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

搜索文档
周大地:“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重塑,新能源与储能迎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8:52
记者丨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王怡茵 编辑丨李博 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已不足半年。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介绍 了"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将超额完成, 终端用能电能比重已达30%左右,能源投资年破万亿元。 围绕"十四五"能源转型成果、"十五五"规划方向等热点话题,近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委员,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原副理事长,国家发展 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周大地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转型已取得系统性突破,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底。 面 对"十五五"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需严格限制煤炭消费并大力 发展非化石能源,通过风光核储等零碳电力发展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增量 。转型需政策与市场 协同发力,构建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在条 件成熟的终端用能推广电气化,确保能源结构优化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1世纪》:"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从能源供应、消费结构等指标看,如何评 ...
中国能源转型:以科技之力,向绿向新向未来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26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全球能源发展的浪潮从化石能源奔涌向新能源,中国承担了怎样 的角色?当脱碳和零碳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议题,要如何实现对应的目标?当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新格局新挑战,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底层逻 辑发生变化,应当以怎样的路径去应对?《两说》之"中国经济二十讲"系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黄震 教授。 大势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挑战 在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发展的浪潮正在从化石能源奔涌向新能源。新能源正走上历史舞台,逐步从补充能源变成主体能源。黄震院士认 为,在能源绿色转型的进程中,中国是领跑者和最主要的创新者。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风光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提前六年半达到2030年目标;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将近全国总 装机量的60%。同时,我国构建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推动全球光伏和风电发电项目 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80%和60%,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清洁能源。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出口 ...
联合国气候官员哈特:中国在清洁能源革命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2:06
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过去十年全球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从150吉瓦跃升至近600吉瓦 增长近300% [1][5] - 电动车销量占比从不足1%攀升至20% 预计今年将达全球新车销量四分之一 [1][5] - 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五分之四集中于发达国家和中国 [2][6] 中国在气候行动中的角色 - 中国在电动车制造普及、可再生能源投资和技术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5] - 中国超额完成多个气候目标 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2][5] - 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支持 [7] 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挑战 - 全球仍有8亿人口缺乏电力 其中6亿生活在非洲 [6] - 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及非洲国家等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但获得投资有限 [6] - 多灾种气候预警系统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多达12美元节省 灾害损失减少30% [7] 未来气候行动方向 - 未来十年被定义为"加速的十年" 需实现清洁能源部署指数级增长 [8][9] - COP30会议需各国提出更高减排目标 释放清洁能源转型不可逆转信号 [9] - 需确保资金更多流向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 实现全球协同转型 [6][9]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9-11 10:09
近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专题询问会。会上,部分市人大 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围绕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举措、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科学统 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等提问,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 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委、市文广旅游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有关负责人到会应询、回应关切。 "我们将完成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培育绿色能源产业;严 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推动《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落地实施。我们 还将高水平举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见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人与生物圈发 展的杭州实践。"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微水体是群众家门口休闲散步的空间,针对小微水体长效监管,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将 依据功能属性,把小微水体划分为公园景观、村社池塘、水产养殖、农业用水及其他等五类,逐一明确 每处管理主体及管护职责,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联动、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及时响应处理各 类问题,并通过市民"随手拍""问题爆料"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长效监管。 "生态 ...
专访周大地:“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重塑,新能源与储能迎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7:17
(原标题:专访周大地:"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重塑,新能源与储能迎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王怡茵 北京报道 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已不足半年。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介绍了"十四 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将超额完成,终端用能电能比 重已达30%左右,能源投资年破万亿元。 围绕"十四五"能源转型成果、"十五五"规划方向等热点话题,近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 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原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原所长周大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周大地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转型已取得系统性突破,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底。面对"十五五"实 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需严格限制煤炭消费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通过 风光核储等零碳电力发展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增量。转型需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构建以高比例可再生能 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在条件成熟的终端用能推广电气化,确保能源结 构优化与系统安全稳定 ...
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关注哪些要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9-09 09:49
碳达峰目标规划 - 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明确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 - 区域碳达峰需立足能源资源禀赋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提升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2] - 坚持安全自主可控和先立后破原则 以保障经济安全为底线 有序推动低碳转型平稳过渡 [2] 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 构建美丽城市 美丽乡村 美丽河湖 美丽海湾 美丽园区 美丽社区多维体系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 [3] - 重点关注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 VOCs综合治理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污水零排放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 [3] - 坚持依法治污 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 实施系统生态修复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 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将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 [4] -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 发展绿色技术 绿色产品 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 [4] - 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节能降碳改造 [4]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超前布局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未来产业 为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注入动力 [5] - 推动传统产业智力升级 建设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 促进环境治理技术向低碳化 资源化 生态化发展 [5] - 构建高效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打通实验室至产业链转化堵点 提升绿色科技创新应用效能 [6] 生态环境风险防控 - 强化源头防控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差异化管控 完善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制度 [7] - 建立人防物防技防协同防控体系 加强危险废物管理 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7] - 统筹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活力 [7] 环境治理体系完善 - 发展全国碳市场 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8] -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构建多元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8] - 推动环境要素市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制度创新 完善监管和法律政策体系 [8]
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成就获高度肯定
央视网· 2025-09-07 12:09
核心观点 - 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从全球大气污染较严重城市跻身全球最清洁首都之列 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3] - 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同时实现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十多年来GDP总量增长69% PM2 5浓度下降57% 重污染天气数减少92% [7] - 2060年中国PM2 5年均浓度预计从当前20+微克/立方米降至个位数 能源结构将根本转型 非化石能源占比达72% 可再生能源发电超70% [8][12] 污染治理成效 - 2013-2024年全国PM2 5平均浓度从72微克/立方米降至29 3微克/立方米 降幅达59% [10] -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 整治工业燃煤锅炉 清洁替代民用散煤 淘汰黄标车等措施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迅速下降 [10] 能源结构转型 - 2060年一次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72%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70% [12] - 工业部门终端煤炭消费比例低于15% 新能源车占比超60% 民用部门能源全面清洁化 [12]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将带动PM2 5和臭氧等大气污染物进一步下降 [12] 政策机制 - 出台系列有效公共政策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制度保障 [5] - 搭建与社会各界 私营部门 国有企业合作桥梁 推动曾存在污染问题企业参与治理 [5]
研判2025!中国光伏运维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招投标情况及技术趋势分析:光伏行业迅速发展,光伏运维需求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7 07:44
光伏运维行业概述 - 光伏运维是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 直接影响电站安全性和收益率 [1] - 光伏电站系统由逆变器 太阳能电池组件 配电箱 汇流箱 支架和连接导线等组成 [1] - 运维工作包括日常巡检 故障处理 数据监测 维护升级四大核心职能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碳达峰 碳中和顶层设计推动行业支持性政策频出 [5] - 政策通过指导装机规模 制定标准 财政补贴 项目管理等途径扶持行业发展 [5] - 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文鼓励民营企业推进光伏电站技术改造和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5] 光伏装机规模与发电量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1.61GW [7]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098.51GW 同比增长54.1% [7]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9% 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 [7] 装机结构分布 - 截至2025年6月集中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605.95GW 占比55.2% [9] - 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492.56GW [9] - 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始于2009年金太阳示范工程 [9] 运维成本分析 - 2024年分布式光伏系统运维成本为0.046元/(W·年) [10] - 集中式地面电站运维成本为0.038元/(W·年) [10] - 成本下降驱动因素包括装机规模扩大 技术进步 智能技术应用和市场竞争激烈 [10] 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中国光伏运维市场规模约366.5亿元 同比增长42% [1][10] - 集中式光伏运维市场规模194.1亿元 [1] - 分布式光伏运维市场规模172.4亿元 [1] 运维模式分类 - 资产委托 运维全业务委托 代运维劳务委托三种主要模式 [1] - 客户根据资产分类 建设地点 安装形式综合评估选择委托模式 [1] 招投标市场情况 - 2024年光伏电站运维招标规模约116.47GW 同比增长76% [11] - 超70%为光伏电站日常维检 组件清洗服务占比18.74% 电站除草占5.3% [11] - 2024年定标项目规模约79.3GW 共有204家企业中标 [12] 竞争格局 - 阳光智维以超15.4GW中标规模位居第一 [12] - 林洋运维 咸林智慧运维 正泰智维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1][12] - 内蒙古中铭新能源 协合运维 协鑫新能源等企业中标规模均突破GW级别 [13] 技术发展趋势 - 全生命周期数据闭环:实现从组件安装到更新淘汰的数据统一平台管理 [13] - 运维设备互联协同:光伏割草机器人 清扫无人机 智能巡检器成为数字节点 [13] - AI预测与自愈能力:通过大数据训练实现故障预测 效率波动判断和自愈功能 [13]
资产注入是否影响降碳目标?中国神华:将根据实际调整和优化
新京报· 2025-09-05 22:29
资产收购计划 - 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公司股权 标的资产业务覆盖煤炭 坑口煤电 煤化工等多个领域 包括多处大型煤矿资产 [1] - 收购完成后公司资产规模将显著提升 对能耗和碳排放量也将带来较大影响 [3] 环保投入与能耗表现 - 2024年公司环保投入37.68亿元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2.87吨标准煤 [1]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近年出现波动 2020年3.05吨/万元持续下降至2022年2.64吨/万元 此后连续两年上升 2023年达2.74吨/万元 [1] 低碳发展战略 - 以电力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 以低碳技术研发为支撑 通过清洁能源替代 节能减排技术实施 碳资产管理等组合方式推进全产业链碳达峰行动 [1] - 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并设置中期和短期目标 [3] ESG治理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成立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的ESG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编制《中国神华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管理办法》(初稿)完善制度体系 [1] - 范围三碳排放核算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相关数据将按计划披露 [1]
山东矿机: 募集说明书(修订稿)(半年报更新稿)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20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002526,证券简称山东矿机,全称为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经济开发区大沂路北段 [1] - 公司设立于1999年12月3日,注册资本为178,279.3836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赵华涛,股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9]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煤矿机械、通用机械、圆环链条、五金索具、轻小型起重运输设备、建材机械、新型建材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及维修,并从事相关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采矿技术服务、设备租赁等 [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赵笃学,直接持有公司20.79%的股份,所持股份不存在质押或冻结情况 [10] - 公司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包括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信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矿机华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业务范围覆盖煤机设备生产与销售、包装印刷设备、煤矿智能化控制系统、高端零部件加工等 [10][11] 行业概况与竞争格局 - 公司归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中的矿山机械制造(C3511)行业,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受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管 [12] - 2022年我国煤炭机械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414.70亿元,较2012年增长38.4%,煤机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6,720.00亿元、1,350.40亿元、214.70亿元 [15] - 行业形成“2高5重”产业格局,即北京、上海高端制造企业集群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重点制造企业集群 [15] - 2023年煤炭机械工业50强企业累计完成煤机产品产值1,341.42亿元,同比增长13.19%,利润总额136.03亿元,同比增长62.87% [18] - 行业集中度较高,2023年天地科技、中煤装备、中创智领等6家企业煤机产品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山东矿机位列行业第20位 [18] 产品与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产品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及单体液压支柱,应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煤炭输送、顶板支护等环节 [28] - 生产模式分为“以销定产”和“备货生产”,综采产品采用定制化生产,普采产品采用标准化批量生产 [29]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通过公开招标、议标和直接签订合同等方式获取订单,定价策略综合考虑成本、市场和客户关系等因素 [30] - 报告期内主要产品产销率较高,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带式输送机产销率均为100%,单体液压支柱产销率在98.87%至105.54%之间 [35] - 游戏板块业务收入占比极低,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10%和0.11%,公司未来将聚焦煤炭机械设备和带式输送机主业发展 [28] 财务与经营表现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0,499.84万元、269,757.25万元,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178.18万元、11,344.49万元和9,846.04万元 [1] - 2024年度、2025年1-6月扣非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5.51%和60.48%,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投标价格降低和毛利率下降 [1]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97,067.45万元、124,879.79万元、119,567.70万元和121,824.76万元,占资产总额比重较大 [2] - 存货规模较大,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71,820.39万元、74,636.6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8,419.92万元、8,709.21万元、7,697.20万元和7,607.05万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报告期内分别为-20,332.90万元、-18,566.18万元、18,293.02万元和-7,517.60万元,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 [4] 原材料与能源采购 - 主要原材料为钢材、输送机配套件和胶带,钢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毛利率 [2] - 报告期内钢材采购平均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变动百分比为-4.35%、4.38%、-7.40%和-9.22% [35] - 主要能源消耗为电能,报告期内用电量分别为3,844.45万度、6,452.71万度、6,045.98万度和5,591.32万度,电费金额分别为2,758.07万元、4,795.95万元、4,589.76万元和4,251.56万元 [35]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固定资产原值167,813.17万元,净值82,572.57万元,综合成新率49.21%,其中房屋及建筑物成新率62.81%,机器设备成新率39.82% [35] - 控股子公司成通锻造的重锻车间因超越批准范围占用建设用地321.7平方米,尚未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存在被拆除的风险 [5][35]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 - 发行方式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为赵华涛,以现金方式认购 [5] - 发行价格确定为1.85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6] -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00.00万元,发行数量不超过162,162,162股,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7][8] - 发行完成后,发行对象认购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