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效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解读:年中政治局会议的经济信号
经济网· 2025-08-01 14:51
本刊记者 王红茹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上半年经济数据刚刚发布,此次会议备受国内外关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解读会议内涵。 这种政策取向既保持了连续性,又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 2 《中国经济周刊》: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如何理解? 刘尚希: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此次会议提出的"持续发力",正是对这一政策基调的 延续和坚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政策表述都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语境,必须结合具体形势理解。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以 来,直至今年上半年两会期间,宏观政策始终保持积极有为的基调,这正是"持续发力"的实质内涵。 而"适时加力"则是本次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意味着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必要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这体现了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策略,因 为面对诸多难以预见的变量因素,必须保持政策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会议着重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 ...
特别策划丨下半年应着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7-31 09:39
编者按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判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5.3%的平稳增长。面对外部 环境复杂多变、内部风险挑战增多的局面,下半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备受瞩目。对此,围绕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经济、对外开放、创新动 能、地区经济六个维度,中国经济时报邀请国家高端智库等权威机构专家,研判上半年经济形势,展望下半年政策走向。 智观年中经济形势 核心观点: 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 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多方面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杨萍 杜月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快推 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从全年看,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具有不确定 性。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
贾康:从消费联系有效投资的“系统集成”认识
搜狐财经· 2025-07-30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扩大内需政策需平衡"大力提振消费"与"提高投资效益" 但社会注意力过度聚焦消费而忽视投融资效益问题[1] - 消费与投资需通过"系统集成"思维打通理解 即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收入是就业的函数 就业是有效投资的函数[2][3] - 政府应主导"两重"领域(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有效投资 通过专项债及特别国债资金带动就业和产业链订单 最终实现提振消费与增强经济后劲的目标[4][6][7] 消费与投融资逻辑关系 - 消费作为因变量随收入变化 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需政府干预扩大需求[2] - 收入主要依赖就业支撑 就业又主要依赖有效投资 形成消费-收入-就业-投资的逻辑链条[3] - 政府投资需注重"正外部性" 如青藏铁路虽经济回报不足但具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综合绩效[8] 政府投资方向与机制 - 投资重点为"两重"领域及配套项目 包括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铁轨道交通网、水系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项目等[4][6] - 资金来源于地方专项债、特别国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 可带动钢材、水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6][7] - 投资周期可能持续8年、10年甚至20年 当前为利用充裕生产要素推动历史遗留项目的机遇期[6] 投资有效性体现 - 短期通过项目启动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和产业链订单 再现"以工代赈"模式 为经济升温[7] - 中长期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并保障国家安全 如贵州县县通高速后带动数据中心产业发展[9] - 政府投资在企业信心不足时产生"带入效应"而非"挤出效应" 促进非政府投资主体跟进[11] 系统工程实施要求 - 政府投资需系统化组合政策方向、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建设质量及运营维护等环节[11] - 需配套"制度反腐"机制建设 避免短期无效或低效投资 但不应因此否定政府投资必要性[9][11]
扩大有效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7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表现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速达6.6%,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5.3%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 [1] -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4.6%,"两重"政策完成8000亿元建设项目清单下达,含1459个项目 [1] 设备工器具投资与产业升级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占总投资贡献超60% [2] - 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6%,反映智能化/高端化趋势 [2] - 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设备投资显著增加 [2] 投资结构优化方向 - 需关注存量设施更新改造投资,解决老化设施/老旧房屋安全隐患等问题 [3] - 需加强消费升级型投资,释放民生类需求潜力,衔接消费与投资 [3] - 需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技术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3] 投资长期作用与挑战 - 投资历史性贡献包括构建全球最完备工业体系、8亿人减贫、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2] - 当前固定资本形成占GDP比重较高,未来需平衡储蓄率下降与投资效益提升 [2] - 需统筹人力资本投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科研领域)与物质资本投资 [3]
2025年三季度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举行,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长江日报· 2025-07-24 20:49
项目建设推进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狠抓项目建设 扩大有效投资 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 - 会议指出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支撑 也是推动转型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城市功能 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3] - 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压实各级责任 强化督导考核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推动项目早建成 早投产 早达效 [4] 项目投资方向与重点 - 要加强项目谋划储备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策划一批打基础 利长远 增后劲的重大项目 [4] - 要提升产业项目投资比重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4] - 要加大对教育 医疗 文化 旅游 养老 托育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 - 要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加快补齐地下管网 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短板 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 项目建设实施要求 - 要统筹推动"向上争取 向外招引 向内挖潜" 优化投资结构 提高投资效益 [5] - 要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 狠抓项目谋划争取 强化产业链招商 校友招商 以商招商 [5] - 要紧盯项目开工率 纳统率 竣工率强化运行调度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5] - 要加强市区联动 强化资金 用地 用能 用工 数据 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 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5]
王伟中在广州专题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时强调 广州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
广州日报· 2025-07-23 09:34
作为金融城起步区内唯一换乘枢纽,广州金融城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构建了多模式一体化交通换乘系 统,衔接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建成后可实现"15分钟到达广州南站、30分钟至白云 机场、1小时畅达珠三角各区域"的高效通勤网络。王伟中来到项目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建设情 况,听取广州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强调要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序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 设,严格落实施工规范,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推动城际和地铁一体化布 局,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通行效率,实现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为市民群众提供便利、安全、舒适的出 行服务。 在海珠区康鹭城中村综合改造项目现场,王伟中实地察看项目规划、征迁进度、施工建设、产业转型等 情况,听取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情况介绍。他指出,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 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 出彩"提供有力支撑。要稳步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用好用足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支持政策,着力打 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城市动能。 广州 ...
湖北天门:以项目建设之“进”蓄高质量发展之“势”
中国发展网· 2025-07-22 14:07
为确保投资精准有效,天门正创新融资模式,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另一方面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要让项目与资本'双向奔赴',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纪道清强调。 中国发展网讯 七月的天门大地,热浪与建设热潮交织涌动。7月2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纪 道清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从S213新东环线的施工现场到天仙公路的改造路段,从陈方社区的拆迁 现场到项目推进座谈会的热烈讨论,一路看进度、问难点、谋对策。他强调,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 夕"的紧迫感,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用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跑出有效投资的"新增量",为高质量发展 筑牢根基。 现场办公解难题:从"纸上规划"到"实地推进" "立交桥桩基施工进度如何?征地拆迁还剩多少户?"在S213站前大道至天仙公路段项目现场,纪道清站 在规划图前,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接连发问。作为连接城区与周边乡镇的交通要道,这条道路的升级改造 不仅关乎群众出行,更影响着沿线产业布局。当得知项目涉及的3处管线迁移尚未完成时,他当即要求 交通、住建等部门"三天内拿出协调方案,一周内解决梗阻问题"。 沿着天仙公路一路察看,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65%。"这 ...
核电核准维持10台,产业链如何受益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核电行业 - **公司**:银流股份、纽纬股份、蓝石重装、景业智能、江苏神通、上海电器、中华电器、哈尔滨电器、浙富控股、中港河矿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电审批情况**:今年一到四月审批十台机组,达到过去三年年均审批数量,超预期;23 - 25年每年审批数分别为10台、10 + 1台、10台,受产能限制今年为十台机组;政府重视有效投资和经济,早审批体现重视 [1][3] - **核电电价保障**:25年电力全面市场化,要实现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在价格竞争激烈背景下,核电电价可得到保障,因其投资大、回收年限长且需保证一定利用小时数 [2] - **核电审批影响**:核电机组审批加速有望拉动未来核电设备、核能材料需求加速释放 [3] - **相关公司推荐**:机械组建议重点关注银流股份,还建议关注纽纬股份等;电信组建议关注上海电器等主设备供应商和浙富控股 [3][8] - **天然铀市场情况**:从21年底部价格复苏后持续上涨,去年调整,24年震荡;本次新批准核电机组五年后对天然铀年需求增量约2400吨,23 - 25年均批准10台,未来需求持续增长;供应端因过去十年上游资源端资本开支少,预计30年前后供应达高峰,35年前后供需缺口达3 - 3.1万吨,且缺口会扩大,价格需进一步抬升来弥补缺口 [9][10][11] - **推荐标的**:亚洲市场唯一天然铀标的中港河矿业,今年产量规划1300吨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5年年底要至少搭建起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的框架 - 今年136号文件将更多风光推向市场 [2]
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br/>努力保持经济发展向上向好态势
辽宁日报· 2025-06-24 15:05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中有进,成果来之不易[2] - 当前重点工作包括实现半年"双过半"目标,查找短板并精准施策[2] 投资领域措施 - 实施"抓招商、推项目、促落地"专项行动,加快项目开工复工和建设进度[2] - 推动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开工率、复工率、竣工率"三率齐升"[2] 消费提振策略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2] - 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消费热点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 工业与外贸发展 - 工业经济需稳住汽车、石油、钢铁等传统产业,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 - 外贸领域将帮扶企业拓展多元海外市场,培育服务贸易新增长点[2] 农业与民生保障 -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推进涉农民生项目整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2] - 民生领域重点包括稳就业、加大民生投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 风险防控与房地产 -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 - 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安全生产及防汛工作,提高基层治理效能[2]
前5个月江苏10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增长8.8%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12:54
基础设施投资 - 1-5月江苏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1] - 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分别增长7.2%和8.8% [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大幅增长58.9%,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32.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49.4% [1] 制造业投资 - 1-5月江苏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对全部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为1.8个百分点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纺织业四大重点行业合计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 [1] 专家观点 - 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的较快增长有效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 [2] - 建议将资金更多投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 [2] - 需多措并举拓宽投资空间,完善回报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