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融资

搜索文档
刚刚,深圳传来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5-08 22:07
债券市场"科技板"试点启动 - 深圳率先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试点,立讯精密与深投控首发科创债,合计拟募资20亿元 [2] - 全国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 [2] - 东方富海已进入科创债注册通道,有望成为首批参与试点的民营创投机构之一 [2][6]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融资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创新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融资支持 [4]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在银行间市场创新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4] 深圳企业参与科创债试点详情 - 立讯精密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优化负债结构、补充营运资金及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建设 [6] - 深投控拟发行合计1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期限为3年和10年,资金专项用于向旗下母基金出资,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半导体等科创领域 [6] - 深圳支持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6] 深圳推动科创债落地举措 - 深圳市委金融办会同相关部门召开动员座谈会,组织20余家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探讨债券市场建设 [8][9] - 深圳提出"四个一"目标,包括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储备重点项目、聚集中介机构,鼓励落地首批"科技板"债券项目 [9] - 深圳将持续完善科技金融生态,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债券发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9]
人民银行推出十项货币政策措施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5:33
货币政策措施 - 推出三大类共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 [1] - 数量型政策:降准0 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流动性约1万亿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1]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 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1 5%降至1 4%,LPR预计同步下行0 1个百分点 [1] - 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工具并创设新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1] 利率调整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 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 75%降至1 5%,PSL利率从2 25%降至2% [2]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 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 85%降至2 6% [2] 再贷款额度调整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 [2]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 [2] 资本市场支持工具 - 优化两项资本市场工具,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总额度8000亿元 [2] - 互换便利参与机构从20家扩大至40家,质押品范围纳入港股和限售股 [4] - 回购增持再贷款期限从1年延至3年,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调至10%,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拟使用1800亿元增持股票 [4] - 支持汇金公司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提供充足再贷款 [4] 债券市场创新 -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4] -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5]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发行8年期、10年期债券 [5]
潘功胜: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中国经营报· 2025-05-07 23:17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将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相关部门已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 健全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 [1] - 目前已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预计后续参与机构将继续增加 [1]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 人民银行将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措施分担违约风险 [2] - 该工具旨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8年、10年期)的科创债券融资 [2] - 风险分担工具借鉴了2018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 [1] 政策预期效果 - 债券市场"科技板"和风险分担工具将拓宽科技型企业尤其是股权投资机构的融资渠道 [2] - 政策有利于激发市场合力与信心 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2] - 将推动私募股权融资市场与股票发行交易市场形成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2]
机构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债券,有创投机构已入场
搜狐财经· 2025-05-07 20:17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从丰富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若干举措 [1] - 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 [1] - 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募 [1] 市场参与情况 - 创投机构东方富海已申请试点科技创新债券,或成首批参与试点的民营投资机构之一 [1] - 东方富海此次申请试点科技创新债券金额可能在5亿元上下 [1]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2] 债券市场"科技板"进展 - 央行完善了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健全了配套规则体系 [2] - 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2] - 风险分担工具可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更长期限债券如8年期、10年期 [2] 地方参与情况 - 深圳市委金融办会同相关部门召开债券市场"科技板"动员座谈会,鼓励辖区机构积极争取首批科技板债券项目 [3] - 参会的20余家机构代表表示已提前储备项目资源,将积极参与科技板债券的发行和投资 [3] - 机构对发行成本、规则指引、风险分担等问题格外关注 [3]
以K标识、实际形成单独板块!上交所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创债融资制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9:57
科创债市场发展概况 - 2021年上交所率先开展科创债试点,四年后市场规模已达万亿元,服务千百家科创企业 [1] - 截至2025年3月末,上交所科创债基准做市券共146只/3486亿元,占全部基准做市信用债总规模57.8% [5] - 2022-2024年科创债年均增长率约75%,累计近300家企业发行规模超万亿元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从产品体系和配套机制两方面支持科创债发行 [1] - 上交所发布《通知》,扩大发行主体至五类(新增金融机构),要求70%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2] - 明确城投企业不得利用科创债新增融资,确保"科技"含量 [2] - 审核时限缩短至10-15个工作日,建立"绿色通道"机制 [4] 发行主体与资金用途 - 发行主体涵盖科创企业类(如中国航天科技)、科创升级类(如河钢集团)、科创投资类(如深创投)、科创孵化类(如张江高科)及新增金融机构 [2][3] - 科创企业类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设备采购,科创升级类用于技术产业化,科创投资类用于投资各阶段科创企业,科创孵化类用于园区建设 [3] - 私募股权机构可通过科创债募资设立基金,实现"以募促投" [7] 产品特征与市场表现 - 发行期限以3-10年中长期为主,占全市场科创类债券总规模60% [4] - 上海国投发行15年期50亿元科创债,利率2.1%,投向集成电路等三大先导产业 [4] - 做市机制优化后,科创债信用利差持续压缩,流动性提升 [5] 市场参与动态 - 约10家证券公司拟发行超160亿元科创债 [6] - 招商证券等多机构已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准备发行 [6]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计划通过科创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7] 未来发展方向 - 上交所将持续完善市场生态,覆盖更多科技企业 [7] - 深化产品创新,推动支持措施落地服务国家创新战略 [7]
刚刚,证监会发声!中概股回归、GP发行债券.....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07 15:29
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合作分担违约风险,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3] - 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等部门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和配套规则体系[3] - 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响应积极[3]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借鉴2018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经验,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债券,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共同分担违约风险[4][5] - 该机制可有效降低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成本,支持其发行8年期、10年期等长期限债券[5] - 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支持了我国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4] 科创债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目前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接近1.2万亿元,今年以来发行规模超过820亿元,同比增长超50%[6] - 发债主体以国资为主,民营创投机构较少[7] - 各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创投机构发债募资,如深圳支持发行5-10年中长期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7] 金融监管政策动向 - 金融监管总局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力度[8] - 鼓励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创业投资,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8][9] - 证监会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鼓励境外投资机构设立人民币基金,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9]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政策为股权投资机构开辟募资新路,近期有多家机构成功发行科创债,具有示范意义[6][7] - 债券市场"科技板"和风险分担工具有利于拓宽科技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融资渠道,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5] - 行业期待政策实际落地带来积极变化,推动私募股权融资市场与股票市场良性循环[10]
央行:科技创新债券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7 14:00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进展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 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1][3] - 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等部门准备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3] - 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 完善了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 [3] 市场响应与发行规模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3] - 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支持了我国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 [4] - 股权投资机构在债券市场发债融资较少 存在期限短、成本高的问题 [4] 创新金融工具与支持措施 - 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债券 [4] - 该工具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共同分担违约风险 支持发行8年期、10年期债券 [4] - 互换便利工具已开展2次操作 总金额1050亿元 [4] - 超过500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 贷款总金额约3000亿元 [4] 工具实施效果 - 互换便利工具在去年11月、今年元旦前后及4月初使用量明显增加 [5] -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活跃 两项工具校正资本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 [5]
央行:支持汇金公司增持!
证券时报· 2025-05-07 12:12
金融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稳定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汇金公司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 人民银行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 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2] - 人民银行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工具额度合并为8000亿元 互换便利工具已开展2次操作 总金额1050亿元 超过500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 贷款总金额约3000亿元 [3] - 在互换便利方面 证监会将参与机构范围由首批20家券商基金扩大到40家的备选机构池 质押品范围纳入了港股 限售股等 并指导金融基础设施降低业务收费标准 [3] 回购增持政策优化 - 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 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 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 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降到10% [4] - 中国诚通控股和中国国新控股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纳入支持范围 两家公司已宣布拟使用工具资金合计18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4]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 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支持金融机构 科技型企业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5] - 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市场各方响应非常积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