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一体化
搜索文档
龙江交通拟最高1.57亿元竞购水电资产 加速新能源产业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21:15
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参与公开挂牌竞价 购买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水运公司100%股权 挂牌价1.5亿元 且不高于评估价格1.57亿元 [1] - 交易标的资产为大顶子山水电发电厂 总装机容量为6.6万千瓦 安装6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自2007年10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1] - 交易完成后 公司将获得对大顶子山水电站的控制权 新增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2] 战略转型动机 - 此次竞购核心目的在于补齐公司“石墨矿源—技术研发—能源供给”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水电资产可为高耗能的石墨深加工环节提供低成本、稳定的电力保障 [2] - 交易有助于公司“一体两翼”战略中产业翼的迅速发展 收购优质清洁能源资产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助力公司从传统高速运营向“交通+新能源+新材料”转型 [2] - 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强化上市公司平台功能 既盘活存量资产 也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现有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管理 同时稳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 [2] - 在新能源领域 子公司龙源投资作为新能源业务拓展平台 定位为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运营商 围绕“光伏+”应用场景 利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3] - 在石墨新材料产业 公司拥有工农村石墨矿年产200万吨的矿产开采权 并积极推进矿产开采前期工作 研发端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以支撑产业链发展 [3]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公司新能源布局步伐加快 龙源投资已完成79个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点位布局 其中67个点位成功并网发电 总装机容量达9.83MW 并网率达84.8% [3] - 通过收购交投信科新能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100%股权 新增60个分布式光伏点位 装机容量7.3MW [3] - 目前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点位已达139个 装机规模达17.13MW 实现规模翻倍 [3] 行业转型优势 - 交通国企向新能源转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场地资源丰富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港口腹地等可用于分布式光伏、风电或储能项目 实现土地复合利用 [4] - 在资金方面 国企融资渠道多元 易于获取低息贷款或政策资金 [4]
化工企业豪掷14亿跨界储能
鑫椤锂电· 2025-10-13 11:02
项目投资 - 公司通过全资控股的山东滨化新能源有限公司牵头投资建设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约14.21亿元 [1] 公司业务与项目背景 - 公司是一家始建于1968年的老牌综合型化工企业集团 已形成氯碱、石化、新能源、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五大核心业务板块 [3] - 项目选址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及无棣县境内 依托当地土地资源与风能、太阳能资源 [3] 项目具体内容与效益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60MW风电场、100MW光伏电站 配套建设130MW/260MWh新型储能装置及110kV升压站 [3] - 项目投运后风电年均利用小时数可达2332.4小时 光伏年均利用小时数达1338.5小时 能源利用效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3] - 项目创新构建"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为辅"的能源利用新模式 [3]
储能景气度跟踪之专家电话会
2025-10-09 22:4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及全球新型储能行业,特别是电芯、系统集成、独立储能电站和电力市场[1] * 公司层面未具体提及单一实体,但涉及“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业主、头部系统集成商及主流电芯品牌供应商[6][7] 核心政策动态与影响 * 2025年国内储能政策主要围绕容量补偿、电力现货市场和绿电直连项目展开[2] * 容量补偿政策已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多省落地,内蒙古已支付超4亿元容量补偿费用,推动下半年近40吉瓦时独立储能项目上线[2] * 电力现货市场在陕西、辽宁、青海等新兴省份试运行,逐步成为独立储能重要套利手段,替代传统调峰服务[2] * 绿电直连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如山东、江苏、甘肃酒泉)是未来集中式新能源发展模式,但对2025年储能并网影响较小[2] * 内蒙古现行0.35元/千瓦时的高额容量补偿标准执行期十年,但明年新并网项目难以维持此价格,分摊方式可能从发电侧转向用户侧以减小阻力[4][27] * 容量补偿政策具有持续性,尤其对全钒液流、压缩空气等非锂电储能形式[5] 市场供需与价格走势 * 储能招标方式自2022年底转向集采和框采,供应商入围门槛提高,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入围企业不超过7家[6] * 电芯价格上涨,主流品牌报价从年初0.25元/瓦时涨至0.27-0.28元/瓦时,紧张货期需再上浮2分钱[7][8] * 受货期溢价影响的国内储能电池量超过20吉瓦时,占新增装机量一半左右,1-9月国内新增装机约85吉瓦时,后续三个月还有50多吉瓦时在建项目[11] * 314安时电芯供不应求,排产已至明年1月,280安时规格因价格优势供应相对充足[13] * 500安时以上规格扩产存在技术路线和良品率风险,设备改造至调试需半年(卷绕路线)或近一年(碟片路线)[14]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预计2025年国内新增储能装机量约140吉瓦时,2026年或超180吉瓦时,年复合增长率30%-40%[17] * 海外市场增长迅速,欧洲是增速最快市场,意大利拍卖未来13年10吉瓦时储能容量,计划2030年达50吉瓦时[15][20] * 美国市场仍具潜力,尽管本地供应链明年建成,但中国供应商在价格和性能上仍具竞争力[19] 收益模式与收益率分析 * 独立储能收入主要来自容量补偿和现货市场套利,比例因省而异,如内蒙古容量补偿占比超50%,甘肃、河北容量电价收入约100元/千瓦/年,占比30%-40%[3][16] * 国内成熟市场收益率:山东约6.5%,内蒙古近期年化收益率接近20%,但基于每年300次套利、价差0.3-0.35元/千瓦时及0.35元/千瓦时补偿等强假设,实际操作已逐步回归一天一充一放,年化收益率约12%[24][25] * 欧洲市场容量收入占比高,英国约40%,意大利70%收入来自容量市场,现货套利实际收益仅为套利总额10%[20] * 国内未来收益模式将结合容量收入和现货套利,各省套利价差差异大(如山西上半年超0.4元/千瓦时,广东、浙江仅0.1元/千瓦时)[21] 行业竞争与风险因素 * 新型储能在日内调节响应速度和灵活性上优于火电,是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关键[18] * 国内存在独立储能项目抢资源问题(如内蒙古、广东),推高隐性成本,拉低实际收益率[26] * 内蒙古储能补贴规模若持续扩大(当前月补贴约1亿元,总装机2.7亿千瓦),发电侧分摊压力增大(如大唐集团每度电少收5厘钱),未来可能转向用户侧分摊以控制阻力[27][28] * 火电定位调整(利用小时数降至4000-4500小时以内)为新型储能创造巨大空间,国家储能三年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1.8亿千瓦,市场空间广阔[15][16]
公告精选︱滨化股份:拟投资14.21亿元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丰山集团:销售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
格隆汇· 2025-10-01 07:45
热点澄清 - 丰山集团澄清其销售业务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 [1] 项目投资 - 纽威股份拟投资约15亿元建设高端铸钢泵阀件和结构件制造项目 [1] - 滨化股份拟投资14.21亿元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1] - 农尚环境控股子公司拟投资建造智算中心机房基础设施 [1] - 赛恩斯子公司福建龙立化学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投资建设选冶药剂扩建项目 [1] 中标合同 - 中无人机签订重大合同,金额为6.15亿元 [1] - 天永智能中标发动机装配线项目,金额为5880万元 [1] 股权变动 - 新诺威拟购买巨石生物29%股权 [1] - 汉威科技拟出售汉威智源65%股权 [1] 股份回购 - 华新环保拟使用4000万元至8000万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1] H股发行 - 华恒生物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 [1] - 科泰电源筹划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1] - 新诺威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股东减持 - 张江高科股东张江集团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2] - 大千生态股东新华发行集团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 - 润达医疗股东朱文怡及刘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99%股份 [1][2] 其他重大事项 - 蜂助手拟向实际控制人等定增募资,募资额不超过9.84亿元 [1][2] - 交大思诺董事长李伟被实施留置 [1][2]
聊城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齐鲁晚报· 2025-10-01 00:18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现状 - 全市共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7家,其中鲁西新能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规上企业共6家[2] - 全市共有62个“风光储”项目,包括集中式风电项目2个在运、9个在建,集中式光伏项目34个在运、3个在建,储能项目4个在运、5个在建[2] - 2024年6家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实现9.97亿元,同比增长15%[2] 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 - 截至8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53.33万千瓦,同比增长17.03%,装机容量占比29.95%,同比提高0.96个百分点[3] - 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量53.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3] - 积极争取风电指标42万千瓦,包括冠县和临清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各10万千瓦,冠县能源示范县风电项目22万千瓦[3] 未来发展规划与举措 - 重点推进风电落地、光伏规范、氢能布局,开展常态化“巡链诊链”活动,打造风电、光伏产业高地[4] - 借助集中式风电项目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机遇招引链上项目,争取更多光伏项目列入2025年省市场化项目名单[4] - 支持鲁西新能源等本地企业扩大产能,探索氢能“制、储、运”方式,引导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4] 储能产业发展策略 - 谋划储备优质储能项目,招引储能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鼓励电池头部企业设立研发机构[5] - 支持本地企业开展储能零部件生产研发,完善与新能源高效匹配的储能建设和调节机制[5] - 积极争取“源网荷储一体化”等试点项目纳入省级支持[5]
滨化股份拟投资14.21亿元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促进公司能耗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9:45
项目投资概览 - 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滨化新能源投资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为14.21亿元 [1] - 项目包含160MW风电、100MW光伏电站,配置130MW/260MWh储能装置及110kV升压站 [1] - 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1]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预计年均利用小时数为光伏1338.5小时,风电2332.4小时 [1] - 基于自发自用电量4.24亿kWh/年及含税电价423.7元/MWh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2.06年(所得税后) [1]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7.47%,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31%,预计年均净利润约为5035.47万元 [1] 项目运营与消纳模式 - 项目所发电力主要在公司子公司滨华新材料和蓝润环境负荷端消纳,年均可实现绿电直供4.24亿度 [2][3] - 新能源电量在总用电量占比约为63%,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余电收益预计为2048.73万元/年 [1][3] - 项目已取得核准批复及接入系统设计方案回复意见,正在办理用地手续 [2]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项目符合公司“新能源+化工”耦合发展路径,有利于促进能源消耗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优化能源结构 [3] -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公司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盈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在化工行业的竞争力 [3] - 公司已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培养成熟开发团队并建立适应项目要求的管理体系 [2] 技术实施与平台建设 - 公司开发了基于用电负荷特性的综合能源调控平台,风电、光伏、储能等设备均可采用市场成熟设备 [2] - 项目优化确定各类电力要素规模与配比,同步建设统计体系对各要素负荷、电量进行计量统计并传输至省调中心 [2] - 项目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依托一体化管控平台运行 [3] 环境与社会效益 -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0万吨 [4] - 同时可减排二氧化硫约46.1吨、氮氧化物约75.1吨、烟尘约8.2吨 [4]
滨化股份(601678.SH):拟投资14.21亿元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9-30 17:18
项目投资概况 - 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山东滨化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额为14.21亿元 [1] 项目具体构成 - 项目包括建设160MW风电设施 [1] - 项目包括建设100MW光伏电站 [1] - 项目配置130MW/260MWh储能装置 [1] - 项目包括建设110kV升压站,内含智慧能源综合调度管控中心等 [1]
滨化股份:拟14.21亿元投资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15
项目核心内容 - 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滨化新能源投资建设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额为14.21亿元 [1] 项目具体构成 - 项目包括160MW风电电站 [1] - 项目包括100MW光伏电站 [1] - 项目配置130MW/260MWh储能装置 [1] - 项目包括110kV升压站,内含智慧能源综合调度管控中心等设施 [1]
中绿电(000537) - 000537中绿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6 20:43
装机结构与投资策略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运装机规模1992.55万千瓦,风电占比19.75%(约393.4万千瓦),光伏占比79.24%(约1578.6万千瓦)[3] - 推进"两个转移"策略:由光伏向风电转移,由西北向中东部转移[3] - 全国布局省份由2023年底12个增至16个,覆盖江苏、山东、河北等中东部地区[5] 政策应对与风险管控 - 136号文出台后对新能源投资更加谨慎,重点把控投资收益[3] - 重新评估在建项目收益并优化建设时序,严控拟建项目送出消纳及电价核心要素[3] - 新疆地区以平价上网项目为主,带补贴项目均为2021年前投产的老项目[5] 储能业务布局 - 青海地区已投运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在建6万千瓦液态压缩空气储能[3] - 2025年5月在内蒙古乌海获取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新疆若羌获取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4] 财务与资本运作 - 截至2025年8月末累计收回新能源电价补贴16.67亿元[5] - 截至2025年6月末综合融资成本2.26%[8] - 拟用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并依法注销减资,正推进资金账户开立工作[5] 技术发展与业态创新 - 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已在甘肃干河口风电场示范应用,新疆尼勒克光伏完成测试[7] - 探索"新能源+"融合业态,推进绿电直连数据中心及高耗能企业项目[5] - "十五五"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待履行决策程序后披露[6]
"十四五"以来云南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5:07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新增绿色能源装机超6000万千瓦,总规模达1.5亿千瓦 [1] - 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绿色铝、硅光伏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 [1] - 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2亿千瓦,约占全国20% [1] - 绿电装机与发电量占比超过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6% [1] 产业与园区建设 - 累计建成10个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已启动建设15个省级零碳园区 [1][2]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6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 [2] - 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崛起,工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1][2] 区域能源协作与贡献 - "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为东部地区节约标准煤6.6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7.3亿吨 [2] - 大力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1] - 持续强化区域能源协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