成常态化收入 [34] - 中国创新药企在国际市场取得进展,部分企业海外销售和授权收入增长,全球医药BD交易Top20中中国药企占4席 [38] - 建议关注细分赛道龙头和“真创新”及国际化引进能力领先的药企 [39] 生物制品板块 - 2024年整体业绩承压,疫苗等赛道受影响明显,但有成长潜力标的 [40] - 长效干扰素作为慢乙肝临床功能性治愈基石药物潜力大,特宝生物产品持续放量,看好25年增长 [45][46] - 胰岛素集采接续后企业表现分化,内资厂商有望扩大市场份额,看好国产替代加速 [55][57] - 血制品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滑,关注关税政策变化,国内白蛋白市场进口占比高 [58][63] - 生长激素价格体系稳定,渗透率有成长空间,关注行业格局变化 [64] - 疫苗板块业绩承压,HPV疫苗关注男性适应症,带状疱疹疫苗渗透率有提升空间,流感疫苗降价有望提升渗透率 [67][73] 药店板块 - 24年消费环境变化,非药销售下降,四类药减少,政策促进行业健康但门诊统筹待落地,龙头调整门店布局,利润端承压 [73] - 25年Q1部分龙头业绩边际改善,后续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受益于政策、门店优化、高基数消化、降本增效和政策落地预期 [75][79] 医疗服务及医美板块 - 2024年终端消费需求不足,部分细分板块受价格竞争和集采影响,价格端有压力 [3] - 25Q1医疗服务需求稳健,板块龙头业绩增长,全年有望延续良好趋势 [3] 中药板块 - 2024年收入和利润端承压,25年价格体系影响减弱,后续有望逐季好转,呈现前低后高增长节奏 [4] 医疗器械板块 - 24年国内市场需求和价格偏弱,海外市场拓展成增长主要动力 [4] - 随着基数下行和国内市场复苏,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拐点 [4] 投资建议 - 关注创新药赛道,把握创新医药投资机会,重点看好创新药出海龙头和仿创结合龙头,关注会议数据和海外BD合作 [21][39] - 自下而上寻找左侧赛道投资机会,如精麻药物、连锁药房、化学发光、部分中药品种等 [21] - 相关标的:科伦博泰、华东医药、人福医药、特宝生物、益丰药房、新产业、康方生物、华润三九、太极集团、聚光科技等 [5]
科伦药业(002422):大输液及中间体中长期格局稳定,创新药出海具有市场潜力
华源证券· 2025-04-30 1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输液及中间体中长期格局稳定,创新药出海具有市场潜力,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33.7/3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6.7%/23.2%/17.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1/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5][7]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36.21元,一年最高/低价为38.08/25.72元,总市值57,865.51百万元,流通市值47,285.72百万元,总股本1,598.05百万股,资产负债率27.48%,每股净资产14.45元/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54|21,812|21,921|23,626|25,650| |同比增长率(%)|13.44%|1.67%|0.50%|7.77%|8.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56|2,936|2,739|3,373|3,963| |同比增长率(%)|43.74%|19.53%|-6.72%|23.17%|17.48%| |每股收益(元/股)|1.54|1.84|1.71|2.11|2.48| |ROE(%)|12.49%|13.06%|11.35%|12.89%|13.87%| |市盈率(P/E)|23.56|19.71|21.13|17.15|14.60|[6] 事件 - 公司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同比 - 29.42%),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 - 43.07%) [7] 各业务板块情况 大输液及中间体业务 - 竞争格局较好,2025年降本增效有较大费用压缩空间。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8.7%,同比下降7.1pct;销售费用率为14.38%,同比下降3.3pct;管理费用率为6.88%,同比上升1.5pct;研发费用率为11.03%,同比上升2.95pct [7] - 2024年大输液收入89.12亿元,同比 - 11.85%,销量43.47亿瓶/袋,同比 - 0.70%,毛利率为60.16%,同比下降3.83个百分点。受集采影响,部分药品销售金额下降,但通过降本增效、集约化生产,加之药品回款周期缩短,业务经营质量明显提升,密闭式输液量占比较上一年提升1.89个百分点 [7] - 2024年川宁生物收入57.58亿元,同比 + 19.38%,毛利率为36.39%,同比提升4.82个百分点。其中硫氰酸红霉素收入17.46亿元,同比 + 12.68%;青霉素类中间体收入22.63亿元,同比 + 17.44%;头孢类中间体收入11.51亿元,同比 + 42.78% [7] 创新药业务 - 科伦博泰创新药临床进度方面,二线及以上TNBC已于24年11月获批;3L EGFRmt NSCLC 25年3月获批;2L EGFRmt NSCLC的NDA于24年10月受理,已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此外,1L NSCLC(PD - L1 TPS≥1%)、1L NSCLC(PD - L1阴性)、1L EGFRmut NSCLC(联合奥希替尼)、1L TNBC和2L + HR + /HER2 - BC研究处于3期阶段 [7] 公司发展前景 - 公司为国内从仿制向创新转型较为成功的代表型企业,2014 - 2023年十年期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近119亿元,截至目前,在大输液、原料药、创新药等领域已成长为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头部企业,尤其创新药领域已进入全球市场商业化兑现前夕,未来具有较大想象空间;原料药板块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布局较早,逐步进入兑现期;大输液作为传统基本盘竞争格局较好,未来有望保持相对稳健 [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3,974|6,974|9,156|11,672| |应收票据及账款|6,098|6,903|7,440|8,077| |预付账款|383|426|459|498| |其他应收款|126|196|211|229| |存货|3,801|3,997|4,131|4,413| |其他流动资产|3,554|3,093|3,184|3,292| |流动资产总计|17,936|21,588|24,581|28,181| |长期股权投资|4,210|4,610|5,010|5,410| |固定资产|11,807|11,005|10,338|9,796| |在建工程|1,204|1,322|1,248|1,007| |无形资产|1,223|1,136|1,072|1,005| |长期待摊费用|77|63|25|25| |其他非流动资产|859|904|943|975| |非流动资产合计|19,380|19,041|18,635|18,218| |资产总计|37,316|40,629|43,216|46,399| |短期借款|2,457|2,457|2,457|2,457| |应付票据及账款|2,574|2,707|2,798|2,990| |其他流动负债|4,106|5,325|5,566|5,953| |流动负债合计|9,138|10,490|10,821|11,399| |长期借款|879|879|879|879| |其他非流动负债|561|561|561|561| |非流动负债合计|1,440|1,440|1,440|1,440| |负债合计|10,578|11,930|12,262|12,839| |股本|1,601|1,598|1,598|1,598| |资本公积|7,732|7,735|7,735|7,735| |留存收益|13,146|14,803|16,843|19,240| |归属母公司权益|22,480|24,136|26,176|28,573| |少数股东权益|4,259|4,563|4,778|4,987| |股东权益合计|26,738|28,699|30,954|33,560|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37,316|40,629|43,216|46,399|[8]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1,812|21,921|23,626|25,650| |营业成本|10,537|10,969|11,337|12,113| |税金及附加|276|293|315|342| |销售费用|3,493|3,507|3,780|4,104| |管理费用|1,308|1,359|1,418|1,488| |研发费用|2,171|2,083|2,363|2,437| |财务费用|66|130|121|113| |资产减值损失|-131|-105|-113|-123| |信用减值损失|-109|-76|-82|-89| |其他经营损益|0|0|0|0| |投资收益|345|316|316|316|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0| |资产处置收益|1|3|3|3| |其他收益|339|285|285|285| |营业利润|4,426|4,002|4,699|5,444| |营业外收入|9|9|9|9| |营业外支出|150|123|123|123| |其他非经营损益|0|0|0|0| |利润总额|4,285|3,888|4,585|5,330| |所得税|923|845|997|1,158| |净利润|3,362|3,043|3,589|4,172| |少数股东损益|426|304|215|209|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36|2,739|3,373|3,963| |EPS(元)|1.84|1.71|2.11|2.48|[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税后经营利润|3,362|2,660|3,206|3,789| |折旧与摊销|1,298|1,390|1,456|1,468| |财务费用|66|130|121|113| |投资损失|-345|-316|-316|-316| |营运资金变动|-286|700|-478|-508| |其他经营现金流|398|486|486|486|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4,493|5,051|4,475|5,032|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1,819|-838|-838|-838|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3,304|-1,213|-1,455|-1,679| |现金流量净额|-644|3,000|2,183|2,515|[8]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 | | |营收增长率|1.67%|0.50%|7.77%|8.57%| |营业利润增长率|21.13%|-9.59%|17.42%|15.8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9.53%|-6.72%|23.17%|17.48%|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15.82%|12.41%|-11.40%|12.46%|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51.69%|49.96%|52.01%|52.78%| |净利率|15.41%|13.88%|15.19%|16.26%| |ROE|13.06%|11.35%|12.89%|13.87%| |ROA|7.87%|6.74%|7.81%|8.54%| |ROIC|13.48%|12.39%|15.02%|17.14%| |估值倍数| | | | | |P/E|19.71|21.13|17.15|14.60| |P/S|2.65|2.64|2.45|2.26| |P/B|2.57|2.40|2.21|2.03| |股息率|0.71%|1.87%|2.30%|2.71%| |EV/EBITDA|9|11|9|8|[8]
机构看好我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跟踪同标的产品费率最低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近期大幅“吸金”,上市以来份额增长超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2:06
值得关注的是,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发稿,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当前管理费率与托管 费率分别为0.4%、0.07%,其费率在同为跟踪国证港股通指数的产品中最低。 消息面上,多家A股、港股创新药企发布亮眼财报以及在研产品的阶段性突破进展。此外据证券时报, 近期全国多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壮大发展,并提出医药产业基金的相关规划。 在更高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日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表署名文章中提出,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 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 响力。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我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NewCo模式成为创新药出海新选择,国家政策 鼓励创新药发展,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持续看好创新药行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收盘,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7)近一年涨幅达48.11%,在同类指 数中居首。相关ETF方面,跟踪国证港股通指数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交投活跃。港股通 创新药ETF工银当日成交额达1.54亿元,换手率5.58%,最新规模为27.27亿元。资金流向方面,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新”:如何捕捉创新药出海红利?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9 18:25
中国创新药出海 - 中国创新药出海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主线 [1] - 2024年license out海外大药企的交易占比接近30%,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提升 [2] - 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 [2] - 全球5000亿美金+的新药市场,有望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2] - 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 [2] 医药行业现状与展望 - 医药行业内需持续回暖 [2] - 随着医药行业监管进入常态化,国内医疗需求和医疗行为逐渐修复 [4] - 2025年产品型企业将迎来恢复性增长 [4] - 各项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持续推出落地,支付端、准入端、投融资端均有望看到显著改善 [4] - 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开始体现长期成长空间 [5] 投资布局方向 - 创新药:产品有全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的pharma和biotech [6] - 进口替代率低,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 [6] - 医药行业未来2-3年会持续展现出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 [9] 基金经理背景与业绩 - 基金经理张韡是医药科班出身,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专业 [7] - 张韡管理的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4%,汇添富达欣排名6% [9] - 过去一年,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排名前20% [9] - 张韡的前十大重仓很稳定,"创新"是她一以贯之的投资主线 [9]
全球创新药投融资环境复苏!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现涨1.45%,实时成交额5.72亿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4-29 11:04
全球创新药投融资环境复苏 - 全球创新药投融资环境有所复苏 多肽 ADC等细分领域创新研发蓬勃兴起 加速推动CXO行业景气度上行 研发生产外包需求有望逐步改善 [1] - CXO上市公司相关订单开始逐步改善且产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看好CXO上市公司业绩边际改善 [1] - 创新药行业研发投入大 研发周期长 全球投融资环境复苏可助力创新药企增加新管线布局 [1] 药明康德业绩表现 - 药明康德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96 55亿元 同比增长20 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 72亿元 同比增长89 06% [1]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与表现 - 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 4月28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7倍 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 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1] - 4月29日港股市场低开高走 港股创新药板块领涨大科技赛道 药明康德涨超7% 科伦博泰生物-B 凯莱英涨超5% 三生制药 乐普生物-B 康诺亚-B 药明合联 康哲药业涨超3%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2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6亿元 [1]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 国产创新药出海 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2]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 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 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 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 国产创新药出海 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2]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北京和深圳相继发布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政策文件 涵盖研发创新 临床试验 注册审批等多个方面 特别强调对创新药械的支持 包括资金奖励 缩短临床试验时间 优化注册审批流程等措施 旨在促进创新药械的高质量发展 [2] - 政策支持为创新药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 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2] 相关产品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 创新药ETF(159992) [3]
CXO龙头全球竞争力仍然强大!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1.77%,实时成交额超7亿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行业投资价值凸显,药明康德业绩超预期,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消化性价比高,不同创新药ETF各具特点,创新药出海趋势向好 [1][2] 公司业绩与地位 - 4月28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布超预期业绩,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维持2025年415亿 - 430亿营收指引 [1] - 药明康德为大药企提供多年高品质服务,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都是其合作伙伴,2024年来自这些企业收入达166.4亿元 [1] 行业估值与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2月21日市盈率64倍,4月28日降至27倍 [1] - 4月29日港股市场高开高走,港股创新药板块领涨大科技赛道,多只成份股涨幅超3%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2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6亿元 [1] 创新药ETF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1]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汇聚全球CXO龙头和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2] 创新药出海情况 - 创新药板块投资价值在于持续强化的出海趋势,体现在数量、质量和技术突破上 [2] - 2024年国内达成79起新药license out交易,2025年前五月完成24笔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超20亿美元 [2]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创新药板块成“心头肉”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16:11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外部环境缓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反弹迅速,业绩释放与出海成关键,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有望提高,且整个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回归长牛 [1][4][11] 港股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自今年4月7日大跌20.55%并于4月9日触底713.02点后快速反弹,4月25日盘中达阶段高点979.92点,接近前高1000.95点,最大累涨幅度达37.43% [1] - 以4月6日收盘价953.29点计算,港股创新药整体涨幅已填平4月7日跌幅并即将回到前高,年初至今涨幅达31.03%,反超恒生科技指数的12.48%,显示出显著抗风险能力和防御属性 [3] 港股创新药企业业绩情况 - 港股创新药企业业绩大爆发且超市场预期,是行业集体性业绩回暖,成为行业指数上涨主要动力之一 [4] - 2024年,12家百亿市值以上规模的港股创新药企中10家营收增速为正,8家营收利润同为正增长,营收增速最大的是云顶新耀 - B,为341.8%,扣非净利润增速最大的是信达生物,为91.8% [4] 港股创新药企业出海情况 - 近年来中国药企海外License - out交易跨越式发展,2020年交易额约110亿美元,2024年达5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前两月超80亿美元 [6] - 对外授权交易增长原因包括交易结构升级、国际认可度提升、商业模式创新,NewCo模式对国内Biotech公司友好,至少六家本土企业采用该模式出海 [8] 港股创新药行业发展环境 - 医药行业有减肥药、双抗药物等新产业趋势带来投资机会,中国在生物药领域有竞争优势,国家加大对创新药出海支持力度,医保局支持创新,集采边际向好 [9]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情况 - 今年年初以来南向资金涌入港股,4月以来医疗保健行业成为南向资金净流入第二的行业,净买入量达14.80亿股 [11] - 港股医药板块估值相对安全,医药生物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7.1倍,处于2021年以来16.1%分位数,市净率为2.0倍,处于2021年以来27.6%分位数 [12] - 百亿港元市值以上创新药公司中,百济神州等多家公司市销率均位于2021年以来20%以下分位数,明显被低估 [12]
闷声发大财!一不留神,这一赛道历史新高了!股民:我还在观察,结果已经翻好几倍了...
雪球· 2025-04-24 15:53
长按即可参与 宠物双雄,历史新高 宠物经济板块今天表现亮眼,天元宠物20%涨停,乖宝宠物涨超15%,路斯股份、科拓生物涨超10%,中宠股份涨停。 其中 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今天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 FREE 7 2 2 | | | --- | --- | | 301498 盘后交易04-24 15:16:45 北京 | | | 119.98 +16.05 +15.44% | 1.86万人加自选 ***** CN 融 通 | | 量 45488手 高 121.34 开 103.89 | 总市值 479.97亿 | | 低 103.00 换 2.54% 额 5.16亿 | 市盈TTM 70.52 | | 股价异动 历史新高 +1.53% 现价105.52 | 09:31 | | 分时 五日 日K 周K 月K | 季K 年K 分钟。 | | 均线 MA5:104.52 10:100.76 20:95.07 60:92.61 | 0 前复权 | | 128.14 | 121.34 · | | 104.74 | | | 81.35 | | | 57.95 | | 41.36 成交量 45488手 MA5:23748手 ...
创新药板块继续狂飙,“白色黄金”涨价,兄弟科技、尔康制药直线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4-24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4日早盘,国际金价反弹市场进入避险情绪,A股三大指数震荡翻红,农业等板块领涨,前期高位股退潮,创新药和维生素板块表现亮眼 [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主要指数反复震荡后翻红,上证指数3311.49,深证成指9954.70,北证50为1354.89,科创20为1010.52,创业板指1955.38,万得全A为4980.95,全市场2500多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量萎缩近1000亿元 [2][3] - 万得全A涨跌分布中,跌2574只,涨2592只,成交额5361.16亿,预测成交额1.16万亿,缩量1019亿 [4] 创新药板块 - 昨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大涨,今日早盘继续狂飙,港股凯莱英涨超14%,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跟涨;A股金凯生科开盘涨停,凯莱英随后涨停,荣昌生物等跟涨 [4] - 金凯生科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1.83%,净利润4741.7万元,同比增长183.24%;凯莱英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约15.41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约3.27亿元,同比增长15.83% [5] - 多位分析人士称关税政策对创新药出海几乎无影响,中泰国际指出对港股医药主要企业影响有限,创新药出海多与海外药企合作研发,授权费无需缴纳关税 [5] 维生素板块 - 早盘维生素板块持续冲高,兄弟科技开盘短暂下挫后直线涨停,尔康制药也直线涨停,卫信康、花园生物等跟涨 [2][6] - 4月22日,“白色黄金”维生素D3市场“核爆级”涨价,台州海盛将饲料级VD3国内报价从450元/公斤提至600元/公斤,出口价飙升至75美元/公斤,创2023年以来新高 [8] - 4月国内主要厂商集体停报,市场流通货源紧张,欧洲市场库存告急,VD3价格加速上行 [8] - 尔康制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8.19%,净利润2811.26万元,同比增长868.91% [8]
突然暴涨47%!QDII资金回流,港股“烟蒂股”行情大热
券商中国· 2025-04-23 07:21
港股医药医疗赛道投资趋势 - 资金正搜寻港股"烟蒂股","母凭子贵"的投资逻辑可能引发更多基金经理关注 [1] - 绿叶制药子公司博安生物单日暴涨66%,乐普医疗子公司心泰医疗单日暴涨47%,显示增量资金回流港股市场的新趋势 [2] - 港股医药医疗赛道"烟蒂股"持续被挖掘,公募一季度报告显示医疗QDII基金大幅减持美股医疗器械股,转向A股和港股医药资产 [2] 基金持仓策略变化 - 基金经理多采取直接持有母公司的策略,如买入微创医疗而非其子公司微创机器人,持仓绿叶制药而非博安生物 [3] - 截至3月末,多只A股基金将乐普医疗纳入前十大重仓股,但未持有其港股子公司心泰医疗 [3] - 子公司估值重构的飞升行情促使基金经理重新思考"母凭子贵"的投资逻辑 [3] 公司业绩表现 - 心泰医疗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62.22% [4] QDII基金持仓调整 - 多只重仓波士顿科学的QDII基金已将该股减持出前十大重仓股,大幅减持美股医疗器械股 [5] - 某医疗主题QDII基金美股仓位从第一大仓位降至不足30%,A股仓位升至第一大仓位,新增多只A股和港股医疗股 [6] - QDII基金凶猛减持美股、拥抱A股及港股医疗股的现象解析了港股"烟蒂股"频频跃升的原因 [6]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港股医疗板块悲观预期已充分消化,新兴技术进步如创新药、AI等推动板块修复,创金合信基金看好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方向 [7] - 2025年医药医疗有望表现相对收益,估值和资金配置达历史低分位,存在反转机会 [8] - 医药行业新产业趋势如减肥药、双抗药物、ADC药物、细胞治疗等带来新投资机会,中国在生物药领域具竞争优势 [8] - 医保局支持创新,集采边际向好,医药行业IP出海受关税影响不明显 [8]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支持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加速审批上市,2025年商保政策元年和创新药企业收入爆发式增长将利好行业 [9] - 创新药出海势头强劲,一季度对外授权数量、金额及全球占比继续走高,中国企业贡献全球最亮眼数据的70% [9] - 一季度披露的2024年业绩显示,超预期和提前实现盈利的创新药企业较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