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策略
搜索文档
日日净买入?上市5日资金连日抢筹!一手抓“科技+红利”香港大盘30ETF(520560)盘中劲升2%!
新浪基金· 2025-10-20 10:28
香港大盘30ETF表现 - 10月20日盘中场内价格劲升2%,最新规模为6.81亿元 [1] - 自10月13日上市以来5个交易日实现日日资金净流入,近5日累计获净增持2400万元 [1] - 成份股中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中通快递-W均涨超4% [1] 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构成 - 指数持仓30只成份股,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超74%,集中度高 [2] - 指数成份股总市值为320825亿元 [3] - 前两大成份股为阿里巴巴-W(权重18.37%)和腾讯控股(权重15.68%) [3] 港股市场动态与资金流向 - 中国平安于10月10日增持邮储银行H股641.6万股,显示险资对银行板块的配置需求 [1] - 2024年券商对港股研报覆盖度提升,60家机构共发布境外上市公司研报14732份 [1] - 该ETF集中互联网、金融、电子、消费等行业龙头,均为港股通高流通性大盘股 [2] 恒生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板块受益于AI技术周期与应用端爆发,云端算力与端侧AI共振推动硬件高景气 [2] - 电商及本地生活在政策刺激下GMV增速修复,智能驾驶进入政策与技术共振期 [2] - 整体板块处于宏观流动性回暖与AI技术周期共振的早期阶段 [2]
性价比与确定性凸显 红利资产获资金青睐
上海证券报· 2025-10-19 20:31
资金流向与基金限购 - 节后部分资金转向红利资产 导致多只红利基金实施集中限购 [1] - 宏利红利先锋混合暂停单日单个账户超过100万元的申购业务 建信红利精选限购金额为1000万元 [2] - 富国中证中央企业红利ETF联接限购1000万元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限购250万元 长盛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限购10万元 [2] - 资金短期快速进出可能带来跟踪误差 干扰基金原有投资策略并摊薄收益 是限购频繁的原因 [2] 红利类ETF资金流入 - 10月以来华宝中证银行ETF净申购份额达49亿份 在所有ETF中排名第一 [3]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同期净申购份额达18.8亿份 而9月全月净申购份额仅3.9亿份 [3] 市场观点与配置逻辑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下市场风险偏好降低 资金防御性配置需求提升 对大金融等红利资产形成利好 [4] - 红利资产已回落至相对低位 10月底A股上市公司将批量发布三季报 部分公司有望实施季度分红 红利资产可能再次成为A股上涨引擎 [4] - 业内普遍认为四季度会出现高切低 红利资产或有超额收益 有基金经理已将部分科技仓位兑现转向金融科技类券商等方向 [4] 投资策略 - 低利率环境下 高股息红利资产搭配高估值弹性科技成长的哑铃策略在四季度依然有效 [5] - 红利资产的股息率相比无风险利率仍有吸引力 是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的配置重点 在市场经历科技成长行情后其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5]
港股震荡重视哑铃策略!“科技+红利”一把抓,香港大盘30ETF(520560)连日吸金盘中持续溢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4:42
香港大盘30ETF(520560)市场表现 - 10月17日场内价格跌逾2%但盘中持续呈现溢价交易状态实时溢价率冲高至0.46%反映资金入场意愿十分强烈 [1] - 自10月13日上市以来近4个交易日资金面呈现坚定连续加仓态势累计净买入超1800万元净流率达2.7% [1] 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特征 - 指数持仓30只成分股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超74%集中度高 [1] - 自带哑铃策略融合高弹性科技和高股息红利标的集中互联网金融电子消费等行业龙头均为港股通高流通性大盘股资金容纳能力较强大额交易冲击成本较低 [1] 恒生中国30指数行业估值 - 必选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估值性价比凸显 [1] - 科技板块PE下挫超过1x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1]
行情震荡还看哑铃策略?一手抓科技+红利“520560”上市4日获资金坚定加仓!
新浪基金· 2025-10-17 13:34
香港大盘30ETF市场表现 - 10月17日场内价格下跌1.85%,但盘中持续呈现溢价交易状态,伴随调整幅度加深,溢价率一度突破0.4%,反映资金入场意愿强烈 [1] - 自10月13日上市以来近4个交易日,资金面呈现坚定连续加仓态势,累计净买入超1800万元,净流率达2.7% [4] 指数成份股与行业分析 - 指数成份股表现分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高股息红利标的呈涨势,而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和小米集团-W表现相对较弱 [3] - 恒生中国30指数近期估值小幅回调,必选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估值性价比凸显,科技板块PE下挫超过1倍,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3] - 指数持仓30只成份股,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超74%,集中度高,资金容纳能力较强,大额交易冲击成本较低 [3] 指数构成与特点 - 香港大盘30ETF紧密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该指数自带哑铃策略,融合高弹性科技与高股息红利标的 [3] - 指数集中互联网、金融、电子、消费等行业龙头,均为港股通高流通性大盘股 [3] - 指数前三大成份股为阿里巴巴-W(权重18.37%)、腾讯控股(权重15.68%)和小米集团-W(权重8.63%),指数成份股总市值达320,825亿元 [5]
资金逢跌加速入场!自带哑铃策略“520560”上市三日吸金1500万!机构:科技龙头与高股息资产或迎估值修复
新浪基金· 2025-10-16 13:33
香港大盘30ETF市场表现 - 10月16日港股表现平淡 香港大盘30ETF早盘短暂冲高后小幅震荡回落 盘中持续出现溢价交易 微跌0.6% 成交额已超千万元 溢价率达0.39% [1] - 从分时图可见小幅回落过程中溢价率拉高 反映资金逢低布局意向明显 [1] - 该ETF自10月13日上市以来持续获得资金净买入 近3个交易日累计获超1500万元资金流入 [2] 指数持仓与构成分析 - 香港大盘30ETF紧密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 该指数持仓30只成份股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超74% 集中度高 [2] - 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阿里巴巴-W(权重18.37%)、腾讯控股(权重15.68%)、小米集团-W(权重8.63%)、建设银行(权重7.18%)等 [3] - 指数成份股总市值达320,825亿元 集中互联网、金融、电子、消费等行业龙头 均为港股通高流通性大盘股 资金容纳能力较强 大额交易冲击成本较低 [2][3] 板块与个股表现 - 前十大重仓股中涨跌参半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平安等金融板块高股息标的表现较为稳健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美团-W等新经济龙头走势较弱 [2] - 财通证券指出港股科技板块受益于AI技术周期与应用端爆发 云端算力与端侧AI共振推动硬件高景气 软件应用处于赋能初期 [2] - 电商、本地生活及广告营销在政策刺激下表现稳健 智能驾驶加速落地 游戏行业新品表现亮眼 影视关注档期预期 IP经济竞争加剧 具备出海潜力公司更具优势 [2]
美股的第三轮AI叙事挑战
国金证券· 2025-10-15 23:3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美股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并非贸易摩擦,而是第三轮人工智能叙事的隐忧与系统脆弱性 [1][5] 尽管美股基本面仍有较强支撑,但需警惕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债务泡沫风险以及市场高位的连锁反应风险 [3] 在此背景下,“左手人工智能、右手黄金”的哑铃策略成为对冲不确定性的主流选择 [3] 基本面支撑 - 经济与就业市场显现韧性,经济数据担忧消退推升散户的害怕错过情绪,就业市场缓慢走弱但未失速,9月20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降至21.8万 [2][8][12] - 美股上涨主要由盈利驱动,非基本面溢价仅为4%,MSCI美国指数年内14%的涨幅中盈利贡献占比达10%,“七巨头”及标普500信息科技、通讯服务板块的上涨基本由盈利驱动 [2][14][19] - 财政政策预期转向乐观,新财年OBBBA法案预计将使美国政府在未来10年内增赤4.1万亿美元,市场预期政府支出将带动私人部门需求 [23] -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形成助力,预防式降息尚未证伪,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降至近11个月新低的6.23%,带动地产板块显现反弹迹象 [26][28] - 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支撑消费,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持有49.8%的股票(25.6万亿美元),前10%的富人持有87%的股票(57.9万亿美元),财富效应转化为消费韧性,标普500零售企业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12.9% [33] - 资金面改善,海外资金从1-4月的“撤离”转向7-9月的“重返”美股,8-9月美国股票类ETF累计净流量较4-5月总额增加了229% [2][41] 估值与交易结构 - 传统估值指标处于历史高位,截至9月底,标普500席勒市盈率达39.2倍,未来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22.8倍 [42] - 估值高企的支撑在于分子端极高的生产力预期与企业充裕的现金流,企业信用利差维持在低位 [42] - 美股短期交易拥挤度较高为87%,但长期交易拥挤度较低为41%,意味着短期回调可能继续吸引资金入场 [49][51] 第三轮人工智能叙事风险 - 当前为人工智能叙事面临的第三轮挑战,核心风险在于“人工智能+债务”的新模式,科技巨头资本开支从依赖经营现金流转向依赖外部融资 [3][55]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七巨头”自由现金流总额较去年年底下降12.7%,英伟达下降35.7%,Meta下降60.7%,企业开始更多寻求股权、债券及信息披露度较低的私募信贷等进行融资 [55][57] - 债务风险可能向债券市场、私募信贷市场甚至银行体系传导,冲击范围远超单纯的股市泡沫 [3][55] - 科技巨头相互投资模糊行业角色边界,例如英伟达投资OpenAI换取其购买芯片,这种“铁索连舟”的模式增加了风险识别的难度和链条传导的风险 [55][77] - 人工智能兑现久期拉长至2030年,投资链条涉及算力、电力、储能等长环节,故事线零散且回报前景模糊 [3][78] - 尽管科技板块盈利能力强劲,Factset预计三季度美股科技板块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0.9%,远高于标普500整体8.0%的水平,但在宽松的财政货币环境下,难以区分人工智能的真实赋能效果 [3][79] 投资策略启示 - 报告指出美股高位浮盈丰厚,但人工智能债务与系统风险上升,需保持谨慎 [3] - “左手人工智能、右手黄金”的哑铃策略被视为在当前滞胀环境下对冲不确定性的主流选择 [3]
沪指强势重回3900点,下阶段市场怎么走?| 华宝3A日报(2025.10.15)
新浪基金· 2025-10-15 17:28
市场行情表现 - 中证A100ETF基金当日上涨1.6% [1] - A50ETF华宝当日上涨1.33% [1] - 中证A500ETF华宝当日上涨1.49% [1] - 上证指数上涨1.22%,深证成指上涨1.73%,创业板指上涨2.36% [1] - 两市成交额为2.0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034亿元 [1] - 全市场个股上涨数量为4332只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行业获资金净流入149.13亿元 [2] - 非银金融行业获资金净流入129.07亿元 [2] - 电子行业获资金净流入90.36亿元 [2] 机构市场观点 - 东方证券认为海外摩擦扰动升温,但整体风险可控 [2] -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或持续迫使美联储宽松,若美联储退出缩表则全球需求有望改善 [2] - 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归均衡,哑铃策略有效性上升 [2] 投资产品概况 - 华宝基金集结中证A50、A100、A500三大宽基ETF [2] - A50ETF华宝(159596)跟踪中证A50指数,聚焦50大核心龙头 [2] - 中证A100ETF基金(562000)跟踪中证A100指数,包揽百强行业龙头 [2] - 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跟踪中证A500指数,投资A股“500强” [2]
就市论市丨高位资产调整红利股活跃 市场“换挡”信号显现?
搜狐财经· 2025-10-15 12:14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海外摩擦扰动升温,但整体风险可控 [1] -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持续迫使美联储采取宽松政策 [1] - 若美联储退出缩表,全球需求有望改善 [1] 市场策略与配置 - 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归均衡,哑铃策略有效性上升 [1] - 进攻端关注处于相对低位的医药、软件、新能源、互联网等板块,寻求轮动补涨机会 [1] - 防守端侧重红利、大金融、基建、电力等低位板块的长线分红潜力 [1]
关税扰动再起,历史有何借鉴?:——可转债周报20251014-20251014
华创证券· 2025-10-14 2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参考 4 - 6 月关税问题扰动下市场表现,托市资金强势时转债估值坚挺,中等评级及出口占比较高板块回调幅度大;恐慌后杠杆资金对后市预期高,但转债受公募及险资降仓位影响有估值压缩压力 [30] - 后市宏观波动大,托市力量预期强,快速调整或提供交易机会;中等评级转债或波动大,可采用哑铃策略;银行等有“逆市”调节功能的板块表现不弱,半导体自主可控方向值得关注 [5][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关税扰动再起,历史有何借鉴? - 10 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10 月 13 日万得全 A 低开高走跌 0.35%,中证转债跌 0.42%,转债百元溢价率压缩 0.38 pct 至 30.02%,可转债 ETF 份额净赎回 1670 万份;中/低评级转债和出口占比高的行业回调明显,银行、有色等板块逆势上涨 [9] - 4 月行情可借鉴,4 月 7 - 21 日 ETF 推动权益市场企稳,如华泰柏瑞沪深 300 ETF 净申购 119.37 亿份,增加 4 月 3 日流通份额的 13.95% [19] - 4 月 7 - 22 日托市资金支撑期间,转债估值变化小,百元溢价率前后变化不到 0.2 pct,主要受平价影响;AA 及 AA - 评级转债跌幅明显,电力设备等出口占比高的板块有压力,银行等板块表现靠前 [20] - 4 月 7 日前后两融余额快速回落但很快企稳,5、6 月权益市场震荡修复;5 月转债估值回落,5 月 6 - 28 日百元溢价率压缩 2.36 pct 至 21.72%,险资和公募 5 月环比 4 月分别降仓 3.12%和 3.82%;中低评级、科技成长相关转债表现强势 [5] 二、市场复盘:转债周度微跌,估值小幅压缩 (一)周度市场行情:转债市场微跌,各板块表现分化 - 上周主要股指表现不一,上证综指涨 0.37%,深证成指降 1.26%等,中证转债指数涨 0.03%;已发行未到期可转债 423 支,余额规模 5909.41 亿元,福能转债 10 月 13 日网上发行 [31] - 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权益市场有色金属等行业上涨居前,通信等回调居前;转债市场美容护理等涨幅居前,汽车等下跌居前;热门概念涨跌参半,核聚变等概念上涨居前,人工智能 + 等概念下跌居前 [37] (二)估值表现:高评级及大规模转债溢价率压缩较多 - 转债收盘价加权平均值为 132.53,较前周周五涨 0.04%;偏股型、偏债型、平衡型转债收盘价均上升;120 - 130 区间占比提升明显,价格中位数为 132.31 元,较前周周五上升 0.12% [39] - 转债市场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 30.39%,较前周五下降 0.05 pct;高评级及大规模转债溢价率压缩多,AA + 评级下降 1.25 pct,20 - 50 亿规模下降 1.01 pct;120 - 130 元平价区间上升 1.84 pct 明显 [39] 三、条款及供给:洛凯、恩捷转债公告强赎,总待发规模约 80 亿 (一)条款:上周洛凯、恩捷转债公告强赎,无转债董事会提议下修 - 截至 10 月 10 日,洛凯、恩捷转债公告提前赎回,无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盟升、恒邦转债预计满足强赎条件 [2][60] - 截至 10 月 10 日,上周无转债董事会提议下修,汇通转债公告下修结果,2 支转债公告不下修,鸿路等 6 支转债预计触发下修 [2][60] (二)一级市场:福能转债即将发行,总待发规模约 80 亿 - 上周无转债发行或上市,本周福能转债即将发行,规模 38.02 亿元 [3] - 上周无新增董事会预案、5 家新增股东大会通过、无新增发审委审批通过、无新增证监会核准,较去年同期分别 +0、+5、+0、+0 [3] - 截至 10 月 10 日,2 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 26.77 亿元;8 家上市公司通过发审委,合计规模 53.05 亿元;上周无新增董事会预案 [3]
ETF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深圳商报· 2025-10-11 13:31
ETF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ETF市场总份额超过2.85万亿份,总规模接近5.6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总规模环比年中增长30.7%,同比去年末大幅增长60.5% [1] - 市场扩容显著提速,从首只ETF诞生到规模突破1万亿元用时约16年,而从突破2万亿元到突破5万亿元仅用时约2年 [1] 各类型ETF发展状况 - 股票型ETF是市场主力,数量达1040只,份额接近2.07万亿份,规模接近2.51万亿元,环比增长12.48%,同比增长21.87% [2] - 债券型ETF数量增长至53只,规模接近7000亿元,环比激增81%,同比大增近4.1倍 [2] - 跨境型ETF规模超过8900亿元,环比增长57%,同比增长124% [2] - 商品型ETF规模为1748.34亿元,环比增长11.1%,同比大幅增长206.72% [2] 主要指数与产品格局 - 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规模优势明显,总规模已超过万亿,接近1.2万亿元,前三季度规模增长2110.22亿元 [3] - 市场共有7只千亿级ETF产品,其中前四名均为挂钩沪深300的ETF,规模分别为4255.77亿元、3047.96亿元、2280.61亿元和1996.94亿元 [3] - 除沪深300外,挂钩中证A500、上证50、中证500、科创50、中证1000等指数的ETF规模也超过千亿元 [3] 行业竞争格局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与华泰柏瑞基金的ETF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三,规模分别为9035.62亿元、8626.64亿元和5978.72亿元 [2] - 南方基金与嘉实基金旗下ETF规模超过3000亿元,另有10家公募ETF管理规模超千亿 [2] 市场驱动因素与投资策略 - 居民资金入市方式由主动基金转向ETF,主要得益于ETF渠道便利性高、费率远低于主动基金且决策成本低 [3] - 投资策略上,建议进行跨品种、跨市场的多元化资产配置,例如采用哑铃策略,在投资组合中同时配置偏进攻和偏防御的品种以实现风险平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