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轻量化
icon
搜索文档
伊之密(300415):2025H1业绩持续稳健增长,镁合金设备放量可期
中泰证券· 2025-09-05 16:0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9]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营收27.46亿元同比增长15.89% 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15.15% 符合市场预期 [5][6] -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注塑机收入19.32亿元同比增长13.09% 压铸机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3.29% 橡胶机1.19亿元同比增长23.85% [6] -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技术领先 覆盖400T-10000T全系列机型 已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DGS达成战略合作 未来有望在新能源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放量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0.63亿元 预计2025-2027年将达59.31/68.60/78.07亿元 同比增长17%/16%/14% [4][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08亿元 预计2025-2027年将达7.35/8.54/9.80亿元 同比增长21%/16%/15% [4][9][11] - 2025H1毛利率31.08%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 主要受会计政策变更和性价比机型策略影响 净利率12.90%基本持平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4.33元 对应市值114.00亿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6/13/12倍 PB分别为3.8/3.1/2.2倍 [4][9] - 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8%-20%区间 [4][11] 业务亮点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有效对冲国内需求周期性波动 [6] - 镁合金半固态技术具有剪切稀化特性 可实现复杂结构高精度成型 在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优于高压压铸 [9] - 公司展现逆周期成长能力 在行业景气度下行背景下仍实现持续增长 [6]
汽车轻量化进入“镁”时代,车企竞逐百亿镁合金蓝海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5 14:29
镁合金市场空间 - 潜在市场规模达397.58亿元 [1][2] - 单车镁合金零部件总重量达106.47kg [1][2] - 年市场空间137万吨 是2023年国内镁合金压铸件产量的7倍 [1][2] 成本优势 - 2024年镁价低于铝价 镁合金相比铝合金价格更低 [2] - 车用镁合金零部件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2] 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 - 耐蚀性镁合金突破使电驱壳体等开放区域零件开始替换为镁合金 [2] - 车厂已在一体化压铸后车体等大型开放区域零部件试用镁合金 [2]
伯特利系列二十一-中报点评: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2%,公司海外业务加速【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4 21: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0.48亿元,同比增长31.58% [2][8]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4.19% [2][8] - 智能电控产品销量286万套,同比增长43.10% [2][8] - 盘式制动器销量180万套,同比增长28.7% [2][8] - 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658万件,同比增长7.37% [2][8] - 25Q2单季度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下降4% [2] - 25Q2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6.8% [2] 盈利能力与费用结构 - 25Q2毛利率19.19%,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 [3][14] - 25Q2归母净利率9.98%,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 [3][14] - 销售费用率0.59%,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 [3][14] - 研发费用率6.22%,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绝对值同比增长19% [3][14] - 财务费用率-0.67%,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 [3][14] 业务板块进展 - 电控制动产品2024年销量521万套,同比增长40% [28] -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海外需求旺盛,针对新能源车型推出双控D-EPB系统 [28] - 线控制动系统(WCBS)年化产能210万套,6条产线已投产 [31] - WCBS1.5和GEEA3.0双平台实现量产,WCBS2.0完成小批量投产 [6][31][33] - 机械转向产品2024年销量289万套,完成对万达转向系统收购 [33]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2014-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87%,预计未来几年保持25%增速 [33] 技术研发与新品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在研项目486项,同比增长8.97% [4] - 新增定点项目282项,同比增长43.88% [4] - 完成EMB产品B样制造和DV试验 [6][33] - 空悬系统完成B样开发验证 [6][33] - 通过WCBS1.5功能安全认证和ASPICE-L2软件认证 [31][33][35] - 成立合伙企业投资1.98亿元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6][22] 市场与客户拓展 - 盘式制动器2024年销量340万套,国内市占率12.3% [25] - 获得国际著名整车厂线控制动定点,生命周期44万台 [31] - EPB客户包括吉利、广汽、奇瑞、东风日产等主流厂商 [34] - 海外生产基地覆盖美国、墨西哥、摩洛哥等地 [6][28] - 差压铸造工艺技术壁垒高,国内仅公司与中信戴卡等少数厂商掌握 [33]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研究之八:汽车轻量化进入“镁”时代,车企竞逐百亿镁合金蓝海
五矿证券· 2025-09-04 17:14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镁合金市场空间达397.58亿元 单车用量潜力达164.5kg 是2023年国内镁合金压铸件产量的7倍 [1][11][30] - 自2024年镁价低于铝价后 镁合金相比铝合金成本优势显著 [1][11] - 耐蚀性技术突破推动镁合金应用从密闭区域向开放区域扩展 如电驱壳体及一体化压铸后车体 [1][11] 镁合金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 - 耐蚀性提升使镁合金应用从仪表盘支架等密闭区域零部件扩展至电驱壳体等开放区域零件 [11] - 车企已在一体化压铸后车体等大型开放区域零部件试用镁合金 [11] - 小米汽车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发超高强耐热压铸镁合金 优化合金成分兼顾成本与性能 [18][19] 试用阶段零部件市场空间 - 一体化压铸后地板:赛力斯已装车验证 减重21.8% 单件材料降本281.24元 潜在年用量51.46万吨 市场规模96.67亿元 [14][15] - 减震塔:一汽开发产品减重30%以上 单件降本43.15元 潜在年用量9.08万吨 市场规模17.06亿元 [17] 换装阶段零部件市场空间 - 电驱壳体:上汽L7等车型批量应用 小米汽车新型镁合金提升性能 单件降本171.1元 潜在年用量18.27万吨 市场规模34.32亿元 [18][20] - 座椅骨架:属于换装阶段零部件 预计单车用量39.76kg [30] 成熟应用零部件市场空间 - 仪表台横梁 方向盘骨架和中控支架等密闭区域零件已成熟应用 单车用量8.97kg [21] - 潜在年用量11.54万吨 市场规模21.69亿元 [21] 规划阶段零部件市场潜力 - 车门内板:宝马iX5已应用 宜安科技产品减重75% 四门降本54.66元 潜在年用量13.48万吨 市场规模25.33亿元 [22] - 电池包壳体:减重57% 单件降本683.2元 潜在年用量29.59万吨 市场规模55.59亿元 [23] - 控制臂:单件降本21.45元 潜在年用量7.87万吨 市场规模14.79亿元 [24][25] - 副车架:潜在年用量12.87万吨 市场规模24.17亿元 [25] 产业链供应格局 - 原镁产能集中度低 前八企业产能占比35.27% 宝武镁业 物产中大和府谷京府煤化为2023年产量前三 [33] - 镁合金产能集中度高 前五企业产量占比93.57% 宝武镁业产量18.74万吨占比54.29% 山西瑞格占比25.35% [34] - 中游零部件制造头部企业包括宝武镁业 万丰奥威和星源卓镁 [35][36] 下游车企布局 - 上汽:智己车型批量使用镁合金电机壳体 2024年发布第二代产品 [37] - 吉利:银河M9量产使用镁合金双轮边电机 [38] - 特斯拉:方向盘骨架和后座椅扶手箱骨架应用镁合金 [39] - 华为赛力斯:与重庆大学 宝武镁业开发镁合金一体化压铸后车体 [39] - 长城汽车:联合宝武镁业试制半固态注射成型镁合金减震塔 [39]
亚太科技(002540) - 2025年9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3 16:3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7.25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1亿元 [3] - 2024年度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务营收超30亿元,占总营收42% [4] - 2024年度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业务营收近31亿元,占总营收41% [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达80.23亿元 [2] - 青海亚太年产10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部分生产线进入投产调试阶段 [6] - 项目厂房竣工验收有序推进,设备采购安装按计划进行 [6] 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轻量化系统部件重要铝材供应商 [2][4] - 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合作伙伴包括德国马勒、法国法雷奥、上海汽配等头部客户 [4] - 汽车轻量化领域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博世、西班牙海斯坦普、理想汽车等 [4] - 产品终端覆盖比亚迪、理想、小米、赛力斯、蔚来、丰田、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 [4] - 航空航天领域产品涵盖飞机液压、制动、密封、热交换等系统用高强度铝合金材 [6] - 已获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6] 分红规划 - 2024年度分红每10股派现2元(含税),总计派发2.47亿元 [5]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现1元(含税),以6月30日股本测算拟派发1.24亿元 [6] - 已通过《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2027年)》议案 [6] 发展战略 - 持续深耕汽车热管理及轻量化市场,拓展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制造业务 [3] - 布局工业热管理、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机器人、氢燃料电池等领域 [6][7] - 聚焦材料进口替代、铝代铜、铝代钢技术应用 [2] - 通过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强化核心竞争力 [3]
横河精密(300539):业绩符合预期 新兴领域拓展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2 16: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34.15%,归母净利润2702万元,同比增长79.04%,扣非归母净利润2317万元,同比增长86.70%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45.76%,归母净利润1584万元,同比增长127.20%,扣非归母净利润1385万元,同比增长110.51% [1] - 分业务收入:智能家电精密零组件2.51亿元(占比55.02%),同比增长23.95%,智能座舱精密组件4674万元(占比10.25%),同比增长35.71%,汽车轻量化内外饰件9741万元(占比21.36%),同比增长124.00%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9.58%,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07%,同比提升1.70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19.25%,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31%,同比提升2.42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2.13%,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54、0.84、1.07、0.11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1.48%,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88、1.02、0.49、0.26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驱动因素 - 智能座舱业务受益于行业增长,2025年全球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达4296亿元,同比增长17%,中国市场规模预计1564亿元,同比增长21% [3] - 汽车轻量化业务具备减排提效效果,全塑尾门较传统钢制产品平均减重20%-30%,2027年底全球汽车尾门市场规模预计达150亿美元 [3] - 公司模具制造技术具备高精密、高品质、高效率特点,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3] 客户与合作资源 - 智能家电领域与卡赫、SEB、松下、小米等知名企业深入合作 [3] - 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与华为、延锋安道拓、恺博等企业深入合作 [3] - 汽车轻量化领域与上汽大通、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深入合作并实现量产 [3] 新兴领域拓展 - 参股30%设立宁波狮子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拓展无人飞行器领域,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 [4] - 产品与客户资源具备高复用性,注塑产品与金属零部件通用性强,有望向机器人领域延展,现有客户包括小米、华为、上汽、吉利、比亚迪等 [4] 未来业绩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0.64亿元、0.89亿元、1.28亿元,同比增长68%、40%、43%,复合年增长率41% [5]
中鼎股份跌2.02%,成交额4.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031.9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1 10: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下跌2.02%至22.74元/股,成交4.65亿元,换手率1.53%,总市值299.3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031.91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197.75万元(买入占比6.75% vs 卖出占比11.48%),大单净卖出1801.51万元(买入占比19.56% vs 卖出占比23.5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5.3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25%/22.85%/32.21% [1] - 年内两次登龙虎榜,最近4月8日净卖出2045.28万元(买入总额2.62亿元占比17.06%,卖出总额2.83亿元占比18.39%)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密封件及特种橡胶制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多元领域 [2] - 收入构成:冷却系统26.47%、智能底盘-橡胶业务20.74%、密封系统19.72%、智能底盘-轻量化15.70%、其他11.59%、智能底盘-空悬系统5.77% [2] - 隶属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念板块涵盖小鹏汽车、液冷、汽车热管理等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6亿元(同比+1.83%),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14.11%)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6.72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7.24亿元 [3] - 股东户数10.14万(较上期-0.18%),人均流通股12966股(较上期+0.18%)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478.86万股(较上期减少2808.87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171.51万股(较上期增加169.62万股) [3]
聚合顺(605166):二季度业绩承压 下半年景气度有望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30亿元同比下降13.87%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27.60% 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26.01%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4.67亿元同比下降21.93%环比下降6.11%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下降63.87%环比下降63.07% 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61.33%环比下降58.41% [1] 产品价格与价差变动 - 2025Q2己内酰胺均价9180元/吨环比降12.7% PA6常规纺均价10087元/吨环比降12.2% 价差640元/吨环比降4.6% [2] - PA6常规纺有光均价9680元/吨环比降13.5% 价差280元/吨环比降30.6% PA6高速纺半光均价10515元/吨环比降13.8% 价差1019元/吨环比降21.6% [2] - PA66产业链中己二酸均价7197元/吨环比降10.7% PA66均价16207元/吨环比降6.3% [3] 产能布局与扩张计划 - 现有杭州一期26万吨/年 常德厂区7万吨/年 滕州一期18万吨/年尼龙6产能满负荷运行 [3] - 未来两年将投产杭州二期12.4万吨/年尼龙6 滕州二期22万吨/年尼龙6 常德技改9.2万吨/年尼龙6 淄博一期8万吨/年尼龙66产能 [3] 行业供需分析 - PA6下游应用于锦纶纤维 工程塑料 薄膜等领域 覆盖纺织服装 汽车工业 低空经济 电子电气 食品包装等行业 [4] - 2024年PA6产能787万吨同比增长24% 2025年供应端存在产能消化压力 长期预计维持供需紧平衡 [4] - PA66因原料己二腈生产工艺突破实现产能快速释放 产品价格下跌 与PA6共同受益于工程塑料需求增长 [4]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 3.8亿元 5.3亿元 对应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PE为14.4X 10.7X 7.7X [5]
汽车“制动革命”来了?京西智行谨慎应对EMB量产热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3:20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京西智行脱胎于德尔福 2009年京西重工成立并收购德尔福全球悬架及制动业务 2022年张家口产投控股集团领投控股 2025年更名为京西智行[3] - 公司主打产品包括磁流变悬架系统 空气悬架及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 在中国 北美 欧洲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3] - 公司具备正向设计能力 包括电磁阀 注塞泵 驱动机构等核心部件设计 北美团队拥有30-40年制动行业经验 国内团队经验5-15年[3] EMB技术特性与优势 - EMB通过电机 减速器 滚珠丝杠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制动力 相比液压制动具有响应速度快 控制精度高 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等优点[5] - 可实现单轮独立控制 支持AEB ACC等智能驾驶功能 响应速度提升使ACC行驶速度从100公里/小时提高到120公里/小时[8] - 满足电动车轻量化需求 因取消液压管路和油液 EMB比液压制动系统重量更轻[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电动车加速性能激进 需要更高制动精准性和效率 追求"零拖滞"效果需配备冗余电源[8] - 高级别辅助驾驶及L3/L4自动驾驶刺激EMB需求 快速响应可缩短刹停距离 支持原地掉头等创新功能[8] - 电动智能汽车智能化 电动化 轻量化发展趋势使EMB成为合适的技术方向[10]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EMB存在热衰退 电子兼容 耐久性问题 各轮端差异大需通过算法纠偏[5][11] - 成本较高导致目前仅高端车型装配 中低端车型保持液压制动 存在前后轮混装制动系统情况[9] - 竞争对手包括博世 大陆等供应商及整车企业 京西智行凭借数十年制动系统认知和卡钳制造能力形成竞争优势[11] 商业化进展与成本结构 - 研发成本高昂 三年开发需投入数亿元 初期难以盈利因需解决电机 ECU电子兼容 防水 隔热 齿轮寿命等问题[12] - 卡钳成本5-7年内不变 电机和驱动机构生产成本预计下降40%-50%[12] - 海外客户预估量产时间2029年 国内客户预估2026年 2025年主要为小批量投产(100-200台)[12] 公司战略定位 - 京西智行具备全球化资源 在人才 研发 制造 产业链方面布局完整 有望成为首家走出国门的EMB企业[12] - 对EMB量产持谨慎态度 强调需保持自身节奏 尽管客户要求首发但需优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12]
中鼎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11%,空悬订单总值达158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30 10:5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为98.46亿元 同比增长1.83% [2][3] - 归母净利润为8.17亿元 同比增长14.11% [2][3] - 扣非净利润为7.80亿元 同比增长21.53%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7亿元 同比下降13.56% [3] - 总资产达257.0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6.55% [2][3] - 归母净资产为137.0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5.64%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7% 同比提升0.37个百分点 [3] 空气悬挂系统业务 - 德国AMK为空气悬挂系统行业前三的领导者 服务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顶级主机厂 [3] - 国内空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AMK中国正完善供应链体系 [3] - AMK中国已取得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 [3] - 鼎瑜科技专注于空气弹簧研发生产 产品已获得项目定点 [4] - 磁流变减震器项目已投产 正在积极对接客户 [4] - 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158亿元 其中总成产品订单17亿元 [5] 轻量化底盘系统业务 - 已取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传统及新势力主机厂订单 [5] - 正在斯洛伐克及墨西哥建设轻量化工厂 [5] - 上半年轻量化业务累计获得订单55亿元 [5] 热管理系统业务 - 基于自研热管理控制器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 推出储能领域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5]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5] - 正加速与客户对接 上半年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71亿元 [5] 知识产权储备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04项 包括国外专利259项 中国发明专利206项 [6] -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759项 外观设计专利47项 软件著作权33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