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对赌

搜索文档
万润科技起诉六被告追偿1.58亿元业绩补偿款 深圳中院已立案受理
巨潮资讯· 2025-08-13 09:30
核心诉讼事件 - 万润科技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六被告履行《2019年业绩承诺协议》约定的补偿义务 追偿剩余未支付业绩补偿款约1.58亿元 案件已被法院立案受理 [1] - 六被告包括唐伟 方志明 冯华 杨子明 梁俊及新疆天天向上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业绩承诺协议内容 - 2019年9月9日签署《增加业绩承诺协议》 约定标的公司2019年至2024年累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1.7亿元 [1] - 若未达标 六被告需以现金补足差额 [1] 业绩实现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标的公司仅完成承诺业绩的7.2% 累计实现净利润约1224.59万元 [1] - 实际业绩与承诺金额相差约1.58亿元 [1] 补偿履行情况 - 六被告未在收到书面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补偿款 [1] - 公司已根据已收到的现金及质押股票的公允价值计提业绩补偿款4142.75万元 [1] - 剩余约1.58亿元补偿款因履约存在不确定性 尚未在2025年财务报表中计提 [1] 案件进展与会计处理 - 本案尚未开庭审理 最终判决及执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2] - 后续将根据会计准则及案件进展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2] 标的公司背景 - 深圳日上光电主要从事LED照明业务 [2] - 万润科技此前收购其股权时 交易对方曾作出业绩承诺 [2] 行业影响分析 - 上市公司对并购标的设定业绩对赌条款是常见风控手段 [2] - 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标的公司经营未达预期 [2] - 若标的公司业绩大幅不及预期 可能引发补偿纠纷 甚至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2]
股价年内最高上涨超200%的汇成真空,遭第四大股东减持近129万股,已退出持股5%以上股东行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7:05
股东减持 - 持股5%以上股东南山架桥在近3个交易日内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28.78万股,持股比例由6.29%下降至4.999994%,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 [1] - 南山架桥减持均价为163.14元/股,不考虑交易成本可变现约2.1亿元 [2] - 南山架桥此前提出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本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2] 股东背景与投资回报 - 南山架桥于2018年通过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方式成为公司股东,当时公司投后估值约为7.35亿元 [1] - 南山架桥初始投资成本为5000万元,持股510.20万股,后因业绩对赌未完成获得118.575万股补偿 [3] - 截至8月12日公司总市值超过160亿元,南山架桥通过减持已收回投资成本并实现盈利 [1][3]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今年1月的55元附近上涨至7月底的180元/股,年内最高涨幅超210% [1] - 8月12日收盘价为161.40元/股,较今年首个交易日开盘价61.76元/股涨幅达161% [4]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2亿元,归母净利润6800余万元,同比分别下降0.35%及16.02% [5]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82%,但归母净利润下滑17.76% [5]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为真空镀膜设备企业,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富士康、比亚迪等 [4] - 公司有"真空镀膜设备第一股"和"'果链'细分行业第一股"之称 [4]
业绩承诺期未满 华神科技变卖医药流通资产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03:55
公司战略调整 - 华神科技近期宣布出售旗下医药流通子公司西藏康域药业51%股权,挂牌底价为6378.06万元,此举旨在集中资源聚焦优势业务[2][3] - 公司表示出售西藏康域股权是基于战略发展规划和实际经营情况,以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3] - 华神科技近两年宣称重点推进非医药板块资产剥离,但此次出售的是医药流通子公司[2] 西藏康域药业交易详情 - 华神科技2023年8月以5100万元收购西藏康域51%股权,当时评估增值率达242.64%,形成商誉4278.07万元[6] - 此次出售挂牌价为6378.06万元,较收购价溢价25%,评估机构给出的股东权益评估值为1.25亿元[4][6] - 交易设置了业绩对赌,承诺2023年8-12月、2024年、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0万、2000万、2500万元[6] 西藏康域经营状况 - 2023年8-12月实际净利润1567.24万元,完成率104.48%,但2024年净利润1678.43万元,完成率仅83.92%[6][7] - 2024年及2025年1-4月营收分别为2.2亿元和5949.08万元[8] - 四川证监局指出西藏康域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包括未完成实物流转即确认收入等[2][8] 华神科技整体经营情况 - 2023年公司营收10.03亿元,同比增长14.92%,其中医药业务营收5.11亿元,同比增长21.17%[6] - 但净利润持续下滑,2022年4121.75万元,2023年2765.95万元(同比下降32.89%),2024年亏损669.02万元[9][10] - 医药业务占比从48.33%上升至73.74%,建筑钢结构业务占比从33.47%降至10.03%[9] - 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4500-5500万元,主要因中成药集采影响、建筑钢结构业务收缩及子公司试生产费用增加[11]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现要跨界收购,增值率高达325%!
IPO日报· 2025-08-08 10:30
公司战略转型 - 绿通科技计划斥资5.3亿元跨界收购半导体设备企业江苏大摩半导体51%股权,以应对业绩下滑和战略转型需求[1]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增资扩股"两步走策略,第一步以4.5亿元收购46.9167%股权,第二步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6923%股权[4] - 收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IPO超募资金,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仍有16.90亿元未使用[5] 业绩表现与市场困境 - 2024年公司净利润暴跌45.98%至1.4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同比下降26.16%[9][10]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3.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3%,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及美国"双反"调查影响[12]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12] 收购标的分析 - 大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晶圆量检测设备,产品覆盖6至12英寸晶圆产线,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14][15] - 2023年营收2.31亿元,净利润5857万元;2024年营收增至2.70亿元,净利润6511万元,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15] - 评估增值率高达325.74%,净资产账面值2.26亿元,评估值9.64亿元[6] 交易条款与预期效益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机制,大摩半导体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和90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2.4亿元[6] - 大摩半导体预估毛利率35%-45%,远高于绿通科技2024年的26.41%,有望改善公司整体盈利结构[16] - 公司明确收购旨在拓展半导体领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15] 公司历史与跨界尝试 - 绿通科技成立于2004年,长期专注于高尔夫球车、观光车等场地电动车研发制造[8] - 2024年公司通过产业基金完成对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企业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50%股权的战略投资[12]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 现要跨界收购 增值率高达325%!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21:36
核心交易 - 绿通科技计划斥资5.3亿元跨界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2]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加增资扩股两步策略 先以4.5亿元收购46.9167%股权 再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6923%股权[3] - 全部资金来源于IPO超募资金 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未使用超募资金达16.90亿元[4] 交易估值与对赌 - 大摩半导体净资产账面值2.26亿元 评估值9.64亿元 增值率达325.74%[6] - 设置业绩对赌机制 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2.4亿元 未达标将以现金补偿[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从2022年14.71亿元降至10.81亿元 同比下滑26.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1%[8] - 2024年营收进一步降至8.31亿元 降幅23.13% 归母净利润暴跌45.98%至1.42亿元[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 同比下降26.16%[9]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53.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14.63%[12]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 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13] 标的公司业务 - 大摩半导体专注于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晶圆量检测领域 产品覆盖明暗场缺陷检测设备/套刻仪等主流品类 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16] - 已实现部分设备自主研发 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GlobalFoundries等全球龙头晶圆厂[16] 标的公司财务 - 2023年实现营收2.31亿元 净利润5857万元 2024年营收增至2.70亿元 净利润6511万元 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16] - 预估毛利率35%-45% 远高于绿通科技2024年26.41%的毛利率水平[17] 战略转型动机 - 公司坦言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寻找外延增长机会 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领域[14] - 收购旨在实现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形成新利润增长点[16] - 此前2024年已通过产业基金战略投资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企业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50%股权[14]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现要跨界收购,增值率高达325%!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21:2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计划斥资5 3亿元跨界收购半导体设备企业江苏大摩半导体51%股权 以实现战略转型 [1] - 公司受美国市场萎缩和贸易摩擦影响 业绩连续大幅下滑 2024年净利润暴跌45 98%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53%骤降至14% [1][4] - 公司坦言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寻找外延增长机会 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领域 [7] 收购方案细节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增资扩股"两步走策略 第一步以4 5亿元收购46 9167%股权 第二步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 6923%股权 [3] - 全部资金来源于公司IPO超募资金 2023年上市时超募资金净额16 96亿元 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仍有16 90亿元未使用 [3]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机制 大摩半导体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 8000万元和90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2 4亿元 [3] 公司业绩下滑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 71亿元降至10 81亿元 同比下滑26 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 71% [4] - 2024年营收降至8 31亿元 降幅23 13% 归母净利润暴跌45 98%至1 42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 同比下降26 16% [5]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3 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 63% [7]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 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 [7] - 公司2024年通过产业基金完成对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 50%股权的战略投资 涉足快递物流应用材料领域 [7] 标的公司情况 - 大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4月 是国内半导体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领域的重要企业 [8] - 公司产品覆盖明暗场缺陷检测设备 套刻仪等主流品类 适用于6至12英寸晶圆产线 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 [8] - 2023年营收2 31亿元 净利润5857万元 2024年营收增至2 70亿元 净利润6511万元 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 [8] - 大摩半导体预估毛利率35%-45% 远高于公司2024年的26 41% [9] 收购目的 - 收购旨在实现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8] - 通过纳入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优质资产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8]
“昂贵”并购引发股价“两连跌” 透景生命扩张得与失
贝壳财经· 2025-08-07 20:53
收购计划 - 公司计划分三步收购康录生物82%股份,交易总金额3.28亿元,其中首阶段收购72.863%股份,2026-2027年可能进一步收购9.137%股份 [6] - 宣布收购后公司股价两连跌,市值缩水2.02亿元至27.37亿元,8月7日小幅回升1.84%至17.15元/股 [1][4][5] 收购标的分析 - 康录生物专注FISH和PCR分子诊断领域,拥有FastProbe®快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病理诊断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7] - 标的2024年营收9729.79万元,净利润1696.17万元,2025年1-5月营收3653.65万元,净利润685.52万元 [22] - 评估基准日股东权益1.22亿元,评估值4亿元,增值率226.53%,主要因销售渠道、研发管线等无形资产未入账 [17][18] 战略协同 - 收购可形成"流式荧光+PCR+FISH"多维技术布局,提供肿瘤诊断全流程解决方案 [8] - 双方在三级医院渠道(占公司客户69.53%)存在协同,公司规模化生产和渠道优势可赋能标的 [9][10] - 标的产品可补充公司非集采类产品线,预计带来新收入增长点 [3][14] 公司业绩背景 - 公司连续三年利润下滑,2022-2023年营收从7.16亿元降至5.43亿元,净利润从1.25亿元降至8940万元 [11][12] - 2025Q1营收同比降19.53%至7489万元,虽净利润同比增47.17万元但仍承压 [13] - 业绩下滑主因HPV和肿瘤标志物产品集采导致收入降幅大于出货量降幅 [12] 业绩对赌条款 - 标的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9150万元,分年度为2200/3150/3800万元 [21] - 各年研发费用需不低于营收10%,未达标将触发补偿机制 [21] - 当前标的盈利水平与承诺存在较大差距,完成难度较高 [22]
跨界并购,知名A股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5:23
收购交易概述 - 罗曼股份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收购武桐高新39.23%股权 交易完成后成为标的公司第一大股东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孙建鸣及孙凯君 标的公司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4] - 上海八荒以33.21元/股受让罗曼股份550万股(占总股本5.0455%) 总对价1.83亿元 交易完成后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6]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股权转让方武桐科技与股份受让方上海八荒同属上海武创大智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体系[7] 业绩承诺与担保安排 - 武桐高新2025年至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4亿元 若未达标由武桐科技与上海八荒现金补偿 不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若仍未补足由孙建鸣及罗景投资先行偿付[7] - 上海八荒将其所持全部550万股罗曼股份质押给孙建鸣及罗景投资作为担保[8] 标的公司情况 - 武桐高新成立于2023年12月 成立时间不足两年 主要从事AIDC算力服务器与集群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业务[9][11] - 标的公司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仍处于发展阶段[1][11] 收购战略与风险 - 收购旨在优化整合资源 完善产业布局 拓展业务领域 提升盈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预计不影响现有主业及财务状况[8] - 公司坦言无算力行业管理经验 运营管理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将面临考验 存在收购整合风险[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88亿元(同比增长12.70%) 净亏损348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053.93万元)[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9.44%) 净利润1441.64万元(同比下降20.68%)呈现增收不增利状况[12] 市场反应 - 8月6日公司股价高开5.03%后迅速下挫 盘中跌近7% 午市收盘报35.49元/股(下跌6.09%)[12] - 当日换手率5.21% 成交金额2.04亿元 总市值38.45亿元[13]
再升科技拟2.31亿现金收购迈科隆49%股权 标的股权处于司法冻结状态|速读公告
新浪财经· 2025-08-02 08:02
收购交易概述 - 重庆再升科技拟以2.31亿元现金收购四川迈科隆真空新材料有限公司49%股权,同时获得剩余17.6668%股权的表决权委托,从而取得董事会控制权并将迈科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完成后,迈科隆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有助于快速扩展产业链并提升在高效节能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1][3] 标的公司情况 - 迈科隆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真空绝热板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在家电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形成成熟应用体系 [1] - 迈科隆2024年度净利润为2706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60万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为1.06亿元 [2] - 交易作价基于收益法评估的股东权益价值4.71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3.66亿元,增值率为346.18% [2] 关联交易与股权结构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迈科隆股东郭彦系再升科技控股股东郭茂的姐姐,且杨兴志与郭茂曾有同事关系 [2] - 迈科隆股权结构为杨兴志持股66.6668%、郭彦持股22.2221%、重庆益源智持股11.1111% [1] 交易风险与条件 - 杨兴志目前有2件执行信息,涉及执行标的分别为3448万元和2.08亿元,其持有的迈科隆66.6668%股权已被司法冻结 [2][3] - 协议约定杨兴志持有的股权解除司法冻结为交易生效前提条件,若2025年11月30日前未达成则协议自始无效 [3] 业绩承诺与协同效应 - 杨兴志承诺迈科隆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4.65亿元、5.60亿元、6.48亿元,累计不低于16.74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承诺分别为1600万元、2733万元、4328万元,累计不低于8661万元 [4] - 再升科技表示迈科隆的产品在冰箱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成熟,与公司现有真空绝热板芯材、膜材业务形成协同 [3] 关联交易规模 - 再升科技与迈科隆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为3.46亿元,2025年度预计发生金额为3.81亿元 [2]
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易主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03:54
股东结构调整 - 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大冢拟出售约2.9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从20.7%降至4.99% [3] - 交易对手包括上实资本旗下基金、We'Tron及管理层投资平台,We'Tron将成为新第一大股东持股26% [3][5][6] - 大冢表示出售是为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增长并提升公司价值,剩余股份将作为战略持股 [3][6] 交易细节 - 迈泰克拟受让1.35亿股(占比7.3%),We'Tron受让1.35亿股,GoalCarol等受让2000万股 [5][6] - 上实资本为上海国资全资子公司,迈泰克99.9977%资金来自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 [6] - 微创医疗董事会称上实资本将助力公司核心业务拓展及潜在战略并购 [7]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10.31亿美元(+9.6%),亏损2.69亿美元,经营现金净流出4966.9万美元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收入同比下降不超过4%,亏损不超过1.1亿美元 [8] - 截至2024年末现金7.13亿美元(较2023年缩水3亿),借贷总额15.97亿美元,资产负债率68.5% [8] 业务表现 - 2024年仅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业务盈利,手术机器人业务亏损9092.7万美元(同比收窄37.3%) [10][11] - 2025年上半年除手术机器人外其他主要业务收入均下降或增速放缓 [11] - 公司已分拆心脉医疗、心通医疗等5家子公司上市 [10] 对赌协议 - 2024年融资协议要求2025年全年亏损不超过5500万美元,2026年全年净利润不少于9000万美元 [9][10] - 微创心律管理有限公司若未能在2025年7月17日前上市或市值不足15亿美元将面临赎回风险 [11] - 2025年7月16日宣布重组心律管理业务与心通医疗合并,存在不确定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