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补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百亿利润“一键清空”,外卖梦还能挺多久?
虎嗅· 2025-08-15 11:06
核心业绩表现 - 总收入同比增长22%至3567亿元 远超市场预期的15% 超出预期216亿元 [3][45] - 集团整体GAAP经营利润转负 亏损8.6亿元 去年同期为盈利百亿级别 [5][52] - 非GAAP调整后经营利润仅9亿元 同比零增长 较预期低82% [5][18] 主营业务(商城板块) - 商城收入同比增长20.6%至3101亿元 超出预期15%的增速 其中电子产品销售增速达23% 一般商品增速为16% [6][32][47] - 商城经营利润同比大增38%至139亿元 超出预期20亿元 利润率同比提升0.56个百分点 [8][53] - 毛利率同比改善0.9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红利 [12][59] 新业务(外卖为主) - 新业务收入139亿元 环比暴增 较预期高出约80亿元 主要来自外卖配送收入 [49][18] - 新业务经营亏损达148亿元 远超市场预期的90-100亿元 其中外卖业务单季亏损超120亿元 [9][55] - 新业务毛利率从20%骤降至-4% 配送收入无法覆盖成本 [13][60] 费用结构 - 总经营费用同比激增63% 较预期高出90亿元 [14][63] - 营销费用同比暴增128%至270亿元 较预期多80亿元 反映外卖补贴力度超预期 [14][63] - 商城板块费用率同比上升至12.8% 表明电商竞争持续激烈 且外卖支出多为新增投入而非内部调配 [15][65]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公司暂停股票回购 反映现金流优先用于支持新业务投入 [16] - 此举可能影响注重股东回报的价值型投资者信心 [17] 业务协同效应 - 外卖业务尚未对主站形成显著交叉销售 一般商品增速仅16% 与国补驱动的电子产品23%增速形成对比 [7][37] - 物流收入超预期部分主要来自外卖配送业务 京东物流外部客户增长强劲 [42][48]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市场竞争加剧 淘天闪购以更大规模补贴入局 竞争焦点转向淘宝与美团 [26] - 京东宣布日单量破2500万后未更新数据 管理层称"不会恶性补贴内卷" [27] 业绩驱动因素 - 国补政策是主站增长核心动力 新一批补贴额度已于8月下发 预计2025年内持续支撑业绩 [23][24] - 商城业务10%以上增速可维持 但下半年因基数升高可能放缓 [24]
QuestMobile 2025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洞察报告:国补带动换机潮、中高端机型占比双提升,AI技术推动智能机成为“中枢”
QuestMobile· 2025-08-12 10:01
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在国补政策刺激下呈现新机上市与销售两旺局面,3000元以上机型占比同比增长1.6%[4][15] - 国产手机品牌活跃设备数全线增长:华为(2.88亿台,+2.2%)、vivo(1.93亿台,+6.3%)、荣耀(0.97亿台,+8.6%)增速显著[4][11] - 换机助手类APP月活用户激增:换机助手(7141万,+17.7%)、手机克隆(6711万,+23.2%)、转移到iOS(2111万,+40.7%)[4] 品牌竞争格局 - 华为在高端市场保持领先,40.4%换机用户选择同品牌,同时吸引12.4%苹果用户转向[18][19] - 苹果用户忠诚度达52.9%,但华为成为其最大竞对(17.3%流向华为)[18][19] - 年轻用户争夺白热化:vivo在24岁以下用户占比达40.7%(+4.8%),小米35.2%(+5.3%)[5][13] AI技术应用趋势 - AI功能进入手机原生服务阶段,覆盖图像美化(老照片修复)、效率工具(会议记录助手)、生活服务(AI医生问诊)等高频场景[23][26][27] - 2025年新机型AI功能差异化明显:OPPO Reno14主打AI跨端互联(198.8万台激活),红米Turbo4 Pro强化AI游戏精灵(110.1万台激活)[29] - 手机厂商将AI助手与生态整合作为核心战略,华为鸿蒙设备实现跨终端无缝融合,小米通过AI眼镜构建新生态入口[31][33] 营销与消费行为 - 618大促期间iPhone16 Pro因纳入国补范围致交易额环比激增200%,OPPO Reno14系列新机发布引发讨论热潮[41][52] - Z世代消费升级显著:3000元以上机型占比同比提升1.4%,对vivo、小米偏好度较高[43] - 电竞营销与体育跨界合作成为品牌触达年轻群体的重要手段,赛事合作提升品牌权威性[45][47] 生态互联发展 - 智能家居与车联网场景渗透率快速提升,手机作为控制中枢带动APP端流量爆发[31] - 华为、小米用户展现出强跨品类协同偏好,生态捆绑显著提升用户忠诚度[35] - OPPO同品牌换机用户占比达45%,显示生态协同对用户留存的关键作用[19]
海通国际市场洞察系列:电商补贴混战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6 09:42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通过即时零售和外卖补贴大战争夺市场份额,核心目标是抢占新流量入口和提升用户粘性 [6]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外卖与即时零售合计规模将达4.1万亿元 [32]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预计将形成6:3:1的市场份额格局 [35] 外卖大战策略分析 - 饿了么首轮补贴规模达百亿元,与淘宝闪购协同形成生态联动 [10] - 淘宝闪购12个月内计划投入500亿元补贴,目标冲击千万甚至上亿日单量 [10] - 美团外卖日订单突破1.2亿单,推出"满25减15"、"0元奶茶"等优惠券刺激单量 [13] - 京东外卖启动"双百计划",单日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质商家 [13] 国补影响分析 - 京东在家电品类市占率达50.3%,受益最明显,预计带电品类增速达低双位数 [17][21] - 阿里淘天平台CMR收入受益有限,主要因3P模式为主且品类分散 [21] - 京东2025年家电国补预计带动GMV增量4375亿元,占带电类GMV比重21.8% [23] - 阿里2025年家电国补预计带动GMV增量2887.5亿元,占带电类GMV比重19.8% [23] 市场份额展望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约60%,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 [29] - 淘宝闪购&饿了么市场份额约30%,日订单量突破9000万单 [29] - 京东外卖市场份额约10%,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29] - 整个外卖+即时零售市场日单量从5月1亿单飙升至7月2.5亿单 [29] 监管影响 - 监管主要针对无序促销和恶性竞争问题,60%中小商家利润腰斩 [41] - 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部分门店堂食收入同比下滑超50% [41] 阿里云发展空间 - 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约4%,远低于AWS的30%和Azure的21% [47] - 海外CSP盈利能力更强,主要因规模效应和企业客户付费意愿更高 [43] - 2025年四大CSP资本支出预计超3300亿美元,聚焦AI基础设施 [52]
8月消费的方向:国补、生育补与创新药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概览 - **宏观经济**: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速5.3%(全年目标5.0%),下半年预计放缓至4.8%[1][5] 全球信用扩张与通胀回升推动人民币升值压力,吸引外资流入[1][6] - **市场风格**:若PPI转正+外资加持,风格或从哑铃型转向内需型白马股(如茅台、五粮液)[1][7] --- 消费与轻工行业 **食品饮料** - **白酒**:二季度公募持仓回落,但龙头筹码集中度提升(茅台、五粮液),生育补贴政策利好消费板块[8] - **包装水**:农夫山泉盈利预测或上调[8] **轻工造纸** - **政策利好**:广东造纸协会反低价竞争倡议+新国标严控能耗,加速中小企业退出[9][10] - **投资标的**:文化纸龙头太阳纸业,白卡纸/箱板瓦楞纸标的(九龙股份、博汇纸业、山鹰国际)[10] **电动两轮车** - **补贴落地**:第三批690亿元补贴已下达,第四批10月发放,关注雅迪控股(2025年出货预期29-39亿)、爱玛科技(25-26亿)[12] --- 纺织服装与家电出口 **纺织服装** - **耐克**:库存与渠道改善,2025H2订单趋稳,推荐制造商九兴控股(运动/时尚/奢侈品订单充足)[13][14] - **安踏**:新零售+户外产品线(迪桑特、狼爪品牌)驱动增长,估值14-15倍[17] **家电出口链** - **关税优势**:越南工厂仅20%关税(终端涨价4%可传导),巨星、创科等加速东南亚产能释放[19][20] - **清洁产业链**:代工企业(欧胜、德昌)与品牌出海(COS、石头科技)双线增长[21] --- 医药与医疗器械 **创新药** - **热点领域**:ADC(百利天恒、恒瑞医药)、TCE(泽井制药)、CXO(药明康德上调业绩指引)[35] - **政策拐点**:医疗器械招投标数据同比大增,关注联影医疗、迈瑞医疗[36] --- 旅游与零售 **酒店与OTA** - **暑期表现**:经济型酒店RevPAR增长0.5%-1%,利好携程、同程旅行[37] **茶饮与咖啡** - **补贴推动**:瑞幸咖啡Q2收入123亿元(+47%),直营门店达1.7万家(+30%)[38][40] **长白山旅游** - **高铁开通**:沈白高铁9月30日开通,缩短北京/沈阳至长白山时间,客流预计提升[41] --- 农业与养殖 **生猪养殖** - **供给收紧**:牧原计划调减产能30万头至3,300万头,猪价中枢或上升[42] **黄羽鸡** - **价格回暖**:7月中下旬需求回升,立华股份成本降至11元/只,盈利弹性大[43] **种植业** - **极端气候影响**:看好抗高温品种(康隆种业)及隆平高科、北大荒等头部企业[44] --- 互联网与补贴战 **外卖平台** - **订单量**:美团日均1.5亿单,阿里淘宝闪购日均9000万单[29] - **补贴投入**:阿里Q3预计投入200亿元(全年500亿),美团全年利润或降至300亿元[30] - **长期估值**:美团核心商业壁垒稳固,阿里现金储备充足(三四千亿)[31][32] --- 其他关键数据 - **扫地机器人**:行业转向高端化(追觅、云鲸推万元产品),石头科技、科沃斯业绩或反转[23][24] - **黑电市场**:TCL、海信Mini LED电视份额提升,三星/LG业绩下滑50%[26] - **白电出海**:海尔智家美国份额增长,欧洲供应链升级[27]
奇瑞风云A9L新车情报:价格比客户预期少2万,门店上下全指望这款车
车fans· 2025-08-05 08:31
新车到店情况 - 风云A9L于上个月中旬到店,首批2台展车,后续追加8台商品车,总计10台 [2] - 车型配置分布:7台次顶配伯牙奢享版,3台中配尊贵版 [2] 价格与促销政策 - 上市指导价13 99-19 79万,较预售价15 99-22 99万下调2万+,客户接受度提升 [3] - 专项权益包括:半价高定车漆(原上市前免费)、辅助驾驶服务(价值4000元)、充电桩(价值4000元)、3年10万免息贷款(限8月31日前订中高配) [3] - 置换礼全系享1万元现金优惠,金融礼享1万元贴息权益 [4] 市场反馈与客户评价 - 日均客流量:工作日5-6组,周末20组,其中20%专程看风云A9L [5] - 客户正面评价:外观大气、内饰档次感强,伯牙音响效果突出 [5][10] - 客户负面反馈:悬架偏硬导致颠簸感强,胎噪明显 [5] 竞品对比分析 - 主要对标吉利星耀8和比亚迪汉,核心优势为外观设计+2万+价格降幅 [7] - 典型案例:预售阶段客户流失,正式降价后锁单率回升 [7] - 劣势:刚上市无议价空间,部分客户观望等待潜在降价 [7] 销售动态与金融支持 - 经销商经历预售价格波动,正式定价后提振门店生存预期 [9] - 金融政策:3年10万免息贷款,伯牙奢享版按揭落地总成本80 200元,月供2 777 7元 [12][13] 购买时机建议 - 置换客户可优先享受国补+上市权益,非刚需用户建议年底冲量期关注价格优惠 [15] - 行业传闻国补可能减半,需权衡早买享受与潜在政策变化 [15] 渠道管理挑战 - 同城经销商恶性竞争导致客户流失,反映品牌方对渠道管控不足 [17]
苹果在大中华区终于重回增长,只靠降价促销?
凤凰网财经· 2025-08-03 22:04
苹果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达940.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上年同期为857.77亿美元净利润234.34亿美元同比增长9%上年同期为214.48亿美元 [2] - iPhone业务表现亮眼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超分析师预期的400.6亿美元Mac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服务业务营收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 [2] - 大中华区营收153.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8.10亿元同比增长超4%扭转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滑趋势 [6] 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消费者因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提前购机贡献约1个百分点的营收增长但公司因关税支出8亿美元预计下季度成本将达11亿美元 [4][5] - 大中华区增长源于iPhone销售加速及Mac可观增长部分产品受益于手机"国补"政策售价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可享受15%补贴单件最高500元 [6][7] - 公司通过大幅降价策略刺激销量如iPhone 16 Pro 128G版本直降2000元至5999元叠加国补后到手价5499元更高配置机型也有千元以上调价 [7] 市场策略与竞争态势 - 降价策略显著拉动销量京东618期间苹果拿下手机品牌销量与销售额双料第一iPhone 16 Pro系列霸榜前三超35天 [7] - 行业分析师认为降价使品牌价格亲民推动果粉换机并吸收中高端游离消费者但缺乏颠覆性功能优势可能难以长期维持销量 [7][8] - 华为小米等国产厂商崛起对苹果形成竞争压力公司虽关闭大连直营店但仍在深圳合肥等地扩张线下门店显示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 [8]
三个月苦等降价,等来的却是反涨!看完你直接是电商大佬
搜狐财经· 2025-08-02 15:00
电商促销策略分析 - 电商平台在618、双十一等大促节点通过国补等补贴手段刺激消费 但实际目的是提升品牌舆论而非单纯追求销量 [1] - 国补政策具有时效性和产品限制性 消费者若错过特定时间或场合将无法享受优惠 甚至面临商品涨价风险 [3][5] 价格波动机制 - 电商和品牌商在促销期间可能通过提高原价维持利润 部分商品实际价格比平时高出300元 形成"先涨后降"的定价策略 [1][5] - 手机作为标品存在明显价格周期 厂商会根据成本利润关系动态调整售价 促销期订单激增时普遍采取涨价措施保障盈利 [7] 消费者行为观察 - 消费者习惯提前将目标商品加入购物车等待降价 但补贴取消或价格上涨会导致预期落空 这种现象在618/双十一期间尤为普遍 [5] - 价格涨跌是正常市场行为 消费者需建立理性认知 不应过度依赖短期促销 品牌新品发布往往是价格触底的重要信号 [9][10] 行业竞争现状 - 电商补贴标准完全由平台自主决定 当前市场竞争加剧使"真补贴"减少 更多商家采用"明补暗涨"方式维持利润空间 [5] - 宣称"亏本销售"的品牌可信度存疑 行业激烈竞争下厂商更倾向通过价格策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非真正让利 [7]
国补正式回归!第三批资金正式下放,690亿补贴得靠手速抢
搜狐财经· 2025-07-31 21:46
国补资金发放安排 - 第三批国补资金将于7月底开始发放 由发改委和财政部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 明确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3] - 全年国补预算总额为3000亿元人民币 第一批和第二批资金已于1月和4月发放 合计1620亿元[3] - 剩余1380亿元将分两批发放 第三批690亿元于7月底发放 第四批690亿元于10月发放 计划持续至12月31日结束[3] 国补覆盖范围扩大 - 补贴品类从家电扩展到装修 卫浴 智能设备等新领域[5] - 家电类别包含12类产品 一级能耗产品最高补贴2000元 二级能耗最高补贴1500元 空调最多可补贴三款 其他品类限补贴一款[5] - 3C产品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维持15%补贴比例 最高补贴500元[5] 领取规则变化 - 第三批资金采用分月分周精细化投放机制 部分地区实行每日限量发放或定时抢券制度[8] - 天津 上海 浙江 海南 江西 黑龙江 山西等地区维持全天可领券模式[8] - 山东 广东 湖南 四川 江苏 陕西 宁夏等地需限时限量抢券 并有使用时间限制[8] - 不同平台规则存在差异 部分在云闪付需抢券的地区 在京东平台可能无需抢券[8] 监管与合规要求 - 严打先涨价后补贴 骗补套补 虚构交易等违规操作[9] - 违规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 违规消费者可能被取消补贴资格[9] - 跨区领取补贴的难度预计将显著增加[9]
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回应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7-29 21:59
苹果中国直营店调整 - 苹果宣布将于8月9日关闭大连百年城Apple Store店,这是苹果在华开设直营店17年来首次关停直营店[1] - 关店原因是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离开,且该购物中心自2022年以来面临严重财务危机和诉讼[3] - 与关店形成对比的是,苹果近期在深圳前海壹方城开设新店(深圳第三家),年初在合肥万象城开设安徽首家零售店,去年在上海开设第8家直营店[3][6] 苹果在华战略布局 - 苹果强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服务中国顾客,在大中华区拥有超过50家Apple Store零售店[6] - 2023年夏季Apple Store官方在线商店在微信小程序上线,并通过天猫旗舰店服务中国顾客[6] - 公司表示关闭大连店后所有员工将有机会继续在苹果任职,强调为本地社区服务的理念[6] 苹果中国市场表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3月底)苹果大中华区收入160亿美元,同比下跌2%[6] -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份额13.9%位居第五,华为以1250万部出货量重返第一[7] - 苹果通过降价促销策略应对市场竞争,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比去年多降价100元以参加"国补"[7]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 -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7] - "国补"政策对市场需求拉动有限,厂商主要通过"618"促销清理库存[7] - 预计下半年市场压力加大,因宏观经济挑战和消费者信心低迷[7]
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回应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9:53
苹果在华直营店调整 - 公司首次在中国关闭直营店(大连百年城Apple Store将于8月9日停业),该店是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家关闭的门店[1] - 关店原因为购物中心整体经营恶化(大连百年城购物中心自2022年陷入财务危机,Versus、Coach等十余家奢侈品牌已撤离)[2] - 公司声明强调关店属个别案例,所有员工将内部转岗,目前大中华区仍运营超50家直营店[3] 中国市场扩张策略 - 公司近期在深圳前海壹方城开设第三家直营店(8月16日开业),2024年已在合肥万象城开设安徽首店,2023年在上海静安开设第8家门店[2] - 线上渠道持续拓展,2023年夏季上线微信小程序官方商店,并通过天猫旗舰店服务客户[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财年Q2(截至3月底)营收954亿美元(同比+5 1%),净利润247 8亿美元(同比+4 8%),但大中华区收入160亿美元(同比-2%)[3] - 2024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4 0%),华为以1250万部重返第一,公司以13 9%份额居第五[4] - iPhone 16 Pro通过降价策略(128GB版较去年多降100元)刺激需求,渠道政策调整效果逐步显现[4] 行业竞争环境 - 华为手机自2024Q4常态化回归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3] - IDC指出"国补"政策对需求拉动有限,厂商需通过618促销清理库存,预计下半年市场压力加剧[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