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理费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产品,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7-04 19:18
创新浮动费率产品动态 - 第二批11只创新浮动费率产品于7月4日上报 其中2只为股票型 9只为偏股混合型 [1] - 首批26只产品中已有24只完成募集并成立 合计募资226.8亿元 [1] - 第二批产品延续首批费率设置 分三档:1.2%(基准档) 1.5%(升档) 0.6%(降档) 持有一年以上赎回时根据业绩表现适用不同费率 [1] - 后续将有更多管理人陆续上报创新浮动费率产品 相关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2] 产品结构特点 - 第二批产品中4只聚焦行业或主题 覆盖高端装备 医药 制造业等领域 其余为全市场选股产品 [3] - 个别产品采取发起式安排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3] - 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 [3] 首批产品表现 - 首批24只已结募产品平均募集规模9.45亿元 显著优于年内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整体水平(平均4.4亿元) [5][6] - 华商基金 信达澳亚基金旗下2只产品仍在募集中 [5] - 多家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支持旗下产品 [6] 行业影响 - 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回报挂钩 强化"收益共享 风险共担"机制 [3] - 产品设计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理念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 [6] - 首批产品迅速获批并取得良好开局 反映监管部门对落实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的高度重视 [6] 政策背景 -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浮动管理费率" [4] - 首批26只新模式产品5月16日上报 5月23日获批 5月27日陆续启动募集 [4]
★系统性改革拉开帷幕 头部公募响应落实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提出25条措施 聚焦投资者回报与行业长期发展 标志着行业进入以回报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新阶段 [1] - 方案强调回归"受人之托 代客理财"本源 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 重塑行业生态格局 [1] - 通过机制创新与监管升级 推动行业在服务国家战略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间形成新平衡 [2] 投资者回报优化措施 - 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模式 将管理人收入与投资者实际盈亏挂钩 重新定义双方关系 [2] - 浮动费率机制四大特点:鼓励长期持有 以投资者获得感为核心 考验超额收益能力 增强投资稳定性 [3] - 费率改革促使基金管理人审慎设定业绩比较基准 强化基准约束作用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3] 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导向 - 对高管和基金经理实施"长周期"激励约束 杜绝短期行为 引导践行价值投资 理性投资 长期投资 [3] - 海富通基金已将投研考核周期调整为3-5年 引导关注标的长期价值 [4] - 易方达计划增加发行基于业绩基准的浮动费率权益基金 强化基准约束 加强投资者教育 [5] 权益类基金发展 - 方案明确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为市场引入源头活水 [5] - 通过快速注册机制 鼓励指数化投资 推动基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等方式壮大权益类基金 [5] - 权益类基金扩容将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居民资产配置需求 [5] 行业转型方向 - 南方基金认为方案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重要举措 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 - 嘉实基金指出方案强化"以投资者为本"核心价值观 打造行业第二增长曲线 [1] - 招商基金表示政策落地后将增强公募连接居民财富与实体经济的作用 [2]
★公募基金迎重要改革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 [1] - 方案涉及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方面改革,以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优化,需20余件配套规则细化落地 [1] - 提出25条改革措施,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2] 业绩比较基准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指标 [2] - 业绩比较基准发挥"锚"和"尺"作用,约束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 [3] - 将出台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披露等机制,强化基准对比结果在考核评价中的运用 [4]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越者可适度提薪 [7]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4]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头部机构新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需采取浮动费率安排 [5] - 已有20余家公募基金准备申报发行此类新产品 [5] 薪酬考核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6] - 降低管理规模、收入利润、行业排名等指标权重 [6] - 提高高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延长跟投锁定期 [7]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发展 - 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特色化经营 [8] - 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费用 [8] - 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提高行业竞争力 [8] 实施安排 - 改革举措需20余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已制定落实时间表 [1][8] - 区分存量增量、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充分调适时间 [8] - 适时评估落实情况并进行优化完善 [8]
华商基金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2000万元
新浪基金· 2025-07-01 10:35
专题:聚焦浮动费率基金!买前必看6问6答! - 华商基金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A类基金份额(代码:024459)[1] - 该基金为首批获批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之一,拟由华商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张明昕管理[1] - 华商基金成立于2005年,坚持"主动管理"和"价值成长"策略,服务于居民财富长期增值[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的募集期为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21日[1] 风险提示 - 该部分内容被明确要求跳过,不进行总结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 该部分内容与公司和行业无关,不进行总结
浮动管理费 与您共进退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7月1日正式启航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26
公募基金行业里程碑式变革 -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发行,标志着行业进入"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深度利益绑定新时代 [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A:024459,C:024460)作为首批产品之一,采用"持有期限+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 [1] - 改革核心是将管理费与投资者持有期限及基金业绩表现挂钩,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费率结构 - 业绩比较基准为证A500指数收益率×6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5%+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20% [2] - 持有不足1年按1.20%年费率收取,持有1年以上分档收费:超额收益率>6%且正收益时收1.50%,超额收益率≤-3%时收0.60%,其他情况收1.20% [2][3] 华商基金投研实力与业绩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长期业绩突出:近7年排名第3/111,近5年排名第8/135 [5] - 投研体系以"深度研究驱动投资"为特色,构建专业高效平台 [5] - 基金经理张明昕拥有9.5年证券从业经历(含4.2年投资经验),形成"基于产业趋势的景气投资"理念 [5][8]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专注产业0到1阶段风险成长投资、产业1到N景气投资及传统行业困境反转方向 [6] - 系统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AI大模型、算力、机器人等核心成长领域 [6] - 未来组合配置将延续深度价值与成长并重思路,关注行业景气反转与边际变化 [7] 产品发行信息 - 募集期为2025年7月1日至7月21日 [8] - 张明昕现任华商均衡成长混合、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 [8]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627
平安证券· 2025-06-27 08:4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基金行业迎来变化,主动基金发展、浮动管理费改革及优质基金特征值得关注;主动基金可借鉴美国经验,在小盘成长风格、QDII跨市场配置等方面有发展潜力;浮动管理费产品机制持续优化;长期超额收益稳定且持仓与基准偏离较低的基金,超额收益源于行业配置与选股,交易风格偏长期持有,风格稳健 [2] 国内市场表现 - 上证综合指数收盘3448,1日跌幅0.22%,上周跌幅0.51%;深证成份指数收盘10343,1日跌幅0.48%,上周跌幅1.16%;沪深300指数收盘3946,1日跌幅0.35%,上周跌幅0.45%;创业板指数收盘2114,1日跌幅0.66%,上周跌幅1.66%;上证国债指数收盘225,1日涨幅0.03%,上周涨幅0.21%;上证基金指数收盘6934,1日跌幅0.06%,上周跌幅0.11% [1] 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收盘24325,1日跌幅0.61%,上周跌幅1.52%;中国香港国企指数收盘8804,1日跌幅0.63%,上周跌幅1.48%;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盘22492,1日涨幅0.28%,上周跌幅0.12%;道琼斯指数收盘42982,1日跌幅0.25%,上周涨幅0.02%;标普500指数收盘6092,1日涨幅0.00%,上周跌幅0.15%;纳斯达克指数收盘19974,1日涨幅0.31%,上周涨幅0.21%;日经225指数收盘39585,1日涨幅1.65%,上周涨幅1.50%;韩国KOSP100收盘3080,1日跌幅0.92%,上周涨幅4.40%;印度孟买指数收盘83756,1日涨幅1.21%,上周涨幅1.59%;英国FTSE指数收盘8719,1日跌幅0.46%,上周跌幅0.86%;俄罗斯RTS指数收盘1124,1日涨幅1.92%,上周涨幅0.66%;巴西圣保罗指数收盘135767,1日跌幅1.02%,上周跌幅0.07%;美元指数收盘98,1日跌幅0.26%,上周涨幅0.63% [3] 大宗商品表现 - 纽约期油收盘65美元/桶,上周涨幅3.51%;现货金收盘3318美元/盎司,1日涨幅0.48%,上周跌幅1.95%;伦敦铜收盘9727美元/吨,上周涨幅0.13%;伦敦铝收盘2566美元/吨,上周涨幅2.34%;伦敦锌收盘2710美元/吨,上周涨幅0.86%;CBOT大豆收盘1018美分/蒲式耳,上周跌幅0.75%;CBOT玉米收盘423美分/蒲式耳,上周跌幅0.28%;波罗的海干散货收盘1665,1日跌幅0.95%,上周跌幅14.18% [3] 重点推荐报告摘要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权益资产分化,小盘股表现突出,港股上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好,小盘、成长风格基金表现更佳,被动权益基金中港股主题基金收益率较高;沪深300、中证1000宽基ETF以及科技行业ETF资金净流入额居前;基金发行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发行结构上以被动权益基金、主动债券基金为主,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活跃;近3年主动权益基金跑输被动权益基金,但今年以来主动产品相对占优;政策鼓励被动权益产品大发展,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调整;配置类资金定价权提升以及低利率环境下投资需求,或推动主动权益配置结构优化 [5] - 美国多资产配置、全球配置等领域主动管理占主导,成长和价值风格策略规模上以主动管理为主,能源等复杂行业主动基金可创造超额收益;我国主动产品占比略高于美国,小盘成长风格以被动产品为主,QDII股混基金中跨市场配置的主动管理产品规模占比不足50%,有发展空间;美国部分基金公司通过深耕投研等策略突破困局 [6] - 海外浮动管理费分对称型“支点式”费率和非对称型“业绩报酬”;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结合持有期和业绩表现设定费率,引入“安全垫”和“防倒贴”机制;重塑利益绑定机制是核心逻辑,科学设计浮动规则是关键,科学设定业绩比较基准是基石 [7] - 筛选出27只长期超额收益稳定且持仓与基准偏离较低的基金,第一基准指数主要为沪深300和中证800,大部分产品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在5 - 10年;超额收益源于行业配置与选股,选股收益更突出;交易风格偏长期持有,换手率低于全市场基金平均水平,重仓股留存率较高;风格因子呈现低估值高盈利或中等成长性特征,多采用价值投资策略和GARP策略 [8] 新股概览 - 即将发行的新股有屹唐股份(申购日2025 - 06 - 27,申购代码787729,发行价8.45元等)、信通电子(申购日2025 - 06 - 20,申购代码001388,发行价16.42元等) [10] - 已发行待上市的新股有广信科技(申购中签率0.03%,上市日2025 - 06 - 26,交易代码920037等) [10] 资讯速递 国内财经 - 5月末私募基金总规模达20.27万亿元,连续六个月正增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98万亿元,占比54.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54万亿元,占比27.3%;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41万亿元,占比16.8%;5月新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4家,注销63家,净减少59家 [1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方案,加大对小微企业设备更新等方面中长期贷款支持,提升信贷服务质效,优化审批模型,降低对抵押物依赖,鼓励加强信息数据应用 [12] 国际财经 - 因特朗普考虑提前换任鲍威尔,美元兑欧元和瑞士法郎汇率跌至多年最低点,影响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稳健性的信心 [13] - 当地时间6月26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讲话,向遇难者表示哀悼与敬意,祝贺伊朗战胜以色列,称侵犯伊朗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14][15] 行业要闻 - 商务部表示依法依规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审查,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审批 [16] -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LEAP”框架,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17] 两市公司重要公告 - 国轩高科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和产品未实现商业化应用,全资子公司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具体合作内容和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18] - 福能股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1 - 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19] - 奇安信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总股本和注册资本将减少 [20] - 广东建工子公司项目获西藏日喀则市10万千瓦光热 + 10万千瓦光伏 + 80万千瓦风电一体化项目备案,总投资约54.79亿元 [21][22] - 博实股份与荣盛石化签订1.16亿元产品销售合同 [23]
126亿元!浮动费率基金首战告捷,东方红9天募资19.91亿元领跑
华夏时报· 2025-06-26 16:53
基金发行概况 - 首批13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集规模总额超126亿元,平均单只募集规模约为9.69亿元 [1] - 东方红核心价值A以19.91亿元规模领跑,易方达成长进取A、平安价值优享A分别以17.04亿元和13.22亿元紧随其后 [3] - 银华成长智选A、天弘品质价值A、嘉实成长共赢A接近10亿元关口,部分产品规模在2.59亿至9亿元区间 [3] 投资者偏好与品牌效应 - 易方达成长进取A凭借47301户认购成为"人气王",户均认购金额3.6万元 [3] - 平安、华夏、东方红旗下产品认购户数均超万户,凸显零售端号召力 [3] - 天弘品质价值A仅获4197户认购,但户均认购金额高企,反映机构资金偏好 [3] - 老牌基金公司凭借品牌声誉和广泛客户基础更具吸引力 [3][4] 浮动费率机制与募集效率 - 东方红核心价值A仅用9天完成募集,多数基金募集周期压缩至22至23天,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浮动费率机制与业绩表现直接挂钩,构建双向激励 [5] - 天弘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贾腾认为当前是购买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好时机,权益资产性价比高 [6] 建仓策略与市场表现 - 部分基金已启动建仓,东方红核心价值A累计回报为-0.74%,广发价值稳进A、易方达成长进取A等净值波动较小 [7] - 浮动费率产品的收益分成机制影响管理人建仓策略,可能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7] - 管理人需综合权衡收益与风险,谨慎选择建仓时点 [7] 中长期考验与投资者建议 - 浮动费率基金的真正考验在于中长期能否持续创造显著超额收益 [8] - 投资者应研究费率结构、基金经理能力,并结合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8]
基金2025年半年度报告:应“质”而谋,向“新”而行
平安证券· 2025-06-26 13:03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国内权益资产分化,小盘股表现突出,港股上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好,被动权益基金中港股主题基金收益率较高,基金发行总量同比下降,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活跃,政策鼓励被动权益产品发展及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或推动主动权益配置结构优化;参考美国经验,我国主动基金在部分领域有发展空间,可借鉴美国主动资管机构发展策略;筛选出能稳定跑赢基准的基金并分析其特征 [2][3][4] 2025年上半年基金行业有何变化 大类资产表现 - A股涨跌分化,小盘股指数表现突出,美股涨跌分化,港股上涨,上证指数涨0.8%,沪深300跌1.8%,中证2000涨10.0%,恒生指数涨19.1% [9] -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及预期引导推动国债收益率先上后下,美联储降息节奏等推动美债利率先下后上,1Y国债收益率上行32bp,10Y国债收益率下行3bp,1Y美债收益率下行7bp,10Y美债收益率下行17bp [9] - 国内外商品价格涨跌分化,地缘政治与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推动黄金大幅上行,CRB商品指数涨2.0%,南华商品指数跌2.1%,COMEX黄金涨30.7% [9] - 美国政府系列政策使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上涨,美元指数跌9.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至7.18 [9] 各类型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5.67%和5.63%,成长型、平衡型、价值型风格基金指数均跑赢沪深300指数,成长型风格指数涨幅3.94%,小盘风格基金指数涨幅19.60% [17] - 被动权益:港股主题基金收益率居前,收益中位数15.87%,金融地产类产品跌幅最大,收益中位数 - 6.34%,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亮眼 [18][20][21] - 固收 +:可转债业绩表现较好,收益率为4.47%,偏债混合产品收益率为1.41%,二级债基收益率为1.37% [22] - 主动债券:纯债资产震荡向上,短债型基金表现亮眼,投资回报比优于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短债型基金收益率0.69%,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收益率0.56%,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1.6% [31] - FOF产品:业绩震荡上涨,混合型FOF表现更好,股票型FOF基金收益率中位数0.26%,混合型FOF基金收益率中位数2.04%,债券型FOF基金收益率中位数1.15% [32] - QDII:整体业绩表现较好,QDII混合型基金收益突出,收益率15.09%,QDII基金收益率10.53% [35] - REITs:二级市场价格上涨,今年以来场内资金净流入合计20.08亿元,多数产品存在溢价,58只2024年及以前成立的产品中,49只存在场内溢价,溢价率最高83.3% [38] ETF基金 - 收益表现:今年以来主要宽基ETF中,恒生指数、中证2000、科创100ETF涨幅居前;行业与主题产品中,医药、周期、红利ETF涨幅居前 [41] - 资金流向:主要宽基ETF中,沪深300、中证1000ETF资金净流入居前;行业与主题产品中,科技行业ETF资金净流入最大 [39][41] 基金发行 - 2025年1 - 5月,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合计4082.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2%,月度发行规模节奏平稳 [47] - 发行结构上以被动权益基金、主动债券基金为主,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活跃,2025年1 - 5月,权益类产品发行规模占总规模比重为37.4%,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上涨90.3%,其中被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占总规模比重为32.1%,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上升172.9% [47] 主被动基金产品 - 被动权益基金产品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底至今已超过主动权益基金,截至3月31日被动权益产品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 [52] - 近3年主动权益基金产品跑输被动权益基金,但今年以来主动基金产品相对占优 [52] 行业政策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重点关注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调整和政策鼓励被动权益产品大发展,强调对业绩比较基准的重视,强化公募基金资产配置工具属性 [59] - 配置类资金定价权提升以及低利率环境下投资需求,或共同推动主动权益配置结构优化 [59] - 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行业结构相对基准存在一定偏离,剔除行业主题基金后,第一基准为沪深300和中证800的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低配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超配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中证A500的行业分布与主动权益基金整体更为接近 [60]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主动基金未来路在何方 美国主被动公募基金发展情况 - 2024年美国被动管理产品规模占长期基金总资产的51%,首次超过主动管理产品,多资产配置、全球配置、非传统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领域主动管理占据主导,美国市场股票投资策略中成长和价值风格策略以主动管理为主,多数行业以被动投资为主 [71] - 小盘成长、中盘成长风格的主动基金业绩整体强于被动,能源、全球房地产、贵金属、医疗健康等行业,主动基金可创造超额收益,全球中小盘、拉美/新兴市场等高复杂度市场,主动调研优势显著 [99] 中国公募基金格局 - 22年以来,A股市场定价主体发生变化,国家队、保险机构、被动公募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自22年开始规模持续缩水,被动产品持股市值24年首次超过主动,外资持股市值22 - 24年降低,25年以来整体维持稳定 [84] - 我国公募权益基金中,全市场主动基金规模占比约39.6%,略高于美国,全市场小盘平衡风格基金以主动管理产品占主导,小盘成长风格以被动产品为主,行业主题中,大制造、消费、科技主题主动产品规模占比超60%,周期类主动产品规模占比不足50%,QDII股混基金中跨市场配置的主动管理产品规模占比不足50% [92] 美国主动资管机构发展策略 - 部分基金公司坚守主动投资领域,通过深耕投研、合作共管、立足长期、多元配置及创新特色产品,突破困局,迎来发展 [108] - 资本集团通过长期视角、协同研究、多元视角和独立性优势发展主动投资 [109] - T. Rowe Price通过重视人才培养、AI赋能提效、投研平台建设、多元协作共管、长周期考核与激励导向和投资策略与产品创新发展主动投资 [110] 什么样的基金能稳定跑赢基准 - 筛选出能稳定跑赢基准的基金27只,第一基准指数主要为沪深300和中证800,大部分产品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在5 - 10年之间,分为主动和量化产品 [4] - 主动产品超额收益来源于行业配置与选股收益,选股收益相对较高,具有稳定较高的选股胜率,较少参与短期高赔率机会,换手率低于全市场基金平均水平,重仓股留存率较高,偏好优选个股长期持有 [4] - 基金风格因子暴露主要有低估值高盈利质量和低估值中等成长性两类特征,投资策略普遍追求长期稳定收益,大部分产品在价值投资框架下采用GARP、PB - ROE、全生命周期等投资策略,选股注重估值与基本面,整体风格相对稳健 [4] 海外浮动管理费 - 海外市场浮动管理费分为对称型 - "支点式"费率和非对称型 - "业绩报酬",前者管理费率双向浮动,后者在固定基础管理费之上单向浮动 [114]
浮动费率基金新军集结 百亿级资金蓄力入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04:4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3只成立 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1][2] - 东方红核心价值(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13.22亿元)位列募集规模前三 [2] - 银华成长智选、天弘品质价值、嘉实成长共赢等8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8亿元 交银瑞安募集规模突破15亿元 [2] 基金管理人自购动态 - 东方红资管及员工合计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2024万元 天弘基金及员工认购天弘品质价值1434.35万元 [3] - 宏利基金及员工认购宏利睿智领航1033.27万元 交银施罗德等5家机构宣布自购旗下产品金额1000-2000万元不等 [3] 费率机制设计特点 - 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年化收益率跑输基准3%时管理费减半至0.6% 超额收益达6%时上浮至1.5% 基准费率1.2% [4] - 业绩基准设定以A股为主港股为辅 产品风格涵盖成长型(科技/数字经济)、价值型(金融地产/消费)及均衡型 [4][5]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成长风格侧重科技/数字经济赛道自下而上选股 价值风格注重低估值ROE标的逆向布局 [5] - 黄鼎强调通过优秀企业基本面对抗波动 刘健维关注产业趋势与估值匹配度 [7] - 何杰采用左侧价值投资原则 孙彬聚焦企业出海/创新药等确定性方向 [7] 建仓与配置策略 - 何杰提出动态建仓策略:市场亢奋时放缓 悲观时加速 [8] - 王晓川重点关注AI/医药等成长板块 采取动态调整策略 [8]
6500亿兴证全球基金“换帅”,庄园芳代任董事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24 17:23
公司高层变动 - 兴证全球基金原董事长杨华辉因年龄原因于2025年6月22日离任,同时辞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全部职务 [1] - 庄园芳将代为履行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此前曾于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代理董事长职务 [1] - 杨华辉任职期间(2017-2025)兴业证券总资产从1531亿元增至3010亿元,净资产从359亿元增至629亿元 [1] 公司经营情况 - 兴证全球基金2024年总资产103.82亿元,净资产77.34亿元,营收32.79亿元(同比下降9.19%),净利润14.13亿元(同比上升3.21%) [2] - 2024年营收下滑主要因公募基金权益类管理费率从1.5%降至1.2%,但净利润增长受益于股市回暖及ETF、固收、REITs等业务发展 [2]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管理基金数量138只,管理规模6523亿元,较2024年末小幅上涨 [2] 产品结构 - 主动权益类基金55只,管理规模2187.29亿元(混合型1236.19亿元,股票型17.2亿元),较2021年二季度末的2354.69亿元有差距 [2] - 固定收益类基金46只,管理规模4975亿元 [2] 公司背景 - 兴证全球基金成立于2003年,是兴业证券与荷兰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合资组建(持股比例51%:49%)的头部公募机构 [2]