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两新
搜索文档
虚报套取近38亿元“两重”“两新”资金,跑步机、杠铃也来蹭车
搜狐财经· 2025-06-27 19:53
资金使用问题 - 厦门大学将价值169.61万元的体育馆跑步机、杠铃等设备纳入"先进教学及科技设备"清单申报并获批,套取"两重""两新"资金约169万元 [1] - 申领环节有37.91亿元被虚报套取 [1] - 分配环节有4个项目通过地方财政专项债券和"两重""两新"资金合计获取资金比总投资多7236.85万元 [1] - 使用环节有153.68亿元被虚列支出或挤占挪用,其中83.08亿元为虚列支出,70.6亿元被挪用于"三保"或其他项目 [1] 企业骗补行为 - 云南5户家电销售企业通过虚假交易手段骗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171.21万元 [2] 资金规模与分配 - 2024年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3000亿元用于"两新"工作 [1]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5000亿元支持"两新"工作 [2] 监管措施 - 财政部表示将指导各地履行项目和资金管理主体责任,管好用好补贴资金 [2]
审计报告披露多项挪用资金问题,涉四百余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7:02
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 92个地区挤占挪用地方专项债资金651.8亿元 主要用于"三保"和偿还国企债务 [2] - 13省违反专款专用规定 将灾后恢复重建国债资金57亿元挪用于偿还贷款本息或"三保" [2] - 中央财政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153.68亿元被虚列支出或挤占挪用 [3] "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审计 - 6省通过以拨代支虚列支出83.08亿元 4省将70.6亿元挪用于"三保"或其他项目 [3] - "两重"建设涉及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资金规模7000亿元 [3] - "两新"工作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资金规模3000亿元 [3] 重点民生资金挪用情况 - 110县侵蚀义务教育补短板资金40.89亿元 用于偿还政府债务或修建办公楼 [3] - 13省挪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406.26亿元 违反社会保险法专款专用规定 [3][4] - 16省175县截留惠农补贴41.64亿元 拖欠农户补贴最长9年 [4] 审计整改机制 - 国家审计署建立贯通协同工作机制 细化重大问题牵头承办部门 [4] - 全面整改情况将于2024年底前依法公告 已解决部分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问题 [4]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两重””两新”持续发力,经济呈现较强韧性
诚通证券· 2025-06-17 16:41
工业生产 - 5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从6.1%降至5.8%,环比增速达0.61%,内需接力外需拉动生产[1][15] - 4、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8.1%、4.8%,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仅0.9%、0.6%,外需拉动减弱[12][15]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6.2%,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17] 投资情况 - 前5月全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10.9%降至10.4%,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8.5%,均处较高增速[2][25][26] - 前5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7%,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市场复苏力度待增强[2][25][33]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好于4.9%的市场预期,环比增长0.93%[3][48] - 5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53%,通讯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42.7%[3][54] 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元,高于预期值2.05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46万亿元[3][58] - 5月末M2、社融余额同比增速分别维持在7.9%、8.7%,用于稳增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仍有9000多亿元发行空间[1][12][15][58][59] 风险提示 - “两重”“两新”效果可能阶段性波动,房地产市场有待进一步提振,中美关税谈判存在不确定性[3]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两重”“两新”持续发力,经济呈现较强韧性
诚通证券· 2025-06-17 16:33
工业生产 - 5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从6.1%降至5.8%,环比增速达0.61%,内需接力外需拉动生产[1][12] - 4、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8.1%、4.8%,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仅0.9%、0.6%,外需拉动减弱[9][12]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6.2%,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13] 投资情况 - 前5月全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10.9%降至10.4%,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8.5%,均处较高增速[2][18][19] - 前5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7%,开工、竣工面积及销售面积降幅均有扩大[2][25]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好于4.9%的市场预期,环比增长0.93%[3][35] - 5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53%,通讯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42.7%[3][39] 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元,高于预期和上年同期,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46万亿元[3][42] - 5月社融余额同比增速8.7%,M2同比增速7.9%,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7.1%[42] 风险提示 - “两重”“两新”效果可能阶段性波动,房地产市场有待进一步提振,中美关税谈判存在不确定性[3]
同心·大调研|聚焦发挥“两重两新”政策效能 台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9:21
两重两新政策效能 - "两重"政策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政策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实施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一年,目标是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和稳定锚 [1] 两重建设进展 - 南宁国际铁路港2025年一季度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货物9376标箱,同比增长4882%,成为中越班列重要集结点 [3] - 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直接连通西江与北部湾,计划2026年底建成,将为中国西南地区货物提供出海通道 [3] - 上海临港新片区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生产线自动化系统高效运转,推进国产大飞机制造 [3] - 上海浦东新区"浦发·零碳绿谷"构建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固废资源利用率达989% [4] 两新政策实施 -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依托新能源产业布局,在铝合金材料研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提升,成为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商 [6] - 美团上海总部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突破1800万单,通过新技术新场景激活消费新动能 [6]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通过全年龄段体验设计推动冰雪经济与休闲旅游融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6] 两岸产业合作 - 上海台资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发展态势良好,广西面向东盟近7亿人口市场,与台企管理经验形成互补 [9] - 建议在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领域开展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与内需市场对接联动 [9] 政策建议 - 建议完善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机制,围绕基础设施、制造业升级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4] - 建议综合运用财税、信贷、价格等手段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消费场景 [7] - 建议加快推进"两重"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做好"两新"工作推动消费提质增效 [9]
农业农村部:努力争取增量政策,积极推动纳入“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
快讯· 2025-06-11 21:40
农业农村部消息,6月11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 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十五五"时期加 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全面梳理农业农村各行业领域需求任务,进一步把情况摸 透、问题找准,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谋划更有力的工作抓手。要按照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 编制总体安排,组织推进各项规划编制,强化与国家规划的衔接,结合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 思路目标,谋划务实举措,做到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有针对性操作性。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广泛开展调研论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经营主体和相关方面意见建议,回应群众和社会关 切,确保规划务实管用、经得起检验。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 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科技创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努力争取增量政 策,积极推动纳入"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 ...
第二批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完成发行 总规模395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6-10 16:51
专项债发行情况 - 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395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其中国新发行230亿元,诚通发行165亿元,期限均为10年,票面利率2 09% [1] - 本次专项债是两家央企自获批5000亿元专项债额度后发行的第二批,首批500亿元已于2024年11月28日发行 [2] - 参与认购的合规投资者数量显著增加,国新20家、诚通29家,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踊跃认购 [1] 专项债产品特征 - 专项债具有精准直达特点,支持央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包括重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产品期限设计合理,以长期限为主,匹配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推动耐心资本支持央企 [2] - 市场化发行强化政银企合作,实现政策引领、金融助力和企业发展多重目标 [2] 资金用途与投资规模 -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稳增长扩投资,重点支持央企"两重""两新"项目 [2] - 2024年一季度央企"两重""两新"重大项目总投资破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51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 6% [2] - 央企未来五年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预计超3万亿元,5000亿元专项债计划由国新发行3000亿元、诚通发行2000亿元 [2]
总规模395亿元,第二批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来了!金融机构踊跃认购
券商中国· 2025-06-10 15:54
专项债发行情况 - 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第二批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总规模395亿元,其中中国国新发行230亿元,中国诚通发行165亿元,期限均为10年,票面利率均为2.09% [1][2] - 本次专项债是两家公司自去年获批发行总规模5000亿元专项债后的第二批发行,首批500亿元已于2024年11月28日成功发行 [2][3] - 参与本次专项债认购的合规申购投资者数量分别为20家和29家,较首批明显增加,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踊跃认购 [2] 专项债特点与用途 - 专项债精准直达,支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重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 [2] - 专项债以长期限产品为主,结合相关领域投资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推动耐心资本为央企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2] - 本期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稳增长扩投资相关用途,重点支持中央企业"两重""两新"项目投资 [3] 央企投资数据 -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两重""两新"重大项目总投资破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851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 [3] - 中央企业未来五年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 [3] - 总规模5000亿元的专项债计划由中国国新发行3000亿元、中国诚通发行2000亿元 [3]
宏观点评20250530:市场进入快速轮动末期,行业风格向稳定板块切换-20250530
东吴证券· 2025-05-30 21:53
市场观察期 - 5月中旬以来市场震荡调整,小盘成交占比接近历史高位,行业轮动速度达顶峰[1][12] - 4月8日以来领涨行业重复度下行,近期轮动速度与3月末相似[1][12] - 4月关税事件后市场对关税定价或进入“免疫模式”,资产价格修复至冲击前[2][20] 基本面关注点 - 4月经济指标增速小幅下行,出口受关税扰动下降8.1%,但经济仍稳住增长[22] - 5 - 7月美国抢进口支撑出口,“两新”支撑设备投资和消费,房地产或延续走弱[22] - 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及美债、日债利率上行,或给A股带来不确定性和压力[4][28] 资金流向与风格 - 成交额与市场走势背离,各板块成交额收缩,市场进入蓄势期[6][29] - 市场风格或由结构性上涨进入再均衡阶段,资金风格逐步变化[6][29] - 行业轮动节奏或延续前期,小盘轮动到极值后向大盘价值、稳定板块切换[6][34] 风险提示 - 经济数据改善不及预期、海外关税超预期征收、地缘政治风险等[7][35]
“抢出口”拉动4月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更多稳预期政策在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5-20 15:56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冲击和内部挑战压力,延续向新向好态势,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积聚成长 [2] - 内需方面,政策前置发力使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显现较强韧性;外需方面,企业抢出口活动热度较高,带动生产热度回升 [2] - 一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8%,连续第八个季度为负,显示国内生产仍强于需求,物价低位波动 [2] 工业与制造业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设备表现突出 [5]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4%和21.3% [6]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9% [7] - "人工智能+"驱动数字产业蓬勃发展,4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6] 服务业与消费 - 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0.4%和8.9% [7] - 政策驱动型消费亮眼,家电、音像器材、家具、通讯器材社零增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但石油及制品和汽车消费同比增速明显回落 [7] - 居民"就业—收入—消费"循环仍待畅通,居民收支增速和消费倾向下行趋势尚未扭转 [7] 投资与外贸 - 1至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4.5% [8] - 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9%,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5% [8] 政策展望 - 增量政策将聚焦稳就业、稳外贸、促消费、扩投资、稳资产价格五个领域,财政货币或进一步增设政策性金融工具 [9] - 财政将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刺激消费并稳定房地产市场 [9] - 年内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可能通过加大买断式逆回购、重启国债买卖补充流动性,并引导信贷投向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 [10] - 新的政策工具有望较快落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已被纳入货币政策目标框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